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高中《语文》教材 竟然发现如此庸俗之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15:07

发表于:2010-06-04 22:24:07 作者:体育08
我曾看过一本高中的《语文》教材(北京出版社出版),真有点刿目怵心的感觉。很多优秀的篇目都被删去,编选者竟然把《秦腔》和《许三观卖血记》这样趣味性很低、艺术性很差、思想苍白、粗俗冷漠、庸俗不堪的游戏之作选入课本,令人匪夷所思。不说别的,单说这两篇劣作中的污言秽语就有很多,吐口水、说脏话是贾平凹和余华小说中人物的日常作业。他们都有严重的“恋污癖”,其中更有一些思想,体现出可怕的反文化、无教养倾向,令人叹为观止。正在世界观形成阶段的中学生,还要被强加上编选者畸形的价值观和病态的艺术趣味,凡此种种,给人一种极其消极的阅读印象。这简直就是不负责任,是文化和教育渎职。我想问,你们要让学生学习什么?
 
教育无小事,为学术者务必严谨。尤其是编选教材,必须服从“善意、良法、长效”这三个原则的制约。“善意”,乃是判断和选择作品优劣的基本尺度,特别是入选语文教材的作品,一定要讲究作品是否具有美意度。“技之精者必近道。故诗文之美者,命意必善。”(姚鼐·《答翁学士书》),就是说,仅有“技之精”是不行的,而且还要有“命意”之善。故而,编选者在选择作品前,首先要判断作品是否具有灯与火的性质,既能温暖人心,又能点燃希望;其次要判断作品是否具有丰富的意义感和可靠的伦理基础,是否对人的内心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能使人的情感更美好、更丰富,能使人更有理性、更有教养。“良法”意味着选入的作品能在写作水平和鉴赏能力的提高上,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经验和帮助,因为它追求的是典范性。三个原则制约中“长效”最关键,长效意味着选入的作品必须包含长久的价值,要避免因时代的转换或其他外部条件的变化而丧失其价值,所以入选的作品必须具有稳定的性质,因为它追求的是生命力。
 
而当今的语文教材,很多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优秀作品却被编选者统统枪毙了,取而代之的是当代作家的作品。不是说不能入选当代作家的作品,但必须要遵守上述三个原则的制约。显然,编选者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当代文学缺乏准确的判断和深入的了解,而是根据所谓作家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来取舍的,这样就使一些存在着严重问题的作品被送到了课堂上,印在了学生幼小的心灵。
有教授呼吁把《水浒》从中学语文教材中拿掉,原因是它太血腥,学生学了不好,可能会打架,会杀人,还可能会聚众造反。我觉得这个有点杞人忧天。从来没听过谁因为《水浒》而打架的,杀人犯也杀人也不会是受《水浒》的影响,历朝历代多有造反的,但与《水浒》没有丝毫关系。文以载道,看《水浒》就是要学它其中的“道”,这个道就是正道:正义凌然、嫉恶如仇。选入课本的这一章节,在参考上就应该加以引导,其主旨还是要培养学生要有善恶感、责任感和正义感。这样的经典,能给他们以伦理、情感上的陶植,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语文不是工具,而是包含着价值观和世界观之意义世界,编选语文教材,从来都是一项重要而严肃的工作,所以一定要把真经度与人,只有这样才会对学生的情感和道德以及精神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偶读《抱朴子·广譬》,有句话说的好:“体方贞以居直者,虽诱以封国,犹不违情以趋时焉,安肯躐径以取容乎?” 为人不能违情以趋时,更不能躐径以取容。编写教材更需要如此之德性,编选者要克服盲目趋新求变之心态,要有不为潮流所动之定力。真正有良知的、负责任的教材编选者,可以与时俱进,但不能紧随潮流,一定要把最好的作品、最好的思想、最好的知识留给学子们,这也是“为人师表者”应该遵循并做到的,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才能看到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