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不可能拯救工业文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16:49

低碳不可能拯救工业文明

(2010-08-07 09:28:11) 发表于《绿叶》2010年第6期,pp61-65,发表时题为:“低碳不可能拯救工业文明”,文中的黑体及分段为编辑所加,特此致谢。

 

“低碳”的尴尬和误区

——我们需要方向性的改变

田松

 

 

“低碳”这两个字现在热起来了。

我们的社会出现了很多问题,很多人都在琢磨问题的根源,再开出药方。所谓低碳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由于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冰山消融,海平面上升,生物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寄生于生物圈中的人类文明也将遭受没顶之灾。究其根源,则在于导致了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的不断增加。温室气体的增加,则是人类活动导致的。我们当下的工业文明,是建立化石燃料(煤炭和石油)的大量燃烧之上的。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就会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二氧化碳。所以减少碳排放,就是拯救人类的仙方妙法,也是人类可以为生物圈做出的贡献。尽可能地减少碳排放,在少量、更少量碳排放的基础上生活,就叫做“低碳”。从碳的角度出发,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寻找少排放碳或者不排放碳的替代性能源,或美其名曰“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燃料,逐一被人寄以厚望。当然,除了开源之外,还要节流。大家想出各种节约能源的方法,顺手一搜,就能发现低碳生活多少条之类的行为准则:比如人走灯灭,比如多坐公交少乘出租,比如不用少用塑料袋,如此等等,大多是给勤俭节约的老传统戴上一个“低碳”的新帽子,隆重推出。如果说有什么新鲜的内容,倡导素食可算上一个。作为一个有五年素龄的素食者,我当然要表示赞成。

然而,总体来说,对于五花八门的低碳法门,我虽然不表示反对,也不觉得能够起多大的作用。甚至,我认为我们关于低碳的讨论存在方向性的偏差。其一,在观念的层面上,大多数“低碳”策略,都试图保留工业文明的整体框架,只在局部进行修修补补得的调整,对于当下的生态危机,便如扬汤止沸,注定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其二,在操作性的层面上,大多“低碳”条款都有避重就轻的嫌疑,即把社会结构层面上的问题,转化为个人行为或者道德问题,则如缘木求鱼,隔靴搔痒。

 

 

在我看来,用“低碳”这个药方来拯救工业文明是不可能的。因为工业文明的整体理念,与“低碳”有着根本性的冲突。所谓“低碳经济”,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混合体。如果经济是中心词,“低碳”就注定是做不到的;而如果“低碳”是中心词,经济则是不必要的。对于人类的未来,对于文明的方向,我们当下的理念充满着矛盾。一方面,我们依然强调发展,强调进步,强调GDP,把提高经济指标当作全社会最重要的任务。一旦经济低迷,从上到下都感到恐慌,迫不及待地让“经济”“发展”起来。出口不行,就拉动内需;没有内需,就刺激内需。刺激内需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让老百姓去买本来不想买的东西。而另一方面,我们有强调节能减排,强调“低碳”。只要我们把“低碳”的条文与拉动内需的举措做个对比,就会发现,它们几乎都是拧着的。比如,按照“低碳”的原则,生活要简朴,能不买私家车,就尽量不买。但是按照拉动内需的原则,恨不得劝人们每家买上八辆。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为什么我们可以在都市的街头喝一瓶矿泉水》(《博览群书》,2006年第一期),我问了一个印象派画家高更提出过的问题:它是什么,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我把矿泉水当作一个象征,象征着都市文明里的一切。手机、电视、空调、电脑,立交桥、隔离墩、摩天大楼,对于所有这些东西,如果我们追溯它们的来源,追到头儿,就会发现,它们必然来自矿藏(包括煤炭和石油)、森林和天然水体;再追问它们用过之后,到哪儿去?则会发现它们必然变成各种形态的垃圾——我把垃圾做广义的理解,除了通常所指的固态的垃圾,还包括液态的废水,气态的废气,以及纯粹的耗散热(能量转化的终极形态是热)。从这个角度看,大家视为大敌的二氧化碳只是各种垃圾之中很少的一部分。所有的经济活动,无论是第几产业,归根结底,都会落实到实物上去,归根结底,都会把大自然中的物质和能量变成各种形态的垃圾——这是当下经济活动中所必然涉及的物质和能量转化链条。任何一种新的发明,都会加速这个链条的运转。比如手机,现在几乎人手一台,为此,我们需要开矿山,需要使用能源,需要利用清水,而在手机废弃之后,则成为废物,变成垃圾,成为巨大的污染源。早有专家预测,十年前的手机电池,很快就成为环境的巨大威胁。每一轮全社会的手机升级,从照相、彩信到上网,从3G到4G,都会导致新一轮的开矿山,耗能源,污清水,而后成为新的垃圾。然而,所有这些科技发明和经济活动,在我们当下的文明体制中,都是被鼓励的,被赞美的。

当下人们的观念中,还有一种巨大的误区,我称之为能源信仰。即相信,能源是人类文明中最重要的物质;即相信,只要有足够的能源,我们就可以解决一切物质性的问题,包括垃圾问题。也就是按照这个思路,开发新能源,才成为当下火热的经济热点。人们相信,存在一种“清洁的”能源,这种能源不排放“碳”,甚至不产生任何污染。而只要有足够这样的清洁能源,我们当下的工业文明既可以延续并且发展,又不产生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便宜事!首先,在技术上,清洁能源是不可能的。我曾专门写过文章《清洁能源不清洁》(《新知客》,2008年第三期),我强调,能源的清洁与否不在于我们使用了哪一种类型的能源,而在于我们使用了多少。人类每天应该使用的能源存在一个上限,一旦超过了这个上限,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能源,都是不清洁的,都是注定要导致环境问题与生态问题的。而在能源使用总量很低的情况下,即使是直接烧木材,也不会有什么问题。比如“刀耕火种”的民族,我们直觉地认为,这种生活方式会破坏环境,但是人类学家看到的却是:一面刀耕火种,一面青山常绿。其次,我可以假设这种清洁的能源存在,并且真的被我们开发出来,源源不断,而问题在于,我们要用这些能源做什么?用来发展经济?如前所述,那必然加速从自然到垃圾的经济链条的运转。无穷多的能源,会使得这个链条的转动无比迅速!所以,无穷多的“清洁”能源的出现,将是人类的灾难,而不是福音。

我们现在最需要解决的不是能源问题,而是垃圾问题。以往人们认为,垃圾问题只是枝梢末节问题,是技术问题,并且终究会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得到解决,所以无需担心。但是在我看来,垃圾(广义的)问题是比能源问题、资源问题、粮食问题更严重的战略问题。而且,垃圾问题也不会随着技术的进步得到解决。对此,我曾利用热力学定律加以论证(《第三类永动机》,博览群书,2007年第九期)。不过,在此,我更愿意从历史的角度加以论证。这种论证方式更直接,更容易为不懂科学的普通人所理解。如下:我们当下的科学技术水平,比二十年前要高得多,但是显然,我们的垃圾问题并不比二十年前弱,而是比二十年前严重;那么同样,二十年后的科学技术水平也会比现在要高得多,则二十年后的垃圾问题,怎么可能会比今天轻,而不是比今天更严重呢!我不否认个别技术的进步会大大地解决某一种垃圾的回收再利用问题,但是整体技术的发展,必然导致垃圾问题更加严重。越是高端的技术,所导致的垃圾问题越严重。很多人期待纳米技术能够解决污水问题,我则相信,这种技术即使能使污水变清,而本身所导致的生态问题,必然是得不偿失的。我把2009年看作是中国的垃圾年,在这一年里,中国的垃圾问题全面爆发,从年初到年尾,垃圾问题越来越多地占据着报纸的版面。我们未来的垃圾问题,将会更加严峻!

 

 

对于科学及其技术的信赖,是工业文明又一个常见的意识形态。我们过多地依靠科学,科学家也常常许诺,他们将会发明某种新的技术,解决我们当下所面临的某一个问题。然而,诡异的是,当下我们所面临的这个问题,常常是他们以前发明的为了解决别的问题的技术所导致的。因为我们当下付诸应用的科学和技术,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有着根本性的冲突。把我们的文明建立在未来的可能的技术上,是一场豪赌。我们生活在日益复杂的技术之上,就像杂技中摞椅子,椅子越垒越高,椅子之上的生活越来越危险,而我们的腰上却没有保险绳,能够保证我们在椅子坍塌的时候,安全着陆。而椅子的坍塌,是早晚的事儿。

因而,在当下的工业文明框架内部,“低碳”的理念充满着尴尬和误区。如前所述,如果把开发“清洁”能源作为实行“低碳”的措施,必然是南辕北辙。因为整个社会结构、整个文明理念是“高碳”的,无论用什么能源来驱动,都不可能有“低碳”的结果。而如果把减少能源的使用作为减排的手段,则这种措施又是与工业文明本身强调经济发展的运行模式相违背的。所以在实践中,是难以操作的。

所以“低碳”的讨论焦点,很容易就滑向另外一个误区。就是把社会结构、国家制度层面上的问题,转化为每一个“个人”的行为方式问题或者道德问题。各种“低碳”生活原则都试图教育人们,怎样怎样就可以拯救地球。然而,当整个社会体系、整个文明框架都不改变的情况下,无论有多少个个人主动是实行“低碳”原则,也不过是杯水车薪。举例而言,假设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人走灯灭,自然可以节约一定的能源,而问题在于,我们节约出来的能源,会用到哪儿去?最近几年不断有消息说,杭州、重庆、济南等大城市在夏天举办冰雕展览,从拉动内需刺激经济的角度来说,当然会受到社会体系各个方面的支持。但是,这种活动所耗费的能源我们要用多长时间才节约出来?大都市里整夜闪亮的广告霓虹灯,当然也是符合经济原则的,又要耗费多少能源?这样追下去,就会发现,相对于整个社会结构所鼓励所支持的这些能源消耗而言,我们从个人生活节约出来的能源,不过是九牛一毛,微不足道。最关键的是,在当下的社会结构中,开发能源具有天然的正义性与合理性,这被视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需!能源一旦开发出来,总是要用的!

再如塑料袋。即使我们每一个个人都不使用塑料袋,但是,我们从布袋子里掏出来的每一件商品上,却都打着密密麻麻的塑料包装!这种情况下,相信我们一个个“个人”节约出来的塑料袋对于环境能有实质性的贡献,岂不是太傻太天真了。

然而,这种避开对社会整体进行批评和反思,把矛头指向个体生活的讨论,是阻力最小的,也是最容易获得道德优越感的;同时,也是最麻痹人、最有欺骗性的。在我们陷入哪些行为方式更加“低碳”的讨论时,在我们为践行“低碳”条款而洋洋自得时,我们会忽视真正的目标。而且,我们个人的“低碳”生活,常常会使得整个社会的“高碳”生活运行得更加顺畅。

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我反对在日常生活中实行“低碳”原则。我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尽可能地少用塑料袋,不用一次性筷子,尽量乘公共汽车……我把这些作为一种姿态,一种象征——那种依靠科学从而天降的方便舒适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与此同时,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一个个个人的“低碳”生活,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

如果我们真的想要实行“低碳”生活,真的想要拯救地球,最重要的,是对整个文明进行全面的反思,促使整个文明结构有方向性的改变。

 

人类需要及时转向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否则,人类文明将会在很短时间内彻底灭亡。然而,生态文明不是工业文明的延续,不可能通过对工业文明的修修补补而轻易到来。生态文明的建立,需要我们对工业文明进行彻底的反思和批判。

我们需要一个整体的方向性的改变。

 

 

 

2010年6月13日

北京 向阳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