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郭德刚不要无限上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3:44:31
 

对郭德刚不要无限上纲

                                                                         作者:焦述宏 2010-8-7 23:04:19

       喜欢在圈里特立独行的郭德刚终于遇到了麻烦。这个麻烦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主观上的恃才傲物特立独行已经让他在圈内饱受争议,也应了“木秀于林”那句话;个性张扬,口无遮拦,经常说一些让人“当场难堪”的言语,“舌头根子虽软,但却能给人硬伤”,就他这种作派,得罪人是必定的;这几年,名声有了,财大气粗了,更加桀骜不驯了,无论行里行外,对他都颇有微词,这就已经“祸潜其中”了;内部可能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个团体,在创业阶段,大家吃苦耐劳,同心协力,共创大业。一旦事业成功,势必存在利益的分配问题,郭的德云社也不能例外。所有这些都是主观方面的原因,做为一个团体的主要领导者,郭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德云社的发展。从客观上来讲,做为社会舆论导向和社会监督的新闻部门,从他们的职责来讲,是要在正面宣传的基础上,还要尽点“社会啄木鸟”的义务,在弘扬真善美的同时,还要鞭挞假丑恶。而公众现在恰恰关心的是对假丑恶的揭露。特别是对公众人物的假丑恶的揭露。而郭德刚就属于“负面新闻重点关注对象”。         对于一般的人来讲,在小区物业里出点小问题,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是发生在老郭身上就不行了,因为你是“名人”而且是“特殊的名人”,所以,在一些人“看人家出殡,越热闹越好”的心理驱使下,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向公众“交待的清清楚楚”。结果,“不速记者”突然闯入私宅采访,在受到拒绝后本应尊重当事人“知难而退”,但“敬业的记者”,却很执着地要持久的在人家的私宅里待下去,最终遭到老郭“冒失的徒弟”的粗暴对待。本来此至于此,如果从息事宁人的角度来看,最终并没有造成医学上的“伤害”,又是事出有因,低调处理一下,也是可以的。

       但事情的结果却不是这样,因为,一方是“认死理”,你记者私闯民宅,属于不速之客,并且言语之间带有挑衅,打你是自找的。(我有一位朋友曾讲,在美国,陌生人进入私宅需要电话预约,否则,主人有权自卫,甚至将其击毙,在这里提醒那位记者,哪天到美国采访,千万千万别象到人家老郭家那样,否则,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因为你毕竟不是警察,就是警察也是有限制的)。而另一方是,正好要把事情,进一步的扩大之,结果,老郭的一番话,可是把新闻媒体激怒了,“早就想收拾你了,居然公开跳出来,向公众示威了(纯属本人臆想)”结果事情就搞到了现在的地步。最新报道,打人的“莽徒弟”被行政关7天,两个创业的“老人”宣布退出德云社,更要命的是老郭有可能成为“低俗文化”的一个典型,现在据报德云社已经开始整顿。

       老郭的特长是相声,老郭创立的德云社也是相声界的一次改良或者是复古回归,对此老一代的艺术家们是支持的。马老生前曾言“电视在扼杀相声”当时就让一些主流电视台感到很不满意,实际上他的忧虑是很有道理的,结果因为“小品更能适应电视”,最后形成了“相声越来越像小品”的尴尬局面。而郭德刚却凭着对“活”的一种执着,硬是成功地闯出了一条路。对这门艺术的继承与发展,还是做出了贡献的。

        相声是讽刺的艺术,讽刺就势必会得罪人,得罪个把的小百姓没有什么,但不能过多地得罪当政者,特别不能得罪与当政者关系密切的同行,必须与他们把关系搞好,才能相得益彰。现在的曲艺界能够不依靠电视传播而独立生存的团体,最著名的是本山旗下的团体。但他的日子也不好过。也有被“俗化”的危险。

       整顿文化中的“三俗”现象是一个民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广大群众对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的支持证明了我们的主流文化是我们的发展方向。“三俗文化”是没有广泛的市场的。但是如何界定“三俗”却是一个严肃认真的问题,决不能同上世纪八十年代“反精神污染”那样,用“极左”的思维去指导。历史证明那样,是达不到预期目的。中国有句俗话,叫“打破缸补缸,打破盆补盆”,“徒弟打了人,无论是什么原因,高姿态认个错,涉及到法律问题,可以请律师。记者是代表组织的,也要守规矩,记者也不是特殊公民,也要依法办事”。切切不要,节外生枝,抓住不放,无限联系,无限上纲,网织名目,。对于德云社,对于郭德刚还是要善意地指出其不足,帮助督促改正。那种抱着不可靠人的“文革心理”,先给扣上一顶帽子,再置人于死地而后快的做法,是不得人心的。即使对于人人憎恨的贪官污吏也要依法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