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用一个字能串起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2:52:26
中国历史,用一个字能串起来(本文需要慢慢看)

这个字就是易,先看易的起源
上个文明遗留(猜想)   伏羲创立(学术界倾向)

上古时期,比公元前4000年更早,人类本来已经有繁荣文明,
大洪水时期

世界经历了一次罕见的大洪水,使得人类这个物种和此前的文明近乎灭绝。各大宗教和世界各地神话传说里,惊人巧合的都有类似说法。

伏羲、女娲是大洪水时期的少数幸存者,是真正的智者。民间传说是伏羲女娲躲入大葫芦里,才幸免。

也许是苦难里认识到了自然力量的伟大和人类的渺小,智慧生于悲悯,伏羲开始仔细体察自然和社会。
公元前4000年      伏羲创易
伏羲先天64卦方圆图

这时候,还没有文字,只有符号。

伏羲通过观察天体、大地、观察鸟兽和自身,从而总结出人自身、社会、自然界、地球、宇宙的共同规律。

这个规律的神奇之处是无限伸展、无所不包、高度概括、动态变化。

为了表述这个看似简洁实则庞大的思维体系,伏羲画了上面那张图,是易的基础模型。
易是什么?是一套生存文化、自然法则、宇宙规律。

后人认为,伏羲是三皇之首,就是因为他创立易学,肇始文明,他是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

那么,汉代司马迁写《史记》,为何从黄帝开始?

推测1:

司马迁知道三皇,但他可以用的史料太少。别忘了,司马迁考证三皇,离他所处的汉代也是距离4000年以上,跟我们距离三皇6000年,区别并不大。

推测2:

他不方便写。汉武帝经常自比黄帝,狱中的他显然要权衡一下史记的完美问世和能否顺利出版孰轻孰重。

那么,黄帝是怎么一个人,别急,还没到他。他只是五帝之一。

先说更早的三皇:
燧人氏  钻木取火的原始时期  数万年前
伏羲氏  文明肇始的渔猎时期  6000年前
结绳记事、渔猎、穿衣、音乐
神农氏  早期农业时期  5000年前

真正整合农业、统一医学
治麻为布、贮存物品
开辟经济市场、再创文乐
教会族人耕田

更重要的是,神农氏将伏羲的易进行了第一次修正迭代,新版本也叫连山易。

这个历史时期,洪水没有恶化,趋于稳定,人类为避洪水居住在高山,展开了围绕山进行的生产活动。应用连山易,认识应用山上的动物、植物、矿物等,创立了用于人体保健疾病治疗的中医药文化,奠定了中医药学的基础。

以上就是三皇,大家记住下面,不理解不要紧:

伏羲创易,版本号叫重坎易,坎在自然指水。

神农修正后,版本号叫重艮易,也叫连山易。艮在自然指高山。

下面,神农氏1000年后,人们走下高山,一个新的伟大人物——黄帝诞生了。
黄帝时期,洪水略减退,土地肥沃,农业大发展。距今4000年前。

新自然条件下,易发展为重坤卦的版本,也叫归藏易。坤在自然指土地。

黄帝统一部落,建立国家政权,强化了民族意识,自此被称为炎黄子孙的民族完整形成。
大家注意,直到此时,还没有文字。中华民族还处在卦符、结绳记事的年代。直到黄帝手下一个叫仓颉的史官,创造了文字,有了第二套符号系统。

你会说不可能吧?文字出现这么晚呀。个人理解哈,文字,只是一套符号系统,文明的载体之一。奶奶姥姥那辈人不识字,也不影响生活,父母倒是老被电视报刊某些文字欺骗。有了文字,一切就开始有了偏差。
仓颉造了字。在黄帝时期距今4000年前。

易,由一套抽象的符号模型,开始有了更丰富的表述。随着文字的出现,各种“易”就来了。
黄帝、帝颛顼、帝喾
尧舜禹时期(居然还跟洪水有关?)

注意,这里已经是治理,不再是伏羲时代的滔天灾难,也不是神农时期的躲入高山。洪水时期结束,禹做的是疏浚河道,因势利导的防灾工作。说明社会的形态和经济基础,能够调动足够多的力量跟自然尝试博弈。
夏,由大禹的儿子启建立
商代末年,距今3000年前。

姬昌本来是商朝一个诸侯王,被商王治罪,在狱中研究易。他发现黄帝时代的归藏易,已经随时间流逝显示出局限。于是他结合时代变迁,建立了以乾卦为首卦的周易体系。乾在自然指天,你不由想起帝制。

周文王,推出易的一次大版本更新——周易。

儿子周公旦,进一步解释了每个卦的六爻,你可以理解成帮助文件。

他们研究更新的主要目的就是兴旺家族,建立社稷。请注意——

到此处,一切文化成果包括易,都是官学,研究者使用者都是非官即贵,甚至必须是领袖人物。
西周、东周

这个时期,易开始从官学走入私学,先明确一个事情:

易就是易,是那个世界级根本模型,
易经就是对易的文字解释。
易也开始跟文字有了越发丰富的结合。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

这时候易、易经、周易开始不分了。
后人常看到的易经其实是这么几部分

我们说xx名不见经传,不知道跟这个有关没?

上面其实只是儒门尊崇的易经,十翼,就是孔子研究了易(礼记中说是皇帝时期那个版本归藏易),写了十篇论述。

孔子说我如果再早几年,好比五十岁就学易,那么这辈子就没啥大失误了。可见,当时易学的兴盛。

自孔子称赞易以后,《易经》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而儒门之外还有两支易学并列发展:一为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所以自孔子赞易起,中国易学开始分为三支。
其实就是说,修身齐家治国的大儒,城隍庙外的算命大仙,还有山上道观里的道士,都认为自己是易的传承人。

当代人们常把孔子的儒学认为是传统文化的根源,甚至提升到国学的高度,不免有点牵强啊。孔子也是国学的学生而已。只有2500年历史的一支,代表不了6000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

在这个时期,大家手里的易,都是周易为基础的儒家易。而伏羲创立时的先天64卦方圆图,只有符号没有文字那种,很难见到。

直到有个叫邵雍的人,公开了本文前面那张图,说是共城县令李之才给他的。李之才说是穆修给他的,穆修说是得自华山道士陈抟。

看来好东西一直都在道家手里秘传着。
元明清  易学走向没落

原因是错误的理论受到实践的抛弃。

并不是易错了,而是没有回归到不同时空下不同研究对象的运行规律。
(既没有版本更新也没有去找原始模型)

从秦汉以下,周易的理论研究都是以周文王更新的文王八卦图为模型基础,越来越陷入到经文解释、古文翻译的境地,使原本紧密结合实践的智慧越来越空洞无物。

简单说就是把一个时期的一篇研究论文认定是经典,在官方的推动下,一成不变的死磕到今。

“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中的思维方式,而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杨振宁
我们来回头梳理一下,会更清楚变化的易,才是真正的易。

伏羲创立的易,称为先天易,对客观规律的揭示具有稳定的有效性。

其蕴含了多个后天易,时间空间研究对象都是动态的,从而揭示不同时空条件下不同研究对象的运行规律。
重巽易   人类文明孕育时期,创易前,自然特征是风。那时候部落生活在河谷,确实天天喝西北风。
重坎易   伏羲创易时期,大洪水来了,坎卦自然特征就是水。
重艮易   连山易   神农时期,自然特征是山。现在山区好多少数民族仍然祭祀山神。
重坤易   归藏易   黄帝时期——商代末期,坤的自然特征是土地。中国进入农业经济发展时期。
重乾易   周易   西周——公元2000年  乾的自然特征就是天、男权社会,这两千多年都是帝制,不是天灾就是人祸,不是吗?
重兑易   当代

兑为泽,推演发现,这个以兑卦为首的时期,自然与社会呈现特征与以往历史时期截然不同,因此运用近代的历史数据预测今天自然灾害会有空前的困难。

当代突出变化是海洋上升增大,人类将进入以海洋为中心的时代,海洋资源将成为人类生存的主要依赖。

社会活动将类似海洋中的种群,更加呈现自由、平等、包容,各种事物、人群、文化、价值观念相互混杂渗透,多元价值观念融为一体。人类将会逐步集中到海岸线附近生活发展。

这说的不就是中国西部人口继续往东南沿海大城市移动,造航母、设三沙市这几年发生的事嘛,看来高层有高参啊。

我们这样去看历史和未来,会不会更清楚点?
大家可以看出,中国文化的根,离不开对大自然的认识和领悟,“易”构成了中华民族认识主观和客观世界的独特模式。

本文参考自伏羲太昊文化发展中心首席经学家 田园 的《易解人生》 一书第一章第二节,并且经过整理组织,已经经过著作人准许。

人类的周期生灭——三皇五帝的传奇故事
中国是被宇宙中救世的主神选中的地方,所以被称为“神州”,又被称为“中国”(世界的中心)。

在大洪水中,中国文明得天独厚,所以基本得以延续,很多优秀的文化得以保存下来。

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的故事发生在一万年前,从那时起,中国人传说中的燧人氏、有巢氏、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黄帝)等相继出现,中国逐渐摆脱原始社会,大约七千年前,中国又进入了文明时期,那时,东方文明很发达,主要是道家文化,太极、河图、洛书、周易、八卦等都是那时的正统文化。那个古老时代后来被中国人称为“上古”时代,他们代表了中国人种和文明的起源。

可以说三皇时代是中国文明的开端,五帝时代是当时中国文明的顶峰。后来,在挪亚洪水(尧帝时)中,中国文明虽然也受到很大的打击,但还是有许多文明保留了下来。

董德博士看到了“三皇五帝”的传奇故事……

天皇伏羲氏,法力通天,为人设立官员,管理人民,教人网鱼,蓄养家畜。他下世最重要的工作是根据阴阳变化,创制了八卦。伏羲氏一天来到黄河边上,忽有龙马负图而出,继而得之以化八卦,后来黄帝据此“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所谓的“受龙图,画八卦”即缘于此。古称此图为“河图”,也称之为伏羲八卦,先天八卦,最原始版的易经。其特点为:以黑白环点示数、排列成图。即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据说,这河图是给人留下遵循上天旨意的方法,所以中国人常讲天象变化、天命难违,对天有无限的尊崇,天地变化之理就是所谓的“道”。而后周文王依据河图推演周易,易经由原始图像变成文字卦象,这就是所谓的周易、后天八卦。到了孔子时代,人离道更远了,才开始以文字注解易经,就是易经系辞传。人显然越依赖文字语言,越难理解这个代表天地人的宇宙变化的道学。而在中国,天象、天命历朝历代都被天子帝王遵循着,用来警惕自己的施政,即使是科学发达的今天,科学家也十分好奇,为什么几个简单的卦象能有解释不了的预测能力。这是部天给人传达讯息的经典,显然不是人类智慧能创造的,它似乎默默地提醒着人们别忘记自己的渺小。

伏羲的使命是教导人们如何结网捕鱼﹑打猎﹑耕种﹐带领人们过上定居的生活;他还教人如何用火烹饪;他开始创造文字符号﹐以代替结绳记事。他又设立官员,管理人民,官员身上都画着一条龙,表示他们的身份;他还按照周天之数以及五行制作了乐器-瑶琴,按照凤凰的羽翼形状制作了乐器-箫,并创作《驾辨》之曲,这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他制定了严格的婚娶之礼,又制定夫妇制度,规定必须经过结婚仪式才可以生孩子,以使下一代得到父母很好的教养;他还确定了姓氏,自姓为风,从此,中国人开始有了姓氏。

董德博士回忆着相关的考古及史料:神祗伏羲的部落大约居住在现在的甘肃一带﹐今天甘肃天水市就有一座“伏羲卦台”。

地皇神农氏,《春秋纬?元命苞》中说他是“人面龙颜”,一生下来就是个水晶肚子,五脏六腑全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出生三个时辰就会说话,五天以后就可以走,七天以后牙齿就长齐了。

在伏羲氏之后,人类继续繁衍生息。人类有了婚娶之礼后,人口开始繁殖。远古时,老百姓都靠打猎为生,可是由于人口多了,禽兽渐渐不敷百姓吃用了。而且人类有了火,又学会了烹饪,需要更多的食物满足人们的需求,那么又遇到了新的问题:一是不知道什么东西可以吃和什么东西不可以吃,一是对疾病不知道该如何治疗。另一位神祗神农的下凡则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神农氏为了找到一种可以食用的植物,以進行人工种植,于是出外采集各种花草果实,一一的放到口中咀嚼并一一吃下,藉以确定它们的性质功能。这种胡乱吃的结果,就是有时候一天之内他会中毒七十余次。幸而他非普通人类,没有被毒死。最后他终于找出那些可以吃和不可以吃的物种,以及哪些物种可以作为药物。其中上等药一百二十种,可以养生,食之延年益寿;中等药一百二十种,可以养性,食之补虚助气;下等药一百二十五种,可以治病。神农氏来到人世间为中国人建立起了相当完整的医药基础,《史记》中就有所谓的“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的记载,在我国长期以来, '本草'就等于了中药的代名词,后世几千年来中药的发展,事实上,都是建立在神农本草的基础上。因此,神农氏被尊为中国的医药之祖。即使到今天为止,它仍然是中国医药学最崇高、最具权威的著作。此外,神农氏还创制了五弦琴,以此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他还发明了耒耜(leilv),并教百姓耕作。他还教人们制作陶器﹐用以吸水﹑运水,烧烤食物等。正是在神农时代,中华民族开始進入了农耕社会。神农皇教人们制造农具,开垦荒地,种植五谷,而他出神入化的技术,所以被称为“神农”。

神在中国一直留下遗迹,假如“本草”只是代表远古众多先民的经验累积的话,那么历史中,我国的中药很可能只有像美洲印地安人的草药治病水平,而不是在远古就能具备这样结构完整的理论与药性分析记载,中药的药理里也深深蕴含着“道”,蕴含着天地人、五行互动的理,这似乎也是不信神的人永远弄不明白的。

人皇轩辕氏,黄帝,既是三皇之一,又是五帝之首,他承前启后,使“三皇五帝”的历史达到顶峰,被后世中国称为人文鼻祖……

董德博士一下子看到了人类文化的奥妙——天、地、人“三皇”分别给人类留下了三部关于天、地、人的经典:

天皇伏羲——《易经》(关于宇宙、关于天的)

地皇神农——《山海经》和《本草经》(关于地的,关于物的)

人皇黄帝——《黄帝内经》(关于人体的)

董德博士不得不慨叹——原来人类的文化都是神传的文化!

象非洲、美洲、澳洲等地方,大洪水过后的这四千多年来,因为没有神(觉者和先知)下世给当地的人类传授信仰和真理,所以那些地区始终无法创造出发达的文明,只能继承远古文明中一些零碎的点滴……

董德博士感悟:没有造物主,人类能做什么呢?

先天八卦、后天八卦与地球东西南北方位的变化息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中透露了地球东西南北方位的变迁信息:
我们可以直接从八卦图中来分析,它透露了地球曾经发生过的换极信息,八卦是天地演化理论图,其中天的方位与地的方位发生过错位事件。

一:先天八卦图与后天八卦图:
正体的先天八卦图如下【图中“巽(西)”改为“巽(风)”】:

正体的后天八卦图如下:

二:代表天的乾卦从先天八卦图中的正南方进入后天八卦图中的西北方。
这里隐含一个中国古史中记载的天文变化事件。也就是关于地球方位变化的天文地理记录。
1:《淮南子·天文训》记载:
“天受日月星辰,地受水潦尘埃。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也;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后天八卦图只以简单的乾卦安位于西北方就暗示曾经发生过的地球大事件。
2:伏羲画八卦:三皇时期
《周易·系辞传》:“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
唐司马贞《史记·补三皇本记》载:“太暤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之礼。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牺氏,养牺牲以充庖厨,故曰庖牺。以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作三十五弦之瑟,木德王,注春令,其帝太昊是也,都于陈,东封太山,立一百十一年崩”。
3:文王作后天八卦图:周朝:约前1046-前256
周文王参照《伏羲先天八卦》及《连山》和《归藏》而作。《周易》的内容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卦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洞察事物的真谛,《周易》是以卦形写成的,所以占卦用。《传》包含解释《卦辞》,《爻辞》几种文辞共十篇,统称为《十翼》。
4:孔子与《周易》
《十翼》即《易传》,是对《易经》(《周易》)的注释,共有十篇,因此又称《十翼》。
  《十翼》包括:一、彖上传(《周易》每卦有“象辞”,《彖传》就是解释“彖辞”的话),二、彖下传,三、象上传(又称“大象”),四、象下传(又称“小象”),五、系辞上传,六、系辞下传,七、文言传(文言是解释二卦经文的言语),八、序卦传,九、说卦传,十、杂卦传。

三:


1:乾坤坎离易位,暗示一个方位90度变化信息。而乾卦由南方移动到西北方,暗示了方位变化135度信息,这也许说明由伏羲(三皇)时期到周文王(周朝)不止发生过一次地球方位变化事件。中国历史上的三皇、五帝、夏就是一个相隔千年以上的不同古代历史时期。

2:代表火(太阳)的离卦由先天八卦方位中的东方换位到后天八卦图中南方。
这在地球东西南北方位中来说就是一件极其重大的事件。
我们现在来界定宇天极常以北极星来界定北方。而现代地理学界定地球北极则以地轴-正对着北极星为本。相对的另一方则为南方与南天极。
严格科学意义上宇天极也是在变化的,但它是相对稳定的,因为星辰的位置变化是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地球只是太阳系中一个行星,它的东西南北方位得益于现代科学的普及,但过去的地球东西南北方位与现在的方位是否相合,这是个关系到地球自转轴是不是会发生变化关键问题。
但从《淮南子·天文训》记载的天倾西北事件,我们可以判断地球曾经发生过翻转,那么就直接证明过去的地球东西南北方位与现在不同。“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这表明地球当时发生了海浸与地球翻转性大海啸灾难,这是地球的水陆重新分布的沧海桑田事件。
以地球方位变化:东方调换到南方,说明当时地球发生顺时针翻转(以中国方位为正面-因为记载源于古代中国),在地面当时人们可以看到天上日月星辰向西北方移动天文现象,故《淮南子·天文训》记载: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也;这就是说地球当时向东南方翻转,那么根据地球陆海运动,在东南方必然遭受海浸事件,以及地球翻转性大海啸灾难,在《淮南子·天文训》记载记载为: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以一个图表示为:

3:在大灾难前后间,
两极冰川将要融化,故地球必定出现可怕的大旱灾。
会有新的南北极形成,而这又将在赤道地区带,故千年极寒也一定来临。
所以未来气候极其反常,那是旱灾、火灾、冰雪、风暴、水灾一起来的。
地震、火山、飓风灾难渐渐严重。

四:中国的历史分成了几个不同的朝代时期:其中都曾遭遇海水上涨事件。
(一):三皇时期:(三皇五帝:约公元前1.5万年—公元前2225年)
(三皇为伏羲(太昊)、神农(炎帝)、轩辕(黄帝亦称有熊氏)
关于三皇就有多种说法: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现在看来,他们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一般认为他们应该属于蒙古人种。基本上,无论是按照神话传说,还是史书的记载,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但是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三皇有五说,五帝也有五说。 

三皇的不同说法:
燧人、伏羲、神农 
伏羲、女娲、神农 
伏羲、祝融、神农 
伏羲、神农、共工 
伏羲、神农、黄帝 
最后一种说法由于《尚书》的影响力而得到推广,伏羲、神农、黄帝成为中国最古的三位帝王。 
此外,汉朝的纬书中称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是三位天神。后来在道教中又将三皇分初、中、后三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则人面蛇身或龙身;后三皇中的后天王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
1:其中燧人氏到伏羲氏,中间就是两千多年。而燧人氏时面临地球冰川融化事件,故有上古洪荒时期传说,地球基本被水包围。
2:伏羲女娲传说在《山海经》中都有记载。他们都曾经历大洪水灾难。
3:炎帝神农时期也曾经历大洪水灾难。精卫填海这个神话就是模糊的洪水灾难记载。暗示东海曾经由陆地变成大海。炎帝曾图画九丘,乃天下图也。
4:黄帝以武力统一天下,做天子,
(二):五帝时期:
五帝为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及帝舜有虞氏.
1:其中在颛顼时期发生守天倾西北事件,出现大洪水灾难。
2:尧舜时期又遭遇海水上涨灾难,故有大禹治水事件!同期世界历史中都有大洪水灾难记载。
(三):夏朝:约前2225年-前1600年。
大禹治水,铸九鼎记九洲图。
(四):商周到现在,前1600年-现在。
在这段历史期间中并没有巨大的天文地理事件记载,也就是从商朝开始,太阳一直是东升西落的。

五:关于夏朝的地球东西南北方位:
一:中国的文史中只提到传说中的夏朝与帝王传承图,而考古学中也没有确定过夏朝的具体时空方位情况。
但夏末之时因为旱灾而迁都,又被中原兴起的殷商所灭。这些都缘于尧舜时期那场大洪水灾难的结果。当时尧帝还命令羲和重修历书——这应该反应出当时曾发生过巨大的天文地球事件。
但中国历史就不再有关于当时地球东西南北方位这方面的资料了。
二:但世界其他国家却留下了这方面的历史信息:
1:如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历史》上册第二卷一书中记录道:“(19)尼罗河在泛滥的时候,它不仅泛滥到三角洲上去,而且也泛滥到被认为是属于利比亚和阿拉伯的那些地方上去;它泛滥到离两岸有两天的路程的地方,有时远些,有时则近些。关于这个河的性质,不管是从祭司们那里,还是从别的人那里,我都听不到任何东西。戏特则想从他们那里知道,为什么尼罗河从夏至起便开始上涨并一直上涨一百天,为什么在这段时期过去以后,它的水位立刻就退落并减弱水流,这样在整个冬天一直保持着低的水位直到第二年夏至再来的时候。我曾向埃及人打听,尼罗河有怎样的性能而使自己具有和所有其他的河流相反的性质,但关于这件事,我从居民那里得不到任何说明。”
事件分析——我们现在都知道钱塘江潮的天文地理原因,这是由日月引潮力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现象。如果埃及能出现与钱塘江相同的地理方位时,那么涨潮就容易被解释。那也就是地中海如果处在埃及的东面时,夏至是近日点,埃及河泛滥成灾的原因主容易知道了,这是由海水涨潮倒灌结果。这时地球上却是太阳北升南落,
如下图:


历史书记载的尼罗河泛滥-夏至开始100天涨潮,在此图中就极易理解了。太阳引潮力与地球自转力造成地中海海水形成潮涌。一波波向西运动,出现海水倒灌现象。
2:《历史》上册第二卷“(142)埃及人和他们的祭司所告诉我的事情就是这些了。他们跟我说,从第一个国王到最后的那个海帕伊司托斯的祭司,中间总计是三百四十一世,而在这一段时间里,他们也就有相同数目的国王和祭司长。三百世是一万年,三世等于一百年。不把三百世计算在内,剩下的四十一世则是一千三百四十年。这样算来,全部时间就是一万一千三百四十年;他们说,在这全部时期当中,他们没有一个国王是人形的神,而在这段时期之前或之后的其他埃及国王当中,也没有这样的事情。因此他们告诉我说,在这一段时期里,太阳逆、反常规地升起了四次;两次它是在它现在下落的地方升起的,两次是在它现在上升的地方下落的。”——在距今约13800年中地球太阳从西方(两次)、南方或北方、东方升起过不同的五次。
3:《圣经-出埃及》记载当时埃及十灾中就是黑暗三天天文事件。同时摩西一行是从红海中度过的地理特殊情况。经中记载摩西向天举杖,让红海水分开,现出陆地,以色列人从海底度过,而后面追赶的埃及军队则被海水吞没。
摩西过红海时期的红海与地中海方位:

我们要明白摩西他们当时是在地球翻转大灾难的夹缝中逃生的现实。灾难之前红海与地中海应该是相通的,当黑暗三天灾难开始之后,那时地球翻转在那三天内完成,而水陆大灾难会在后面一波波来临,红海北段(靠近地中海方向)会在短时内出现露底现象,摩西他们恰好在那个时候走过红海。

追赶而来的埃及军队则被红海海水的回波淹没,这就是当时那段全球性大灾难的真相。

五:地球方位变迁史:

1:夏商期间地球方位变化示意图:



这是夏朝进入商朝的方位变化过程。当时地球发生了向西北方向的翻转。地球原来的东方被调到新时空中的北方,南极则进入东方。
其天文表现在中国则应该看到日月星辰向东南方移动;非洲与印度一带地区面临海浸灾难。现在的中国东海一带应该从当初的陆地变成海洋,这是纬度变化的结果。新疆大部分地区当时应该还在海中,因为处于赤道带,翻转后则由海洋变成陆地,这就是现在新疆很多地方属于盐碱地的原因,这种地方植物比较难生长。
以直观图表示如下:

2:炎黄文明时期的地球方位:太阳南升北落。
如图所示:


四:女娲时期的大洪水灾难表明当时遭遇海浸灾难(也就是现在的西北一带),其时地球东西南北方位也是由南半球的西升东落方位过度到炎黄文明时期中的南升北落。当时重复了颛顼时期的地球灾难。(根据山海经中记载,女娲当时与颛顼处在相同时期,猛兽食颛民)那么前一期文明当是伏羲时期的大洪水灾难。
女娲补天传说中有:猛兽食颛民记载,可以判断为同时期事件。
如:
《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

3:

先天八卦与地球仪基本相似:

正体的先天八卦图如下【图中“巽(西)”改为“巽(风)”】:


这与地球的方位、自转基本相似。如下图所示:当然先天八卦中代表的地球与现在的地球东西南北方位完全不同。

2:后天八卦方位图与现在的地球时空就相应了:如下图所示:



周文王恰好处在这个时空中。

3:

应该说伏羲时期,也就是先天八卦时代,中国处在南半球,当时太阳西升东落;经过几次地球换极运动,变化到现在的北半球中的太阳东升西落方位。

而伏羲之前的华胥古国,那次面临着大洪水灾难。那是一次几乎淹没一切的灾难。
根据希腊神话中欧罗巴(欧洲与亚洲公牛、非洲的板块运动特征:亚洲板块挤压欧洲板块向非洲移动,造成欧洲板块爬上亚洲板块背上),这里可以判断华胥国时期地球的方位是太阳南升北落。如下图所示:


这是一个特殊的亚欧非洲大陆联体时代。
这就是古华胥国的地球环境。
未来我们的世界又进入这一方位中,故预言中提示人间又华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