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不相识:力所不及的对华遏制全面失败 张文木 - 『 何新论坛 』 - 兴华论坛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5:28:24
不打不相识:力所不及的对华遏制全面失败 张文木1#  百度一下发表于 2007-9-15 15:27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美国东亚外交第三个时期是在20世纪下半叶,美国开始联合日本等与中国、俄国
进入全面冷战;苏联解体后,又转入通过提升日本的作用遏制中国崛起阶段,其
中矛盾的主要焦点是台湾问题。这一时期,尤其是70年代后,太平洋地区的主要
矛盾则集中表现为美国与苏联争霸矛盾,此间又分二个阶段:1972年尼克松访华
之前,中国是美国东亚地区的直接对手,苏联只是美国的战略对手;此后中国成
了美国的战略伙伴,而苏联则成为美国的既是战略的也是直接的对手。 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的毁灭对东亚政治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方面,它使美国利用
日本崛起建立有利于美国控制的亚洲均势的努力化为泡影,更为重要的是,美国
在太平洋西岸也失去了日本这个“避雷针”或“防波堤” 。这迫使美国不得不“
亲临前线”与中国和苏联作面对面的直接对抗。这种对抗不仅对东亚,更重要的
——至少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前——是对美国带来了灾难。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到1972年尼克松访华,美国以中国为主要对手在朝鲜、越南、联合国、
以及中国台湾和西藏等方面进行了空前较量,其结果美国不仅在政治上一无所获
,而且在军事上也全面失败。最终迫使尼克松屈尊到北京与毛泽东谈“哲学” 。下面我们将要讨论的,不是中国和美国的是是非非,而是像美国这样一个超级大
国的长达半个世纪的遏制中国的战略为什么竟会输得如此彻底。如果知道了美国
失败的原因,那我们也就知道未来美国以中国为对手的东亚政策的有效边界。有
效边界就是一国国力可以有效到达并发挥有效作用的合理边界。 (一)两场战争,同一结果 1. 朝鲜战争:美国再次触礁东北亚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26日美国总统下令美国远东地区的部队支援韩国
军队作战,27日杜鲁门宣布他已命令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9月15 日,美军在
朝鲜西海岸仁川登陆,28日,美军占领汉城。 10月中旬,美韩军队的先头部队离
鸭绿江中朝边境仅约10公里,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兵分三路过江参战。这样,
朝鲜战争实际上就成了世界头号霸权国家美国与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次且
力量极为悬殊的交手。大出美国意料,1953年7月27日美国最终被迫坐在谈判桌前
与中朝军队签署停战协议。 迄今为止,与今天我们一些抗战研究中的情形相似,中国人对朝鲜战争的自豪感
往往掩盖了对中国胜利原因的深入研究。研究者往往从是否道义及作战是否英勇
等角度来研究这场战争成败原因。但这很不够,因为这样研究的结论并不能解释
历史上有些斯巴达克式的殉难事件。 其实,美国人对什么是“战后亚洲”的认识,不是通过宣传而正是通过这场战争
得到的。美国人在开始时也是处在感性认识阶段,或说根本就没想到输字,而是
一步到位地想战后如何在美国领导下对朝鲜全境进行战后治理。美国外交史学者
对此评论说: 艾奇逊与麦克阿瑟一样瞧不起中国人,倾向于把他们发出的威胁低估为恐吓,深
信中国人不敢冒险与美国的压倒性火力对抗。更有甚者,从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
战期间与中国人打交道的经验判断,美国领导人认为,如果中国人胆敢插手,他
们将很快被消灭。 美国人这时根本听不进任何反对的意见。1950年7月10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在写
给约翰逊的NSC76号文件中指出了朝鲜半岛“对美国来说并不具有决定意义”,“
在全球战争爆发之前,或者说在全球战争的初期,美国在一个不具有战略重要性
的地区调派大批军队对抗苏联,这从军事角度而言是不明智的”。杜鲁门的轻率
使他的政府忽视这种警告,认为:“他们可以指挥联合国军越过把共产主义北方
和非共产主义南方一分为二的三八线,肃清北方的共产党分子,也许是在比李氏
政权更民主的政府之下统一整个朝鲜。” 9月9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出台NSC81/1号
文件,在“美国在朝鲜的行动方案”中称: 联合国军队在三八线以北采取行动,把北朝鲜军队赶到该线以后或击败这些军队
是有法律依据的。可以指望联合国军总司令会获得采取军事行动的授权,包括在
朝鲜三八线以北实施追击时进行两栖和空降或地面行动,从而彻底摧毁北朝鲜武
装力量,只要采取那些行动时,苏联或中国共产党大规模部队没有进入北朝鲜,
没有宣布有意图进入北朝鲜,也没有威胁在北朝鲜以军事方式对抗我们的行动。应同时授权参谋长联席会议指示在朝鲜的联合国军总司令制定占领北朝鲜的可能
性计划。 也就是说,这时美国所想的并不是什么阻止北朝鲜的“侵略”,而是要占领整个
朝鲜。这当然引起中国人民的不满。1950年9月30日,周恩来在国庆大会上发表讲
话宣布:中国人民“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意侵略而置之不理”。
10月1日美国不顾中国警告越过38度线,向北推进。10月3日,周恩来总理接见印
度驻华大使潘尼迦时表示,若“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中国将出兵援助朝鲜民
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0月4日,美国与英国等国辩论“中国共产党人介入朝鲜”问
题,美国国务艾奇逊为难地表示:“联合国军经过重组之后将开进北朝鲜,现在
阻止这项进程为时已晚”,目前“惟一合适的路线将是一条坚定、勇敢的路线,
我们不能过分地被中共可能只是吓唬人的举动所吓倒”。 10月8日,毛泽东向中
国人民志愿军颁发 “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
荣的胜利”的命令。 10月25日中国军队越境作战。10月12日,美国中央情报局仍
不相信中国的警告,称“中国共产党人无疑害怕与美国开战的后果”,“除非苏
联做出进行一场全球战争的决定,这种干涉行动在1950年还不可能发生,这段时
间里,干涉很可能局限在继续秘密为北朝鲜人提供援助的水平上”。 三天后(10月15日),放不下心的杜鲁门总统亲自飞赴约克岛与麦克阿瑟讨论朝
鲜局势。杜鲁门希望得到有关中国或苏联是否会干涉的“第一手情报和判断”。
麦克阿瑟一副赵括论兵的口吻告诉总统: 朝鲜的复兴只有等到军事行动结束后才能开始。我相信对整个南北朝鲜进行的正
式援助将在感恩节前结束。北朝鲜几乎没有什么抵抗力量——只剩下约1.5万人—
—而那些我们没有消灭的力量将会随着冬季的来临被消灭。在我们的临时集中营
里现在约有6万名战俘。 十分不幸的是,他们正在北朝鲜追求一个无望的目标。他们有10万人作为补充兵
员接受训练,这些人训练无素,领导无方,装备极差,但他们却十分固执,我讨
厌去消灭他们。他们只是为了保全面子而战。东方人宁可死也不愿丢面子。 现在我正率第一装甲师向平壤推进。我正在考虑组织一个坦克、卡车小分队,派
它们直取平壤。这得取决于我们在以后48小时获得的情报。我们已经拿下了元山
。我正在调遣第五集团军,它能在一周内拿下平壤。北朝鲜人正在犯他们以前犯
的同样错误,没有做出纵深部署。一旦口子合起来,在北朝鲜将会发生与南朝鲜
同样的事情。 我希望能在圣诞节前把第八集团军撤到日本。那将使重组的第五集团军由第二师
、第三师和联合国分遣队组成。我希望联合国能在新年第一天组织选举。军事占
领一无所获。所有的占领都是失败。(总统点头称是。)大选过后,我希望能撤
出一切占领军。 当杜鲁门总统问“中国人或苏联人干预的可能性有多大”时,麦克阿瑟回答说:很小。假如他们在头一两个月干预,那还管用。现在我们已不再害怕他们干预了
。我们不再畏首畏尾了。 其实,麦克阿瑟那赵括式的轻率,正好为中国所利用。11月18日毛泽东在给彭德
怀等同志的电报中说: 敌方对我实力还认为是六万至七万人,“并不是一个不可侮的势力”,这点对我
有利; 美、英、法对我毫无办法,悲观情绪笼罩各国,只要我军多打几个胜仗,歼灭几
万敌军,整个国际局势就会改观。 美国外交史学者孔华润对麦克阿瑟和杜鲁门在此时此刻的轻率扼腕唏嘘,他写道
: 不幸的是,在胜利的时刻,杜鲁门政府向任何胜利者都要面对的最危险的诱惑之
一——扩大战争目标的诱惑——低下了头。杜鲁门及其顾问不再满足于击退侵略
和解放南朝鲜,他们断定,斯大林不会来帮助他的朝鲜代理人了,他们可以指挥
联合国军越过把共产主义北方和非共产主义南方一分为二的三八线,肃清北方的
共产党分子,也许是在比李氏政权更民主的政府之下统一整个朝鲜。这固然存在
着风险,因为中国人说如果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他们就要介入,但是,艾奇逊与麦
克阿瑟一样瞧不起中国人,倾向于把他们发出的威胁低估为恐吓,深信中国人不
敢冒险与美国的压倒性火力对抗。更有甚者,从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与中
国人打交道的经验判断,美国领导人认为,如果中国胆敢插手,他们将很快被消
灭。 11月24日,麦克阿瑟从东京飞到朝鲜,他发布一份公报称: 如果成功,这次进攻实际上应结束战争,恢复朝鲜和平与统一,使联合国军能迅
速撤出,允许朝鲜人民和国家享有充分主权和国际平等地位。 后来的事实证明,曾在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上叱咤风云的美国人却在朝鲜战场
上裁在正处在百废待兴的共产党中国手里。从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 6月10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后进行了五次战役,双方战线就在“三八线”一带稳定了下
来。1951年4月,杜鲁门将“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解职。5 月,美国国务院
政策办公室主任乔治· 凯南向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透露了美国政府希望与中
朝方面举行停战谈判的信息。1951年7月10日,中朝方面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
军”为另一方在板门店举行会谈。1953年7月27日,双方正式签署停战协定。 麦克阿瑟免职回国,美国外交史专家孔华润对此事评价说: 杜鲁门不得不解除在狂躁与沮丧消沉之间莫衷一是的麦克阿瑟的职务,对一位伟
大的美国英雄来说,这是一个颇为辛酸的结局,不幸的是,他的解职又给政府增
添了骂名。” 美国民众给予麦克阿瑟以盛大欢迎。 这说明当时美国人也不愿意接受美国可能失败的结果。但事实是曾在二战中大展
威风的美国人确实是失败了,并且是败在尚处“一穷二白”的中国人手里。 接踵而至的是,与美国的军事失败导致其外交的全面失败。 五十年代初的联合国基本上可以说是美国可以按自己意志使用的外交资源,自战
争开始起,美国对联合国一直是先斩后奏。在战争之初,美国在联合国中拥有远
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更为广泛的外交资源。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当日下午
2时,安理会应美国要求召开会议,美国代表首先提出一项要求谴责北方所谓 “
侵略”的决议草案,该草案最后以9票赞成、1票(南斯拉夫)弃权、1票缺席(苏
联)作为安理会第82/1950号决议获得通过。6月27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发表声明
,正式宣布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和使用武力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决定。当日,
美国又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开会,安理会又在7票赞成、1票反对(南斯拉夫)、和
苏联缺席及埃及、印度未参加投票的情况下,通过了与杜鲁门声明相呼应的“紧
急制裁案”,即安理会第83/1950号决议。与此同时,美国宣布它已经命令它的空
军和海军掩护并支持韩国政府部队,并于三天后通知安理会它已下令海军封锁朝
鲜海岸并授权使用地面部队。7月7日,安理会又在7票赞成、3票弃权(埃及、印
度、南斯拉夫)与苏联缺席的情况下,通过了第84号决议,要求会员国依照安理
会决议提供军事和其他援助,以供美国指挥的“联合国军”的统一使用,同时要
求美国就“联合国军”采取的行动向安理会提出报告。决议还授权联合国军在朝
鲜执行军事任务时使用联合国旗。7月8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任命美国远东驻军总
司令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除美国外,由十五个国家先后参加联合国
军。7月14日,美国获李承晚完全授权可以在朝鲜境内指挥大韩民国的陆海空三军
。1951年1月20日,美国在联大第一委员会提出诽谤中国为“侵略者”的提案,并
凭借其把持的表决机器于1月30日强行通过这一提案。2月1日,第五届联大的美国
的操纵下,通过诬蔑中国“侵略”朝鲜的决议,并决定成立所谓“集体措施委员
会”,企图对中国实行“制裁”。 但随着战争的扩大,美国使用这些外交资源能力日渐减小。7月下旬,麦克阿瑟提
出拟于9月中旬在仁川登陆的计划,与此同时,美国军政双方也在考虑越过三八线
作战的可行性。8月取得一致意见,认为应重提1947年联大关于建立“一个统一、
独立和民主的朝鲜”的目标,以配合美国北进扩大战争规模的军事意图。 1950年
9月19日,第五届联大开幕,美国先争取英国支持并由英国提出一项“八国提案”
,该提案于10月7日以联大47票赞成、5票反对(苏联、捷克、波兰、乌克兰和白
俄罗斯)与7票(印度、埃及、南斯拉夫、黎巴嫩、叙利亚、巴门和沙特)弃权获
得通过。美国开始遇到国际社会——尽管是微弱的——的抵制。 12月4日至8日,美国总统与英国首相艾德礼在华盛顿举行会晤,协调双方立场。
杜鲁门坚持坚守朝鲜的立场,认为“迎战共产主义的唯一办法就是消灭它。朝鲜
之后会是印度支那,接下来是香港、然后是马来亚。不看清我们要遵循的路线是
不可能找到解决办法的”。国务卿艾奇逊说“我们可以在朝鲜拼命打仗,把战事
尽可能拖长,尽我们所能地惩罚敌人。那样,我们在谈判中的地位不会太糟”。
英国不同意将大量资源用于朝鲜战场。艾德礼奉劝美国的朝鲜政策应实行多边协
商,他说:“我们必须考虑联合国内的意见以及欧洲、美国和亚洲的意见。……
如果我们卷入与中国人的战争,我们必须考虑这对美国、欧洲和亚洲的舆论有何
影响。”他说他“已经努力从中国人感觉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我们自己把它视
为联合国对抗侵略。中国共产党人不是联合国成员国,所以不会从那些考虑出发
。他们把这个问题视为那些军队,特别是美国军队对抗他们的行动”。 12月7日,艾奇逊向英方递交“美国在朝鲜两个可供选择的方案”,英方认为联合
国多数国家不会同意第二种即“继续打下去,如打败了非撤出朝鲜不可,到时美
国将把战争扩大到中国”的方案,并强调英国不同意用有限战争对付中国,即把
战争扩大到中国部分地区。英国认为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是让中国进入联合国。
英美双方讨论使用原子弹问题。艾德礼单独问杜鲁门,美国是否正在更积极地考
虑使用原子弹,杜鲁门表示:“英国与美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一直是同伴,他不
会在不和英国商量的情况下使用原子弹的。” 1951年初,中朝军队发动第三次战役,突破“三八线”,再克汉城、仁川,直逼
“三七线”。1月13日,联大政治委员会通过一项由“三人委员会”提出的有关朝
鲜及其他远东诸问题的各项原则意见。主要内容有首先在朝鲜按排停火;停火后
“所有非朝鲜的军队将分适宜的阶段撤出朝鲜”;“一俟获致关于停火的协议,
大会将设立一个适当机构,其中将包括有英国、美国、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四
国政府代表,以便依照现有的国际义务与联合国宪章的规定来求得远东问题的解
决,其中包括福摩萨(台湾)问题和中国在联合国中的代表权问题”。该决议以
50票赞成、7票反对(苏联、乌克兰、白俄罗斯、波兰、捷克斯洛伐克、萨尔瓦多
及台湾国民党代表)、1票弃权(菲律宾)获得通过。这一决议不符合美国政府的
意愿,但鉴于战场上的严峻形势和盟国的要求和谈的呼声,也不得不勉强投了赞
成票。美国舆论和两党国会议员纷纷热指责艾奇逊,要他引咎辞职。共和党国会
领袖塔夫脱甚至称这项决议是“美国曾经同意过的最彻底的投降”。 至此,美国在联合国的外交资源开始明显萎缩,时至1953年,美国与中华人民共
和国首次外交较量也随军事失败而惨败。 2. 越南战争:目标与资源不匹配导致美国再次失败 越南战争几乎是朝鲜战争的复制,而美国对越战的战略设计所犯的战略目标与资
源不匹配的致命错误几乎也是朝鲜战争的复制。 “肯尼迪在印度支那所面临的紧急事件首先来自老挝” 。1961年初,老挝内战不
断,美国扶持的代理人不可能在大选中获胜。“美国明确向苏联发出信号:美国
宁愿开战也不允许共产党接管老挝” 。为此美国准备军事干涉。 1961年4月27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召开会议,,海军作战部部长伯克海军少将
“在整个会议期间反复而强烈地表明这样的观点:除非美国准备在老挝进行军事
行动,否则我们将会失去整个东南亚。”同时他也意识到“在老挝采取行动还存
在极大的困难。一旦战争爆发,我们必须准备进行激烈、长期、艰苦的战争,并
且很有可能卷入与共产党中国的战争”。 4月28日,助理国务卿迪安??腊斯克
(Dean Rusk,1909-1994 )致电国务院明确表达自己的看法,认为“我们在老挝
卷入大规模的战争不符合我们特殊的国家利益”。“一定不能同意总统在偶发事
件还没有完全暴露时就做出决定,动用美国有组织的军队。这可能会迅速引起朝
鲜战火重燃、冲绳岛和日本的基地遭到轰炸、沿海岛屿和福摩萨可能受到空中以
及其他形式的攻击。” 4月29日,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总统国家安全顾问麦乔治??邦迪、司法部长肯
尼迪、副国务卿鲍尔斯、副国务卿帮办约翰逊、助理国务卿克瑙吉、远东事务副
助理国务卿约翰??斯蒂夫斯、海军少将、海军作战部部长伯克等就军事介入老
挝可行性进行评估。会上充满着目标与资源间的悖论。斯蒂夫斯几乎与当年麦克
阿瑟持同一逻辑,认为:“如果我们决定我们守不住了,那么我们就是在写下在
东南亚失败的第一章。” 伯克认为:“你每作一次让步,下一次就更难坚持。如
果我们放弃老挝,我们将不得不把美国军队派驻到越南和泰国。我们将不得不投
入更多的兵力去取得胜利—— 或许是‘全套的’。现在占领要比以后更容易些。
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是登陆老挝。尽可能多地控制一些地区,明确我们不能被赶
出东南亚。” 接着美国再次陷入针对中国参战的两难悖论及其无解之解即用无限手段——用使
用原子弹——解决有限问题的困境之中。 军方代表德克尔将军说:“我们在东南亚不可能赢常规战争;如果我们投身进去
,我们就应该争取胜利,这就意味着对河内、中国的轰炸,或许甚至使用原子弹
。” 罗伯特??弗朗西斯??肯尼迪没有把握地设想:“如果我们把部队开进去
,然后又撤退出来,那时我们看起来会比现在还愚蠢。”他反复问:“我们是否
准备坚持到最后?”军方代表勒梅将军说:“可能发生的最糟糕的事是共产党中
国的卷入。”肯尼迪问:“可以不可以用空军来解决问题。”国务部长麦克纳马
拉陷入无解之解,说:“你可能要用核武器了。”最后会议转了一圈又陷入两难
困境。斯蒂夫斯说:“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我们能否承受得起东南亚的陷落。” 只
是由于1962年7月23日老挝问题各方在日内瓦签字,确认老挝中立,授权国际控制
委员会监督停火,并要求在75天内从老挝撤出一切外国军事人员,美国才放弃大
规模军事干涉老挝的选择。但美国却没有化干戈为玉帛,而是将战略目标指向越
南,其战略意图还是遏制中国。 1963年11月2日,肯尼迪遇剌,副总统约翰逊继任,次年约翰逊赢得大选。1964年
起,约翰逊政府逐步将美国在越南军事行动从“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
。与此同时,美国决策层还是在由中国参战导致的战争规模继续扩大而赢得战争
的手段却极为有限的两难之中。 “约翰逊曾告诉参议员曼斯菲尔德,表明他不想再有一个朝鲜战争之类的事情发
生,但也不想随后有人再提出‘谁丢失中国?’这一类问题。” 可就是这种犹豫
使约翰逊再次犯了杜鲁门曾在约克岛曾犯的轻视中国和苏联的同样错误。 1964年2月15日,美国政策规划委员会主席罗斯托提醒国务卿:“我们得到警告,
如若向北推进,战争将会升级。我还相信,又有一些战机被布置到海南和华南。
”他警告国务卿:“若没有对在敌人能力范围内任何程度的升级行动做最充分的
准备,我们不应执行攻击的计划,哪怕是有限的行动。升级的可能性是与他们对
我们的决心与可支用的实际军事力量的判断成反比。” 2月21日,国防部长麦克
纳马拉要求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就美国在越南军事行动进一步升级的可能性进行
评估。3月2日,参谋长联席会议在给麦克纳马拉的复函中认为“共产党中国有能
力同时在诸如东南亚、韩国和台湾这样广泛的地区中的一个发动有限的地面和/或
着空中攻击。然而,有限的后勤能力严重制约了他们在多个地区支持陆海空行动
的能力。但通过集中力量于任何一地,他们能够发动一场全方位的攻击行动”。
接下来参谋长联席会议在选择手段上立即陷入两难境地,即将无限非常规手段—
—核武器——应用于有限和常规战争,认为:“广泛使用基于空中力量之上的地
面和海上力量,但非核攻击可能不会促使共产党中国/北越中止侵略,然而核攻击
却极有可能迫使他们放弃侵略。以封锁形式使用海上力量是最有效的,但在它产
生实质效果之前需要相当的时间。另一些诸如声东击西的两栖袭击也可起到类似
的作用。以空中和海上方式使秘密常规武器会比单纯空中行动更为有效。然而,
对于硬目标,秘密武器的效果相对就小得多。” 同时参谋长联席会议还建议“使
用美国军事力量空袭共产党中国的核弹制造基地”。 1964年10月28日,美国驻苏大使汤普森致信总统安全事务助理邦迪,对越南战争
提出异议说: 我感到不安的是同整个亚洲相比,美国政府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南越和老
挝的太多。这或许是我们面临共产主义大挑战不可避免的结果。但我们仅把精力
集中于狗的尾巴而非狗本身上,最近的发展更加剧了这一情况。(我还要说我甚
至不能断定这尾巴到底属于哪条狗,过分强调北京对于南越危机的责任是危险的
。) 1964年11月,越南民主共和国总理范文同访问莫斯科,勃列日涅夫向越南人作出
在北越遭到美国进攻时予以支持的保证。1965年1月苏联宣布苏联部长议会主席柯
西金出访东南亚国家。柯西金在访问越南和朝鲜途中顺访北京。但美国决策者再
次犯了麦克阿瑟在约克岛上曾犯的轻视中国和苏联的错误,他们认为:“苏联虽
然增加了对北越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其宣传作用却大于实际作用。” 2月中旬,
美国正式实施第一阶段的“火箭行动”轰炸计划。3月2日,开始对北越实施“雷
呜行动”持续大规模轰炸计划。 1965年3月8日,美国在岘港登陆,进一步将以越南国内对立为主的“特种战争”
升级为美国直接侵略越南的“局部战争”。作出此决定前,约翰逊总统也被困在
有限常规手段与无限常规战争间挣扎:一方面是“柯西金将鼓励河内继续加强他
们所实施的颠覆政治活动和游击战争” ,另一面又是如美国从越南撤退。“这将
会为共产党接管整个东南亚铺平道路” 。2月3日,约翰逊总统无奈地问其助手:
“如果你们是美国总统该怎么做?” 2月8日,参议员迈克·曼斯菲尔德上书约翰
逊总统,痛陈已见: 你们可回忆一下我在会议上阐述的内容,那就是在我们采取任何行动前,必须充
分体会到它们的全部涵义,包括所涉及的费用、事实等。依我看来,如果我们在
北越走得太远,那么可能比我们在朝鲜所处的境地还恶劣。 从更广泛的方面而言,我们不仅不能依赖于南越人,也不怎么能信任老挝人、泰
国人或柬埔寨的任何人。在印度支那之外,由于东南亚事件的不断发展,我们被
挤进 “钳子”中。中国对东南亚有不祥的影响。在一定情形下,马来西亚发生的
事情促成澳新美安全条约,这是一个号召我们给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提供援助的条
约。 最后,正如你所知的,我们和遍布全球不同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已签订了大约42个
不同类型的多边安全条约,并已散布到全球各地。除了核武器,我们已没有能源
或力量能遵从这些协议。如果同时要求实现承诺的话,我们就会“手伸得越长,
力量越薄弱”。就算通过整体动员,我看也没有什么希望能同时实现这些义务的
很大一部分。 现在对这种情况的回答是:我不知道。别人也不会知道。但我相信在亚洲本土上
冲突扩大的趋势和不断加深的军事义务,不会有一个答案。尽管我们的愿望相反
。 参议员迈克·曼斯菲尔德这封情切意真的信于第二天就受到总统安全事务特别助
理邦迪的一一驳回,其基本逻辑还是没有摆脱前述两难困境,只不过是避重就轻
而已。邦迪并没有正面回答参议员提出的“手伸得越长,力量越薄弱”这样一个
尖锐问题。 2月10日,国家安全委员会小詹姆斯·汤姆森致函国家安全委员会切斯特·库柏,
也对在越南军事升级一连提出四个疑问:1.我们正视——总统正视——中国全面
干预的危险了吗?2.这进一步提出一个问题:我们愿意——总统愿意——在东南
亚面对北越和中国军队联合发起地面战争吗?3. 也许是更重要的,美国人民愿意
面对在越南的地面战争——一场已经使民族疑虑重重的战争,它远远超过明确的
朝鲜战争所具有的一些关系(侵略和“联合国”的反应)吗?4. 最后,在很多新
闻界和国会议员的批评下,被忠诚地坚持“谈判”的想法怎样了呢?以前许多有
思想的人还坚持这种想法吗?最后他提出自己的看法: 总之,我担心我们很快就会面临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即南越是否会表现出如我们
希望看到的那样,是否值得同中国打一场地面战,且在这场战争中苏联很难保持
中立立场,发生这场战争的几率是很高的。 即使到了1966年就连以提出“遏制战略”出名的乔治·凯南也在一次电视转播的
听证会上表示“这场战争是愚蠢的,而且极有可能导致一场与中国的灾难性对抗
。他坚持认为,撤军虽然意味着共产主义对南越的统治,但不会对美国任何重要
利益造成损害”。 尽管如此,美国政府始终摆脱不掉合乎逻辑但又实现不了因而对美国而言是近乎
无限的战略目标。1965年2月13日,助理国务卿鲍尔以备忘录的形式向约翰逊总统
汇报经国防部长讨论过的“关于在北方逐步施加军事压力的计划所可能造成的风
险”评估报告。报告在一系列关于中国参战的无之解难题中又回到“美国面临与
中国的地面战争将引起美国是否需要使用核武器的争论”,认为“回想一下朝鲜
战场的经历,一些美国人争辩说,只要使用核武器就可避免美国地面部队与中国
大规模部队的战争,因为核武器使美国占有明显的优势”。 2月18日,在鲍尔的
备忘录的基础上形成《特别国家情报评估》,确认如果美国大规模军事介入越南
战争,中国、苏联也将大规模介入。 但美国最终还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3月8日,美军在岘港登陆,进一步将以越南
国内对立为主的“特种战争”升级为美国直接侵略越南的“局部战争”。美国与
苏联和中国的地缘政治较量在越南大规模展开。 1965年3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全世界人民动员起来,援助南越人民打败美
国侵略者》社论,表明中国将履行国际主义义务,派遣自己的人员,给南越人民
以一切必要的物质支援,同时也时刻准备派遣自己的人员同南越人民一道,共同
战斗。4月2日,周恩来总理对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以1950年10月3 日向印度
驻华大使潘尼迦表示中国出兵意志时同样的口气说:“战争扩大时,是无法划一
条界线的,就像火势会蔓延一样”,他强调:“美国说这是局部战争,它所进行
的是有限轰炸和有限的扩大,但是,即使它主观上想限制战争扩大,实际上也限
制不了”,战争将会扩大到中国。周恩来严厉警告美国玩火的危险,他声明:即
使美国不把对越南的侵略扩大到中国,中国也一样要援助越南,而且已作好了同
美国作战的一切准备,但中国不会主动挑起战争,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 4月8日
,黎笋率团访问中国,正式向中国提出了派遣志愿军部队的援越的请求。中越两
国达成原则协议:中国将向越南派遣防空、工程、铁道、后勤等志愿部队。 5月
16日,周恩来向来访的越南南方“民解阵”领导人重申,只要越南需要,中国将
如同入朝参战那样入越参战;中国边境省份已作好了准备,整个中国也作好了准
备;如果美国扩大到中国领土,战争就无法限制了;美国打空战,中国就可以打
地面战。 1965年6月至8月,第一批志愿军工程部队和高炮支队从广西云南奔赴越
南战场,1966年8月,周恩来向范文同建议,中国可派出100名军事专家,组成小
组,深入越南南方帮助越南南方人民的抗美斗争;1967年,中国领导人甚至答应
北越领导人,一旦美国在越南使用原子弹,中国也将向北越提供核炸弹,以破坏
美国在南方的军事基地。截止1967年,中国在北越的志愿部队人数达到15万人。
与此同时,苏联对越南抗美战争提供军事和物资的援助也在急剧增加,“数量远
远超过了中国”:其中包括先进的战斗机、坦克和地对空导弹及3000名军事技术
顾问。 与朝鲜战争不同——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一出兵,美国就开始准备后撤,而这次
在越南战场上,中国一旦出兵,美国就会又面临着麦卡锡时代曾出现的“谁丢失
中国?”的责问。因而,战争一旦开启,美国政府就没有退路,美国参战的合理
性的论证迫使美国人必须全力以赴。1965年11月3日,国防部长麦克马拉为约翰逊
总统起草的文件针对中国以确定“在越南的行动方针”,文件认为: 美国的战略。关于2月份决定的轰炸北越和7月份批准的第一阶段部署计划,只有
它们有助于长期遏制共产党中国的政策时,才有意义。中国——像1917年的德国
,像30年代末西方的德国和日本,以及像1947年的苏联——是一个潜在的大国,
其威胁在于削弱我们在世界上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更遥远但更危险的是,把所有
的亚洲国家组织起来反对我们。美国长远的政策是建立在我们国家的一种直觉性
理解基础上的,即认为亚洲的人民和资源能够很有效地被中国或中国人组织的联
盟动员来反对我们,而这一个联盟的潜在力量能够迫使我们处于守势,并威胁到
我们的安全。这种直觉式的对安全威胁的理解融合另一种理解——也就是说我们
根据自己的方式认为,如果我们想要实现我们的国家目标,美国应该行动起来,
它是一种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大多数保持相同发展方向的需要。我们会走向经济
上的富裕,走向开放的社会,走向与各国进行合作;我们继承的角色和我们已经
为自己选择的未来发展方向的意识形态,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使它们沿着我们喜
欢的方向前进。如果一些有力量的充满敌意的国家——不论是德国、日本、苏联
,还是中国——被允许和我们相反的意识形态去组织它们自己的世界,我们的目
标就不能实现,而我们领导者的角色也就不能发挥作用。 一个遏制中国的长远努力有三条前线(意识到苏联在北面和西北面“遏制”中国
):(a)日本—朝鲜前线;(b)印度—巴基斯坦前线;和(c)东南亚前线。今
天要决定在人力、金钱和国家荣誉上做出巨大投资的话,只有在考虑了在东南亚
其他国家持续的平衡努力和其他两上重要的前线以后才有意义。亚洲的趋势是朝
着两个方向跑——因而也不利于我们的利益;没有理由对我们在下一个10年或20年
打造我们的盟国和联合战线(特别包括日本和印度)的能力过度悲观,这将防止
中国实现它的目标,直到它的热情衰落下去。这而,这个工作——即使我们能够
把一些责任转移到一些亚洲国家身上——将继续要求美国予以关注、金钱、以及
有时不幸包括生命。 1965年2月7日,越南共产党的军队突袭了在波来古(Pleiku)的一处美军基地。
约翰逊下令实施大规模轰炸计划,该命令于2月28日生效。“美国的空中力量的大
规模使用也未见成效。约翰逊取消了目标选择上的很多限制,但仍无济于事。中
央情报局和国防情报局的评估表明,轰炸对北越士气或向南方输送人员和物资的
能力没有什么明显的影响。” 1965年至1967年是越南战争大规模升级的时期。1965年美国对北越的空袭机次为
35000次,1966年为79000次,1967年为10.8万次;同时投掷炸弹的吨位分别为63000吨
、13.6 万吨和22.6万吨。此间美国似乎因朝鲜战争对中国参战有神经质式的担心
,担心中国突然“从天而降”。1966年1月25日助理国务卿钱尔给约翰逊的备忘录
中写道: 很明显,加速中国正式介入战争的过程中有一个作为开端的突破口是我们无法忽
略的。但是我们的确不知道它在什么地方。不幸的是,我们也许只有在灾难发生
之后才能找到它。 我们在朝鲜战争期间就没能正确把握战争开始的突破口。直到30万中国军队从天
而降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才意识到与中国的战争开始了。 1950年10月在朝鲜,我们对于中国的意图面临同样的问题。情报机构那时自信中
国不会介入,我们应该永远不要忘记杜鲁门总统和麦克阿瑟将军之间一场对话的
内涵: “杜鲁门总统问麦克阿瑟将军,你认为,中国是否有可能加入北朝鲜一边参战?
” “麦克阿瑟将军摇摇头说:我可以说这几乎不可能发生,他们有几十万人在鸭绿
江边,但他们没有空军力量。如果他们试图过江,我们的空军部队会屠杀他们的
。可能最多6万人就可以做到,我们的步兵能轻取他们。我预计朝鲜的空中之战会
在感恩节前结束,我们可以让士兵们回家,至少在圣诞节前到日本。” 就在杜鲁门总统和麦克阿瑟将军谈话时,已经有10多万中国共产党部队在北朝鲜
,另外有20多万人准备跨过鸭绿江。在11月中旬至少有30万中国士兵投入战斗,
而南朝鲜、美国和其他联合国军甚至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存在。在这场战争结束以
前,中国共产党军队在朝鲜达到了顶峰,超过了100万人。 约翰逊及其顾问们对批评无动于衷,战争持续升级,但“所有迹象都表明美国的
军事努力徒劳无益”。 与此同时,美国对华遏制政策也开始后退。1966年6月美
国国务院—国防部特别研究小组研究报告就“美国的基本战略选择”提出看法,
认为: 为应付中国给我们带来的难题,我们必须在三种主要基本的国家战略中做出选择
,即脱身、遏制和摊牌。第一和最后一种战略所带来的缺点明显地超出了它们的
优点。 今日的北京政权正处在革命时代的曙光之中。毛离世之后的新时代与正在消逝的
时代如何不同,这一点现在无人能说出,但变化迟早要来临。 美国准备将中国视为构成和平的亚洲均势的众多组成部分之一。 长期来看,我们希望对中国的遏制,如有必要的话,在很大程度上交由日本和苏
联来进行,我们的力量和影响则保留用来校正出现的不均衡情况。如果我们能取
得地区力量均衡的有力地位,这是我们在亚洲的主要目标之一,如果我们和其他
自由国家能与中国形成合作性关系,遏制战略将会真正取得成功。 1967年春,曾坚决支持越战升级的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承认升级未能达到主
要目的,建议总统停止或限制轰炸。后与约翰逊意见不合,麦克纳马拉离开五角
大楼。在越南问题上,约翰逊在政府内陷入众叛亲离的困境。 1968年1月31日,
越南南方军民发动春节攻势,历时45天,他们对36个省会、5个大城市、64个区府
和50个战略村同时发动进攻,袭击了美国大使馆、西贡机场、“总统”府和南越
“政府”总参谋部,并攻占古都顺化,歼敌15万人。世界为之震惊。3月,约翰逊
政府被迫宣布部分停止轰炸。 1969年1月20日,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并转而推行“战争越南化”——实质是准备
从越南撤退——政策。5月3日,美国国防部长莱尔德宣布美国从南越撤军的三个
基本条件。5月14日,尼克松就越南战争发表演说,称美国在南越仅追求有限目标
,针对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提出《十点全面解决办法》,愿意在年内从南越撤
出大部分外国军队。9月26日,尼克松在白宫宣布要在1970年年底或1971年年中以
前结束越南战争。 1973年1月27日,美国被迫签订《巴黎协定》(即《关于在越
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1975年,越南军民发动旱季攻势,4月30日,
解放西贡,5月1日解放整个南方。 美国自北方战线即朝鲜战争之后,又在南方战线即越南战场上再次遭到失败,其
主要对手还是同一个中国。与朝鲜战争相比,美国在越南投入更大,败得更惨!3.美中双方败成原因分析 (1) 美国朝鲜战场失败原因分析 朝鲜战争是自太平洋战争结束以来几乎由美国独立承担的与以中国为主要对手的
区域性战争。 1950年10月15日,麦克阿瑟曾在杜鲁门总统面前以嘲讽的口气对法
国军队的战斗力提出的疑问。他说: 印度支那的局势令人费解。法国人有15万人组成的最优秀的部队,指挥官是声誉
最高的。他们的军队是我们在防御带的两倍,对抗他们的力量只相当于北朝鲜人
的一半,我不理解他们为什么不能消灭干净。他们本可以4个月内把敌人消灭,可
是近来我们看到出现了僵局。这提出了一个更引人关注的问题。法国军队的能力
和质量如何?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表现得很出色。他们在第二次大战中表现
不佳。现在的法国士兵的水平令人怀疑。如果法国人不打算战斗,我们是表示反
对的,因为防御欧洲的任务是与他们密切相关的。他们在印度支那拥有法国军队
的精华,而他们却没有战斗。 令美国怎么也没料到的是美国军人在朝鲜战场与中国人交手后得到的却是与法国
在印度支那同样结果,这个结果将麦克阿瑟的话改动一下就是美国人“在朝鲜半
岛拥有美国军队的精华,而他们却没有战斗”。麦克阿瑟提出为什么在越南法国
会失败的问题,现在我们在此需要回答的,是在朝鲜美国为什么会失败的问题。如我们在前面提到的1949年12月下旬,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拟定了NSC48/1、48/2号
文件(即《美国的亚洲政策》),其中已将太平洋战争结束后美国面临的地缘政
治形势看得明明白白,这些半个世纪前的研究结论即使在今天美国人的视角看也
是非常到位的。 是美国没有政治和外交资源吗?也不是。可以说,二战结束之初,美国对联合国
拥有巨大影响力,当时事关朝鲜的几个联合国决议在美国操控下均获得通过。 那么,为什么在这场力量对比如此悬殊的战争中失败的竟是强大的一方呢? a. 战争目标没有相应的战争资源支撑 读读美国当年的文件就不难对美国失败有一个规律性的认识。1950年11月3日,国
务院远东司中国科负责政治事务的官员斯图尔特在写给助理国务卿腊斯克等的备
忘录中对这场即将开始的大规模战争提出他们的评估,认为: 国务院中国事务科深切关注到目前恶化的北朝鲜局势,我们卷入与共产党中国冲
突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我们没有必要列出这种事态为我们带来的种种军事和政治
问题,与共产党中国的重大冲突违背我们的利益,也不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那
种冲突只会使苏联和中国国民党人受益。我们心里应该想到:要是与中国的战争
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这对美国人和中国人都是一种悲剧,是可能给美国带来灾
难的事情,我们应千方百计地尽力防止出现这种局面。 11月9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应国防部长马歇尔要求对这场战争作出评估,他们
在写给马歇尔的《备忘录》中话说得更明白: 朝鲜与美国相距甚远,让美国长期在那一地区打一场未宣战的战争,其人力、物
资和金钱耗费都是巨大的。相反地,中国与朝鲜是近邻,所以让中国共产党人无
限期打这场战争,用他们取之不尽的人力,加上苏联的设备,代价相对就小多了
。美国部队继续卷入朝鲜事务符合苏联和世界共产主义的利益,这样能给美国的
军事和经济力量带来沉重的负担。 让军队不足的美国参加战略上并不重要地区的战争也是符合苏联利益的。从全球
战争的角度讲,美国因此会失去平衡,而苏联会进一步完善并完成其全球争霸的
计划,准备发动一场突然袭击。 如果容忍未宣战的战争来削弱我们的实力,使我们经不起苏联在其他地方发动的
进攻,对朝鲜进行的干涉就会妨碍美国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可能会在朝
鲜取得小规模战争的胜利,但如果全球战争爆发,美国就会败给苏联。 最后参联会得出结论: 应该把中共在朝鲜进行干涉的问题作为一个紧急问题尽一切努力用政治手段解决
。最好是通过联合国解决,就我们的意向,通过我们的盟国进行直接谈判,与中
共政府组成临时委员会以及通过其他可行的方法让共产党人放心。 12月1日,五角大楼参谋长联席会议上,国防部副部长洛维特认为苏联人知道朝鲜
对美国并不是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地区,其次是失去朝鲜可能会威胁到日本,并
且也许会最终失去朝鲜和日本的结果,但西欧才是美国的主要关注点,美国宁可
看到失去朝鲜和日本的结果,也不能失去西欧。J.劳顿·柯林斯将军“强烈反对
舍曼上将关于守住朝鲜的观点。认为即使从地缘政治上考虑朝鲜也“一文不值,
因为俄国人占有海参崴和另一侧的阵地”。他认为对付中国出兵除了“只有使用
或威胁使用原子弹”,美国实际上无计可施。 12月29日,参谋长联席会议致电麦
克阿瑟: 从获得的所有估计来看,中共似乎有能力把联合国部队赶出朝鲜,只要他们想这
么做。有两种方式阻止这一能力成为现实:一种是敌军认为这么做付出的代价太
大而自动放弃;一种是在那战区投入大量额外的美国军队,不过这么做的结果是
严重妨碍美国在其他地区的投入,包括影响日本的安全。从其他联合国成员国为
朝鲜获得大量额外部队是不可行的。我们相信,朝鲜不是一个打一场大规模战争
的地方。我们还相信,我们不应在面对全面战争的威胁日益增加的情况下把我们
剩下的可用的地面部队投入到对抗中共部队的行动中。 事实上,美国在中国参战不久就意识到美国全面卷入这场战争的危险性,但是由
于美国将美国的军事行为与所谓“道义原则” 而不是基于现实政治的国家利益相
捆绑,使美国骑虎难下。中国出兵没有几天,美国政府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
开始考虑“怎样才能体面地摆脱出来” 的问题。马歇尔说:“接受停火会表明我
们十分软弱。”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于1950年11月28日下午3时在白宫就朝鲜问题召开会议。参加
这次会议的人有:总统、副总统、国防部长马歇尔将军、艾奇逊国务卿、柯林斯
将军、海军部长马修斯、海军上将舍曼及国务院、财政部等方面人员。马歇尔已
开始考虑退出战争问题,他说:“我们的目的是履行我们的联合国义务,但是不
要变成一个国家或者作为联合国的一个成员国卷入在中国与中共的全面战争。”
他再次强调了其他陆海空三位部长的观点“即我们不应与中共发生战争”。会上
,参联会也支持马歇尔认为“我们不应被拖入同中国共产党的战争”。副总统在
会上问总统:麦克阿瑟将军是否作过让军队在圣诞节前回家的声明,如果作了,
他是否知道迫在眼前的是什么。马歇尔认为麦克阿瑟的声明令美国尴尬,表示美
国必须想办法回避它。副总统说,中国可能投入了比现在估计多得多的人力,除
非美国能投入更多的人力,否则前景十分黯淡。马歇尔回答说:“这个可能性令
人沮丧”,表示他不知道答案,但希望避免卷进朝鲜冲突,应考虑美国“怎样才
能体面地摆脱出来”。国务卿艾奇逊说也许应该告诉麦克阿瑟:联合国和美国的
观点是,“他没有必要占领那一地区,我们希望结束这一冲突。我们无法在朝鲜
击败中国人,他们可以比我们投入得多。最后杜鲁门总统批评“有些人宁可看着
国家垮也不愿政府取得成功。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但是有一部分确实这么
想”。 12月4日,杜鲁门会见英国首相艾德礼讨论朝鲜问题并诉苦衷:“美国在东方和西
方负有责任,我们自然首要考虑欧洲的防务,但是我们同样对朝鲜、日本、菲律
宾负有责任,正如英国对香港和新加坡负有责任一样。”艾德礼看到西方人的弱
点,他说:“我们没有十分强大的部队”,“就英国而言,他们几个月都不可能
调任何军队去那里”。艾德礼劝杜鲁门:“整个问题十分严重且十分令人厌烦。
联合国可能会丢面子,特别是在远东丢面子,我们也都会丢面子,但是我们必须
衡量利弊。英国人民在他们的历史上曾经面对过一些艰难的局面。”在他看来,
西方人“不能如此深陷于东方,这样会使我们自己在西方处于攻击之下,毕竟西
方是我们对抗共产主义阵线的主要战场。” 杜鲁门与艾德礼“他们讨论了原子弹
及其使用问题”。这表明美国对中国出兵后的朝鲜战场已无计可施。 1951年2月,美国政府文件中明确提出从朝鲜撤军问题。这离中国出兵参战还不足
四个月。2月13日,美国国务院与参谋长联席会议讨论从朝鲜撤军问题。会上参联
会表达了他们关于从朝鲜撤军的立场,即“由于美国还承担其他军事义务,他们
倾向于下一个冬季前撤军,但是朝鲜的军事局势表明无法强制执行这一撤退”。
助理国务卿腊斯克认为:“从朝鲜地区撤出军队是我们的政治目标,因为我们可
以利用这些力量从事国内建设、保卫日本和西欧等等”。 2月23日,国务卿艾奇
逊在写给总统的备忘录中再次重复美国不能继续扩大朝鲜战争的原因。他写道:联合国军需要大量增援以展开北朝鲜的大规模行动。而无论美国还是其他国家都
不可能提供这些增援力量。即便可能,将这些力量投入朝鲜,就会使其他地区面
临苏联的威胁。即使联合国增兵,莫斯科—北平轴心仍有无限的后备军队可投入
朝鲜,以阻碍联合国军的全面胜利。随着战事向北推进,敌人的力量及阻止联合
国军前进的力量将显著加。 事实上,联合国所有成员,包括积极参与朝鲜战争的大多数国家,都强烈反对任
何逾越三八线的行动。这些意见的基本理由是:(a)把敌人赶回三八线以北就完
成了反侵略的主要任务;(b)进入北朝鲜(1)便无法早日解决朝鲜问题,因为
敌人不会接受除了三八线以外的任何东西,(2)大大增加了同中国发生敌对行动
的压力,(3)在亚洲一个并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行动中不断增加军事资源投入,
(4)大大增加苏联直接介入朝鲜的风险以及随后的全面战争风险。 结论 权衡利弊,联合国军向北全面越过三八线地区并非上策。 建议 a.将此备忘录交与参谋长联席会议作为政策基础,以便准备给麦克阿瑟的批示草
案并供总统考虑。 b.经总统同意向麦克阿瑟传达该指示后,国务院将与其他参加朝鲜战争的各国商
议此事。 上述分析结论与“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的见解发生冲突。杜鲁门经与国防
部长、国务卿、参谋长联席会议商讨后于1951年4月11日免除了麦克阿瑟的职务,
这标志着美国朝鲜政策从1950年10月15日杜鲁门总统在中国10月25日出兵后,就
由在约克岛与麦克阿瑟讨论后形成的可以扩大战争规模的立场,迅速转到准备从
朝鲜撤出的立场。李奇微接替麦克阿瑟后的任务并不是打仗而是让美国“体面地
”从朝鲜战争中摆脱出来。1951年11月6日,参谋长联席会议指示李奇微:“我们
宁可接受共产党的建议,也不要中断谈判或使谈判出现僵局。” 1953年7月27日
美国最终被迫坐在谈判桌前与中朝军队签署停战协议。
我们看到,造成美国朝鲜政策上述转变的直接原因表面上看是中国出兵,而其深
层原因则是美国没有支撑在朝鲜与中国发生全面战争的物质资源。从1951年5月
3日到6月27日,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和外交委员会举行为期七周的远东军事形势联
合听证会。会上杜鲁门说:“全面进攻中国的军事行动必须避免,不要说别的理
由,只因为它是一颗巨大的饵雷。” 艾奇逊说,如果进攻中国,“就要冒被陷入
无底洞的危险。这种战事没有个结束的日子,它会把我们的血放干” ,而俄国人
在欧洲就可以放手地干。1951年底,面对久拖不决的朝鲜战争,参谋长联席会议
在致国防部长马歇尔的《备忘录》中近乎哀号地写道:“从美国的军事角度出发
,美国的陆、海、空军长期被困在一场无结果的战争中,还有不断的人力和物力
的损失,这是无法让人接受的。”如果美国坚持扩大战争目标,那美国就不能不
面对“美国为实现其目标还要在朝鲜投注多少军事资源”的问题。正因此,1951年
4月6日,总统、国防部及国务院曾批准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建议即授权麦克阿瑟可
以“调遣美国远东驻军攻击敌人驻满洲的空军基地及飞行器,并打击山东半岛的
威海卫附近区域” ,但这项批准通知被扣下直到麦克阿瑟卸任前都未发给他。李
奇微接替麦克阿瑟后,再次要求“进攻敌人在满洲和山东半岛的空军基地”的授
权 ,尽管得到参联会的同意,但受到相当复杂或说根本无法操作的条件限制。 现在回头总结美国在朝鲜战争失败——同样也是后来直至半个世纪后小布什时期
美国失败——的关键原因,在于美国的军事失败,而军事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军
事目标与可支撑战争目标的资源的严重不匹配。而越洋进行大规模地区性战争,
使美国用以支撑这场战争的资源更显脆弱。在战争发动不久,美国参谋长联席会
议就对此有所认识,1950年11月9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应国防部长马歇尔的要求
对这场即将开始的大规模战争进行评估,清醒地认为: 朝鲜与美国相距甚远,让美国长期在那一地区打一场未宣战的战争,其人力、物
资和金钱耗费都是巨大的。相反地,中国与朝鲜是近邻,所以让中国共产党人无
限期打这场战争,用他们取之不尽的人力,加上代价相对就小多了。美国部队继
续卷入朝鲜事务符合苏联和世界共产主义的利益,这样能给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力
量带来沉重的负担。让军队不足的美国参加战略上并不重要地区的战争也是符合
苏联利益的。从全球战争的角度讲,美国因此会失去平衡,而苏联会进一步完善
并完成其全球争霸的计划,准备发动一场突然袭击。如果容忍未宣战的战争来削
弱我们的实力,使我们经不起苏联在其他地方发动的进攻,对朝鲜进行的干涉就
会妨碍美国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可能会在朝鲜取得小规模战争的胜利,
但如果全球战争爆发,美国就会败给苏联。 只是由于麦克阿瑟、艾奇逊等被二战胜利冲得忘乎所以,才使美国政府不愿采纳
甚至不愿考虑当时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正确意见。 20世纪50年代,美国面临的是两洋任务,从大西洋方面看,美国面临阻止苏联的
扩张和复兴欧洲的任务。1947年6月马歇尔复兴欧洲计划出台,9月苏联东欧国家
成立“情报局”。1948年初至1949年初,西方国家与苏联发生第一次“柏林危机
”,与此同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1952年5月16日,美英法德签订《波恩专
约》,宣布恢复西德主权,实际上承认西德重新武装。次日,《欧洲防务集团条
约》签订,而同时苏联也开始考虑与东欧国家成立相应军事联盟以西方对抗。在
欧洲与苏联关系日益紧张的形势下,面对已经开辟的朝鲜战场,美国就没有可以
支撑两洋同时发生战争的资源,况且朝鲜战争还是被美国认为的在 “让军队不足
的美国参加战略上并不重要地区的战争也是符合苏联利益的” 战争。目标没有可
匹配的手段和可支撑的资源,这样的目标就只能是海市蜃楼,而建立在海市蜃楼
上的战略就注定是不可持续的。这一点不仅除麦克阿瑟之外的美国一些美国有识
之士清楚,毛泽东在战争之初也看到了这一点,1950年10月2日,他在给斯大林的
电报中说: 首先的问题是中国的军队能否在朝鲜境内歼灭美国军队,有效地解决朝鲜问题。
只要我军能在朝境内歼灭美国军队,主要地是歼灭其第八军(美国的一个有战斗力
的老军),则第二个问题(美国和中国宣战)的严重性虽然依然存在,但是,那时的
形势就变为于革命阵线和中国都是有利的了。这就是说,朝鲜问题既以战胜美军
的结果而在事实上结束了(在形式上可能还未结束,美国可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内不承认朝鲜的胜利),那末,即使美国已和中国公开作战,这个战争也就可能规
模不会很大,时间不会很长了。 斯大林更是看透了美国发动战争能力的脆弱性。1952年8月20日,斯大林与到访的
周恩来、陈云等中国领导人谈到朝鲜战争时说: 朝鲜战争表明了美国的弱点。24国的军队不能在朝鲜长期打下去,因为他们没有
达到预期的目的,也不能指望取得胜利。 美国人是一批商人,每个士兵都是投机商,做买卖。德国人20天就占领了法国,
美国已经两年了,却对付不了小小的朝鲜。这算什么实力?美国人的主要武器是
长袜子、雪茄和出售的其他商品。他们想征服全世界,却对付不了小小的朝鲜。
美国人不会打仗。特别是在朝鲜战争以后,他们丧失了进行大的战争的能力。他
们寄希望于原子弹和空中打击,但靠这些是不能打赢战争的,需要陆军。但他们
的陆军既少又弱。同一个小小的朝鲜打仗,在美国国内就已经有人哭泣了。如果
他们开始大的战争,那又将如何呢?到那时,恐怕都会哭泣的。 如果读一下当时麦克阿瑟的一些战场分析报告,会发现这些报告从纯军事的角度
看是非常到位的;但深究起来,就会发现其不足是他似不考虑美国是否有财力支
持其战场目标的实现。这是这位联合国军最高指挥官与美国国务院及参谋长联席
会议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 战争之初,麦克阿瑟和杜鲁门等只考虑到局部军事目标的“合理性”,而没考虑
到美国是否能够调动实现这样一个“合理”目标的国家资源。事实上,1950年 12月
,也就是中国参战不久,麦克阿瑟已意识到“我们的部队在数量上不足”,他在
发给参谋长联席会议的电报中以埋怨的口气称:“除非迅速提供最大数量的地面
援军,否则这支部队将被迫不断撤退,抵抗力量也会随之越来越弱;要到被迫处
于滩头碉堡地位,这固然能延长抵抗的程度,但除了防御以外也不会带来任何希
望。” 1951年1月13日,参谋长联席会议发给麦克阿瑟的电报中承认:“在最坏
的情况下,即便出现我们必须从朝鲜撤军的情况,我们也必须使世界了解,我们
的困难在于军需方面。” 1953年6月22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就朝鲜停战致李承
晚的信中带有埋怨的口气解释美国已无力继续这场战争的原因: 团结原则的实现不能没有牺牲。没有人能只做他想做的事。美国的年轻人没有做
他们想做的事情。100多万美国孩子离开他们的家庭、亲人和和平事业,奔赴遥远
朝鲜。他们去那里的原因是,你在黑暗的时刻提出以自由世界大团结的神圣原则
来挽救贵国于巨大的灾难。那100万去贵国的美国孩子中,2.4万名牺牲,11 万名
受伤。我们在金钱上付出了成百上亿美元。那就是我们为忠诚于你提出的团结原
则付出的一部分代价。 1953年7月7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就“美国签署朝鲜停战协定后的策略”提交
的报告中承认: 自由世界的欧亚大多数国家很可能会赞成朝鲜中立化,因为这种解决办法看起来
是消除了美国和共产党世界之间的一个危险的磨擦区域,从而减少爆发全面战争
的危险性,还因为要强化美国在南朝鲜的地位就会大量消耗美国资源,不然,这
些资源可以用在别处。 通过解除其对在朝鲜的美国基地和大规模装备精良的韩国军队的支持,美国节省
下来的资源可以用于加强自由世界在其他地区的军事地位。 美国为这场战争动用了其陆军的1/3,空军的1/5和海军的大部,直接军费高达200多
亿美元。在只有15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军”中,美国提供陆、海、空战争费用
的50.32%、85.89%和93.38%。1951年春,杜鲁门亲自出马呼吁拉美各国为美侵朝
战争“分担重担”,只有哥伦比亚作出响应,派了象征性的地面部队赴朝。巧妇
难为无米之炊。据统计美国用于朝鲜战争的直接费用按1967年不变价格计算共达
693亿美元,占一年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15%。 1953年9月12日,毛泽东在总结中
国在朝鲜战争的胜利时将“敌人在侵朝战争中用钱很多,它的预算收支不平衡”
作为其中美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看来,与战争之初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判断 一样,美国确实没有能力提供支撑
打赢一场远距离区域性战争的资源。如果中国和苏联再不罢手,美国只有唯一的
手段——原子弹了。 b. “极右”思潮严重介入美国人的政治生活 除了物质资源不足的原因外,美国人形而上学的认识论及国内的“极右”思潮也
是导致美国在朝鲜战争及后来的越南战争中失败的重要原因。 许多美国政治家始终摆脱不掉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的两难困扰。与德国威廉二世
之后的战略思想史进程相似,形式逻辑完备而经验逻辑不足,战略目标论证成立
而支撑其结论的资源匹配不足,是二战后尤其是从杜鲁门到约翰逊时期及小布什
时期美国战略研究的通病。当这种思维通病被应用于东方战争时则更显得致命。如果说以中国为源头的东方文明使东方人有着比西方人更为深厚的辩证法(阴阳
)渊源,那么,似乎是上帝的补偿,发源于地中海的欧洲文明使西方人则占据着
形而上学——尽管有赫拉克利特、康德、特别是黑格尔哲学的有力矫正——的哲
学王冠,以至形而上学成了推动基于近现代工业技术文明的主线。如果说,德国
威廉二世直至希特勒的目标脱离资源支持的基于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战略还可以
得到具有黑格尔和康德辩证法底蕴的俾斯麦有限守成思想矫正的话,那么,对于
其民族国家历史较短、发展迅速而又处于东西方文明边缘地带的美国人——还有
日本人——来说,他们在获得形而上学“补药”益处的同时,更易受到这种“补
药”副作用的损害。这种损害具体表现为其国家战略设计中的形而上学优势因得
不到辩证法的有力矫正而转化为“一根筋”式即片面的形而上学认识路径及由此
带来的国家灾难。 麦卡锡主义是造成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国家灾难的意识形态根源。第二次世界
大战结束后,在野的共和党利用所谓“共产党人渗入政府”问题攻击民主党政府
。1950年2月,共和党参议员麦卡锡(Maikaxi)在西弗吉尼亚州惠林市发表演说
,无中生有地宣称有205名共产党人渗入到国务院,此后,麦卡锡利用参议员的特
权,操纵参议院常设调查小组委员会,捏造事实,制造谣言,大肆指控和调查所
谓的“共产主义的渗透”,进行非法审讯和法西斯式的政治迫害。麦卡锡主义诬
陷诽谤的范围,上至政府要员,下至平民百姓,造成白色恐怖、人人自危的局面
,甚至辛辛那提棒球红队被迫一度改名。中国问题专家拉铁摩尔和费正清、进步
作家斯诺、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等著名人士均遭迫害,大批政府雇员被
解雇,共产党和进步力量受到严重摧残。麦卡锡主义对美国的意识形态介入如此
深刻以至1966年美国驻苏联大使汤普森惊呼:“我们现在面临的是由于大陆封锁
、麦卡锡主义和杜勒斯—饶伯森年代造成的人才匮乏和代沟。” 麦卡锡主义引起
美国有识之士的强烈反对,以至1954年12月参议院通过谴责麦卡锡的决议案。虽
然此后麦卡锡主义衰落,但它对美国社会造成的宁“右”勿 “左”的另类形而上
学思维方式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影响着美国人的政治生活,乃至美国的战略设计
走向。而美国继朝鲜战争失败后再次飞蛾扑火式奔赴越南战场,并再次遭遇比朝
鲜战争更大的灾难,既是美国形而上学战略设计的恶果,同时也不能不认识到麦
卡锡主义对强化这个过程所起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鉴于共和党右翼的国内政
治压力,艾森豪威尔和杜勒斯都认为有必要以北纬17°线在越南划界,那些判定
杜鲁门政策应为失去中国负责的人,不希望看到因丢失印度支那而遭受指责”;
肯尼迪更是“深深地担忧,如果不能阻止共产主义横扫印度支那,他将被打上‘
对共产主义心慈手软’的标签,……由于麦卡锡主义在美国社会中势力犹存,倘
若共产党人在越南再度胜利,他在1964年再次当选的希望就极为渺茫了,民主党
将再次遭受灭顶之灾”。 (2) 从朝鲜到越南,美国在同一逻辑下陷入更大的失败 关于越南战争失败的原因,美国外交史学者孔华润对此有极为深刻全面并有助于
理解21世纪初的美国外交的评价,他在其主编的长篇巨著《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
》中写道: 如果说战争的失败对美国的战略地位没有什么影响,那么,这场战争的代价对美
国的伤害实在是太深了,它加速了美国霸权的衰落。苏联在战略平衡方面取得的
成就以及日本与西欧重新获得的经济优势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但是,20世纪60年
代和70年代早期的灾难性经济政策,包括为越南战争筹资的手段,都对美国衰落
的时机和深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美元的地位一直很虚弱,国际收支的赤字问题困扰肯
尼迪,但直到1964年,该赤字还处于可控的范围之内。艾森豪威尔之后的诸位总
统都未对国家安全的代价给予足够的重视。肯尼迪、约翰逊和尼克松傲慢地拒绝
对他们追求的外交目标所需的代价予以密切关注,在他们的考虑中,国际收支一
向从属于安全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当政府印制越来越多的美钞来应付其创建
帝国的各种行动时,通货膨胀率急剧上升。约翰逊和尼克松都试图将战争开支和
通货膨胀转嫁给他们的伙伴。1965年,法国起而发难,要求美国拿黄金兑换他们
手中的美元,1971年,英国和德国也开始反对美国的国际货币政策。世界开始厌
倦以收存贬值的美元作为免受苏联威胁的代价。他们认为苏联的威胁已大大减小
;他们厌倦以收存贬值的美元,去支持一个大多数欧洲人都反对的美国人的越南
战争。当货币问题开始向安全问题提出挑战时,紧张情绪在潜滋暗长。政治学家
罗伯特·吉尔平解释说:“由于外交和国内问题的双重原因,美国政府对扩张性
和通货膨胀政策不停息的追求最终削弱了美元的地位,撼动了国际货币体系,[美
元开始成为]全球经济中既危险而又受到排斥的一员。” 1950年至1954年美国国际收支逆平均为17亿美元,1955年至1959年(1957年除外
)平均每年为25亿美元,1960年至1964年平均每年为28亿美元,1965年至1969年
平均每年猛增为34亿美元。国际收支逆差增大导致美元地位下跌。1950年至1970年
,外国政府、中央银行和私人握有的美元,从84亿增加到430亿,而美国黄金储备
则从243亿美元,下一步降到163亿美元。60年代前半期,美国外贸顺差平均每年
为54亿美元,后半期下降到30亿美元,1968年仅为83700万美元,是1937年经济危
机以来的最低点。据统计美国用于越南战争的直接费用按1967年不变价格计算共
达1488亿美元,占一年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14%。美国国力在60年代末期严重衰落
,导致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孔华润接着写道: 美元贬值提升了美国的商品价格,致使其失去了海外市场,到1971年,美国在这
个世纪首次出现了贸易逆差。在这一年里,为阻止黄金外流,尼克松政府拒绝拿
黄金兑换美元,尼克松的属下宁愿结束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从而破坏了哈里·
德克斯特·怀特和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于20世纪20年代所设计的、给参与国带
来惊人财富的布雷斯顿森林体系。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假使没有这次战
争,假使没有受到通货膨胀困扰的为国民提供工作和服务的国内计划所造成的恶
果,美国面临的许多经济问题会依然存在,但是,这些问题因耗费在越南的数十
亿美元而恶化了。经济停滞不前而物价却快速增长,即所谓的滞胀,在20世纪 70年
代打击了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之后,德国和日本被剥夺了参与大国角
逐的机会,因而成为美国衰落的主要受益者。日本人将其研发预算的99%用到民用
生产上,从而轻易地占领了美国市场,而美国却将研发预算的50%用在武器装备方
面。另一位政治学家理查德·罗斯克兰斯解释了诸如日本和德国这样的贸易国家
的兴起,尽管并非出于自愿,这些国家选择了贸易而不是军事手段去获取财富和
权力。撇开对日本卓越的工业计划的不实指责,我们不能忽略这样一个事实:由
于那场毫无理智的越南战争,美国至少加速了这个世界所面对的“日本第一”的
到来。塑造一个全新的、后霸权领导风格的机会,随同美国的财富和权势,一起
被挥霍掉了。
此外,美国与苏联的军事力量对比的天平也发生不利于美国的倾斜。1962年古巴
导弹危机前夕,美苏的洲际导弹数量比是5:1,1964年是4:1, 1967年苏联洲际
导弹为570枚,1968年增至900枚,1969年达1060枚,数量上赶上美国。美苏战略
力量接近平衡。除战略核力量外,战后美国长期垄断的制海权也受到苏联的挑战
。当美国因越战重负放慢海军造舰速度时,苏联正好摒弃了近海防御的海军战略
,迅速加强远洋进攻力量。在常规地面部队方面,尽管美国由于扩大侵越战争把
兵员在1968年扩大到350万人,但是受人力开支增大和通货膨胀的影响,装备费用
不足,武器更新困难。加之越战困住了约 50万美军,美国全球常规兵力分布失去
平衡。 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的霸权已呈江河日下之势。 我们大量引用上述资料,试图说明与20世纪50年代失去朝鲜战争的原因一样,战
略目标与资源手段之间严重不匹配,也是美国60年代输掉越南战争的深层原因。
后者与前者不同的只是,于前者中美国尚处“一鼓作气”少年气盛阶段,而于后
者中美国则进入“再而衰”阶段。如果不是尼克松及时调整,美国很可能继而陷
入“三而竭”的沼泽之中。对此,如果我们研究一下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以及
尼克松执政期间美国联邦政府财政预算变化,我们就会有更直观的认识,不难发
现其中变化最大的是国防支出。(见附录一) 可以说,“尼克松主义”出现拯救了美国:其的要义是收缩战线,量力而行,使
美国的战略目标与其有限的资源手段相匹配。我们看到,尼克松执政时期(1969
-1974)年美国财政支出大幅下降。1969年尼克松上台将1968年联邦政府的财政预
算年增长率从13.1%压缩到3.1%,收入增长率从2.8%提升到22.2%。在美国国家财
政支出中,国防支出占其大部,因此,国防支出的下降是联邦财政支出下降的主
要因素。在《美国联邦预算国防支出和退伍军人补助金支出》(见附录二)表中
,国防支出年平均增长率按当年价格计算从1967年的22.9%,到尼克松上台的1969年
降到 0.7%,1971年猛跌至 -3.5%,至尼克松下台前一年即1973年也保持在 -3.1%;
同期,国防支出占联邦支出总额分别从1967年的45.4%,到1969年降为44.9%,1973年
为31.2%,1974年猛降为 29.6%。此后数年,美国外交基本在尼克松主义的路线上进
行调整。财政支出中国防开支部分逐年下降,1989年,国防支出总额年平均增长
率按当年价格计算基本保持在已下降到2.7%,1975年至1989年,国防支出占联邦
预算支出总额比重大体保持在26%至22%之间。这使肯尼迪、约翰逊政府期间严重
透支的美国经济得以休整和恢复。美国国力逐渐上升,这为后来战胜苏联作好了
预备。 (3)中国胜利的原因 作为美国失败原因的反证就是中国胜利的原因。我们传统上将中国在这场战争中
的胜利归功于中朝参加人员的勇敢顽强和中国参战的正义性质。这没问题,但还
不完全,因为仅凭勇敢和正义我们就不能解释类似斯巴达克起义失败以及拉丁美
洲一些古国文明在殖民主义炮火中毁灭的原因。 其实,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尽管有在国门以逸待劳的天然优势,但也有资源不足
的困挠。 战争爆发前,中国政府曾设想在1951年将军费开支从1950年国家预算中军费开支
的43%减少到30%,用70%来进行经济建设,但到战争进入持久战后,中国被迫将1951年
国家预算中军费开支的比例提高到45.64%。1951年总预算因战争增加了60%,而总
预算中直接用于朝鲜战场的就占32%。 1952年9月,周恩来访苏时请求苏联在今后
5年中再代款40亿卢布,其中大部分还是用于军事和国防,购买工业设备的仅有8亿
卢布。中国在朝鲜战争期间战费开支达人民币62亿元。 这就是说,只是在三八线
以北的抵抗战争就消耗掉了1952年中国财政总收入183.7亿人民币的近1/3。 1956年
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也承认:“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军政费用占国家预
算全部支出的百分之三十。这个比重太大了。” 这说明,当时中国用以进行这场
战争的资源,尤其在美国对华战略物资禁运的形势下,根本不足以支撑以朝鲜全
境为目标的军事行动。基于此,与美国麦克阿瑟的作派不同,尽管中国领导人的
口气强硬,但自始至终不以朝鲜全境而是以三八线以北为目标,这使其有限的军
事目标有了可以与之匹配的资源支撑。此其一。 其二,从双方武器对比的角度,美国毕竟是当时世界上唯一有核武器的国家,而
这又是美国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撕破面子的最后底线。在只以三八线以北的有限
战争中,美国是“纸老虎”,但如果将有限战争转化为朝鲜全境的无限战争,那
形势可能就会使中国的优势化为劣势,除了中国财力不足以支撑这样的战争外,
真的到了美国以核武器与百废待兴的中国鱼死网破的地步,对中国也是不利的。
根据现在已公开的美国档案文件看,美国准备以谈判结束战争的时候,也正是美
国军方高层开始准备以原子弹作大战再启底牌的时候。 比如,1953年3月27日,陆军参谋长柯林斯在呈送的关于朝鲜采取其他行动方案的
新文件中“提出表示可以考虑使用核武器”。他在国务院与参谋长联席会议的讨
论中说:“我个人对在朝鲜使用战术核武器的意义持怀疑态度。”参谋长联席会
议主席布莱德雷认为:“由于任何地面战争升级都会造成伤亡,我们可能会发现
我们将被迫使用我们拥有的各种核武器。”空军参谋长范登堡将军希望:“如果
真的使用原子弹,我们用它来袭击满洲的基地。原子弹在那里会有效果。” 3月
31日,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向金日成及彭德怀建议双方举行联络组会议,同日
,艾森豪威尔总统在其主持的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讨论会上也提出在朝鲜战争中
使用核武器问题。“他承认,没有许多好的战略目标,不过他觉得,如果使用核
武器后,我们能(1)对共产党部队取得重大胜利;(2)在朝鲜蜂腰部划线,那
就是值得的”。非军事顾问迪马洛特表示“我们应该在朝鲜使用一些核武器”,
艾森豪威尔表示同意,认为:“不管怎样,美国应努力消除对使用核武器的禁忌
”。 4月26日板门店谈判复会,5月20日,美国军方仍在考虑“把战争扩大到朝鲜
境外的必要性”,这样,“有必要使用原子弹”;这时艾森豪威尔表示:“他对
这一建议的一大担心是,苏联空军可能会袭击日本的毫无防御能力的居民中心。
”他说“这一点总是压在他心头,令他不安”。 1953年7月27日,朝中和联合国
双方代表团的首席代表南日大将和哈里逊中将分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经事先商
定,双方首席代表签字时间即作为停战协定签字时间。7月7日,也就在停战协定
签署的前10天,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还就美国在签订停战协定后准备一个“临时
行动方案”,以防“新一轮武装进攻产生”,警告“如果有新一轮武装进攻产生
,就不可能把战争仅限于朝鲜境内”。 7月23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156次会
议还在讨论“中国共产党人进行全面进攻的可能”。国防部副部长表示:“如果
停战协定被违反,我们可能利用我们的核能力打击中国共产党人”。艾森豪威尔
补充道:“把我们的援军放在日本,需要时随时运到朝鲜。” 可见,美国在朝鲜准备停战的同时也在预备着一场更大的更残酷的原子战争。而
对于已实现其战略目标的中国而言,应对这种战争既无必要,也没有力量。而中
国能够在尽可能扩大战果的同时又能适时地结束战争,既是新中国领导人高超的
外交艺术的表现,又是中国赢得朝鲜战争的关键。战争输赢本身并没有意义,只
是看谁在适时妥协之前在资源可支撑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赢得了国家利益。1955年
10月15日,毛泽东同日本国会议员访华团谈话时说:“世界大战这个东西意思不
大。说打仗我们就一定害怕,这也不见得。丢原子弹谁也害怕,日本人怕,中国
人也怕,所以最好还是不打,尽一切力量争取不打。” 在越战中中国始终掌握战争主动权并迫使美国屈服的原因与上同理,此不赘述。将朝战和越战中的背负着拯救“民主世界”这一所谓“道义责任”的美国领导人
与同时期既具有共产主义热情,又具有冷静的现实主义眼光的新中国领导人作比
较,前者打仗更多是为了“面子”,而后者则是地地道道地为了“里子”。美国
开战的理由基于所谓“道义原则” ,而在事先明知不会有多大效果的情况下对中
国的经济禁运只为了所谓“政治影响” ,被迫结束战争甚至想在穷途末路时使用
原子弹则更是为了保住面子,这两点决定了美国的战争目标是没有底线的,而中
国则始终将战争的目标定在三八线上,由此保证中国依托于东北重工业的国家经
济建设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不是仅仅为所谓徒有虚表的“面子”。这一时
期的美国领导人犯了与后来苏联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同样的好出风头的错误,
犹如世界级的“超女”,风头出尽后便是洋相十足。 4. 中国参与朝战的结果是“双赢”:既赢了美国,也赢了苏联 有人认为:中国在朝鲜战场上获得的“这种‘胜利’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心理上的
” ;也有人认为:中国参加朝战是“彻头彻尾的赔本的买卖。” 在笔者看来,
正好相反,事实上中国才是这场战争中的最大的赢家。 我们知道,1945年2月4日至11日,丘吉尔、斯大林、罗斯福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
的雅尔塔举行三国首脑第二次会议。在中国问题上,为了保证苏联对日作战,罗
斯福、丘吉尔,背着中国与斯大林签订了《苏美英三国关于日本的协定》(亦称
《雅尔塔协定》),协定在中国不知晓的情况下牺牲中国利益,规定战后: “外
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以维持”;“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
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以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对担任
通往大连之出路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苏中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
经谅解,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以保证”。 1945年8月14日,苏联与中国国民党政
府签订《苏中友好同盟条约》迫使中国认可雅尔塔协定中损害中国利益的条款以
保证苏联参战。正是由于斯大林获得并得到国民党政府承认的这些“红利”,尤
其是获得了从彼得大帝起俄国人就朝思暮想而在斯大林手中终于获得了的驻兵大
连、旅顺这两个最便捷进入太平洋常年不冻港口利益,斯大林才在1949年中共胜
利在即时,仍对国民党政权恋恋不舍,在1949年底毛泽东访苏时“斯大林甚至拒
绝与他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后来勉强同意签约,仍极不光彩地讨价
还价,坚持要了两块势力范围和四个合营公司”。 1949年12月6日,斯大林向毛泽东解释不急于重订中苏条约的原因时说:1945年的
那个与国民党政府签订的条约是根据苏、美、英三国缔结的《雅尔塔协定》签订
的,而苏联正是通过《雅尔塔协定》才在远东得到了千岛群岛、南库页岛和旅顺
口等。如果改动经过美国和英国同意的中苏条约,“哪怕改动一款,都可能给美
国和英国提出修改条约中的涉及千岛群岛、南库页岛等等条款的问题提供法律上
的借口”。因此,经过慎重考虑后,苏联才“决定暂不改动这项条约的任何条款
”。其实,斯大林的话说白了,就是斯大林——与同时期的美国也将“尊重”美
国在华利益当作与新中国建交的前提一样——不舍得放弃苏联在中国已获得的重
要的地缘政治的利益;同时斯大林也估计到,除了道义的力量外,新中国当时并
不具备完全纠正《雅尔塔协定》中的损害中国的条款的实力,正因此,斯大林才
告诉毛泽东:至于条款中涉及影响中国权利的问题,如在旅顺港驻军及中长铁路
问题,可以“寻求一种变通的办法,在形式上保留,而在实际上修改现行条约”
。此前,斯大林已知道毛泽东在1949年初与米高扬谈话时表示过“新中国还没有
自己的海军,面对以来自美国和日本的威胁,它还无力接替旅顺口的防务”。现
在,毛泽东当斯大林面在次重申:“中长铁路和旅顺的现有状况符合中国的利益
,因为仅靠中国的力量还不足以有效地打击帝国主义的侵略”。 以实力大小分红,这对斯大林来说不是什么难以启齿的事。1945年蒋经国代表国
民党政府去与斯大林谈外蒙问题。蒋经国表示不同意外蒙并归俄国,并请求斯大
林理解和尊重中国人民对失去外蒙的心情。斯大林说:“你这段话很有道理,我
不是不知道。不过,你要晓得,今天并不是我要你来帮忙,而是你要我来帮忙;
倘使你本国有力量,自己可以打日本,我自然不会提出要求。今天,你没有这个
力量,还要讲这些话,就等于废话!” 斯大林不耐烦地对蒋经国说:“老实告诉
你,我之所以要外蒙古,完全是站在军事的战略观点而要这块地方的。” 现在到
了1953年,中国人在朝鲜打败了美国人,并且是在斯大林请求的条件下入朝参战
而不是相反,那么,1945年斯大林对蒋公子的话这时也可用在自己头上,即在落
实1950年关于归还中东铁路及大连、旅顺的承诺上,这时如再打折扣,那也“就
等于废话”。既是废话,不如不说。 1953年中国在朝鲜战场上的胜利,已经表明中国拥有了“足以有效地打击帝国主
义的力量”。深知实力边界与利益边界换算关系的斯大林当然明白:在中国人将
美国人赶出北朝鲜的同时,也就实事上将苏联体面地“请出”了中国东北。1952年
底,根据1950年2月14日中苏关于中国长春铁路的协定,苏联爽快地将原本共同管
理中国长春铁路的一切权利以及属于该路的全部财产从形式到内容一并无偿地移
交给中国。1955年苏军完全从大连、旅顺撤离。 不仅如此,曾在朝鲜战场上失败的美国人也讨好卖乖,1952年2月2日,艾森豪威
尔在其“国情咨文”中宣布他“将要求国会通过一项适当的联合决议,声明美国
政府不承认过去与外国政府所达成的秘密谅解中所承担的任何容许这种奴役行为
的义务” 。这里所说的“秘密谅解”就是指雅尔塔协定。至此,《雅尔塔协定》
中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款才被“体面”且彻底地废除。而能够实现这一点的原
因并不主要是1950年建立在友谊基础上的苏联承诺,而更多的是在朝鲜战场上以
实力为基础的中国的胜利。 这里可以推测的是,1950年6月朝鲜北南内战爆发,北朝鲜誓言国家统一。此时,
斯大林可能希望中国参战帮助金日成完成朝鲜南北统一,并以此借助金正日亲苏
政权重新在朝鲜半岛为苏联进入太平洋获得更为优良的深水不冻港,这样可以弥
补在1950年初《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苏联同意放弃了的在中国东北地缘政
治利益。 比较而言,朝鲜半岛比中国辽东半岛更有利于苏联进入太平洋。但毛泽
东在这个问题上却没有完全听从斯大林的意见,他在将美国逐退三八线以后并未
继续南进,而根据中国的财力物力条件适时在三八线停火。其结果是中国人用自
己的实力——而在1950年只能用语言——“请走”了苏联利用《雅尔塔协定》在
中国东北擢取的不当利益。中东铁路及大连、旅顺港的收回,使苏联通过《雅尔
塔协定》在外蒙古获得的战略利益大为贬值。而斯大林则在1950年“失之东隅”
之后却没有在1953年“收之桑榆”:除了教训了美国外,在地缘政治上斯大林没
有从朝战中获得比此前更多的地缘政治利益。这位曾在欧洲战场和中国东北战场
上豪气万丈并决心利用二战后期的有利条件完成彼得大帝夙愿的斯大林,三年寒
署,此时已是甘苦自知。1953年7月中美停战,当年1月苏联移交中东铁路和大连
、旅顺,3月15日,斯大林溘然长逝。 总之,毛泽东中国参与朝战的结果是“双赢”:既赢了美国,也赢了苏联。 真理往往多走一步,就转化为谬误。1949年毛泽东没有听从斯大林的“建议”挥
师过江,统一了中国;1953年毛泽东仍是没听斯大林的“建议”,收兵于三八线
,结果既保住中朝两国的利益。现在可上肯定的是,假如当时毛泽东听了斯大林
的话,挥兵越过三八线,那中国就会犯下美国越过三八线的错误,其结果在中国
被战争拖住的同时又会反求于苏,到那时,中国既保不住1953年7月停战时的战果
,也可能保不全已落在文字上的苏联同意还归中国的雅尔塔红利。因此,中国在
朝鲜战场上取得的“在很大程度只是心理上的”的胜利的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
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后面关于俄国亚太地缘政治战略的研究中还有更深入讨论,
由于主题的关系,此不赘述。 (二) 军事失败导致美国其他对华配套遏制政策的失败 二战后真正的美国对华冷战政策是以军事手段为依托的全方位立体打压新中国的
政策,在实践结果看也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的
政策。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失败导致美国其他对华配套遏制政策的失败。它包
括:美国对新中国人民政权颠覆的失败;干涉西藏政策的失败;阻挠中国发展核
武器政策的失败;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政策的失败。以下我
们重点分析美国对华经济禁运、军事包围及对中国西藏主权的干涉失败的原因。1. 一无所获的对华经济禁运,为新中国所有制改造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新中
国由此获得国家主体人口农民和工人的支持 1949年8月19日,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英国在与美国讨论中国形势中提
出“我们认为,现阶段任何阻止共产党人获得中国全国政权的外部企图,不仅注
定要失败,而且会使具有传统的恐外情绪的中国人聚集到他们新的统治者的旗帜
之下”,“我们的计划必须建立在共产党人将在不久的将来统治整个中国的判断
上。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现在的领导人是正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他们现在
的强烈亲苏的政策不仅对西方在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也对西方在东南亚的利
益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在东南亚“建立一个有效的反共阵线以把中共的
侵犯阻挡于中国边界的那一边,似乎是一件最为重要的事情。” 为此,英国为美
国提出外部遏制,内部以“商业关系”和平瓦解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战略: 外国商业团体构成了西方在华影响的主要部分之一。我们认为,在亚洲的铁幕后
面尽可能长久地保持最大限度的西方的触角和影响,是极为重要的事情。我们尤
其要记住,事实将会证明,中共政权最力所不及的任务之一可能就是严密地管辖
和控制在单个的中国人中深深扎根的经商爱好,只要利用中国人的经商天份,损
害共产主义事业的希望依然存在,彻底放弃我们的在华地位便至少可以说为时过
早。 英国政府不赞成过早地放弃英国在华利益。英国政府认为,英国的商人和传教士
(英国在华社团的两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维持其立足点的时间越长,就越
有希望维持英国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但随着蒋介石在大陆的失败,美国并没有沿着英国的思路,而是沿着全面遏制新
中国的思路从1949年始对华实行贸易管制。3月3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 NSC41号
文件,提出了美国对华政策的目标、手段,最后认定,美国应该对中国实行贸易
管制制度,禁止向中国出口可用于军事目的的所有物资,严格控制其他具有战略
意义的物资的出口,并随中国事态的发展审查美国对华政策。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对华出口管制进一步升级。随着中国参战,美国对
中国实行全面禁运,包括冻结中国在美资产。6月25日,联合国在美国操纵下通过
决议,要求会员国不对朝鲜提供帮助。6月28日,美国宣布对朝鲜实行完全禁运。
6月29日,美国国务院下令各石油公司停止对中国出口石油产品。接着美国又向英
国、菲律宾和“巴统”国家提出类似要求。在美国的压力下,墨西哥、委内瑞拉
等非“巴统”国家也加入了对中国禁运石油的行列。1951年5月18日,美国又操纵
联大通过第500 (五)号决议,要求会员国对中朝两国实行禁运武器、弹药、战
争用品、原子能材料、石油、具有战略价值的运输器材以及对制造武器、弹药和
战争用品等有用的物资。 10月26日,美国国会又通过“1951年相互防御援助管制
法”(即巴特尔法),其目的是“对于威胁美国安全之国家或国家集团,包括苏
维埃联邦共和国及受其支配之一切国家在内,达到管制输出及其他目的”。 11月
4日,美国国务院助理国务卿索普就对中国禁运发表谈话说: 和其他所有国家一样,中国和北朝鲜有些东西是需要依靠外部世界的。但是中国
并不是这样一个国家,它需要国外供给的东西如此重要,以致实行完全的经济禁
运就可以使在朝鲜的战争停止。 但贸易事关各国切身利益,因此,随着禁运的强化,追随美国政策的国家越来越
少,参与禁运的各国家对美国有形或无形的抵制也同步增加,导致禁运如同虚设
,最终不了了之。 1951年初,美国对华经济“制裁”便遇到欧洲国家的消极态度。这在2月份美国经
济合作署起草的报告中已有披露: 由于军事形势的差异和中国经济的特性,美国对中国采取了与我们对欧洲的苏联
集团实施的贸易管制有很大不同的贸易管制政策。与我们对欧洲的苏联集团采取
的选择性出口管制政策不同,我们实际上禁止了与中国之间的所有贸易(出口与
进口)和金融往来。 就这项政策而言,西欧和联合王国仅仅在很少方面与我们协调一致,而世界各原
料产地几乎没有与我们一致的行动。 1952年6月5日,由中央情报局牵头的《特别评估报告》就出口管制对中国的影响
作出评估,结论认为: 1.目前自由世界对共产党中国的出口管制,未能防止中国共产党军事力量的增强
。然而,这些管制在某种程度上阻止了共产党中国经济潜力的发展。 2.即使扩大和加强目前的管制,达到完全禁止非共产党国家与共产党中国进行贸
易的程度,苏联集团可能会承受这样的代价:在不减少军事物资输入的情况下,
满足共产党中国重要的非军事需求,只要西方船只仍能够被苏联集团租用,以满
足它们在其他地方的航运需求。 3.海上封锁行动及完全禁运可能迫使共产党中国的几乎全部进口都依赖于来自苏
联的陆上输送。如果不把旅顺和大连包括在内,这样的封锁行动不会奏效。 4.海上封锁将使共产党中国承受相当大的经济压力。我们并不认为这会在短期内
显著地削弱共产党中国的军事能力或影响到其政权的稳定。…… 5.禁运措施和海上封锁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的铁路和水运系统中关键地点有效和持
续的轰炸,将对中国共产党的军事能力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并使维持其政权的
政治和经济控制问题极大地恶化。然而,要取得这样显著的成果,需要进行持续
不断的大规模空中轰炸。(言下之意,后一条件是不可能的,所以“要取得这样
显著的成果”也是不可能的。——笔者。) 6.完全禁止非共产党国家与中国进行贸易,可能不会对中国共产党或苏联的军事
行动方针产生显著的影响。 半年后,也就是1953年3月9日,这一评估报告获得国务院、陆军、海军、空军和
参谋长联席会议中的情报机构的一致同意,并增加一些更为肯定的判断,认为:
“我们相信,目前共产党中国内部的政治控制极其牢固,这些经济困难不会危及
中国的统治”(第3段),“我们认为,封锁本身不会使共产党接受联合国关于朝
鲜问题的解决方案。”(第4、6段) 关于对中国贸易管制的范围及其效果,该报告第9-11段作了详尽的叙述: 9. 苏联集团以外的大多数国家对共产党中国实施了某种形式的出口管制。自1950年
12月以来,美国一直维持着对共产党中国的贸易和航运的完全禁运,及对共产党
中国美元资产的管制。加拿大、日本、国民党中国及菲律宾采取了几乎同样严厉
的贸易管制,而哥斯达黎加、洪都拉斯、利比里亚、巴拿马严格控制本国船只向
共产党中国运输物资。联合王国已禁止或限制种类广泛的战略物资的出口,包括
天然橡胶。1950年7月,贸易统筹委员会的西欧成员国对共产党中国实施了早先针
对苏联集团其他成员国家采取的选择性禁运。共产党中国被联合国宣布为侵略者
后,这些国家对与共产党中国的贸易实施的管制比对与苏联集团其他成员国贸易
实施的管制更为严厉。目前,贸易统筹委员会成员国对共产党中国禁运三份国际
禁运清单上的所有物资,以及对共产党中国有特殊战略意义的其他16类物资。为
制定适用于远东的国际出口管制计划,1952年秋建立了一个与贸易统筹委员会平
行的中国委员会。其他许多国家也遵照联合国1951年5月通过的额外措施决议,采
取行动限制向共产党中国运送战略物资。1951年秋制定的《巴特尔法案》通过持
续提供美国的援助,加强了贸易统筹委员会和联合国的禁运,这些援助的前提条
件是:受援国予以合作,对向苏联集团(包括共产党中国在内)供应战略物资的
行为进行管制。 10. 然而,各国采用的禁运清单和采取的管制措施是多种多样的。虽然联合王国
和贸易统筹委员会的其他欧洲国家所实施的管制相当广泛,但远不如美国实施的
完全禁运政策。其他国家(大部分是非工业化及不生产战略设备的国家)对联合
国决议的解释难见统一,该项决议涉及有战略价值的运输器材、用于生产军用品
的物资、汽油及纯粹的战争物资。中东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仅对禁止战略物资运
往共产党中国做出了一般性的承诺,而印度、巴基斯坦、缅甸不愿公开表态支持
联合国的决议,虽然它们已给予非正式的合作,防止战略物资被转口授予中国共
产党。关于向共产党中国运送橡胶一事,尚未加入联合国的锡兰拒绝遵守联合国
的决议。 11. 船只管制特别不足。贸易统筹委员会的所有成员国禁止向共产党中国出售船
只,并且同意限制向苏联集团的其他国家出售商船。然而,自1950年10月以来,
至少有33艘船转而挂上了苏联集团的旗帜。不过,在1951年12月,贸易统筹委员
会加强了售船限制。美国单独对船只买卖、修理和添加燃料实行全面的正式管制
。过去一年间,共有61艘苏联集团的船只(注册总吨位达30万吨)在西方的船坞
得到30天甚至更长时间的修理。只有美国、哥斯达黎、加洪都拉斯和巴拿马禁止
在本国注册的船只进入中国港口,而利比里亚禁止本国注册的船只运载战略物资
到共产党中国。目前贸易统筹委员会的管制政策不禁止苏联集团租用商船(油轮
除外),而且,禁止出租油轮的命令未见实效。虽然大部分租赁船只未驶入共产
党中国的港口,但这些船只被用于西欧、南大西洋和印度洋的贸易,从而使悬挂
共产党旗帜的船只得以直接服务于共产党中国。 该报告“目前的管制对共产党中国的影响”部分的结论相当悲观。在 “经济影响
”部分的20-23段认为: 20.工业影响。由目前的管制造成的对共产党中国的进口限制,并没有削弱其工业
生产。事实上,由于从苏联集团的商业进口数量大幅度增加,以及由于更加有效
地利用了共产党中国现有的设备和库存物资,中国的工业生产一直在持续发展。
然而,如果目前的贸易管制不生效的话,其发展规模可能会更大。 21.对铁路的影响。共产党中国的铁路运输系统尽管没有扩展到在无西方管制的情
况下应有的水平,但其能力与性能已稳步提高。管制措施已使中国不能从西方进
口机车、货车、火车零件及铁轨。然而,苏联集团提供的一定数量的此类物资,
加上当地生产的,已能保障现有设备的持续运转和铁路网的进一步扩展,尽管此
类物资在朝鲜消耗较多。 22.对国内其他运输方式的影响。主要由于苏联卡车和汽油的进口,1952年共产党
中国的汽车货运有了较大的发展。然而,机动车零部件的走私量仍然相当大,这
表明苏联集团的援助赶不上共产党中国不断增长的需求,也表明西方的管制已使
共产党中国在这方面付出了一定的代价。由于大多数非共产党国家允许悬挂本国
旗帜的船只从事中国共产党的海岸贸易,所以海岸运输没有受到西方管制措施的
显著影响。此外,中国共产党在过去一年中对外国船只海岸运输的要求似已放松
,中国共产党对内河和海岸运输需求的增长部分可能由他们自己的船队来满足。23.总的经济影响。尽管与西方贸易有所减少,过去两年间中国共产党政权在经济
重建、特别是在恢复和发展工业能力方面仍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共产党
中国外贸净收入的减少,应视为在其他情况下政府可能会用来投资的资源的减少
。没有西方的贸易限制,共产党中国的经济进步可能比实际取得的进步更大,而
且能够在苏联集团付出更小代价的情况下取得。 24-26段“军事影响”部分认为: 24.陆军。虽然西方的贸易管制使共产党难以获取某些重要物资,如抗生素及其他
药品、通讯器材和橡胶制品等,但中国共产党的陆军未受到西方贸易管制的不利
影响。共产党中国仅生产轻型陆军装备和物资的一部分。共产党中国军火工业所
需原料数量相对较少,而且大部分是国内生产的。有重大需求的是铜和锌,苏联
的大量供应足以满足中国最基本的需求。此外,苏联提供大多数重型军事装备、
所有的汽油、石油和润滑油,以及在朝鲜使用的大部分轻型装备和物资。 25.空军。由于苏联事实上向共产党中国提供包括航空汽油和喷气燃料在内的所有
飞行装备和物资,故而目前西方对战略物资的管制没有影响到中国共产党空军的
战斗力。在西方实施管制的整个时期,中共空军一直在增加飞机数量和空战能力
。 26.海军。由于中国共产党海军主要由原来外国的海军舰艇组成,所以目前西方对
战略物资的管制几乎肯定阻碍了中共维修和保养海军舰艇的努力。就我们所知,
苏联仅向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少量小型军舰,这迫使中共几乎完全依赖从国民党手
中接管过来的舰艇。 在最后的“对国内政治的影响”部分——这也是报告的核心部分认为: 27.西方的贸易限制未明显地影响到中国共产党政权巩固其政治地位的能力。实际
上,管制措施已被中国共产党用于国内宣传中,作为西方对华敌意难消的另一证
据,为中国共产党实施更为严厉的政治控制提供了借口。 1953年9月27日,也就是在中美停战协议签订(7月27日)整整两个月后,美国对
外援助事务管理署署长史塔生提交的《关于执行巴特尔法情况致美国国会的半年
度报告》,该报告对美国对华禁运效果有十分详细的披露: 对共产党中国全面禁运的政策,是美国的一贯立场。美国政府而且敦劝其他自由
国家采取同样立场。 大多数西欧和亚洲的主要贸易国家不能采纳美国的立场。这些国家虽在战略物资
的禁运上合作,但一旦禁运涉及棉花、肥料、纺织品、纺织机器、染料、药品之
类的货物,它们就不愿断绝其对华输出。我们不必推断这些政府的决心不及美国
真挚,我们只须说,它们是处于不同的环境,因而以不同的眼光看问题。 这些国家中有许多深感它们对于对外贸易的严重依赖性。它们辩称,它们不但在
对华出售非战略的出口货上获经济利益,而且在从中国换来的进口货以及它们所
提供的航运服务上得到经济利益。它们辩称,这种贸易是有利于自由世界、而不
是有利于中国的战争机器的。有些人还辩称,保持中国与西方间坚强的经济联系
是明智之举,这样可以减少中国对莫斯科的依赖,也许有一天会把毛泽东变成铁
托。一部分这些国家的贸易政策还受一件事实的影响,即它们和美国不同,它们
已经给予中国共产党政府以外交上的承认。 因此,我们大多数盟国继续运出它们认为是非战略的物资,以换取中国的货物。
1952年自由世界输往共产党中国的货物约值2亿5700万美元。1951年为 4亿3300万
美元。1952年的减少是由于种种因素,其中包括:自由世界禁运战略物资以及共
产党中国在1952年上半年对于西方贸易表面表示冷淡。 1951年下半年及1952年上
半年,中国人试图改变其贸易方向,从对自由世界的贸易转而为对苏联的贸易。
他们改组其对外贸易机构并加以集中,同时还举行了“五反”运动,这次运动有
一部分是反对“外国人”和与自由世界的贸易的。1952年中国向后转,在秋季他
们又复积极谋与西方贸易。这一运动在1953年的统计里便开始反映出来了。 1952年所有对华输出的自由国家中,香港以输出9100万美元(1951年2亿8100万美
元)列居首位。香港输出的主要项目——多半是其他国家的转口货——如药品、
肥料、染料、毛条、纸和纺织机器,巴基斯坦居第二位,输出价值8390万美元原
棉。锡兰以价值26∞万美元的橡胶交换中国大米(橡胶是战略物资,但劝说锡兰
勿运的努力失败了)。联合王国运出价值1280万美元的杂项物资,以钠化合物(
如苛性钠)、肥料、毯子、毛条、纺织机器等为主。其他各国的先后次序为:埃
及(棉花)、芬兰(纸张、纸浆)、印度(黄麻制品)、瑞士(染料、纺织机器
、药品)。 与输往共产党中周2亿5700万美元货物同时,自由世界从中国输入货物约值3亿4500万
美元,主要的项目有:大豆、干制蛋、水果、花生、植物油、铁砂、谷类和猪票
。香港输入1亿4500万美元;马来亚4000万美元;印度3200万美元;而美国居第四
位,输入2770万美元。其余各国的先后次序为:西德、日本、瑞士、联合王国。
日本进口达1500万美元,虽然该国经慎重审查后的输华货物仅略逾50万美元。 中国共产党并不完全依赖自由世界的货物。他们在1952年中从欧洲的苏联盟国获
得的货物数倍于从自由世界所获得者。由共产党国家输华的货物,包括武器、弹
药及其他战略物资,多半是经由西伯利亚铁路运往的。中国共产党宣称,和苏联
集团各国的贸易在1950年只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25%,1952年上升至 72%。 自由世界许多国家和共产党中国的贸易在1953年头几月续有增加。例如香港、锡
兰、西德、联合王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和荷兰该年的货运率便高于各该国
去年特别低的货运率。如果自由世界的输出依照1953年最初三、四个月的比率—
—是否如此尚难断定——继续下去,则1953年的输出总值将达3亿7500 万美元左
右。这一数字将高于1952年,但不及1951年。 1953年的增加,并非由于对战略物资贸易的管制有所松弛。该年上半年战略物资
的禁运是加紧而不是放宽的。1953年的增加系在非战略物资上。其主要原因似乎
是中国共产党态度的转变。他们放弃了不愿和西方往来的态度,而更多地、更大
量地订购各自由政府一向愿意输出的货物。 美国与其主要盟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分歧,成为新政府1月间就任以来所遭遇的多方
面的远东问题之一。 美国自1949年开始的对华全面封锁禁运直到尼克松访华前才基本结束。 而朝鲜战
争期间是美国对华禁运最为严格且被证明是基本无效和全面失败的时期。 其实,美国的上述评估报告忽视了一个对西方世界最致命却对中国成长最为重要
的问题,即正是西方对华在朝鲜战争前后的全面禁运为中国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
境,才使中国完成了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之初最为艰难的所有制改造的任务。1950年
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26日美国总统下令美国远东地区的部队支援韩国军队作
战。6月27日杜鲁门宣布他已命令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9月15日,美军在朝鲜
西海岸仁川登陆,9月28日,美军占领汉城。同一天,中国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
土地改革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改运动。新中国政府依靠贫农、雇农,团结
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并在改造旧制度中发展
农业生产力。到1952年9月,全国90%以上农业人口获得约7亿亩土地,使农民免除
了3000万吨粮食的地租,使新中国在最困难的时期获得中国主体人口即农民的政
治支持。随后中国共产党又及时提出“党在社会主义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并及时开展“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对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所有制进行社会主义的
改造。到1956年中国在所有制方面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为1956年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基本没有产权交易支出
的制度支持:生产资料完全掌握在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手中,国民收入不经
私有产权之间的交易而纯粹进入再生产流域,这既解放了中国国内的生产力,又
避免了同期印度出现的因保留私有制而造成资金严重短缺,及由此产生的国家建
设对国际金融的绝对依赖。而西方在同时期实施对华经济禁运恰好为中国的社会
主义所有制改造的顺利完成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这是中国赢得朝鲜战争
和越南战争的最根本的原因。换言之,如果当时美国不对中国进行全面的经济封
锁并让中国提前进入“融入全球化”、与西方“接轨”的历史进程,那中国的所
有制改造工程就有可能不那么彻底,而庞大的私有权的保留又会在庞杂的产权交
易中大量截流并由此耗掉用于国家建设的资金,从而使中国在建国之初就面临同
期印度同样面临的GDP与两极分化同速扩大的问题。如果真如此,那对正处起步阶
段的中国的国民经济体系基本建设而言,无疑是比战争更为严重的国家灾难。 2. 有力搭建却无力“维修”的遏制链环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在加紧对经济封锁的同时也加快军事遏制中国的步伐。1950年
10月17日,美国同泰国签订《军事援助协定》;1951年8月30 日,美国与菲律宾
签订《共同防御条约》;9月1日,美国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签订《澳新美安全条
约》;9月4日至8日,美国与包括日本在内49个国家单方面签署了《对日和约》(
即《旧金山和约》);与此同时,美日也签订了《日美安全条约》;1953年8月8日
,美国与韩国签订《美韩共同防御条约》。朝鲜停战协议签订后,美国对中国的
封锁链条从单边扩大到广泛的多边集体条约,从中国东部延伸到中国西部。1954年
9月8日,美国联合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和巴基斯坦签
订《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1954年12月2日,美国与台湾当局签订《共同防御条
约》,其目的是在东南亚“建立一个有效的反共阵线以把中共的侵犯阻挡于中国
边界的那一边”。 但美国并没有达到它的目的。1954年9月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组织成立,1955年4月
就接纳中国参加万隆会议,中国总理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周恩来总
理高举团结反帝的旗帜,坚持求同存异、协商一致的原则,不仅赢得了东南亚国
家的好评而且在东南亚集体条约国家中消释宿怨,使美国在东南亚建立的意在封
锁中国的链条反倒成了反帝前线。会议4月28日结束,29日美国白宫立即召开内阁
会议讨论万隆会议的影响,国务卿杜勒斯正话反说,认为: 亚洲的友好国家在万隆会议上的表现令人惊奇,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的策略是
令人欣喜的——尽管他们当中没有任何人获得周那样的个人声望。结果这些国家
有了一种新的自立和自信的意识,这在以后对我们将很有帮助。 杜勒斯承认周恩来在会上获得了“个人声望”,这实际承认了中国通过会议获得
了国际声望。这也同时说明1954年9月由美国拼凑的所谓“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
,仅在半年后就变成一堆废纸。白宫内阁会议几天后(5月5日),美国驻黎巴嫩
大使马利克就万隆会议向国务卿杜勒斯做工作汇报时便挑开天窗说了亮话,他认
为: 会上真正的斗争不是体现在演讲中,而是存在于各委员会的工作之中,很明显,
大家不愿普遍攻击国际共产主义,也不愿揭露其性质。 美国新闻界宣称西方从会议所获甚多也是错误的。结果或许没有那么糟糕,但无
论如何共产党中国的崛起对西方来说是一个明显的失败。 (万隆会议)最重要的结果是共产党中国变得强大了;她赢得了很多朋友的善意
,实际上,会议似乎就是为此目的而召开的。现在有三点是清晰的:1.对美国来
说,目前不与共产党中国坐下来谈判是困难的;2.对美国来说,要对已经产生的
对共产党中国的善意加以遏制是困难的;3.对美国来说,把共产党中国排除在联
合国之外是困难的。 再看中国西部边陲,美国1955年 2月主导的所谓“巴格达条约组织”不仅没有起
到遏制中国的作用,反倒乱了美国的阵脚。就在万隆会议召开的前夕,即土耳其
与伊拉克之间先签订了《伊拉克和土耳其间互助合作公约》(由于签订地点在伊
拉克首都巴格达,所以一般称之为《巴格达条约》)。同年的4月5日、9月23日、
11月3日,英国、巴基斯坦和伊朗先后加入,巴格达条约组织遂于1955年11月正式
成立,总部设在巴格达。1956年底,英法支持以色列入侵西奈半岛,挑起第二次
中东战争,1958年 7月14日伊拉克费萨尔王朝被推翻;同日,美国对黎巴嫩进行
了武装干涉,这些都引起阿拉伯国家的不满,自然也动摇了巴格达条约组织。同
年10月,该条约组织总部被迫迁往土耳其的安卡拉。1959年 3月,美国分别同土
耳其、伊朗、巴基斯坦签订了内容相同的双边防御协定,所以美国在该组织中享
有了正式成员的地位,参加常设委员会。同月,伊拉克卡赛姆新政府宣布退出巴
格达条约组织。8月该组织改名“中央条约组织”。1971年印巴战争中巴基斯坦遭
到惨败并失去东巴基斯坦,其间巴基斯坦并没有受到“中央条约组织”及对巴承
担条约义务的美国的实质性保护,这使巴基斯坦深为失望。1978年、1979年,越
南在苏联支持下入侵柬埔寨,苏联对巴北方邻国也是大兵压境,1979年3月,伊朗
、巴基斯坦宣布退出中央条约组织,接着土耳其也步后尘。4月30日,美、英、巴
基斯坦、土耳其4国代表在会议上决定,中央条约组织自1979年9 月28日起正式解
散。退出“中央条约组织”的巴基斯坦、伊朗等转而与中国结为战略性合作关系
。 至此,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搭起的自东到西这里三层外三层裹得严严实实的遏制
新中国的体系,因美国无力“维修”而链断环飞。 3. 东边日出西边雨:封锁不住的中国外交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毛泽东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向全世界发
出公告:“凡愿意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
,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同日,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把上述
公告以公函致送各国政府。对此,美国政府迅速做出反应。10月3日,杜鲁门指示
国务院:“我们不要那么匆匆忙忙承认这个政府,我们在承认苏联的共产党政权
之前曾等待了12年。” 10月12日,艾奇逊致电部分驻外使领馆馆员称:“美国的
观点没有改变(国务院5月6日及月10日通电已经阐明)。中共‘政府’的宣布成
立早在意料之中。此举并未给非共产党国家考虑承认问题带来任何特别的紧迫性
。但是,局势的发展确实表明了有关友好国家为了各自的利益在这一问题上采取
共同态度的必要性。为此,美国政府强调,在各有关友好国家的政府埋头承认方
向采取明确的或独立的步骤之前,有必要充分地交换意见。” 此前,也就是在此
前5月3日美驻华使馆在发给艾奇逊电文中均认为:“要想有效行动,我们必须至
少得到来自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支持。公约的成员国政府,尤其是英联邦国家的
政府,不得为了暂时的表面上的经济政治利益,而过早采取承认行动。” 5月13日
,艾奇逊复电强调:“国务院继续坚持过去的意见,认为我们应当强烈地反对任
何国家无论是事实上还是法律上草率地承认共产党,而且应当继续努力争取相关
国家的认同(尤其是英国),以便有望在这个问题上结成联合阵线。” 6月7日,
美国驻苏联大使科勒给国务院的电文中表示:“英美共同认可的政策要求共产党
对美国采取主动,这是惟一应遵循的路线。” 然而,对于美国政府这些建议,英国、印度及其西欧国家最先不买账。1949年10月
6日,英国领事格拉汉奉命以“备忘录”的形式告知周恩来,说“英国政府仔细研
究了中英关系的漫长历史,提议通过领事代表立即建立‘非正式的关系’”。 10月
17日,杜鲁门与艾奇逊谈活时说:“英国人在这件事情上对我们做得不太地道。
” 11月1日,英国大使致电美国国务院进一步解释道: 只有承认中国共产党政府。因此,出于政治的、现实的原因,英国政府倾向于给
予法律上的承认。 考虑到中共政府所控制的中国领土的数量和这一控制的稳定性,同时又考虑到国
民党人只控制了中国领土的一小部分以及它控制的脆弱性,在目前形势下,承认
中共政府是中国事实上的政府,并不能被视为有违国际法的原则和实践。可以断
言,国民党政府在中国的抵抗现在显然已无望,它在大陆上对任何中国领土的控
制只不过是名义上的。在这种情况下,贝文先生 认为,给予中共政府事实上的承
认在法律上是正当的。 英国的对华承认态度对一些欧洲国家及英联邦等国家产生影响。1949年底和1950年
先后有缅甸、巴基斯坦、锡兰、阿富汗、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亚洲国家和
挪威、丹麦、芬兰、瑞典、瑞士、列支敦士登等欧洲国家率先承认了中华人民共
和国。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美国在中东的“苏伊士运河危机”及东南亚的印支
半岛全面挤压英法势力的同时又与苏联开始全球争霸。这反过来又刺激了包括英
法在内的世界反美反霸的浪潮。六七十年代,原英法殖民地纷纷独立,建立独立
主权国家。此间新独立的国家,尤其是非洲地区新独立的国家大多并没有追随不
可一世的美国,而纷纷率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此间,中国与非洲的外交关系
增幅最大,以至在联合国内对美国的反华活动形成巨大的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时期中国外交大丰收的背后,除了有中国支持第三世界的
努力及苏联社会主义阵营推动之外,还有英法国家反美的“影子”。与五六十年
代印度、巴基斯坦等亚洲英联邦国家比较早地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背景一样,
六七十年代非洲较早地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多是与英国政治联系密切的国家。
(见附录二)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到20世纪90年代这一时期的中国建交资料,可以看出与
中国建交的国家在时间选择上有下列规律性的梯次排列: 1. 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最早给予新中国以外交承认,这是共同事业的需要。 2. 中国支持反殖、反霸、争取民族独立的政策赢得第三世界国家的信任。比如1956年
埃及与中国建交正值其宣布苏伊士运河国有化前夕就是需要中国的支持。此外,
还有一些反殖反帝的政权组织在取得国家独立后也与中国迅速建立了外交关系。3.在新中国外交地位提升的历史进程中,英、法、美各自势力范围的国家对新中
国的承认是有时间差的。作为英法传统势力范围的亚非地区和作为美国势力范围
的拉丁美洲地区,在回报中国外交的时间上正好形成梯式错位:在中国最困难,
美国对华遏制最紧的五六十年代,英法势力范围的第三世界国家外交承认中国的
较多,时间上也较早。比较典型的是印度。1950年1月26日建国,4月1日印度就承
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地位。当时有几个“藏独”分子闹事,美国希望印度给
“藏独”予以军事支持,印度冷漠态度令美国一筹莫展。可以设想,印度的这种
外交选择固然有本国利益的因素,但也不能否认后面不能没有英国的默许甚至支
持。我们知道,英国领事格拉汉奉命在1949年10月6日的向周恩来提议了“通过领
事代表立即建立‘非正式的关系’” ,以至使杜鲁门埋怨:“英国人在这件事情
上对我们做得不太地道。” 不仅如此,英国在印度与新中国建交后三年即在朝鲜
战争刚结束不久的1954年就与中国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不管英国人怎么解释
,英国人曾于1902年利用日本牵制俄国的外交策略在此已表露无遗。在二战中与
美国合作中吃了大亏的英国,在战后采取了暗扶中国以牵制美国并由此减轻美国
对欧洲的控制的策略。继英国之后,即1964年法国对深陷在越南战场的美国“落
井下石”,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比较分析,20世纪50年代较早承认新中国的都曾是欧洲,尤其是英法势力范围的
亚洲和非洲国家,60年代美国对亚洲军事控制加深,此间承认新中国外交地位的
国家则在英法势力范围的非洲地区大幅增加;相反,同是第三世界的却处于美国
控制范围的拉丁美洲地区则在中美关系紧张的50、60年代,承认新中国的只有与
美国针锋相对的古巴一国。值得注意的是,拉美国家对中国的外交承认少数是在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前几个月,大部分中小国家则随在尼克松访华之后。这说明
拉丁美洲对华外交开放后面有着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子,这正如亚洲、非洲对华外
交的开放后面也有英法扶中反美的影子一样。而造成欧洲这种世界范围的与美国
进行暗中较量的背景则是英法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美国利用吃亏的经验:
其间美国利用欧洲的困境扶持苏联,支持世界范围的民族自决权最终击败英国和
法国的海外殖民体系。 对美国东亚对华外交产生最直接影响的是英国和法国在日内瓦会议前后的冲突。
首先美国不同意参加有“中共侵略者在内的五大国会议来一般性地讨论世界和平
问题”。 法国和英国则主张召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五国外长会议。 1954年
4月26日,日内瓦会议召开,此前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特意于4月中旬去伦敦和巴黎
,要求英法等国针对中国采取“联合行动”,发表宣言“表示准备根据联合国宪
章第51条采取行动,以反对中国继续干涉印度支那战争”,如果中国不停止援助
“越盟”,就威胁要“对中国海岸采取海空军行动”。此要求遭到英法的拒绝。
4月22日,杜勒斯在北约会议上再次要求英国参加联合行动,随后不久又建议以美
、英、法、菲律宾和印度支那联邦成员国的名义宣布,为了“共同遏制共产主义
在东南亚的扩张”,不惜使用“最后军事手段”。美国的这些建议均遭英国的拒
绝,并且“英国的态度很强硬” 。会议期间,英国政府发言人认为,英美之间在
日内瓦会议上的意见分歧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马歇尔曾通
过扶持苏联压缩欧洲的战略空间,后又通过“马歇尔计划”扶持欧洲反制苏联,
现在英国和法国人则“请君入瓮”:利用美国人解放了的民族自决权,在美国最
困难的20世纪50、60年代,先是在亚洲印度,后在非洲,自己则在日内瓦国际会
议上,通过扩大中国的外交空间对美国形成巨大反制,并通过这种反制继续维护
本国的殖民利益。 由上可见,在中国突破美国对华外交封锁的斗争中,除了主战场中朝、中越人民
的英勇作战及苏联和第三世界的支持外,英法等国家构成的第二世界反对第一世
界霸权主义的矛盾也是造成美国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对华政策的失败重要原
因。对此,1954年7月7日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有过明白的分析。他说: 现在英国一大帮、法国、东南亚各国、加拿大、墨西哥,还有一些南美的国家,
都是不喜欢美国的。在目前世界上这样四分五裂的形势下,一块铁板那样的事情
是不可能的。它们反苏,反共,反对中国,反对人民民主国家,反对我们这个阵
线,那是真的;但是,它们那个资本主义世界是很不统一的,四分五裂的。美国
现在主要的最大的目的,还是整这个中间地带,就是从日本到英国这些地方,整
得这些国家哇哇叫。……美国现在往往就是利用反对共产主义这个旗帜来把它那
些朋友的地方占领起来。你看我们这个东方,它把日本占去了,把南朝鲜占去了
,把台湾占去了,把菲律宾占去了,泰国变成它的了,巴基斯坦变成它的了,还
有土耳其、澳大利亚、新西兰,所以把英国整得下不得地。日本是什么国家呢?
过去英日同盟,日本是英国的同盟国。中国这个国家过去是英国为主的一些国家
的半殖民地,后来被美国抢去了。我们的胜利不是得之于英国而得之于美国。今
天中国胜利了,英国一则以惧,就是怕共产;一则一喜,就是我们把美国赶跑了
,英国可以钻进来做生意,趁着我们和美国还闹别扭的时候,钻进来做生意。中
国是一个很大的可以做生意的地方。 由此我们不能不说斯大林在1952年写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作出的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争夺市场的斗争以及它们想把自己的竞争者淹死的愿望,在
实践上是比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矛盾更为剧烈”结论是正确的;
由此我们不得不说:1974年2月22日,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全面提出
了划分“三个世界” 的观点是正确的。此外,就连龟缩台湾的蒋介石也看得明白
。1954年7月8日,他请美驻台“大使”转告艾森豪威尔:不能指望英国和法国支
持美国主导的远东任何区域防御体系,“当然,他们可以被包括其中,但是,要
求它们对此做出任何实质性的努力,就像是与虎谋皮”。 4. 配合东亚两场战争,美国“西藏计划”及其失败 如果说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是美国针对中国崛起进行的自北向南的军事围堵,美
国拼凑的从东、南、西三面封锁中国的各式条约组织则是对中国崛起的经济政治
双重遏制。在这铁桶似的“包围”中,美国还针对中国采取干涉、分离、制造动
乱等政策,试图从内部瓦解新中国。如果说前两种是用于遏制中国的两条主要战
线,那么后者属于配合前者的第三条战线,其中干涉西藏是美国配合东亚战场从
西面侧翼牵制中国重要举动。 二战结束后,美国将西藏地区与所谓“共产主义扩张”联系起来,开始注意西藏
问题。一部分美国驻印大使馆就提醒美国政府注意西藏对于“遏制共产主义势力
”的战略地位。 1949年1月,中国国共战场上的三大战役 基本结束,中国共产党取得了绝对的胜
利,国民党政权面临土崩瓦解。美国驻新德里大使馆就提出报告,建议美国国务
院“根据亚洲正在变动的情况重新审议美国对西藏的政策”,其理由认为: 1.如果共产党控制了中国本部,西藏将是亚洲大陆仅存的为数不多的非共产主义
堡垒之一。外蒙古已经独立。共产主义在缅甸的影响很大,而且正在向新疆和内
蒙古渗透。西藏因此将具有意识形态和战略上的双重重要性。 2.如果西藏拥有抵御共产党渗透的能力——而驻新德里的使馆认为西藏似乎确有
些能力,将西藏当作独立的实体,而不是继续当作已被共产党统治的中国的一部
分符合我们的利益。 3.西藏政府相对稳定。人民天性保守,笃信宗教,他们具有反对与佛教信条相冲
突的共产主义的倾向。达赖喇嘛的权威远远超出了西藏之外,对信仰藏传佛教的
尼泊尔、锡金、不丹、蒙古等地的人民有号召力。 4.中国政府现在无法断言享有对西藏事实上的有效管辖权——并且目前看来,它
也不太可能再申张这种权威。 5.西藏日益显示出同外部世界建立商贸及其他联系的兴趣。务必使他们同外部世
界建立关系的努力面向西方而非东方,这符合我们的利益。 4月12日,美国驻新德里大使亨德森致电国务卿艾奇逊提醒:“共产党对西藏控制
的扩展反过来会影响美国对抗全球共产主义地区构成威胁。按照目前西藏和印度
之间的条约安排,西藏人获准不需要任何旅行文件就可进入印度。因此,如果在
西藏建立了共产党政府,这个地区将为共产党代理人渗透印度提供一个意义重大
的基地。” 亨德森“实质上提议,假使共产党成功控制了整个中国,或者出现了
具有同等重大影响的发展,我们实际上应当准备将西藏当作独立的实体对待。”
7月2日,美驻印大使亨德森再致电提醒艾奇逊:“由于当前中国和南亚的新发展
,我们再次冒昧建议重新考虑我们对西藏的政策”并建议“(1)我们努力安排派
往西藏的代表团不迟于9月1日到达拉萨;(2)这样的代表团应由重要而且外交经
验丰富的美国人率领,随员应当外事经验丰富;如果代表团与西藏政府的关系发
展顺利,代表团中少数人可以无限期留在拉萨。” 亨德森还向国务院申述了提出
上述建议的如下理由: (1)共产主义在中国本部胜利以后,西藏的发展对于中国以外的亚洲大部分地区
意义重大;因此我们派驻我们的观察员似乎是有利的;(2)我们认为,我们不应
继续无视在亚洲将来事务中很可能扮演重要角色的国家和人民;(3)适当的观察
员能够成功在西藏人中创造友好气氛,这种气氛在一定的时候也许非常有用;(
4)现在正是我们努力维持与西藏的非正式关系的时候,因为通过已经不起作用的
中国国民政府接近西藏政府显然是无意义的尝试而且我们与其他政府没有关系。
如果我们与有效控制中国本土的政府建立了关系,直接非正式地接近西藏政府将
非常困难。 在这里亨德森实际上是在暗示美国政府在国民党政府对西藏失控而共产党政府尚
未接管西藏之际,迅速插手西藏并为将西藏从中国主权中分离出去做好准备。他
提醒国务院注意“中国对西藏的‘主权’或‘宗主权’”的区别,认为“一般来
说,与‘主权’相比,‘宗主权’暗指中国的管辖权较少,西藏自治权较大。”
1949年7月8日,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即将离任回国前写信给艾奇逊说:“我
们希望建议新德里使馆今夏向拉萨派出小型代表团(国务院7月5日上午1时传阅电
报信息)。广州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已经不存在了,我们赞成在同中国共产党政
府建立关系之前,采取任何具有承认西藏自治地位的行动。” 7月28日,艾奇逊
回复亨德森的第503号电文肯定了驻印度使馆的建议“做出的贡献”,称国务院目
前正在考虑“暗地派出代表团的可能性,国务院会重视你们的讨论”。此事后因
“目前印度实质上垄断了西藏的对外关系” ,美国如派代表团赴藏,“情况将变
得复杂”而作罢。尽管如此,美国国务院还在第889号电文中敦促美驻印度使馆“
借机利用共产主义对西藏的威胁来强调来自共产党中国的危险危及了印度自身,
对中国事态的发展持半超然的态度是不现实的。” 鉴于美国、英国等将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企图及西藏的政治形势, 1949年9月
7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西藏》,向国际社会宣誓中国
对西藏拥有主权地位。11月23日,毛泽东在出访莫斯科前夕迅速致电并责成彭德
怀等“西南局在川、康平定后,即应着手经营西藏”;“西藏问题的解决应争取
于明年秋季或冬季完成之”;毛泽东在电文断定“解决西藏问题不出兵是不可能
的”。西藏当局于11月初、12月初分别向美国提出“援助”要求。1950年1月2日
,再次致电彭德怀等,强调“西藏人口虽不多,但国际地位极重要,我们必须占
领”;同时敦促“如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应当争取于今年四月中旬开始向西藏
进军,于十月以前占领全藏”。 1950年3月1日,美国经过短暂的犹豫后,开始试探向印度提出“美国和/或英国与
印度合作满足西藏的要求”,并致电美驻印使馆要求向印度表达“国务院希望印
度能满足西藏有理由的防御需求,并相信印度最好在其能力范围内,继续承担援
助西藏的基本责任”。 3月8日,亨德森致电艾奇逊披露,英国不断鼓励印度政府
对西藏叛乱分子扩大军事援助,印度已向西藏叛乱分子提供可用半年的“满足西
藏小型武器要求,不是什么实质上针对中国共产党的军事项目”。 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旋即出兵朝鲜,7月22日,艾奇逊明确电告美驻印度使馆
:“国务院现在便于向西藏保证美国将提供援助。”要求使馆通知西藏叛乱分子
:“美国准备帮助西藏获得援助和资金。”如果印度愿意提供交通便利,“美国
愿意帮助西藏”。 9月9日,西藏叛乱分子代表夏格巴等“拜见”美国驻印大使亨
德森,表示“西藏政府已经采取了坚定的立场,使用武力对抗中国共产党的入侵
”,并对“美国主动提出提供军事援助表示深深的感激”。夏格巴等向亨德森表
达了“西藏想要的是独立”的迫切愿望。在得知印度和英国政府对西藏“独立”
持消极态度、“印度政府似乎在‘西藏问题上洗手不干了’” 的报告的第二天(
10月27日),艾奇逊致电美驻印使馆“希望印度政府尽快知道,美国希望能对西
藏局势有所帮助”,指示亨德森“拜会尼赫鲁,根据自己的判断告诉他,美国和
印度一样关注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入侵西藏的报道”;“美国希望以所有可能的
方式同印度政府合作,美国相信中国征服西藏与绝大多数西藏人民的愿望和最大
利益格格不入”。 10月31日,亨德森会见印度外长巴杰帕依得知印度不准备撤回
在拉萨的印度代表团,尼赫鲁指示“在印藏边界西藏军官提供军事训练的印度官
员”,“继续他们的工作”;同时也告诉亨德森:“目前美国最好不要采取任何
行动,美国的行动会给共产党中国提供机会重新指责大国对西藏不怀好意,让印
度领导人感到美国正不遗余力地利用北京对西藏的进攻在共产党中国和印度之间
制造分裂。”巴杰帕依告诉亨德森:“即使中国和印度之间有分裂,也显然来自
于事件的推动,不是来自于外部大国的帮助。” 11月3日,亨德森拜见尼赫鲁“
希望能做一些我们能做的有所助益的事情”。尼赫鲁再次明确告诉他:“美国现
在什么都不做,少说一些话是最有帮助的事情。” 10月24日,就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的前一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西藏昌都
战役胜利结束。此役共消灭藏军、争取起义人员5700余人,约占藏军总数三分之
二,一举解放了藏东政治、经济中心昌都及其周围广大地区,打开了进军西藏的
门户,并扩大了人民解放军在藏区的政治影响。 1951年5月23日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正式签署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
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5月24日,毛泽东主席在怀仁堂接见西藏和谈
代表,并举行盛大宴会,庆祝签订和平解放西藏办法。中国人民解放军遵照毛泽
东主席的指示,于1951年8、9月间,分路向西藏首府拉萨和平进军,先后进驻拉
萨及日喀则、江孜等边防重镇,实现了中国大陆最后一个省区的和平解放。西藏
和平解放粉碎了美国配合东亚朝鲜战场从中国西部地区牵制中国国家力量的企图
。 但美国并未放弃对新中国的颠覆目标。1951年5月17日,也就在中央政府与西藏地
方政府签署《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前几天,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提交《美
国在亚洲的政策和行动方针》(NSC48/5)认为: 在继续承认国民党政府是中国合法政府的同时,对于共产党中国,美国现在应该
: a. 继续努力通过联合国部队在朝鲜的作战,使中国军队遭受重创,以削弱中国共
产党的政治、军事力量与威望。 b. 采取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扩大和加强培养非共产党领导人物,并尽量影响在
华的反对目前北平政权的领导人物和人民,使北平政权能改变方向或被取而代之
。 c. 扶持和帮助在中国国内和国外的反共力量,以便发展和扩大中国对北平政权统
治的反抗,尤其是在中国南部。 1954年4月7日,艾森豪威尔总统提出多米诺骨牌理论,此后美国对华遏制进一步
升级。1958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重申“美国的国家安全将因共产主义对东南
亚大陆地区的统治而陷于危殆”;“任何一个自由国家落入共产党人之手都会助
长其余国家妥协退让的倾向”。 1954年,肯尼迪访问越南,在离开越南时,他已
决心不让印度支那落入共产党之手,“肯尼迪决心要阻止对美国在该地区地位的
侵害”。 1959年4月,艾森豪威尔在演说中首次公开承担了支持南越作为一个单
一国家的义务。“这一行动,成为60年代美国大规模卷入越南战争的先导”。 与1950年6月美国军事干涉朝鲜后突然全力支持“藏独”势力的原因一样,在美国
即将大规模军事干涉印度支那前夕,美国再次启动那张并未停止的“藏独”牌。
解密档案表明,1958年9月,中央情报局决定秘密增加对叛乱者的资助,以扩大其
反对中央政府的游击战,得到艾森豪威尔总统的批准。 1956年欧洲社会主义国家波兰和匈牙利出现动乱,蒋介石集团也受到鼓舞,1957年
9月16日,蒋介石在与美国驻韩国大使会谈中承认:去年秋天以来,他 “继续在
新疆、西藏和内蒙古进行反共活动。中华民国政府对这些活动的发展保持密切的
关注,但其他国家对此则很少注意。从5月份以来,这些反共活动几乎已成了既成
事实,这促使共产党采取严厉手段”。 与美国决心干涉越南的政策遥相呼应,1959年3月10日,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公然撕
毁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签订的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即《十七条协议
》),发动了以拉萨为中心的全区性武装叛乱,炮轰其驻地罗布林卡并诬是解放
军所为,并于3月17日将达赖喇嘛劫出拉萨。达赖离开后,叛乱分子于3月 20日凌
晨向解放军发动全面进攻。解放军在击溃叛匪后迅速向山南挺进,年底平息了拉
萨、山南及青藏和川藏公路沿线的叛乱,1960年底,全区叛乱基本平息。 与1950年“藏独”分子阻碍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西藏的分裂活动是配合美国朝鲜
半岛行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的道理一样,1959年西藏叛乱也是美国即将大规模干涉
印度支那行动,遏制中国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 因此,叛乱期间,“藏独”分子
一直得到美国或明或暗的支持。 1959年4月1日,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韦什尔??杜勒斯告知艾森豪威尔
总统:“鉴于西藏抵抗运动最近出现高潮,达赖喇嘛出逃印度导致西藏合法政府
同中共政府彻底决裂,我们正在现行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制定计划。” 4月23日,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403次会议上中情局局长杜勒斯通报“看来康巴地区的起义
力量已被完全击垮。拉萨的起义力量可能处于同样的境地。” 同日,达赖托转“
请求美国承认自由西藏政府,并影响其他国家也这样做”的信。4月30日,代理国
务卿狄龙向艾森豪威尔总统提出答复建议,告诉达赖美国“一接到他有关承认的
要求,就立即开始了研究,并正在考虑我们和其他国家可以采取的措施”;同时
还在内部保留了“承认似乎可作为一种实践措施,但只能是在举措会得到其他国
家、包括亚洲国家的热切回应之后,才能加以实施” 的考虑。5月5日,就承认达
赖“政府”问题远东事务助理饶伯森致国务卿赫脱的研究报告建议“我们不应该
鼓励达赖喇嘛提出承认要求,除非我们肯定这一要求将得到很好的回应”;美国
“将给予他们的呼吁以同情的考虑,支持寻求自由世界其他国家的支持”。同时
也提出“如果我们能争取到众多的自由世界国家包括亚洲国家的合作,就应该给
予承认。如果得不到这种合作,我们应重新评估局势以决定采取何种方针。” 此
后,美国对达赖的支持基本守此底线。在此基础上,美国政府也制定了长期计划
,计划目标是“在西藏内部和外国,尤其是印度,支持西藏独立,并建立一个反
共产党中国的抵抗力量”; “在政治行动和宣传领域,西藏计划的目标是通过在
西藏人和其他国家当中支持在达赖喇嘛领导下的西藏独立,削弱中国政权的影响
和活动能力;形成能够阻止西藏内部可能出现的政治发展的抵抗力量;达到国家
安全委员会5913/1号文件中最初确立的美国政策目标,遏制中国共产党的扩张”
。为此“中央情报局派出小组支持西藏抵抗运动”,同时也认为“西藏人继续有
效的抵抗,不仅会给中共造成很大麻烦,还有助于在整个地区保持抵抗的火种”
;“这不仅是出于对西藏的人道主义考虑,也是为自由世界的长远着想”。 1960年
2月4日,白宫举行有总统艾森豪威尔参加的会议,在听取中央情报局局长杜勒斯
关于“支持西藏抵抗运动”的计划执行汇报后,“总统批准按照预定方针继续执
行该计划。” 1964年起,约翰逊政府逐步将美国在越南军事行动从“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
战争”。与此相配合,1964年1月9日,美国中央情报局也加大实施“西藏计划”
力度,每年所需经费173.5万美元,并认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除非中国及西藏
的事态发生突然变化,这一有关西藏的长期政治计划的开支预计不会超过这个数
字”。 1966年,中国出现“文化大革命”风暴,“中国及西藏的事态”确实“发
生突然变化”并对美国的“西藏计划”造成灾难性的影响。1968年年初,美国在
越南战场遭到越南南方军民发动春节攻势,败局已定,与此同时,由国务院、国
防部和中央情报局等机构代表组成的、负责海外秘密行动的部际小组“303委员会
”于1月16日提交的“关于西藏各项行动的情况报告”也对“西藏计划”作出极其
悲观的评估,认为: 中国的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巨大混乱蔓延到西藏,这包括内部交通、通讯、旅行的
破坏,以及治安和秩序在很大程度上瓦解。不幸的是,没有明显的迹象表明西藏
人民想利用这一内部混乱寻求进一步的自治。中国的安全状况并没有显示出恶化
的迹象;而且他们对西藏的控制,不论是在政治方面还是在军事方面,仍像以往
一样广泛深入。西藏领导层已经被清除。由于中国人直接控制当地的行政,大量
的秘密财产被发现并被消除。 越南战场的失败导致美国在东亚实行收缩政策,中央情报局逐渐取消了在美国国
内对叛乱分子的训练计划,美国对“藏独”支持的年度预算被压缩到不足120万美
元。 尼克松上台,美国针对西藏的计划被逐渐抛弃。
转载请注明出自兴华论坛(http://www.1911.cn/bbs/),地址:http://www.1911.cn/bbs/thread-58356-1-1.html
何新读书交流群:一群:11132141(已满);二群:87011116(已满);三群:85027641(已满);四群:63959836;五群:96816936,六群:120649595,七群:120649976。
不打不相识:力所不及的对华遏制全面失败 张文木 - 『 何新论坛 』 - 兴华论坛 ---... 中国的大方与小气 - 『 何新论坛 』 - 兴华论坛 ---何新|新国家主义经济观|国学|... 关于国际寡头控制世界人口计划的出笼时间 - 『 何新论坛 』 - 兴华论坛 ---何新|. 论毛泽东对中国的十大历史性贡献 - 『 何新论坛 』 - 兴华论坛 ---何... 卢麒元:中国不需要被崛起! - 『 何新论坛 』 - 兴华论坛 ---何新|新国家主义经济... 西方人为什么怕毛泽东[转贴] - 『 何新论坛 』 - 兴华论坛 ---何新|新国家主义经... 东方时事100423[ZT] - 『 何新论坛 』 - 兴华论坛 ---何新|新国家主义经... 何新六十自述:我看未来淡如清水(新稿) - 『 何新论坛 』 - 兴华论坛 ---何新|新... 联合早报: 孤独的中国![ZT] - 『 何新论坛 』 - 兴华论坛 ---何新|新国家主义经济观|国学|哲学|逻辑 - Powered by Discuz! 保守与突围:新儒家如何可能? - 『 新国学论坛 』 - 兴华论坛 ---何新|新国家主义... 何新六十自述(修改稿):对中国未来命运与前途的再思考 - 『 何新论坛 』 - 兴华论坛 ... 张文木巅峰之作:印度和中国发展道路差异及其后果 - 『 何新论坛 』 - 兴华论坛 ---... 两会上,信仰毛主席女性征服了德国记者 - 『 何新论坛 』 - 兴华论坛 ---何新|新国... 转,不知真假,马云向温家宝总理专题汇报 - 『 何新论坛 』 - 兴华论坛 ---何新|新... 东方时事2010年7月16日[ZT] - 『 何新论坛 』 - 兴华论坛 ---何新|新国... 何新:我认为存在试图摧垮中国经济的经济学阴谋 - 『 何新论坛 』 何新新浪博客最新文论:复兴中国之路是重建新型社会主义 - 『 何新论坛 』 - 兴华论坛 ... 德国电视台披露:CIA颠覆齐奥塞斯库真相被披露 - 『 何新论坛 』 - 兴华论坛 ---... 超有哲理的俏皮话 - 日志 - zx666peng- 兴华论坛 ---何新|新国家主义经济... 何新六十自述(修改稿):对中国未来命运与前途的再思考 - 『 何新论坛 』 何新六十自述(修改稿):对中国未来命运与前途的再思考 - 『 何新论坛 』 重发,复习---------何新:中国人该有过苦日子的思想准备 - 『 何新论坛 』 - ... 我的移民梦醒了 - 『 千百年眼 』 - 兴华论坛 ---何新|新国家主义经济观|国学|哲... 何新学术思想人生述评[兴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