官场有哪些庸俗之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58:30
官场有哪些庸俗之风?

近日,“三俗”是一个很火的话题,把郭德纲、小沈阳等娱乐圈的艺人推上了风口浪尖。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中央领导人的重要指示,很有针对性。
一个时期以来,社会上低俗文化盛行,诸如酒桌上的荤段子”;手机上的骚扰信息;影视剧露点蹿红;文艺作品恶搞经典、戏说历史愈演愈烈等等,似有明星取代模范,绯闻顶替事实,暴力掩盖和谐,猎奇超越平实,低俗代替端庄,糟粕覆盖精华之势。又岂止文化领域这样?三俗之风作为一种文化糟粕,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也流毒甚广,特别是在官场,其影子随处可见。这种弥漫着的庸俗风气,在侵蚀政府的肌体,在腐蚀干部的灵魂,治理三俗之风,净化文化生态,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对上级,不称“同志”称“老板”。改革开放以来,人际关系进一步表现出多样化,人与人之间的称呼也随之不断变化,特别是老板一词,使用频繁。一些领导干部的身边工作人员赶时髦,也开始称领导干部为老板。这种称谓的变化不是名称的替代,而是一种心理意识变化的体现。这是一种典型的“精神贿赂”,称顶头上司为老板百忙之中亲自重要指示等溢美之辞不绝于耳,领导随便说几句话,也要组织讨论,层层传达学习,分析其精微幽深大义,从大视野、大开放、大环境的角度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称领导为“老板”,就把自己成为了“下人”,如此以来,把党的事业当作个人资本,把同志关系看作是老板与雇员的关系,这种现象的实质是强调两者之间的个人依附关系,其目的不言自明。 
    对同级,不讲原则私情“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多了路好走”、“三个公章不如一个老乡”,一些党员干部把取悦老乡、朋友、亲人视为做人之道,担心在圈子里背上恶名,因而只要是同学、战友、老乡、亲戚的关系,明知不对,也说违心话,办违心事,拿原则作交易。信奉能帮个忙,就帮个忙,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处世哲学,而且认为在方便的时候,给亲戚朋友办点事,也不算什么问题,把亲情、友情、乡情置于党性原则之上,把权力随意化、私有化、亲情化。见面相互吹捧,不分官阶高低、权力大小,大家称兄道弟,小圈子活动频繁,出入酒楼茶肆、舞厅赌场,在此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处,纵情声色犬马,宣泄七情六欲,寻求感官刺激,联络灰色感情,放浪形骸,游戏人生。


    对下级,多“栽花”少“种刺”。有些领导为了有亲和力,为了有好名声,为了不丢选票,坚持一团和气,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批评变成希望,要进一步已成时髦的批评述语,封官许愿,笼络人心,把组织培养搞成个人恩赐,建立个人的封建领地,以求提高下级对其忠诚度。奉行好人主义、以不得罪人为最佳取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之类,成了时下一些官员奉行的做官准则。同时功利之心严重,认为对自己有好处的事就做,对自己有帮助的人就拉,对自己有益处的位置就上,在迎来送往中迷失自己的宗旨、理想和观念,信奉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党的三大作风也变成了密切联系领导,理论联系实惠,表扬与自我表扬。遇到不良现象,不良习气,不敢说真话,不敢讲直话,没有公平正义感,没有铮铮铁骨,做好好先生,运用多栽花少种刺的官场潜规则
  
  对百姓,不问“苍生”问“鬼神”。少数干部错误地认为,做当领导,关键是要有人看重。于是他们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在跑官要官上花费的心机、占用的精力多,在如何打开工作局面和增长本领上考虑得少;对上级领导的喜怒哀乐和爱好需要研究得多,对群众的疾苦、呼声和需要考虑得少。虽然制定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制度,但是 贯彻执行的保障措施不得力,使一些好听的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徒有其名。还有一些领导大搞封建迷信,求签占卜,算命打卦,出差看黄历,办事选黄道吉日,逢寺庙带头磕头。据《半月谈》报道,一个靠在街头行骗混饭的算命先生,居然被当地官员躬迎进堂堂政府会议,披上咨询师周易学会副理事长马甲,成为御用风水师参与政务决策。真是糊涂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