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面对面 徐帆(上):让灾后的孩子带着爱走向社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7:19:41

名人面对面 徐帆(上):让灾后的孩子带着爱走向社会

                                           戈辉(2010-07-22) 

    唐山和汶川,是国人不愿触及的疮疤。可想而之,作为《唐山大地震》导演的冯小刚肩负着多大的压力。用一个家庭的悲情32年,跨越时空串起了唐山和汶川这两场浩劫。冯小刚说,地震不是影片的重点。他希望能起于灾难的怆痛,收于人们自我的治愈。妻子徐帆此次担纲主演,则让冯小刚省心不少。在剧中出演母亲李元妮的徐帆,毫无疑问是这部影片的核心人物。徐帆的表现让冯小刚大为赞赏,他说,这是徐帆演的最好的一部电影,她更是撑起了《唐山大地震》的魂。影片中一直背负愧疚的母亲角色,让她明白取舍之难。现实生活中的徐帆,作为一个母亲,她发起了“M计划”,致力于帮助灾区的孩子心灵重建。

从李元妮看取舍

    许戈辉:你怎么解释的呢?对李元妮这个人物?

       徐帆:她没有离开这个地方,她是想守着,她丈夫和她女儿的魂要是回来了,有个落脚的地方。她不愿意搬家也就是这个原因,她在这个地方烧纸烧了几十年。

       许戈辉:那元妮总唠叨的那句话呢?“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你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内心里还想到了一些什么别的吗?这句话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你怎么去理解的?

       徐帆:我好多事情都是反着想的。我在演戏的时候就在想,有了是真的才是有了。我就是觉得我有孩子,我真是觉得我做妈真好。我不可想象我要是不做妈会是什么样子,这些东西都是有对应的。

       许戈辉:元妮这个形象最让人心颤的一处就是,突然间地动山摇、一片废墟之后,她面对两个孩子到底去救谁这么一个抉择。我看到这个情节的时候,不断地问自己,如果是我,我怎么办?我找不到答案,就觉得特别绝望。你也有过这种自问吗?你在塑造那个角色的时候,你怎么去体会那种心情的?

       徐帆:我作为母亲来说的话就是一根筋,在那个时候容不得你是想救这个不要那个。其实在她的脑子里是想着是都救,她可能不停地在说这句话。她做不了这个判断,是人家推着她做的这个判断。反正这块板子压着两个孩子,救儿子救不了女儿。元妮在说都救的时候,人家说你要再不作决定,我们就去救别人了。这样的情况下,她听到底下儿子在叫救我呀,可是女儿压到说不了话,她不知道是死是活。她只能从最简单的方法去做这个决定。

       许戈辉:是当时主要的创作班底讨论出的元妮的内心活动,还是你自己的理解?

       徐帆:我自己就这么认为,因为我觉得在逃命的时候是想不到更多的。那个时候所有的分析,都是在我们冷静下来的时候去想。这个问题跟我不存在,我根本就不想它。事情发生的时候跟不发生的时候,是你完全想象不出来的。我们当时拍摄的主场景的那个楼,其实它盖的就是一个危房,便于它垮塌的时候好垮塌。它几个骨架是可以支撑的,但是里头的板子都不是很坚固的。导演让制景部门把这些东西全部支撑稳当了,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大家上去。我想不了别的,我随时得提着气,我怕我稍微沉一下就万一有什么呢?我就得选择最容易逃的地方逃,我想的是最简单、最能直接救命的事情。

       许戈辉:你刚才说到,你理解这个母亲当时作出救弟弟的那个选择,是因为听到了弟弟的声音,知道这个还活着。那我们从观众的角度去看的时候,就在想说这个母亲是不是在瞬间有一种意念驱使她,告诉她说那留一个男孩子作为香火传下去?

       徐帆:我觉得不会。在那种瞬间,根本容不得你去想。要是有那个功夫的话,我觉得那这个妈妈她也活不了的。她后面还要活三十几年,甚至是五十年,对吧?如果她当时的心思是那么想的话,她之后支撑不了,她承受不起。

       许戈辉:我发现你就是放下了一些东西,但是对另外一些东西有了更大的追求。

       徐帆:对。我好像现在的东西都看得很淡,但是淡的同时,我看到了它的美感。 

不希望观众流泪

       许戈辉:《唐山大地震》马上就要见观众了,你希望观众在流泪之余,得到一些什么?你最希望他们从这个片子里领悟到什么?

       徐帆:其实我不希望他们哭,我也不希望他们流泪。因为我觉得拿这个去做一个片子的宣传,其实是挺失败的一个事。这个我跟冯小刚两个人特别的一致,我们俩还探讨这个事来着。我就觉得观众来就是来看电影,你不用带着任何的想法去受什么教育,但是你出去的时候可以带着任何想法走。你也可以带着可乐,带着爆米花进来,但是你在看这电影的过程中,你自己吃不吃得下那是你的事。

       许戈辉:这部小说的作者张玲,她总结她的《余震》,就用一个字,叫“疼”。你现在回头去看这部电影,你会用什么样的词来形容呢?

       徐帆:我特别不会这样形容。这部片子其实就我个人的理解来说,天底下妈妈都会是这样子的。大家不要去误解妈妈这样做是重男轻女,不用把妈妈想得那么复杂。

       许戈辉:在这个片子的宣传过程中,演你女儿的小演员,她说我都不明白为什么妈妈会做出那样的选择。

       徐帆:对于一个妈妈来说,本身就是割肉的选择。你要说这个肉疼不疼,流多少血,她没有功夫去分析,这个举动就已经很难了。

     许戈辉:你们这个电影的难题不是说如何让观众落泪,而是如何让观众停止落泪。在这种情况下,你在演的过程中永远是情感这么充沛?

       徐帆:整个情绪的这种戏场一点都不难,难的是我怎么把这种冲动和激动在最顶端的时候给它摁下去,我老要把自己摁到最低点。这个戏对于我来说特别好,我的心里永远都是满的,我要把它挤得全是干货,不给它充水分,这样出来的戏好看。有时候在别的戏里头演母亲的时候,需要酝酿情绪的时候,其实是要给情感注水的。但李元妮的情感特别主动,她一直让我在给她风干。

       许戈辉:具体电影里哪个情节,本来想做这样的处理,但是觉得还是把它收一收,用更为含蓄内敛的方式?

       徐帆:我每一场戏都要处理成我绝对不能哭出来,所以每一场戏都是自己在外头哭过,哭痛快了再回来演戏,强迫自己这样。

 “M计划”重视心灵重建

       许戈辉:在这部影片之后,你发起了一个“M计划”对吧?这“M计划”的发起实施,和这部影片有直接的关系吗?

       徐帆:有。一个是唐山地震,一个是汶川地震,还有后面的玉树地震,我觉得孩子特别无助。衣食住行都是马上能见效的,对于我们来说不难,但是心理建设是很困难的事情。我做这个“M计划”有跟一些心理学的教授去讨论。很多孩子表面上都跟普通孩子一样,只要在学校的情况都是一样的。可是回到家里以后就开始想自杀,拿自己的血喂猪,他就是过不去。我觉得需要成年人的很好的引导。孩子以后他要走上社会,如果他的心理不健康的话,他的心里不带着爱的话,他很难把这个社会看得很好。他要有心理承受力,和一个健康向上的心态。所以我就想能够怎么样帮助他们,加上现在自己又是妈妈了,我就觉得有使不完的力气去帮助孩子们。而且不单是地震灾区的孩子,还有一些因为长期的学习压力,还有父母离异的孩子,都是需要健康心理去引导他们的。

       许戈辉:作为媒体是愿意让大家更多的人知道地震这事,但是让孩子来说,对他们到底公平不公平??

       徐帆:大家去宣传这些事情,一方面是好事,但是我觉得对待孩子不要那么残忍。你太让他速成了,他是需要一天天长大的呀。他刚刚经历的这些事,他是要一天一天地心理变得坚强。你让他瞬间地心理变得坚强的话,那是假的,以后可能会出现更大的心理问题。你想,一个气球吹的适度的时候,它有很大的韧劲,你稍微使点劲它就爆了。对于孩子的心理来说,让他有一个弹性。你让他健康的时候,再慢慢地宣泄出来。

       许戈辉:你和这些心理专家接触,大家共同探讨出了一些什么样更好的办法?

       徐帆:我们一开始就是通过绘画,来看孩子想些什么。我们在第一批筛选的时候就觉得不行,因为很多人就拿那当一个比赛了。由老师指导画的那些,我觉得太技术性了。所以我们当时就跟他们说,什么指导都不要,画成什么样都可以。有一个小孩画的就是,有风景,有房子,有树,有院子,有秋千,那为什么秋千上没人呢?就是一旦涉及到人的事情,孩子就自动关闭了。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把这些孩子的话引出来,让他有一个可以聊天的渠道。孩子愿意跟你交流了,他慢慢心里的结就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