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长好帅”:李克强“帅”从何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7:19:55
 10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抵达悉尼,开始对澳大利亚的访问。

 

 

  据中新网报道,“在澳大利亚副总理朱莉娅·吉拉德的陪同下,李克强亲切地和欢迎队伍中华侨和学生握手。在澳大利亚中国青年交流促进会暨澳中华青年联合总会(中青会)主席甘现科的带领下,中青会的代表们情不自禁的喊出了:‘首长好帅!首长真帅’。李克强笑着看着大家,点头向大家示意。 临行之前,李克强又转过身来,跟欢迎的人群挥手告别。‘我握到了总理的手!’‘我也握到了!我要告诉我爸妈。’欢迎仪式结束了,人们仍沉浸在刚才热烈的气氛当中。

 

 

  “首长好帅”——这是外国华侨和留学人员创造的又一个亲切的问候语。这个问候语,与“胡哥,加油”又异曲同工之妙。十分相同的是,这两句问候语,都是由留学生在特定的国外环境中喊出来的。无论是“胡哥,加油”,还是“首长好帅”,都让我们感受到深情涌动的爱国情。

 

 

  “首长好帅”——这是句对比强烈的问候语。“好帅”,是十分平民化的问候,“首长”,又是典型的尊敬式的称呼。但,谁都领会得到,在这里,亲切,远大于尊敬。这是新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与群众关系的真实写照。

 

 

  在党的十七大上,李克强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成为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作为最年轻的党的国家领导人之一,李克强自然会受到广泛而的高度关注。

 

 

  其实,李克强原本也是一个平常的人。有两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李克强的人生路。第一次偶然的机会是他的高考选择。我们现在都知道,李克强是北大法律系的高材生,而当初,李克强高考时的志愿并不是学法律,他选择的是师范专业,他的第一志愿是安徽师范学院,其报考的理由只有一条:家庭困难,上师范学院可以免学费。但身为生产队支书的李克强,以其优秀的政治条件为北大法律系所亲昵。第二次偶然的机会是李克强的毕业选择。在校期间学习优异的李克强,原来打算出国留学,但最终他服从组织分配,成为四名留校工作的优等生之一。

 

 

  李克强人生路上的这两次“偶然”,除了体现出从青年时代就表现出的优秀才能外,更突出体现出他的平民本色。据说,李克强读硕士学位时,已在团中央工作,但人们还是经常看到他骑着自行车到学校上课。在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后,李克强在灾区吃方便面、在基层拖着一双“泥鞋”的镜头,让很多人深刻地感受到他自然状态下的平民形象。

 

 

  重庆的一位全国人大代表在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这样记录着李克强的平民本色:

 

 

  按会议日程,今上午审议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全团大会,将在人民大会堂重庆厅举行,老代表们都知道,这意味着将有中央领导来参加。昨天会务组正式通知大家,今天和我们一起审议的中央领导是李克强,十七大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也是目前最年轻的常委。

 

 

  会议中,李克强不时插话,全场气氛轻松而热烈。平易近人、随和待人,是我对李克强的印象。

 

 

  开会前,照例是中央领导和大家一起合影,前排本安排了座位,两边基层代表,中间为李克强留了座,他却坚持要和其他代表站在后面,把前排座位全部让给基层代表。

 

 

  会议结束后,薄书记又对李克强说,“跟我们的代表再照个相吧”,李克强走到会场中间,代表一个接一个,把他围在中间合影。李克强始终面对微笑,如一个忠实的模特,配合着大家。


 

 

  我们还清楚地记得,李克强在主政辽宁时,他无限牵挂着涉及几十年、上百万人的棚户区改造工程。截至2004年5月,辽宁省仍有32.5万户、108.7万人居住在1142万平方米的棚户区里。仅抚顺一市,就有各类棚户区81处,总面积达318万平方米,棚户居民31万余人,占抚顺城市人口的22.4%。


  时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的李克强同志曾多次赴棚户区考察,仅抚顺市最困难的莫地沟,他半年内就去了3趟,深入到棚户区居民家中了解情况。看到棚区居民生活、居住状况,他深感痛心,难掩内心焦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老百姓搬出棚户区!”自此,辽宁省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工程拉开了历史的帷幕。在此后四个多的时间里,辽宁全省1万平方米以上的集中连片棚户区的改造已基本完成,共拆除棚户房1511.4万平方米,建成回迁楼2391.5万平方米,使42万多户、140多万居民迁入新居。
有专家指出,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如此大资金、大规模,涉及众多人口的辽宁棚改工程,不仅在辽宁史无前例,就是在中国城市化史上乃至人类现代化进程中,也堪称经典。

 

 

  李克强的平民情,在棚区改造工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李克强本人的平民本色、亲民作风,造就了他的“帅”!

 

 

  与在河南和辽宁主政时有所不同的是,李克强在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后,一直都很低调。我们更多的是看到他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到来时,不断在基层调研的身影,我们更多的看到的是,在甲型流感威胁人民生命安全时,他在医院、机场等重要场所慰问、调研的身影。

 

 

  其实,李克强的为政之道,早已在河南和辽宁时广为称道。比如,在用人问题上,他在河南时就提出:“要大力选拔任用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事张扬、不跑不要的干部,旗帜鲜明地鼓励开拓、支持实干。要守原则、讲公道、扬正气,坚决刹住跑官要官的不正之风。”在干部作风建设上,他在辽宁时就指出:万事民为先……要培养过硬的工作作风,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求真务实而不图虚名,埋头苦干而不事张扬,力戒浮躁,反对浮夸,真正把心思放到干事创业上,把功夫下到狠抓落实上,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推进辽宁全面振兴的进程。”做官先做人……要正确看待手中的权力,仔细掂量权力的分量,要清醒地认识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手中的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决不能以权谋私,违背这个原则,不仅背离了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准则,也背离了人民的期望,背离了做人的准则。要常修为官之德,培育良好风尚。”整治用人环境、整顿干部作风,根本上还是在创造人民群众至上的政治环境。

 

 

  “帅”,在中国的文字里,是一种审美标准,更是一种价值观。形象上的英俊潇洒,气质上的风度翩翩,道义上的义薄云天,知识上的才高八斗,意志上的不折不挠,境界上的光明磊落,品质上的大公无私,等等,这都是“帅”的内涵。

 

 

  “首长好帅!首长真帅!”确实让我们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