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文明与印度教文化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6:58:06
笼统的说:

印度文明的海陆交通发达,极易于与周围交往,因此常常有大量外族侵入。这样,就造成了
印度民族关系错综复杂、印度的语言最多。

南亚次大陆的内部地理情况复杂:南亚次大陆北部平坦,有印度河、恒河横贯,适于农业发
展;印度中部有温德亚山脉横贯大陆,德甘高原;周围沿海地区农业发达,适于农耕,但经
济比较落后;南部丘陵、沼泽密布,将地域分割为许多部分。因此,印度次大陆难于统一。

印度的人种复杂:达罗毗荼人;来自地中海的白种人族群;来自中亚的具有蒙古人特征的族
群;印度亚利安大多数是皮肤白皙、头发金黄,和德意志人有亲源关系等等,在印度都有。
其中多数是迁居的。

                                哈拉帕文化

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印度就有哈拉帕文化,与埃及的发达程度不相上下,但没有留下记
载资料,仅存文字也无法读解。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突然神秘消失,一般认为这种文化的毁
灭,和亚利安人(从中亚草原南下的欧洲游牧民族,和德意志民族同源)的入侵有关。

但是,也有史学家认为其灭亡毁于核武器。

这不仅因为该文化灭绝的突然性、神秘性,还因为那里的土壤中至今锾、铀含量超高。

而且,挖掘出来的遗迹,中间地带一片空白,越向周边,遗迹越相对完好,还伴有挣扎痛苦
的人骨出土。

这种说法虽然很诡异,但也很有意思。

其实,哈拉帕文化并没给印度留下什么。

从公元前1400年到18世纪,印度经历了3个文明时代。这3个文明才给印度以深刻影响,才有
了今天的印度。

但是,这三个文明有很大差异,并且都没有完全统一过南亚次大陆。

                        印度亚利安文明时代

印度亚利安文明时代存在于公元前1400年——7世纪,又被称作“吠陀文明”(Veda)。

在公元前1400年,亚利安入侵以后,他们开始和印度土著人种融合。

在政治上,长期保持军事民主制,直到公元前8世纪,进入农业文明时代,标志是建立国家。

这其间,出现过孔雀帝国那样的大王朝。当然也有贵爽帝国那样的强大入侵。

但是,畜牧业依然是亚利安人的本业,牛马依然是其财富的标志,虽进入农耕状态,但畜牧
业的痕迹依然很重。

亚利安创造了著名的:村社制度和种姓制度,以及一些宗教(婆罗门教[以后发展为印度教]
、耆那教、佛教)文化。

这些都对印度后来的历史影响重大。

                             印度教文明时代

印度教文明时代从7世纪到1206年。

其开始的标志是北印度的戒日王(606——647在位)帝国的崩溃,到1206年德里苏丹国的建
立。

这个文明的特点是:

印度教逐渐兴起,取代了在此之前长期占有很重要地位的耆那教、佛教,并且影响力有过之
而无不及。

耆那教、佛教被认为是印度商人的宗教,其繁盛和印度商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而印度商业
的衰落也导致了耆那教、佛教的没落。

这就牵扯到印度文明的另一个巨大特点:商业的荣衰往往决定帝国的兴亡。

印度教时代实际上是印度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是群雄割据、军阀混战的时代,所以,印度
教的流派也很多。

由于印度教由很多流派,给后来印度发展带来很大麻烦——因为往往一个教派就发展10余种
语言。这样可以有几百种语言同时存在。所以,对于交流、统一都很困难。

                       伊斯兰印度文明时代

伊斯兰印度文明实际上是穆斯林对印度渗透、入侵的结果。该文明时代受中东文明影响很大


众所周知,穆斯林的扩张性很强:

早在7世纪穆斯林就在印度沿海商业城市建立据点,8世纪开始向内陆渗透,11世纪印度北方
有突厥、阿富汗人向印度入侵,并伴随着激烈的战争。战争的最终结果:德里苏丹国建立。
其后,她又被蒙古人建立的卧莫儿帝国取代。

以前的入侵者大都被印度原主民所同化,但是这一次穆斯林的入侵却使印度教文化无法同化
穆斯林。为什么呢?

穆斯林的扩张目的明确:为了圣战——一手握剑,一手举《古兰经》。这是一种极端的种族
宗教主义情节,极富攻击性。而且,穆斯林人数少,印度教信徒多,他们只能依靠极端残暴
的恐怖手段进行统治。这种宗教矛盾延续至今,困扰印度发展。

但是,“愚者千虑,亦有一得。”

尽管穆斯林坏事做尽,但是穆斯林的统治提高了印度中央集权的程度,而且对经济得发展有
一定好处。

在穆斯林统治期间,印度在农业发展水平高的同时,也有发达的工商业,因此,经济上农、
工、商并重。但是,这样使得印度文明作为农业文明的纯粹性差。因此,文明程度就比较低
等。

但是,对印度教的高压政策使得阶级、民族矛盾与宗教矛盾相结合,使得次大陆的社会和政
治面貌更加复杂。

以上三个文明在特征基本没有变化,属于长时段。

这里说明一下历史学里“时段”的概念。

长时段: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持续了长时段不变,起深沉的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中时段:比较大的局势变化。如:人口、贸易变化。

短时段:事件,如:政变、革命、灾害。

由于上述三个文明时代的基本要素是长时段的要素,是稳定的,带有一种惰性的。所以,我
们就会注意到两种长期性的制度——村社制度与种姓制度。

                            村社制度及其影响

村社制度源于亚利安人的部落。部落包括许多村落,每个村落为一村社。其间集体主义的原
则,所谓“集体”指家族、村社、种姓等狭小集体。

村社的土地属于国家(君主),没有私有土地。种地农民以村社为单位交纳田赋。在村社内
,土地的占有方式上,盛行一种原始社会末期那样的平等风尚,定期重新分配土地。村民之
间维持着一种大致平等。

村社往往是自给自足的小社会。各种社会分工全面,只有盐铁不能自己生产需要进口。因此
,印度的城市没有多少工业的设施。在经济上不是一种生产的城市,多为宗教、政治的中心
,在经济上没有很大作用,但是外向型商业又很发达。

村社首领:自治会,5个成员,每年改选。原始的民主,很完善。首领通常是种姓的首领和德
高望重的长者。

内部结构和管理生活方式来看,是一种很“美妙”的人类生活方式,好象动听的田园牧歌。
但是,实际上印度农民生活很悲惨,来自政府沉重的税收压迫和盗匪的侵犯以及战争、瘟疫
、天灾人祸……村社制度面对这些,软弱无力,有可能在一场战争中消灭一个村社。

然而,村社的生命力非常强,一个村社的边界从不改变,村社的家族很少变迁,即使被消灭
掉,只要在该地区再度聚集人口,就会又复制出一个新的村社。村社居民对外部变故和中央
政府漠不关心,只要能维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即可。

马克思对村社制度抱强烈的鄙视态度:不管看起来是怎样的使人愉快、对人无害,都会使人
成为迷信的奴隶、环境的奴隶,使人无法成为环境的主宰,被束缚于土地上,处于奴性十足
的状态,是东方专制的牢固基础。

但是赛义德(Said)在其《东方学》一书批判了马克思的观点:

认为马克思的观点是西方中心主义的观念。因为有这种观念,所以认为东方文化是异己的低
级文化。虽然口头说要拯救全人类,实际上是在鄙视东方文化。以东方文明作为陪衬,来衬
托西方文明的伟大。

虽然上述言论有理,但是现在也应该警惕有人利用“东方学理论”作为武器对西方的一切进
行否定和仇视和排斥的态度,这是很错误的观点,具有反现代性。

                             印度教和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英文为Caste,源于葡萄牙语,原意是肤色)于公元前4世纪扎根在印度。

概括地说是社会等级集团的划分:各阶层职业世袭,互不通婚,种族上相对封闭。个人的种
姓从属于父母,永世不得变更。各阶层自履行一定职责,要遵守一定规则、保持一定生活习
俗。另外,很多种姓有自己的内部划分,实际上是行业组织,而且各种姓有各自的地方组织


另外,还有一类是被排除在各个种姓之外的——贱民,不可接触。

四阶层如下:

婆罗门:僧侣,教师。

刹帝利:武士阶层,负责打仗。

吠舍:社会上各阶层的人民,有一定身份地位,如:工商业者、地主、牧场主、债主。

首陀罗:比较低级的,没有技术的劳动者。

种姓间是封闭的,不可交流的,没有社会流动的可能性。商人阶层在印度社会地位比较低,
处于吠舍阶层,比较受排斥。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种姓制度呢?这源于印度教。

印度本土产生的宗教很多:古婆罗门教、佛教(产生于印度,但在印度之外的中国,经过儒
家文化改造,形成了世界性宗教)、耆那教……最后经过不断演变中和,产生了印度教。

印度教由新婆罗门教演变成:是在公元4世纪,吸收了佛教、耆那教,演化形成印度教的。

印度教宣传现实世界虚幻不真,真的只有:“我”(个人精神的体现)、“梵”(宇宙精神
的体现),“我”“梵”思想上合一,实际上是同一个东西。

印度教的三大主神是:“梵天”、“毗湿奴”、“湿婆”(分别代表着:创造、护持、毁灭
);三大纲领:吠陀天启(人由神创)、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

把人划分为四大种姓也是由印度教开始。此外,印度教教义还主张:善恶有因果,人世有轮
回;人有灵魂,人死魂可入别体;今生的表现(是否虔诚地信奉婆罗门教)将决定来世的生
活(存在形态)。

印度教最高境界(追求目标):“梵”“我”同一——灵魂可以摆脱轮回,获得最终解脱,
成为神。达到这种境界的三条途径:

知识知道:通过哲学和思想研究。

行为知道:严格履行各种宗教、种姓的义务,安分首己。

虔诚知道:诚心诚意地拜神。

印度教对印度人影响非常大,印度人的人生目标大多是:摆脱轮回,获得最终解脱。因此,
他们对尘世的事物不关心,甚至有抛弃物质财产的想法,他们认为:只有达到一切淡薄的程
度的人,才有前途。所以印度人缺乏上进精神。

我想,这就是长期的制度形成习惯,而习惯又形成了民族心态后的结果吧……

历史总是令人唏嘘叹息!


--
来从吾来,去向吾去。

来去之际,无常恸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