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基础经络养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3:14:08

人体基础经络养生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09-12 10:47:50

查看( 74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 -

1、拍足三里:

足三里位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外侧一横指处,是脾胃经上的要穴。
长期拍打足三里,可以调理所有与脾胃有关的疾病与症状,还能够预防中风。

2腹式呼吸:

意守下丹田,胸不动。吸气,小腹部鼓,呼气,小腹部瘪。不停顿、不憋气、不提气。呼吸的次数以每分钟4-6次为佳,每次5-20分钟。
这一动作的目的是培固、补充人体元气,从源头上加强生命的动力。

3、摩腹部:

以“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泄”的原则,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49下为宜。
可促进脾胃运化,适于脾胃气虚、食后腹账之人。

4、静蹲:

双脚并拢,膝盖夹紧,缓缓蹲下,蹲到不能再向下蹲为止,动作不变保持数分钟,以自己的身体极限为度。
静蹲可以充蓄人体精力,培固阳气。

5、敲心包经:

心包经起于心,一直延伸到整个手臂内侧,最后止于中指内侧。
敲心包经有宁心安神、疏经活络的作用,可以治疗闷胸、心痛、心悸、失眠等。

6、摩内关:

内关穴位于腕横纹上三横指、掌长肌腱和扰侧屈肌腱之间。
摩内关穴可宁心安神、开胸理气,是调理心脏疾病的首选要穴。对心痛、心悸、闷胸、气短等病症有良好的效果。

7、撞大陵:

大陵穴在掌横纹的中点处。
撞大陵对心痛、惊悸、吐血、胸肋痛、癫痫、腕关节痛等有良好的效果。

8、拍极泉:

极泉穴在腋窝顶点、腋动脉博动处。
拍极泉有宽胸宁神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病后遗症等。

9、拍胆经:

胆经位于大腿外侧、裤腿中线位置。拍打时手一定要成空掌,手臂抬起来,借助腕力用力拍打。

《黄帝内经》载“十一脏皆决于胆”。胆经是全身气血运行畅通的关键。常拍打胆经可以保证气血生成的质量。

10、摩两肋:

两肋起于腋窝下,止于腰部,是肝经循行之处。按摩以透热为度,可以疏肝理气,平肝潜阳。

11、双手托天:

双脚并拢站立,脚跟微微离地,双手十字交叉,掌心翻向上,向上用力直举,犹如托举重物,双眼向上看,动作维持一段时间。
此动作可以拉开肝经,清泄肝火。

12、震檀中:

檀中位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是人体司呼吸的宗气聚集之处。
拍打时,双手胸前合十,手臂迅速向前伸直,用大臂带动小臂和手腕用力弹打,弹打完以后迅速伸直。

震檀中对感冒、哮喘、气短、心悸等肺、心的疾病都有很好的调理效果。

13、拍肾俞:

肾俞穴位于两腰椎棘突下旁开两指。经络中的气血由此输入肾脏。肾脏是人体的先天之本,肾俞穴是调理肾脏的第一要穴。
拍打肾俞穴可以滋阴精壮阳气、补肾之精气、利水消肿、聪耳通窍。

14、搓涌泉:

涌泉穴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按摩时,先将左脚架于右腿上,用右掌心摩涌泉穴及其周围,争取搓至极热,然后换右脚,用左手掌摩擦,要求同前。
涌泉穴是人体养生不可或缺的要穴。常搓涌泉能清热开窍、回阳救逆、交济心肾、滋补肾阴。

15、鸣天鼓:

以双手掌心轻附于双耳上,将食指叠加在中指上,置于后脑。中指在脑后固定,以食指弹击后脑玉枕穴、风池穴24次。
可祛除风池邪气,开窍明目、提神醒脑、填精补脑,还有效预防老年性健忘、中风、听力下降、头晕等病。

16、叩齿:

上下两齿相互叩击,用力适当,以有响声为度。每天晨起后,盘坐于床上或者坐于椅凳上,双手掌心轻掩于两耳上,双手指相交于脑后,宁心静气,自然呼吸,叩齿36次。
长期坚持,不仅可以固齿、祛齿病,还能聪耳、固肾气。

17、下蹲运动:

下蹲是最好的有氧经络运动,分四种姿势:高蹲、半蹲、全蹲、直起直蹲。
下蹲次数以每次下蹲20-50个为宜,每天做2-3次下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