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一个你不可不来的地方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27:18
[转] 滁州—一个你不可不来的地方
转载自雨荷    转载于2010年06月27日 20:08 阅读(2) 评论(0) 分类:个人日记
举报
滁州—一个你不可不来的地方
1.基本概况
滁州市(chú zhōu shì )位于北纬31°51′一33°13′、东经117°09′一119°13′之间。滨临长江,坐落于安徽省东部,是六朝古都南京的江北门户,素有“江淮翡翠、金陵锁钥”之称。东与江苏省南京市、扬州市、淮安市接壤,西与安徽省淮南市、合肥市毗邻,南与巢湖市相连,北与蚌埠市交界。滁州下辖两区四县,代管两个县级市,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如画的城市。滁州形成了以机械、电子、建材、食品、化工、汽车为主体的工业体系,是著名的家电城、汽车城。滁州还是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之一,皖江城市群的伙伴城市,并且获得2007年浙商(中国)最佳投资城市、浙商(安徽)最佳服务城市、2008年深港企业投资最具潜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称号。滁州是安徽省首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也是皖东各类商品粮的重要集散地,全市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盛产优质水稻、小麦、油菜籽、玉米、花生、山芋、芝麻、黄豆、绿豆等农副产品。
2.城市历史
2.1名称来源
“滁”最早为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一带地区,古称“滁邑”,因有古滁水而名(今浊漳河)。商王朝时期,尧的孙子大由就被分封于古滁邑,其族被称为“滁黎”、“黎方”。到殷商晚期,大由的后裔传承之国被称为黎侯国,后被西伯侯所灭,周文王在先后戡灭了黎国、邗国(今河南沁阳)、崇国(今河南嵩县)等重要诸侯国,并将自己的国都自西岐迁于丰邑(今陕西长安)之后,“以周为氏”,构成了周族对商纣王都城的直接威胁。西周初期,黎侯国复又为周武王重设,仍由尧帝的后裔承位。传至西周春秋时期,已经多称该地区为“黎”,渐次淡漠了“滁”之称谓。
滁州市辖区在南北朝以前并无建置,“滁州”的名称在隋朝正式出现,滁州的名字,很有可能与其境内的母亲河-滁河有关。滁州城古名“涂中”,而滁河古名为“涂水”。继隋朝“南谯州”更名“滁州”后,涂水也在唐朝更名为“滁河”,沿用迄今。
2.2建城历史
滁州最早为楚国棠邑(今南京市六合区)管辖。南朝·宋元徽元年(473年)十月癸酉,原侨置于今来安县城顿丘山上的顿丘县改治涂中镇(今滁州市区),置新昌郡,属徐州新昌郡顿丘县,这是今滁州市区建制之始。南朝宋元徽元年(473年)置新昌郡,迁郡、县(顿丘)治于涂中镇(今滁州市区)。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年),改新昌郡为永阳郡,并置南谯州(均治顿丘,今市区)。.隋开皇九年(589年)“滁州”之名正式出现。此后一千多年基本保持建置,管辖清流(今滁州市辖区)、全椒、来安三县。民国初年废为“滁县”,不再辖县。1949年滁县解放后,设立滁县专区,辖9县。1982年恢复“滁州”,称滁州市。1992年升级为地级市,辖2区6县。1993年、1994年天长、嘉山相继撤县设市,滁州辖2区4县,代管2个县级市。
2.3主要建筑                
2.4城市布局
老城区组团:铁路以西、明光路以北划为老城区组团。主要是疏解中小学校、市级办公和大型的商业设施。疏通环城水系,保护老城的道路网格局。老城主要是安排旅游、文化、休闲、居住、小型商业设施用地。
城西组团:京沪铁路以西、明光路以南、花园路以北的用地为城西组团,是居住、工业、公共设施综合片区。
城南组团:环滁西路与京沪铁路、花园路与外环路之间的用地是城南组团,主要布置市级公共设施用地,居住、工业、仓储用地。新城市中心区布置在城南组团城市双中轴线之间。
城东组团:京沪铁路以东、外环北路以南为城东组团,是以工业为主的组团。
高速铁路站前组团:京沪高速铁路以北、外环路以南为高速铁路站前组团,主要布置公共设施、居住用地。
城北组团:外环北路以北、蚌宁高速公路以南为城北组团,主要布置工业、物流、居住用地。
琅琊山风景区: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城市郊邑公园。
3.行政区划  滁州市为安徽省地级市,管辖2个市辖区、4个县,另外代管2个县级市。
3.1市辖区
琅琊区 面积 125.9平方千米,人口24.87万。邮政编码239000。区人民政府驻环滁西路。
(辖 扬子街道、清流街道、琅琊街道、东门街道、南门街道、西门街道、北门街道共七个街道)
南谯区 面积1273平方千米,人口27万。邮政编码239000。区人民政府驻双拥东路。
4.5 主要河流
滁河(南谯区、全椒县、来安县)、清流河(琅琊区、南谯区)、襄河(全椒县)、来安河(来安县)、沙河(南谯区)、池河(明光市、定远县)、淮河(凤阳县、明光市)、白塔河(天长市)。
4.6 主要湖泊
西涧湖[城西水库](琅琊区)、沙河集水库(南谯区)、碧云湖[黄栗树水库](全椒县、南谯区)、女山湖(明光市)、七里湖(明光市)、高邮湖(天长市)、花园湖(凤阳县、明光市)、屯仓水库(来安县)、釜山水库(来安县、天长市)、城北水库(定远县)。
4.7 气候地理
滁州市地处江淮之间丘陵地带,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气候特征可概括为:冬季寒冷少雨,春季冷暖多变,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气爽。全市年平均气温15.4℃,年平均最高气温20.1℃,年平均最低气温11.4℃,年平均降水量1035.5毫米。梅雨期长23天。年日照总时数2073.4小时。初霜为11月4日,终霜为3月30日,年无霜期210天。滁州市域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全市地貌大致可分为丘陵区、岗地区和平原区三大类型,地势西高东低,全市最高峰为南谯区境内的北将军岭,海拔399.2米,围绕丘陵分布的平台和波状起伏地带,构成岗地区,滁河、淮河沿岸和女山湖、高邮湖的滨湖地带是主要的平原区。
4.8 主要山脉
琅琊山(琅琊区、南谯区)、皇甫山(南谯区)、神山(全椒县)、韭山(凤阳县)、张八岭(明光市)
5.综合经济
5.1 经济概况
滁州市经济格局呈现北-东两级。北部(凤阳、定远、明光)以农业、旅游、农产品深加工、非金属深加工为主,东部(天长、来安、琅琊、南谯、全椒)以家电、机械、纺织、化工为主。
滁州是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常年粮食总产约占安徽省的七分之一,年调出商品粮总量约占安徽省的三分之一,商品率高达60%以上,是安徽省乃至全国的重要粮仓,有“安徽第一粮仓”之称。
西门子
滁州年产彩电、冰箱、空调等1400多万台,其中彩电产量占了安徽省的“半壁江山”、冰箱占1/3、家用空调占10%。滁州因为聚集了一大批诸如西门子、康佳、扬子空调等国内生产基地,渐渐演变成长三角地区的家电集群。
5.2 主要企业
市区:博西华家用电器有限公司、安徽康佳电器有限公司、中国扬子集团滁州扬子空调器有限公司、安徽长丰扬子汽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琅琊山矿业总公司、安徽中烟工业公司(滁州)、滁州行田电产有限公司、滁州正大有限公司、科思技术(滁州)有限公司、万江电子(滁州)有限公司、守塑科技(滁州)有限公司、蓝岭家纺(安徽)有限公司、滁州市广通汽车有限公司
全椒:安徽全柴集团有限公司
天长:安徽天大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3 园区概况
省级开发区: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天长经济开发区、全椒经济开发区、来安经济开发区
省级工业园区:南谯工业开发区、定远工业园区、凤阳工业园区、明光工业园区、天长省级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区、来安汊河新区、滁州城东工业园区、滁州城南工业园
5.4 重点乡镇
南谯:乌衣镇、沙河镇、腰铺镇
来安:新安镇、半塔镇、汊河镇
全椒:襄河镇、古河镇、六镇镇
天长:秦栏镇、铜城镇、汊涧镇
明光:涧溪镇
定远:定城镇、炉桥镇、池河镇
凤阳:府城镇、临淮关镇、小溪河镇
5.5 大滁城建设
大滁城地域由滁州市琅琊、南谯二区和来安、全椒两县构成,总面积为4472平方公里。在大滁城地域统一规划,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打造城镇密集区,提高区域竞争力。近期规划为2008 年—2010年,远期规划为2011年—2020年。
大滁城整体功能定位为南京都市圈西北门户城镇密集区,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技术转移先导区,长三角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休闲后花园之一。发展战略为“大滁城地域共建·共享·同城化”战略,形成“一主三副多点”的空间结构,并按照宏观控制的原则,立足市政府事权,从规划的制定、建设项目的管理、管治的重点明确大滁城地域发展宏观控制与区域空间管治。
6.科技教育
6.1 科技发展
近年来滁州市以火炬计划为先导,大力推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在火炬项目的示范、引导和推动下,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市初步形成了以新材料、高效节能、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行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6.5 高等教育
滁州学院、安徽科技学院、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滁州技师学院(筹))
6.6 重点中学
滁州中学、滁州二中、滁州实验中学、全椒中学、来安中学、天长中学、炳辉中学、凤阳中学、定远中学、定远二中、定远三中 明光中学
7.交通区位
7.1 铁路运输
滁州地处皖东,历来为南京江北门户,地理位置优越。京沪铁路、京沪高铁、宁西铁路穿行而过。境内设有四客运站:滁州站、滁州南站(在建)、全椒站、明光站。并且还设有炉桥站、青岗站(在建)、凤阳站等小型站。
滁州是全国铁路里程距离南京最近的城市。坐火车从滁州到南京只需30分钟左右。但是多半快车在滁州车站不停,在乘坐之前要询问清楚自己的车次和进站停靠情况。在市内乘坐1、2、4、8、9路公交车都可以到达。
滁州市火车站 (滁州市天长东路)问讯电话:0550-3052931 票房:2114222

铁路:京沪铁路宁西铁路
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在建)沪汉蓉高速铁路(在建)
7.4 城市公交
滁州市区共有10条公交线路,多为当地生产的扬子客车,无人售票,票价一元。全部公交线路为:
1路(东门口 -- 滁东三岔路)、2路(磷肥厂 -- 山水人家)、3路(二院 -- 担子)、4路(火车站 -- 腰铺)、5路(北关 -- 花园路)、8路(一水厂 -- 大王)、9路(城郊 -- 火车站)、10路(北门转盘 -- 城东工业园)、11路(市委党校 -- 一院住院部)旅游专线、12路(磷肥厂 -- 丰乐南路)
7.5 出租车
滁州市内的出租车主要有别克赛欧、桑塔纳、羚羊、千里马等车型,起步价4元,超过2.5公里每公里1.5元,夜间(23:00-次日05:00)起步价为5元,另加夜间补贴等费用,其他费用,如中途停车等,可面议。
8.建置沿革  【先秦时期】(远古、周、春秋、战国)
滁州市区开发较早,远古时期属淮夷南下的主要活动区。早在三代,为钟离(位今凤阳县临淮镇北)等方国领地。
西周,仍为钟离封国领地。
春秋时期,滁州市区先属楚国棠邑(今南京六合),先后为吴,越,楚北上东渐的争夺战场及其附庸钟离,椒邑的领地。
战国初期,自周元王二年(前474年)越灭吴,为越国与楚国的争峙场所,但常为楚有。周显王十三年(前356年),楚灭越后为楚有。
【秦】
秦 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今市区为秦九江郡(治寿春)东城县管辖。
【汉】(西汉、东汉、新)
西汉 汉王元年(前206年),今市区分属九江国九江郡的全椒、建阳(治今来安水口)、东城(治今定远下马铺)3个县分领。高祖四年(前203年)七月3个县改属淮南国九江郡。元封五年(前106年)四月,九江郡属扬州刺史部。
王莽新朝 王莽篡汉,改九江郡为延平郡(治寿春)。东城县改为武城县。3个县仍属扬州刺史部延平郡。
东汉 复九江郡,撤销建阳县并入全椒县,今市区属扬州九江郡全椒县。
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全椒为侯国,属九江郡。建初四年(公元79年),全椒侯国改属下邳国。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国除,复为全椒县。
【三国】(魏国、吴国)
三国 公元220年十月滁州入魏国,仍为扬州九江郡全椒县管辖。.后吴国北上江淮,滁州入吴。吴废全椒县,置屯田都尉,滁州属吴国扬州管辖。
【晋】(西晋、东晋)
西晋 复全椒县,滁州属扬州(初治寿春.咸宁六年,改治建业,今南京市)淮南郡,为全椒县、东城县分领。
东晋 初期仍属扬州淮南郡全椒县等分领,但全椒县境内侨置十分复杂,主要属侨置于今全椒县境内的南谯郡及侨置于今来安县境内的顿丘县等郡县分领。
【南北朝】(宋、齐、梁、陈、东魏、北齐、北周)
南朝 宋仍置南谯郡。南朝宋元徽元年(473年)置新昌郡,迁郡、县(顿丘)治于涂中镇(今滁州市区)。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年),改新昌郡为永阳郡,并置南谯州(均治顿丘,今市区)。北朝 太清三年(549年),南朝梁丧失江北土地,今滁州市区入东魏,改置谯州(仍治顿丘),市区分属新昌郡所领顿丘(今琅琊区)及赤湖(今南谯区城郊),荻港(今南谯区沙河镇),薄阳(今南谯区腰铺镇)4个县。东魏武定八年(550年)五月,北齐代东魏。北齐天保三年(552年),改谯州为南谯州,今市区仍为新昌郡的顿丘、赤湖、荻港、薄阳等四县分领。
南朝 陈太建五年(573年)五月伐北齐,收复今市区。后复入北齐,后复属陈,建置不变。太建七年三月,复置南谯州。今市区为新昌郡顿丘、乐钜2个县分领。北朝 北周太建十一年十二月滁州市区入北周,仍为南谯州新昌郡(均治顿丘,今市区)顿丘县。
【隋】
隋 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南谯州为滁州,废新昌郡为新昌县(州,县均治今市区),废顿丘、乐钜、高塘县入新昌县。滁州辖新昌县一县。开皇十八年,改新昌县为清流县(仍治今市区)。大业元年(605年),撤销滁州,全椒县复置,与清流县一起改属扬州(今江苏扬州市)。大业三年四月,改扬州为江都郡(仍治今扬州市),清流县、全椒县属之。
【唐】
唐 武德三年(620年),复置滁州(仍治清流县)。贞观元年(627年),滁州属淮南道。景龙三年(709年)析清流县东部置永阳县(今来安县),滁州辖清流、全椒、永阳三县。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淮南道为一级政区(治扬州,今扬州市),今市区为淮南道滁州清流县。天宝元年(742年),改滁州为永阳郡(仍治清流县)。乾元元年(758年),复名滁州。"安史之乱"后,市区仍属淮南节度使(治扬州)滁州清流县。
【五代十国】(吴国、南唐、后周)
公元907年四月,今市区属吴国,属淮南节镇滁州清流县。吴武义元年(919年),滁州改属清淮军。.乾贞元年(927年),改属寿州滁州清流县。
吴天祚三年(937年)十月,南唐取代吴国。升元二年(938年)改滁州永阳县为来安县,仍属滁州。保大元年(943年)三月,滁州(仍治清流县)改属定远军节度(治钟离),辖清流、全椒、来安三县。
后周 显德四年(957年)十二月,滁州入后周,仍置清流县(今市区),辖县不变。
【宋】(北宋、南宋)
北宋 公元960年,北宋取代后周。清流县初属淮南道滁州(治清流县)。至道三年(997年),改为淮南路(治扬州,今扬州市),滁州仍属之,辖清流县、全椒县、来安县。.熙宁五年(1072年),滁州改属淮南东路(治扬州),辖清流、全椒、来安三县不变。
南宋 公元1127年二月,金灭北宋。五月一日,南宋复建淮南东路(仍治扬州)。今滁州市区仍为滁州清流县,辖县不变。建炎四年(1130年)十一月,金兵陷滁州;十二月,滁州为南宋收复。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九月,金兵陷滁州;不久,为南宋收复。隆兴二年(1164年)十一月,金兵又陷滁州;不久又被南宋收复。开禧二年(1206年)十二月,金兵又据滁州,后又归宋。嘉熙年间滁州驻地移驻王家沙(今南谯区黄泥乡)。景定五年(1264年)回治今滁州市区,辖县不变。
【元】(元、大宋、吴)
元 至元十三年七月,滁州改属江淮行省(治扬州)。十五年,滁州升为滁州路,仍治清流县(今市区)。二十年,复降为州,改属江淮行省扬州路(治今江苏扬州)。二十一年,为江浙行省扬州路滁州。二十八年十二月,改属河南江北行省扬州路(治扬州),辖县不变。至正十二年(1352年),改属淮南江北行省扬州路,辖县不变。至正十四年七月,江淮义军郭子兴、朱元璋部占领滁州。至正二十三年三月辛丑,朱元璋解安丰之围后,挟持大宋小明王韩林儿至滁州,滁州属大宋江南行省(治应天府,今南京)。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正月,朱元璋改宋为吴,滁州属吴江南行省。
【明】(明、南明)
明 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建立明朝。滁州(治清流)为江南行省(治南京)管辖,辖清流县、全椒县、来安县三县。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废江南行省,改应天府为南京,撤销清流县、全椒县入滁州,滁州属中书省扬州府,仅辖来安一县。洪武七年八月,滁州改属凤阳府(治临淮,今凤阳县临淮镇)。八年十月,凤阳府改治凤阳县(今凤阳县府城镇)。十三年正月,滁州改属六部凤阳府。洪武十四年(1381年),滁州升为直隶州,直属六部,复置全椒县。辖全椒、来安两县。二十二年二月,滁州直隶京师(今南京)。永乐元年(1403年),京师更名南京,滁州直隶南京。南京所辖地区称南直隶。景泰年间,滁州直隶南京庐凤淮扬巡抚,辖县不变。
南明 崇祯十七年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明亡,但滁州仍属福王控制区。今市区仍属南直隶滁州。五月,今市区属南明弘光政权滁和镇(治庐州府,今合肥市),仍为滁州管辖。
【清】(清、太平天国)
清 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滁州入清,仍属南直隶。顺治二年五月十六日,清朝灭南明弘光政权,平定江南。闰六月乙巳(1645年8月19日),滁州(治市区)直隶江南省(治江宁,今南京市)。顺治十八年,滁州改属江南省左布政使司(驻江宁,今南京市),辖全椒县、来安县。康熙元年十二月甲子(1663年2月2日),滁州改属江南省安池太道(治池州府,今贵池市区。六年,还治芜湖,今芜湖市)。顺治六年七月甲寅(1667年8月30日),滁州改属安徽省(治安庆府,今安庆市)。二十一年十月乙亥(1682年10月31日),滁州改属江安十府储粮道(专业道,清初设,治徽州府,今歙县城徽城镇)。雍正十一年十二月癸亥(1734年1月20日),滁州改属庐凤道(治凤阳,今凤阳县城府城镇)。十三年七月十三日(1735年8月29日),滁州改属庐凤颍道。同治四年六月甲午(1865年7月23日),滁州改属安徽省安庐滁和道(治安庆府,今安庆市)。光绪三十四年五月甲午(1908年6月8日),滁州属安徽省皖北道(治凤阳,今凤阳县城府城镇),辖县不变。
太平天国 咸丰三年四月九日(1853年5月16日),太平军攻占滁州城。天平天国期间,滁州(仍治今市区)属安徽省(治安庆郡,今安庆市),辖全椒县、来安县不变。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南京政府、汪伪政府、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
北京政府: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道;4月,废州改县,滁州降为滁县,直属安徽省。全椒县、来安县不再隶属滁州。3年6月2日,滁县改属安徽省淮泗道(治凤阳)。
南京政府:民国16年6月20日,皖北战事结束,为国民党政府收复。7月25日,滁县属国民党安徽省。次年8月,安徽正式废道,滁县直属安徽省。31年4月2日,滁县属第四区。10月10日,滁县属第五专区(专员驻滁县,今市区)。
26年12月底,滁县沦陷于日军之手(县政府先后迁驻含山县仙踪镇,全椒县古河镇及施家集)。27年7月,滁县仍属第五专区(专员于1938年2月改驻含山县,12月,改驻全椒县古河镇)。11月10日,改属安徽省皖北行署。29年2月2日,撤销皖北行署,滁县属安徽省第五专区。
抗日战争胜利后,第五专区改驻嘉山县明光镇(今明光市区)。
汪伪政权:民国26年(1937年)12月18日,日军陷滁城,扶植"滁县治安维持会"汉奸政权。27年7月12日,滁县改属“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安徽省”。.滁县伪政权继改为“滁县自治委员会”。12月,改称“滁县政府”。29年3月,改属“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即汪伪南京政府)安徽省”。32年7月25日,滁县改属“安徽省第四专区”(专员驻滁县)。34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18日,国民党第七军接管汪伪“滁县政府”。
中国共产党建政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创建的淮南抗日根据地在民国29年8月1日至32年1月所建的津浦路西各县人民抗敌联防委员会(驻今定远县境内)设滁县。32年2月,改称津浦路西专员公署(仍驻定远县境内),滁县全椒县合并,改设滁全县(驻前张村)。11月改称滁县。34年8月,改驻施家集(辖全椒县5个乡及滁县花山、章广、珠龙、庙山4个区20个乡)。10月,撤津浦路西专员公署,改属苏皖边区行政公署第四专区。11月,滁全县并入定远县南部地区,改称定滁全县(驻太平集)。35年7月撤销,定远县、滁县、全椒县恢复。
中国共产党建政解放战争时期:民国37年3月,成立定滁县政府(驻施家集)。属淮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津浦路西专区(定滁县先后辖定远县的藕塘、天长集、大桥、老人全4个区及滁县皇甫、花山2个区)。6月改属江淮解放区第一专区(驻天高县境内);又设滁县(先后辖滁县东部的城区、沙河、乌衣、丰山4个区及后划入江浦县的东葛区2个乡)。属江淮行署第四专区(驻定远县境内。后定滁县改辖滁县西境的皇甫、花山、关山、大柳4个区及定远县藕塘区,仍驻施家集)。
民国38年1月24日凌晨,滁城解放,后以东部的滁县所属江淮行署一专区改称皖北一专区;西部的定滁县改属江淮行署四专区,改称皖北定远专区,又称皖北四专区。1949年4月15日,调整为滁县。改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驻合肥市)滁县专区。.6月下旬正式组建滁县专区。滁县专区管辖滁县、来安、全椒、江浦(今南京浦口)、炳辉(今天长)、嘉山(今明光)、盱眙(今淮安盱眙)、定远、凤阳等9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建国,滁县仍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滁县专区。1952年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安徽省,滁县专区改属安徽省(驻合肥市)。1953年1月,江浦县由安徽省滁县专区划回江苏省。1955年,盱眙县由安徽省滁县专区划归江苏省。1956年1月12日,撤销滁县专区,滁县以及滁县专区所辖各县改属安徽省蚌埠专区。1959年3月22日,撤销滁县、全椒县,组建滁全县(仍驻滁城,今市区),属蚌埠专区。1961年4月7日,滁全县改属安徽省滁县专区(均驻滁城)。12月15日,撤销滁全县,恢复滁县、全椒县。1971年3月29日,滁县专区更名为滁县地区。
1982年11月25日,撤销滁县,改设县级滁州市。滁州市由滁县地区行政公署领导。
1992年12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滁县地区、滁州市,设立滁州市(地级)和滁州市琅琊区、南谯区,市人民政府驻琅琊区育新路(今迁至琅琊区琅琊东路)。琅琊区辖东门、南门、西门、北门、琅琊、清流、扬子7个街道办事处,区人民政府驻丰乐路(今迁至环滁西路);南谯区辖南谯街道办事处和乌衣、沙河、章厂、珠龙、大柳、黄泥岗、汪郢、腰铺、黄圩、花山、大王、城郊、施集13个乡镇,区人民政府驻东大街(即双拥东路)。
将原滁县地区的来安、全椒、天长、定远、凤阳、嘉山(今明光)6个县划归滁州市管辖。1992年12月24日,滁州市(地级)正式成立。1993年1月18日,琅琊、南谯2个区正式成立。
1993年9月18日,滁州市天长县更名天长市(县级),属安徽省滁州市代管。
1994年5月31日,滁州市嘉山县更名明光市(县级),属安徽省滁州市代管。
今日滁州,正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推进“大滁城”建设。一座新兴的工贸旅游城市,屹立在长江北岸。
9.3 消费

滁州的购物去处主要集中在南谯北路、天长东路。白云商厦(滁州市南谯北路738号 电话:0550-3310000)、商之都(地址:滁州市天长东路157号电话:0550-3033188)、北大荒商都(地址:滁州市明光西路与南谯北路交叉处电话:0550-3043522)、水石购物广场(地址:滁州市南谯北路与天长东路交叉处)、五星电器(地址:滁州市天长东路与南谯北路交叉处)、苏宁电器(地址:滁州市南谯北路)、联华超市(地址:滁州市天长东路)、华润苏果购物广场(地址:滁州市天长东路)、长江商贸城(地址:滁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电话:0550-3215828)、皖东国际车城(地址:滁州市丰乐南路281号 电话:0550-3213888)
9.4 娱乐休闲
滁州的休闲场所主要集中在南谯北路、南谯南路、琅琊大道、中都路、凤凰路。欢乐天地娱乐城(地址:滁州市凤凰西路117-1号 电话:0550-2113131)、盛世百代练歌城(电话:0550-2127800)、维也纳歌厅(电话:0550-2122777 )

市区夜色
阿里巴巴自助歌城(电话:0550-3042088)、金碧辉煌KTV(电话:0550-3120088)、宝丽金自助卡拉OK俱乐部(电话:0550-3038123)、傲洲大舞台(地址:滁州市琅琊东路与定远路交叉处)、人民广场(地址:滁州市凤凰东路)、南湖公园(地址:滁州市南谯北路、环城路)、北湖公园(地址:滁州市南谯北路)、清流公园(地址:滁州市清流西路与南谯南路交叉处)、西涧公园(地址:滁州市环滁西路)、莲心湖公园(地址:滁州市来安路与琅琊东路交叉处 )、宋城美食一条街(地址:滁州市宋城街)、铜矿美食一条街(地址:滁州市三里亭路)、凤凰洼水库(凤凰湖)(地址:滁州市环滁西路)、西涧湖(地址:滁州市环滁西路)、南谯小商品市场(地址:滁州市琅琊西路与丰乐北路之间)、东方罗玛浴场(地址:滁州市琅琊西路)、御花园浴港(地址:滁州市中都路)、乡巴佬浴场(地址:滁州市中都路)、阳光时代家居广场(地址:滁州市中都路)
10.旅游景点
10.1 旅游概述
滁州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有名山、名亭、古关、古寺、历史文化遗址等自然人文景观100多处。其中琅琊山、醉翁亭、凤阳明皇陵、白鹭岛风景区、皇甫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景观驰名中外。
滁州拥有琅琊山、皇甫山、韭山、神山四个国家森林公园,明皇陵、明中都城两个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和一批省级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滁州,不仅以自然山水之美著称于世,而且人文景观璀璨夺目,唐宋以来,历代文人都有诗文为之称颂。
滁州名胜首推素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美誉的琅琊山,山中大片天然次生林保存完好,林壑幽美、溪流淙淙,密林之中掩映着建于唐代的琅琊寺和建于宋代的醉翁亭(全国四大名亭之首)及姊妹亭“丰乐亭”;还有集“古驿道、古关隘、古战场”于一体的“金陵锁钥”清流关。山间摩崖石刻遍布,其中“欧文苏字”碑、吴道子观自在菩萨石刻像被称为“镇山”之宝,标志着名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山中植物繁茂,共生长、繁衍、栖息着1031种中草药、672种植物和131种鸟类,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植物园、中草药圃和禽鸟乐园。生机勃勃的全国四大寿梅之一醉翁亭梅树,高大挺拔的独有树种醉翁榆、琅琊榆,更增添了琅琊山神奇的魅力。
凤阳县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以“帝王之乡”、“花鼓之乡”、“大包干”发源地闻名遐迩。全县旅游景点众多,文化内涵精深,明皇陵、中都城遗址和明中都鼓楼气势雄伟;朱元璋出家礼佛的龙兴寺经过几年修复,规模宏大,香火鼎盛;凤阳东南部的韭山洞、禅窟寺、狼巷迷谷、卧牛湖构成了以自然山水野趣为主的休闲度假旅游区。

改革开放以后建成的全椒县吴敬梓纪念馆、天长博物馆(展有大量的西汉出土文物)组成两道亮丽的旅游风景线。全市还有高邮湖(在天长境内70平方公里)、明光女山湖古火山口、全椒碧云湖等大量的旅游资源正在规划开发中,发展旅游事业的潜力巨大。
10.2 推荐景点
市区:琅琊山风景区、皇甫山国家森林公园、清流关、九天峰生态旅游度假区、二郎湖、花山彩云洞
华东的西双版纳·皇甫山
来安:白鹭岛生态旅游区、半塔烈士陵园、孔雀寺
全椒:吴敬梓纪念馆、神山国家森林公园、碧云湖、龙山寺、三塔寺
天长:釜山卧龙公园、天长博物馆、龙岗、护国寺、沃公祠、高邮湖
明光:女山古火山地质公园
定远:虞姬墓、藕塘烈士纪念馆
凤阳:明皇陵、明中都城、明中都鼓楼、狼巷迷谷、韭山洞、龙兴寺、皇觉寺、小岗村
12.著名人物崔白:字子西,北宋濠(今凤阳)人。善花画竹、芰荷、凫雁、道释、鬼神等,尤长写生。极工于鹅,所画无不精绝。宋神宗命与艾宣、丁岘等共画“夹竹海棠鹤图”,艺冠诸人。补图画院艺学。曾作《谢安登东山》、《王子猷访戴》二图,为世所传。
朱耷:(1626—1705),号八大山人。朱元璋后裔。明末清初著名画家。以花鸟画称善于世,笔墨简洁,形象夸张,多画孤鸟而白眼向人。所画山水意境冷寂,借物抒情,以寄寓家国之痛。明亡后,在先人封地南昌建立“青云谱道院”,终生过着亦僧亦道生活。工诗书画印。存世作品颇多,代表作有《河上花图卷》、《松下鸣禽图》、《荷花水鸟图》《藤月图》等。画风对后世写意影响很大,在国内外画坛享有盛誉。
鲁肃:(172—217年),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定远)人。三国时期东吴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和军事家。他不但治军有方,闻名遐迩,而且虑深思远,见解超人。
朱元璋:(1328年—1398年)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原名朱重八(朱八八),后取名朱兴宗。字国瑞。祖居泗州盱眙(今江苏盱眙),生于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祖籍古泗州城(今盱眙县城淮河对岸)其祖父一代迁至豪州钟离(金安徽凤阳东北),少时穷苦,一度入皇觉寺当和尚。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郭死后统率郭部,任小明王韩林儿的左副元帅。接着以战功连续升迁,龙凤七年(1361年)受封吴国公,十年自称吴王。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
吴敬梓:(1701—1754),清代小说家,字敏轩、粒民,号文本老人、秦淮寓客。康熙四十年五月生于全椒县城襄河湾,祖籍六合,自转弟一辈起迁居全椒程家市梅花垄下,先务农后行医。明末清初吴氏家族开始鼎盛,吴敬梓曾祖父和祖父辈有六人进士及第,其中一名榜眼,一名探花。少年时代吴敬梓思想活跃,在接受严格的封建伦理教育、熟读“四书五经”的同时,经常偷窥各种野史笔记、禁书秘本,从中接受了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古代小说中批判黑暗现实的优良传统。吴敬梓的著作,除《儒林外史》外,今天可见的还有《文木山房集》诗文四卷、集外诗引首、联句一首,文两篇。
吴棠:(1813年8月19日-1876年7月20日),字仲宣,号棣华,安徽省盱眙县三界市(今安徽省明光市三界镇老三界行政村)人。 相传吴棠少时“家奇贫,不能具膏火,读书恒在雪光月明之下”。吴棠服官三十余年,历封疆大吏16年,是皖东清史上唯一的封疆大臣,安徽清史上屈指可数的名人,中国漕运史上集权总督,在整个同治朝,一直与直隶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曾国藩、陕甘总督左宗棠等疆臣齐名。咸丰年间“声振江淮”,“金石至交”李鸿章誉之为“天子知名淮海吏”,翰林院编修钱振伦(翁同和姐夫)称其督漕期间“以民慈父,为国重臣。江淮草木知名,天下治平第一人 ”。吴棠一生勤政为民,实心任事,尊师重教,清正廉明。晚期时代无人能比。
方浚颐:(生卒年不详),定远炉桥人。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考取进士。同治八年(1869年)授两淮盐运使。曾国藩督两江时,学士袁保恒主张增加盐价,方浚颐坚决反对。历任渐江、江西、河南、山东各道御史,两广盐运使兼署广东布政使,四川按察史等职。后退出政界,到扬州开设淮志书局。他广揽四方贤士,校刊群籍,重修平山堂。著有《二知轩诗文集》、《忍斋诗文集》、《古香凹词》等著作,流传后世。
王贞仪:(1768—1797),字德卿,号金陵女史,天长人,清代著名女学者。她9岁时,其父就教她作文写诗,王贞仪聪颍好学,读书既专且博,进步很快。同时她因生活在政治上屡遭挫折而中落的家庭,对事故人情十分敏感,成熟较早,对社会现实有独特的思考和认识。她一生虽然只有29个春秋,但著述颇丰,影响深远,除《德风亭初集》外,还有《德风亭二集》6卷、《铁铁余笺》10卷、《星象图解》2卷、《重订策算证论》1卷、《西洋筹算》1卷、《增删女蒙拾诵》1卷、《沈疴呓语》1卷、《象数窥余》4卷、《文选诗赋参评》10卷。后人评论她:“书史所载,女子聪慧,代不乏人,然未有德卿之能兼资文武,六艺旁通者也”。钱仪吉更称其为“班昭之后,一人而已。”
汪道涵:(1915年—2005年)安徽嘉山县(今明光)人,早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3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新四军四支队、五支队。1940年后任淮南嘉山县县长、县委书记,淮南行署副主任,淮南津浦路东专员公署专员,淮南地委财经部部长、行署副主任。1945年后任苏皖边区政府财政厅副厅长、建设厅副厅长,华中军区、山东军区军工部部长、政委,胶东区行署代主任,安徽省财办主任。1949年后任杭州市军管会副主任兼财经部部长,浙江省财办副主任、省财政厅厅长兼商业厅厅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工业部部长。1952年后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迫害。1978年后任对外经济联络部副部长,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1980年后任上海市委书记、副市长、代市长、市长。1985年后任上海市政府顾问、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主任。同年12月28日上海市台湾研究会诞生,他又被一致举荐为名誉会长。1985年,美国塔夫茨大学授予他公共管理学名誉博士称号,以赞扬他在上海市长任内的政绩。芝加哥市授予他荣誉市民称号。1991年12月16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在京成立,年高德昭的汪公被推举为会长。1993年4月27~29日,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汪辜会谈,为两岸关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是党的八大、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代表,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1985年当选为中顾委委员。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2005年12月24日上午7时24分在上海逝世。
李克强:1955年7月生,安徽定远人,197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3月参加工作,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学位。先后担当过北京大学团委书记、共青团中央学校部部长兼全国学联秘书长、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兼全国青联副主席、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兼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院长、河南省委书记、河南省长、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辽宁省委书记、辽宁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务。现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党组副书记。
滁州地区除了凤阳县以及定远县北部地区以外,皆通行江淮官话。而通行江淮官话的各县市区以天长市最为特别,天长方言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淮扬小片。凤阳县及定远北部主要通行中原官话(信蚌片)为主。
 
转载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