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皇帝世袭到官吏世袭,中国吏制向何处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31:41
中国有着最悠久的封建历史,皇权天授在这个民族中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辛亥革命虽然打到了皇帝,但皇权思想并没有彻底根绝。

皇权制度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嫡传——根据血统选择继承者。由于中国的封建制度是比较“聪明”的封建世袭制度——皇位的世袭,而官吏科举,使封建社会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

辛亥革命以来,除了民国时期短暂的袁氏窃国,张勋复辟和日据时期的满州国,皇权世袭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中华民国总统之蒋氏两代,从程序上依然是民选)。

中国大陆文革之前,干部制度是功酬制——看各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过程中立下的功劳,然后就任相应的岗位。文革之中,看对党中央主席的忠诚程度和对“走资派”造反的程度,吏制非常混乱——这段时期大约持续了两年,后来毛泽东提出“三结合”的干部体制,形成了七到八年时间的功酬(造反也是某种形式上的功酬——看文革之中的功劳大小)。

文革之后,中共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打开国门,实行改革开放。此时,急需大量能够执行邓政策的干部,所以,邓提出了干部的“三化”标准——革命化、知识化、年轻化。并正式实施“公务员”考干体制——实际上这种吏选方式,并没有超出两千年封建科举制多少。

三十年改革开放以来,吏选机制正逐渐走向官吏世袭——从封建皇权世袭,官吏科举,退化为举国官吏的世袭制——似乎要重走欧洲封建世袭的老路。

在封建科举时期,草根一族,可以通过“学而优则仕”的科学制度,走向管理国家。因为这些官吏中,很多来自底层,对底层百姓的需求比较清楚,所以对官方的决策正确和各方利益均有兼顾,对封建时期的稳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邓时期短暂的三化考官制,大批干部从底层被起用,人才倍出,经济和社会都有了较好的发展。

现在,中国吏制出现的世袭迹象——没有关系考不进公务员,考进了公务员得不到提拔,或者官位暗码有价,成了金钱采办的商品,虽然有人说,“除了能力之外的其它都是零”——但明眼人都很清楚,不弱智当不了领导——很多决策也侧面印证了这些。相信不久的将来,“通过”中国公务员的“考生”中,二代三代非富即贵者,将远远超过草根家庭的比例。到那时,不知民生艰难,问百姓“何不食肉糜”者会越来越多。

从皇帝世袭到官吏世袭,中国吏制向何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