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频道:标点符号知识及习题归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7:04:20

【引号】

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引号有双引号和单引号两种。一般用双引号,引文内还有引文,就用单引号。直接引用别人的话,用引号;间接引用别人的话,不用引号。引用连续几个文段时,每段开头都要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用后引号。

引号的主要作用:

①表示引语。②表示特定称谓。③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④表示否定和讽刺。

引语末标点位置的确定:

从语法功能角度看:①引用的话是独立的,末尾标点应放在引号里面;②引用的话只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末尾标点去掉。③特别注意:引语末的标点如果是问号或感叹号,那么即使作为作者话的组成部分也要保留。如:   

①鲁达走到门前,叫声“郑屠!”

②罗伯特·舒曼说:“一磅铁只值几文钱。可是经过锤炼,就可以制成几千根钟表发条,价值累万”。因此他劝告人们“要好好利用天赋给你的一磅铁。”

①例正确。②例第一个句号要移到引号内(引文独立),第二个句号要移到引号外(引文不独立)。

【括号】

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注释或补充说明句中某个词语的叫句内括号。它必须紧紧跟在被注释的词语之后,被注释的词语后面需要停顿,点号要放在后括号后面。括号内的注释语如果带有标点,其最后一个标点(问号、叹句除外)应省去。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的叫句外括号。句外括号内的注释语如果是一句话,那么句末点号应该保留;如果不成句,就不用句末点号。

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的运用有如下规律:

①括号内的注释语是解释句子中的部分词语或部分句子(局部)时,括号用在点号前;不需停顿时括号后不用点号。例:

他读的哲学书籍大约有两类:第一类是马克思主义原著,第二类是中外哲学史家的著作(包括介绍他们哲学思想的读物)。

②括号内的注释语是解释前面整个句子(全局)时,括号用在点号后面。例:

倘必如实物之真,则人物只二三寸,就不真了,而没有和地球一样大小的纸张,地球就无法绘画。(《鲁迅全集》第六卷,第23页)

【破折号】

表示对上文词语的解释或表示语意的某种变化。行文中表解释说明通常只用一个破折号引出,这类语句若插在句子中而且较长,可用双破折号,即注释语前后各一个,如:

(1994年)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当的地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

破折号的第二个作用是表语意的递进。这种情况下,通常能看出破折号前后在时间上的推移、在意思上的推进、在空间上的转移、在情节上的变化。破折号的第三个作用是表语意的转换,即语言表述中一个意思突然转到另一个意思上去,破折号前后不是同一方面的内容。第四个作用是表示声音的中止、停顿、延长。另外,破折号还用于连接歇后语,标明文章副标题和词、诗、文的作者。

破折号的第一作用是对上文进行解释。这种用法与括号相似。它们的区别是:括号里标明的语句仅是对上文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读的时候不必读出;破折号标明的语句是前文的解释说明,同时又是正文的一部分,必须与上下文连读。所以,对上文进行注释要注意到两者的区别,注释部分若是正文,就用破折号;若不是正文,就用括号。例:

从这一则例子可以看出,一部电影的主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纪录电影的“目的”)可以是多义的——至少是可以作出多种解释的,而影片的情绪则往往比较单纯。

解析:括号引出的注释句一般放在不作停顿的主谓之间,破折号引出的注释句放在可稍加停顿的分句之后。

破折号与冒号一般用法的辨析:

①看“总”与“分”的关系。“分”的部分是对“总”的部分作注释,应用破折号。

②凡是破折号表示注释的,如果把注释删去,句子的内容与形式仍是完整的。

③从语气上分析,用冒号表示总说与分说时,中间的停顿时间较长;而用破折号表示注释时,则停顿时间很短。请看下面4例:

A.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

B.胡适的学术活动的终极目的,就是在替中国人民的敌人——帝国主义、封建军阀、买办资产阶级起帮凶作用。

C.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D.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蒲团纺,可以坐着矮凳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得高高的站着纺。

解析上面四例中,都有“总”有“分”,但A、B句用破折号,C、D句用冒号。A句的“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是对四大发明的注释,A句可以说成“我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贡献”。B句“帝国主义、封建军阀、买办资产阶级”是对中国人民的敌人的注释,B句可以说成“胡适的学术活动的终极目的,就是在替中国人民的敌人起着帮凶作用”。若“分”的部分是“总”的部分的分项叙述,则应用冒号,C、D句冒号后的部分是对总说部分的一一叙述。用冒号表示总说与分说的句子则不能把分说部分删去。

【省略号】

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主要用法有:①表示引文的省略;②表示列举的省略;③表示说话断断续续;④表示语意未尽;⑤表示沉默不语。并列词语在句中作定语时,省略时只用“等”不用省略号。使用省略号要注意它和前后标点的关系。省略号前边如果是完整的句子,此句点号照用;如果不是完整的句子,一般不用点号。省略号后边一般不用点号。省略号后边有时用点号,目的在于分清结构,表示不与下文相混。如:

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句应去掉省略号后的句号。

运用省略号要注意以下三点:

①用了省略号不能再用“等等”“之类”,用了“等等”“之类”就不能再用省略号。(注:冒号、破折号不能与“即、就是”连用)

②并列的词语三个或三个以上才能用省略号,如:李白、杜甫……都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本句应去掉省略号或再加一个人名。

③状语内部或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不能用省略号,如:就在我随意被人辱骂、踢打……的时候,我也从没屈服过。应去掉省略号。

【书名号】

表示文中出现的书名、报刊名、诗文名、歌曲名、戏剧名、绘画名、电影和电视片名等。书名号内还有书名时,外面用双书名号,里边用单书名号,如:《读<哈利·波特>有感》。书名和篇名连用时,书名号在前,篇名在后,中间用间隔号隔开,如《荀子·劝学》。书名号不用于专栏、专题、丛书、单位等名称。书名号的使用不可太滥,与引号应加以区别,品牌名、证件名、会议名、展览名、奖状名、某些活动名、机构名、报告名、表格名、药品名、化妆品名、课程名、竞赛名、班组名等,不可随意使用书名号。例如:

①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与《彷徨》,有人把《故事新编》也算作广义的小说。

②由作家何迟创作、相声大师马三立表演的名段《买猴》,塑造了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马大哈”。这个人物直到今天还被人们挂在嘴上。

③我常看《读者》杂志、《文学报》等报刊,对提高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④《红旗飘飘书画丛书》出版之前就已引起媒体的高度关注。

⑤在《人间指南杂志社》里有6位编辑,他们各具个性。

解析:①②③书名号使用正确;④中的书名号改为引号;⑤中的“杂志社”指单位,书名号只包括“人间指南”。

【着重号】

标明要求读者特别注意的文字。着重号用小圆点表示,点在被强调的文字下边,有多少个字,就点多少点。

【连接号】

表示把意义密切相关的词语连成一个整体。它是一个小短横,高低居中,它一般用来连接起止时间、相关数字、两个地名等。例如:

①中国——日本友好协会为改善中日关系、促进中日友谊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②踏上“北京——上海”特别快车,她的一颗心儿早已飞到了故乡。

【间隔号】

1.书名与篇名(章卷名)、诗体名与题目、词牌名与题目连用时,可用间隔号,例如:

①《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是一篇很有情趣的优秀文章。

②《沁园春·雪》充满了文学的诗情与革命的激情,是毛主席诗词的代表作。

2.间隔号可以用来表示书名或文章标题中意思并列的词语。例如:

深入理解闻一多先生的《兽·人·鬼》一文,必须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否则,很多地方便会不知所云。

3.用在外国人或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部各部分之间;用在表示年月日的数字之间。

【专名号】

表示文中人名、地名、朝代名、团体名等。它是一条横线,画在专有名称下面,目的在于使之与一般词语区别开来。它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面。

 

 

 

语文周周清标点符号习题归类

问号的用法:

(一)

1从一些考古发现中可知史前文明的存在。然而,这些文明来源于何处?是来自地球?还是来自太空?

2.“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句话是嘲讽那些不知读书为何用的“书虫”呢?还是以戏谑的口吻赞赏“读书当观其大略”的行为?

3. 我不知道进行这种报道的记者和编辑的主观意图是什么,是为了取得轰动效应,扩大报刊的销路呢?还是确信有这种事?

4.朋友,你的生活是忙碌而充实的呢?还是无聊而空虚的呢?

5.天鹅呀!为什么来到母亲河畔?是感慨世间的沧桑?还是向母亲诉说同伴的苦和泪?

6.读了拜伦的诗,我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西班牙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

(二)

1.“生存,还是毁灭?”莎士比亚的这句名言揭示出一个最基本的哲学命题,那就是人的生存的价值是什么?

2.假如有这样一本书,能给人们以警示,告诉他们何处可能有陷阱?怎样才能达到金光灿灿的彼岸?那该多好!

3. 我不知道进行这种报道的记者和编辑的主观意图是什么?是为了取得轰动效应,扩大报刊的销路呢,还是确信有这种事?

4.写什么景?怎么写景?为什么写景?是我们阅读分析散文时应注意的问题。

5.只有古柏知道这昔日野岭荒山,恶水险川,是怎样变成泪今天的繁华世界的?

6.做事前,要仔细想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好?

7.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棵树将怎么办?

(三)

1.       蒋干自作聪明,刘禅妄自菲薄,不都害己害国吗?诸葛亮知己知彼,周瑜充满自信,不都利国利民吗?

2.       大自然是如此的丰富多彩、绚丽多姿,怎么不令我们留恋?

3.       在这个即将过去的特别炎热的夏天里,你是否感到身体疲乏、腰酸腿痛?是否感到四肢无力、头昏耳热?如果是,那说明你的身体急需除“酸”。

4.       想和做怎样才能联结起来呢,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句话,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

5.       除了他能去,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

 

冒号:

(一)

1.       有人断言,先生这样的天才:“在号称有四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才出现一个,恐怕能跟他伦比的一个也没有。”这句话说得未免夸大。

2.       列宁曾经指出:《反社论》十分明确和详尽地叙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

3.       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有三个因素: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4.       我平生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5.       从理想的角度看,这是值得赞扬的:目标远大,志向不凡。

6.       什么是教养呢?词典上说是:“文化和品德的修养”,但我更愿意理解为“因受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

7.       我们吟诵着毛主席的著名诗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而努力拼搏。

8.       打开书,四季风光展现在眼前:“万紫千红总是春”,“绿杨阴浓夏日长”……

(二)

1.“唱得真好!”一个声音响起来,“谢谢你,小姑娘,你让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

2.“我奔跑,是为了生存。”羚羊对猎狗说:“你奔跑呢,只是为了讨好主人罢了。”

3.“大妈,您瞧这菜多新鲜!”不知怎的,原本是冲着他的菜新鲜而来的,这一声“大妈”的尊称却让我心中不悦:“我还不至于让人叫大妈吧!”

4.在大陆之行的演讲会上,宋楚瑜充满深情地说:“只要我们心灵相通,就会精诚合作。”然后,举起双臂,高声呼吁:“让我们为共同的未来奋斗!”

5老江头脖子一梗:“活那么长干什么?谁在乎我这条命?”

6.他:“为什么代你收信的女士是这么一个怪名字呢?”他说:“她就喜欢起得这么怪。”

7.们来信说,他们都很好,叫留在家里的同志不要为他们担心。

(三)

1.       我们曾经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这种民主的方法,具体化为一个公式:叫做“团结—批评—团结”

2.       在播音员的播音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把该读去声的字读成上声。

3.       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即从早到晚盯着电脑屏幕,爬格子、做报表,时常感觉眼睛发涩。

 

引号

(一)

1.“冰冻一尺,非一日之寒。”做好一件事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写作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2.用青春年华去摄取知识,充实自己,才能“春风得意马蹄疾”。

3宋朝的林和靖的咏梅名句不少,最脍炙人口的当然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4.书房布置得古朴典雅,右墙上挂着一幅对联,写的是“读书破万卷,行万里路。”

5.“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

6.祖冲之很早就对天文学和数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自己的著作中说,他从小就“专攻数学,搜炼古今”。

(二)

1. “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句话是嘲讽那些不知读书为何用的“书虫”呢,还是以戏谑的口吻赞赏“读书当观其大略”的行为?

2.想和做怎样才能联结起来呢?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句话,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

3.在火车上遥望泰山,有好几次了,每次想起“孔子登泰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句话,就觉得过而不登,就像欠下了悠久文化传统一笔债。

 

省略号

1.       记得原来的稿子在“客客气气”之下尚有“说不定在出洋的时候,还要大开欢送会”……的句子,后来被删去了。

2.       还有不少因素使铁容易生锈,如水中生盐,铁制品表面不干净、粗糙,铁中杂有其他金属……

3.       打开书,四季风光展现在眼前:“万紫千红总是春”,“绿杨阴浓夏日长”……

4.       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他眼中地遥远之物。

5. 诗画无不注重绘声绘色,讲究笔力,风韵,意境等……因此,古人曰: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

6.      古往今来,中伤的缝隙,误会的裂痕,空间的阻隔,时间的流逝……等都是心灵的花朵所不能承受的摧残。

 

顿号和逗号

1.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他眼中地遥远之物。

2.科技组正在研究看不见的频段,如波长较长的红外线、无线电波、波长很短的紫外线、X光、波长更短的R射线等。

3.太阳光地欣赏者们,似乎在这儿发现了一个科学的世界、合理、公平的世界。

4.       对这个时代的人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对信息的鉴别,处理与运用。

5.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数以亿计的民工,已经成为具有相当规模、身份、地位都十分独特的社会群体。

6.还有不少因素使铁容易生锈,如水中生盐,铁制品表面不干净、粗糙,铁中杂有其他金属……

7.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8.朋友之间接触得多一些,了解得深一些,更有机会、有条件、有义务互相指正。

9.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纺羊毛,纺棉花,是丰衣的保证。

10.信任具有强大得力量。一个人只有被他们充分理解、信任之后,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11.但是它伟岸,正直,朴素,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使树中的伟丈夫。

12.这里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伟”,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

13.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

14.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

15.我刚要跨进大门,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拦住来。

16.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17.公园中花真多啊,有桃花啊,有梨花啊,有映山红啊。

18.水果摊上有很多水果,苹果啊,桔子啊,梨啊,草莓啊……

 

分号

(一)

1.       没有自知之明,其害无穷;有了自知之明,就能走向成功。

2.       没有意思硬要说,那是瞎说;意思没有想清楚随便说,就是乱说:那都是没有把话说好。

3.       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就会灰尘满面。

4.       你明天不愿意拥有的东西,今天就抛弃吧,你希望明天拥有的东西,今天就争取吧。

5.       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纺羊毛,纺棉花,是丰衣的保证。

6.       成败与自己的想像有着直接的关联。悲观的把自己想像成失败者,这足以使你不能取胜;乐观的把自己想像成胜利者,将给你带来无法估量的成功。

7.      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朵,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二)

1.      春天看桃红柳绿;夏天看满池新荷;秋日赏十里金桂;冬日探傲雪红梅。

2.       因为我们长大里,所以目光变得更加深远些;心地也变得更宽广些。

3.      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能耕耘;秋天就不能收获,冬天就不能品尝。

书名号和引号

1.为了对演出市场及演员进行规范管理,文化部近日颁布了“演员个人营业演出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2.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的图片展由《戎马生涯》、《艰辛探索》、《拨乱反正》、《开创伟业》等七个部分组成。

3.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4.一个女孩报考声乐,却莫名其妙准备了一段样板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5.《青年文学》杂志社出版的《布老虎》丛书,面世以来,受到许多读者的喜爱。

 

括号

1.《小抄写员》选自《爱的教育》(上海书店1980年版,夏丐尊译),有改动。

2.英国学生家长组织的女发言人马格丽特说,少数名校炙手可热,最后挑选学生时不看别的,而是看家长(身份和地位)。

3.时代,信息成为一种生产资料与产品(当然是指先进与有用的信息)。

4.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美国相信,海峡两岸对话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