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 做人处事精美短文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9:42:11

    ◇真诚:一心一意,不虚假。搞假骗的是自己,良心不安,真诚心是道。

  ◇平等:人与人的问题,包括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多是我大你小、我优你劣这种人心不平等造成。

  ◇清净:不沾染恶习,待人不分高低贵贱,处事不计较你我多少。

  ◇精进:不懈努力,不停追求。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看开:看透开悟,即明了世间万事万物没有一样是永恒不变的。人生的本质是体验中成长,目标设定后的过程体验是至关重要的,至于收获什么或多少,计算而不计较,所谓“只求耕耘,莫问收获”,才是快乐的智者境界!

  看开就不会去执著结果的不变,就会少生烦恼这个副产品。

  看开的人做的事,都是自利、利他乃至无我利他的事!

  看开的人追求的都是过程中的成长!

  看开的人由于没有了名利结果的包袱,反而在体验快乐的同时更易成功!

  ◇随缘——缘是条件,做事成功离不开条件,有些条件,尤其是客观条件非主观努力所能为。那么“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善尽心力,随缘变化有多好!一直在努力,又不执著条件,轻松自在啊!智者会意识到外在环境是变化无常的,唯一能改变的是内心的状态。我们不可改变事情的结果,但可改变对事情的态度!

  心不随境转=不随境起舞=不随烦恼起舞。

  ◇感恩——凡事感恩!好也感谢——理所应当;坏也感谢——亮眼明心;顺也感谢——阳光是美丽的;逆也感谢——成功总在挫折后。

  别拒绝困难与挫折,困难在古希腊语中,意为“上帝授予之物”!接纳后才有惊喜,感恩心一定快乐!曾国藩的成功秘诀:“平生长进,全在承辱受挫之时。”

  内求: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将注意力只放在自己是否想得对、说得对、做得对上。真正的财富源自内心!世人做事不得要领的一个主要误区是向外求,顺则罢,一旦是逆、苦,心中便也跟着逆、苦起来,多可怜!真心不变,调整自我,适应外界,进而改造外界——此适者生存之真谛!


在竞争中保持快乐

    ■平心而论,我们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得多,但快乐的人并不一定比以前多。生意场上人人想赢怕输,经商、经商,经常受伤;经理、经理,经常被修理。学生、孩子也快乐不起来,一大堆功课压着,加之升学的巨大压力,很早就感受着成年人的艰辛。

  ■欲望高,与现实的距离大,就失落、痛苦。反之,欲望不高,就不会痛苦,还会时时“喜出望外”。什么叫“欲”,“欲”字,一个“谷”,一个“欠”,欠谷子,也就是没有饭吃。没饭吃,有“欲”,那还情有可原,但现在是家有谷子。屋顶下有谷,是什么字呢?那就是“容”。有了容,就能易,所以叫“容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快乐人生,能容则易。

  ■婴儿出生时都是握着拳头,仿佛是说“我什么都要”。但在离开人世时,人都是撒开双手,仿佛是说“我什么也带不走”。如果我们能多认识一些自我的心灵,少一点名利的追逐;多一些境界的提升,少一些物欲的沉沦,就能过一个比较知足的快乐生活。

  ■哲人说:生活像镜子,你对着它哭,它就哭,你对着它笑,它就笑。人生在世,犹如匆匆过客,难的是那份自在和悠闲,难的是那份可心和舒坦。把生活看透、看穿些,把日子看平、看淡些,你就会变得心平气和,随遇而安。

  ■送人鲜花,手有余香,你努力使别人快乐,也能使你自己快乐。因为当你帮助别人时,就很少想到自己,能使自己的心灵净化,使自己得到更大的精神满足,而且帮助别人,不仅使别人解决困难,减少烦恼,还可以结交更多的知心朋友,得到更大的快乐。

  ■中国传统礼节中人们见面时都要相互鞠躬,为什么呢?因为,鞠躬就是放低自己,抬高别人。人不要学鹅,鹅看见人都不怕,原来鹅眼与人不一样,看出去的东西都是缩小的,那是过低估计了别人。但人也不要学牛,牛看见人都怕,因为牛眼与鹅眼截然相反,看出去的东西都是放大的,那是过低估计了自己。所以人既不要自卑,也不要自大,要有自信,不要迷信。

不少人的一生都非常忙碌,如何在忙碌的人生中学会内心调整追求快乐?

  有的人认为快乐遥不可及,但也有人认为快乐伸手可得,因为他知道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不在别处,就在自己手中。快乐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不如确切地说是来自于人对外来东西的内在价值判断,来自于人的心灵对生活的感应。富有者有富有者的快乐,贫困者有贫困者的快乐,位尊权贵者有快乐,身份卑微者也有快乐。生命里,人人都有泪有笑;生活中,人人都有苦有乐。为了快乐,人要努力使自己活得更自在,为此,要找回人生的一些基本要素,寻求一种开阔的人生觉悟,这是一种内心的调整,这是一种积极的调整,这是一种根本有效的调整。
  
  要学会做一个明白人,学会开通、开明、开朗、开心
  
  人,要做一个明白人。所谓明白人,既能努力改变环境,更能努力改变心境。改变环境靠聪明,改变心境靠智慧。智慧的人能悟出人生真谛,把握生活方向,知道自己的根本追求,不会为了一点琐事而恼。

  开心的前提是爱心。所谓爱心,可理解为一个人要有爱人之善心,也可理解为人要爱自己的心。通过修身养性,纯洁心灵,随时调控自己的心境,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快乐的反面是痛苦,消除了痛苦,人也就自然快乐了,那么人为什么会痛苦呢?

  产生痛苦的根本原因,一是想自己想得太多。大多数人在监狱中不会幸福,因为空间太小,没有自由。但你仔细想想,如果一个人心胸狭窄,凡事只想自己,这不等于将自己的心灵关在监狱里吗?怎么会不痛苦呢?天地多广阔,世界太奇妙,心胸放开些,眼光放远些,你就不会痛苦了。弥勒佛为什么整天笑呵呵?因为他“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

  产生痛苦的再一个根本原因是欲望太高。所以,心胸开阔、少欲知足就能使你更快乐。人要学会在复杂的生活中保持一种单纯的心态,才不会被复杂的生活所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际云卷云舒。”

  我们倡导知足常乐,要积极地理解知足常乐。知足常乐不能成为不求上进的遁词,所谓知足常乐,是劝喻人要常持愉快的心态,它是人在不尽如意的现实面前,在无可奈何的挫败之后心理复衡的一种策略,而心理复衡的作用恰恰在于避免意志消沉,在于振奋斗志。知足常乐,能使人在任何困境前都能以一种平和心态更积极地对待生活,能使你掌握生活的遥控器,随时将自己的心境切换到快乐频道。

  当然,“天有不测风云”,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坦然面对不幸,既是成熟的表现,也有助于不幸的减缓。要相信时间可以抚平伤痕,时间可以减轻痛苦。同时,振作起来,集中精神,保持良好心态,采取积极行动,尽快走出困境。
  
  帮助别人能增进自己快乐,快乐能感染,爱心能沟通
  
  人是社会人,工作中、生活中免不了要和方方面面打交道。人的快乐也有两种,一是自乐,“没事偷着乐”,二是共乐,与大家同乐。自乐很短暂,而共乐则是持久的。所以,人既要知足常乐、自得其乐,还要努力助人为乐。你帮助了别人,别人感谢你,你从中也得到了精神的满足,认识了自己的价值,所以你也快乐。互相帮助,共同进步,那更是其乐融融。

  开会听报告,先来的人可挑位置,这时,往往有两种情况发生,有的人很自觉,往中间位置坐,把方便让给后来者,也有的人图方便,占靠过道的位置坐,而结果呢,坐中间的人很安稳,坐在靠过道的人则要不断地站起来为后来者让座。这就告诉了我们:当一个人只想到自己时,其实他把困难也留给了自己,而当他把方便让给别人时,其实别人也把方便给予了他,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

  得与失,舍与得,其实都是一回事,得失本一体,“舍得”,舍就是得。舍去时间、精力,得到的是知识的长进,工作的成就;舍弃自身的烦恼,想得开,得到的是心灵的自在;舍出对人的关爱,得到的是别人的敬爱。因为你的舍弃,你豁然开阔的眼界里,将会发现人生更多的美景;但当你真正明白帮助别人是一种享受,能增进你的快乐时,你就会自觉地坚持帮助别人,直正地达到助人为乐的境界,快乐会感染,爱心能沟通。

没有合作者就没有生意圈
  
  一个人怎么才能受人欢迎?道理很简单,那就是:缩小自己,放大别人;放低自己,抬高别人。

  这个世界上,人与人的地位有高低,学问有深浅,钱财有多寡,但就其根本的人性价值而言,人与人都是平等的。人都是俗人,何为“俗”,人吃谷。因此,无论你有多大能耐、多高地位、多少钱财,你还是要怀平常心、说平常话、做平常事。人要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人与人相处要学会宽容,要多想别人长处,多想自己短处,多记别人好处,站在对方立场上,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如此,不仅能使他人快乐,也能使自己快乐。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之用,和为贵。”“和”的核心在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市场经济,处处充满竞争,但高明的竞争者则懂得竞争的最高境界在于“不争”,没有合作者就没有生意圈。

  和商共赢,我们要善于化竞争为竞合。合作的“合”,分开来是三个字,就是人、一、口。

  每个人的利益都建立在别人利益满足的基础上,商场与其说是战场,更不如确切地说是生态。我们要善用智慧整合资源,不仅要想到用勺喂给对方吃,还要努力用勺整合资源。咖啡、奶粉、砂糖、白开水,分开来,味道不怎么样,但把各种资源调匀了,就是“味道好极了”。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我们每个人的发展,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你就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毛主席曾把《红楼梦》中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亦文章”两句话亲笔书写成条幅送给他的女儿李讷。无论你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能使你更快乐。

避免无话可说的12条建议

你有过这种情景吗:与朋友或同事交谈至某一时段时,双方突然都静了下来,这就是交流中最尴尬的局面——双方无话可说了。

  无话可说,有时候是因为一方对另一方说的内容根本不感兴趣,有时候是因为一方说的意思和对方的理解有偏差,有时候是因为双方缺乏在某些特殊情景下的沟通技巧。

  良好的沟通需要双方在适当的时候分别扮演起发送信息者和接受信息者的角色。因为交流是两个人的事情,你不能指望等着对方为交流过程负起全部责任。

  以下12条建议可以教会你在无话可说的时候说什么,以及如何避免无话可说的情景出现:

  1.避免判断

  不要轻易地对某事某人做出道德判断或价值判断。因为即便这些判断不是针对对方的,也会使在座的每个人都有一些不安全感和内疚感并会让他们不舒服。没有人需要太多的判断和批评。

  如果你确实要发表一些批评意见的话,你最好是以严肃的专家的姿态或值得信任的朋友的姿态说话,这才会让对方愿意和你交流下去。

  2.慷慨赞扬

  人们通常都希望得到支持、表扬和赞同。对这些东西尽量慷慨一点。即便一个人很悲观,时常自责,他也至少需要别人的赞同,而不是空泛地鼓气。但注意不要变成一个老好人,不要虚伪地奉承,而是真诚地、实事求是地赞扬。

  3.观点要个性

  说话的主题要具体,多用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话,而不要用书面语,不要说套话,更不要泛泛而谈。

  4.想好再说

  花时间和精力想想你想和对方交流些什么。不要不经过大脑开口就说,而又没有主题。当然了,没有刻意准备的交流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有时候如果你多考虑一下交流的技巧会让你的生活更惬意。特别是当别人不理解你或不重视你的时候,为交流做些准备是必要的。

  5.倾听

  交流过程中要给对方一些时间和空间。不要打断他的话或者接下茬。要知道你是希望和别人交流而不是演讲、独白,或争吵,要学会真正倾听别人。

6.别与感觉争辩

  记住:对有些人来说,感觉就是事实。你的朋友可能和你的感觉不同,和他们的感觉争辩你永远也赢不了。如果他们是感觉型的人的话,去寻找你们的相同点才是让交谈友好继续的可能。

  7.正视误解

  面对这样的事实:你所理解的东西可能并不是人家要表达的。向你的朋友重复一遍他的话,说出你的理解,并征求他的意见,这样才会解除误会,也能为深入交流打好基础。

  8.想谈还是想赢

  问自己,你是想要交谈还是想要获胜。你是否只想表露自己的观点,而让别人做你的忠实听众?你是否想操纵、控制整个谈话的过程?如果他人与你意见相左的时候,有必要想一想是不是因为你想要获胜而不是交谈。

  9.想赢得什么

  看看在交流中你究竟想赢得什么东西?也许你不仅仅希望控制别人的行为,因为我们经常会想赢得一场争执的胜利,这可以理解为一场虚拟的“诉讼”!

  于是情景中出现了控辩双方、证人、法官、陪审团、证据、线索……不幸的是,如果按这种方法交流下去的话,一方胜利的同时另一方就失败,关系即告破裂,这下就真的无话可说了。

  10.控制情绪

  注意影响交流的愤怒和怨恨。

  沉默发生往往是因为我们害怕怒火爆发,你应该避免怒吼和威胁别人,但这并不等于你要压抑自己的愤怒,要学会合理表达你的愤怒。

  11.要内外一致

  说话不要含糊不清,特别要注意自身的表情、行为和言语的一致。想想,如果一个人恶狠狠地对你说: “我没有发火!”或者冷笑着对你说:“好,你这样做很好!”这会让你困惑的,到底该怎么做?如果你接受到双重信息,要及时指出,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外在表现和内心感受的一致。

  12.澄清要求

  澄清你的界限和要求,不要一味地退缩和忍让。从小家规很严的孩子尤其容易如此。

  要知道,告诉别人你忍耐的极限和你的要求并不表明你就是魔鬼,你只不过是做一个真诚的人罢了。

尽情做自己

从欧洲旅行回来,不止一次回想起在德国慕尼黑街头见到的一个表演吹气球的小丑。

  那个小丑的双手非常灵巧,轻轻松松地一拉一吹,转眼间就扭转出各种花样的气球,做出可爱的小狗就送给小女孩,做出美丽的花朵就送给金发美女。

  有一个非常精致的带着小鸭子图案的游泳圈,小丑轻轻松松就将它套进一个小宝贝身上,小宝贝高兴地“咯咯咯”笑。小丑快乐地穿梭在人群中,像花蝴蝶一样,边走边吹气球,吹好了就送给跟在他身后的男男女女。他的花招多得不得了,围观的人群笑声不断。接着他把帽子摘下来,有人投钱币给他,才看到他的秃头,想来是中年男子了。后来小丑停止表演坐在路旁休息,我和他聊了几句,才知道他是法国人,从16岁起就立志扮小丑,至今已经24年了。“我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打算做到老死。我是一个小丑,也愿永远做一个给人带去欢乐的小丑。”听他这样说时,我内心感慨无尽。

  这是一个人人都渴求成功的时代,也是一个人人都被告知依靠勤劳工作最后可以获得成功的时代。我们总是很容易让一些无谓的成功计划蒙住我们生命的欢乐和智慧的光芒。很多人就在这种对成功的追逐中落得心力交瘁、遍体鳞伤。阿甘的一句“我累了,我要回家”道出了所有现代人内心的疲惫与无助,不做自己,则是所有现代人疲惫的根源。

  认识自己、扮演自己、实践自己,我们也可以活得像鱼一样悠闲,像鸟一样轻快,像花一样灿烂。尽情做自己,就算是做一个毫不起眼的小丑,只要拥有了内心的快乐和富足,你拥有的就是最美的人间天堂。

走出别人的脚印

18世纪末,欧洲政坛上出现了一位最没有规矩的人物:拿破仑。 
 
  他从政没有规矩:一个没有贵族血统,没有门第背景的人,却靠娶了一个有钱的寡妇,挤进了法国政坛。  

  他打仗没有规矩:别人都是列着队敲着鼓走到跟前了再放枪,可他打仗是先用大炮轰,然后再让骑兵冲上去一顿乱砍。拿破仑曾下达过一条著名的指令:“让驴子和学者走在队伍中间。”在拿破仑的远征军中,除了2000门大炮外,还带了175名各行业的学者以及成百箱的书籍和研究设备。  

  他用人没有规矩:除了法国,当时没有任何一个欧洲国家的元帅是鞋匠木工小摊贩,可他的26位元帅中,有24位出身于此类平民。 
 
  他甚至连加冕都没有规矩:别的皇帝都是跪下让教皇把王冠给他戴上,他竟然是站起来抓过王冠,自己给自己戴上的!

  总之,如同当时欧洲的贵族们怒斥的那样:拿破仑这个土匪是世界上最没有规矩的人!

  但是他们又不得不臣服于拿破仑,并且按照拿破仑给他们制定的规矩生活,因为按照他们自己的规矩,他们打不过拿破仑。拿破仑的铁蹄踏遍了整个欧洲,欧洲历史上所有的军事强国全都一一败在他的手上……

  规矩是一种标准、法则和习惯,合乎标准和常理的人总是规矩最忠实的践行者,但他们终生踏着别人的脚印走路,毫无创意可言。  

  只有被苹果撞头,想到万有引力的牛顿,看到太阳,质疑天圆地方的哥白尼,才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他们忍受着不被人理解的困扰和庸碌者无知的嘲笑,以孜孜不倦的科研热情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奠定了自己不可撼动的地位,并为后来者指明了一条创新、创业的发展之路。唯有这些敢于打破陋俗,勇于质疑陈规的人,才能在历史中脱颖而出,成为时代进步的先锋。 
 
  走出别人的脚印,另辟一条蹊径,你的人生也会因此不同。


做人要主动一点

有一家保险公司曾对20岁至49岁的人进行“人生课题的意识调查”,结果发现,不同年龄层的人都认为,“结交朋友”是人生最重要的课题。

  可是,有趣的是,人都有“惰性、怯性”,都习惯于待在一个“舒适区”里,而疏于主动结交朋友、也少主动与朋友们联系;每个人都渴望认识好朋友,却吝于“先给予、先付出、先主动”伸出友谊之手。很多人不愿意主动打个电话问候朋友。

  小娟已超过适婚年龄,但一直孑然一人独处。其实,她非常喜欢某一位男士,而男士对她也有好感,但他们两人一直保持若即若离的平淡关系。

  朋友曾告诉她:“你可以主动一点,约他吃饭、看电影、逛街啊,你总要为自己制造点机会啊!”可是,小娟却回答说:“这不是我的风格!”

  “是的,这不是你的风格,但你知道吗,‘你的风格’也许会让你一直等,等到你变成老姑娘!”朋友说。

  没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但那些风格就是对的吗?如果不主动亲近别人,不主动结交朋友,只等待“别人来发掘我的优点”,那么,你的人际关系就很难突破!

  有人委屈地说:“我不是不友善,我只是太害羞了!”或“我很好相处,只是不好意思找你!”

  的确,“害羞”、“不好意思”,都是我们与别人沟通的“心理障碍”,我们一定要把它除去啊!

  曾有一职员,在工作上犯了错误,当上司指责他时,他反驳说:“没有人告诉我不能这么做啊!”

  上司听了,很生气地说:“什么叫‘没有人告诉你’?你主动问过其他同事或来问过我吗?如果你懂得主动请教别人,你会犯这么严重的错误吗?”

  智慧之光:我们要善于与别人合作、善于主动认识别人、主动请教别人、主动关怀别人,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人生成功的关键所在。

赢得欢迎的妙招

如果你要交朋友,就要以高兴和热诚的情绪去迎合别人。当你接电话时,声音要显出你很高兴他打电话给你,纽约电话公司在训练他们的接线生时,要求口气要显露出愉快的心情:“您好,我很高兴为你服务。”

  如果你希望别人喜欢你,就要抓住其中的诀窍:了解对方的兴趣,针对他所喜欢的话题与他聊天。

  记住别人的名字很重要,记住对的名字,并把它叫出来,等于给对方一个很巧妙的赞美。若是把他的名字忘了,或写错了,在交往中会对你非常不利。

  赞扬别人是给予的过程,情商高和懂得移情的人总是记得,别人的赞赏曾给予他们多么大的欢乐,他们也总是记得,在萎靡不振时,别人的一句赞美给予他们多大的帮助。

  他们同样记得,别人的赞扬,曾经多么神奇地帮助自己克服了自卑情结,他们认识到,周围的人也都渴望别人的欣赏和赞扬。所以聪明的人从不吝惜自己真诚的赞美。

  一个能够慷慨给予别人赞美和认可的人,一定是一个充分自信的人,他们从不认为赞美别人是助长他人的气势。

  他们从不担心给了别人亮,遮住了自己的光。因为他坚信自己是太阳,是光和热的源泉,故而从不吝惜用自己的光亮来照亮别人。他可以创造一个充满鼓励的环境,其中的人们会舒心开怀。


人际关系就像播种一样

一位在商界颇有建树的商人说:“人际关系就像播种一样,播种越早,收获越早;撒下的种子越多,你收获的也越多。”

  一种人际关系能否给你带来利益,需要你精心播种与培育,就像农夫在田里播种一样,之所以这样说,是出于以下几种原因:

  一、要长成一棵果树,必须先有种子。

  “播种”是“长出一棵果树”的首要条件。虽然有些种子会腐烂,不发芽,但不播种,就绝不会有果树长出来!人际关系也是如此,你的用心是人际关系的首要条件,虽然不一定会有好的回应,但没有用心,就不能建立人际关系。

  虽然也有人主动和你建立关系,但也要你做出回应,这样关系才会持续下去!你若冷淡以对,他还会来找你吗?

  二、有些种子会在节气到时发芽,但有些却不会。

  像有些干燥的地方,种子可以在下面深埋十数年,但雨水一来,就迅速发芽。人际关系也是如此,你的用心有时很快就会从对方得到回馈;但有时却不一定如此。他都不一定会放在心上。至于什么时候才能得到“回馈”,你不必花心思去期待,反正你已种下了一粒种子,“机缘”一到,它自然会发出芽来!而这发芽的时间,有可能是在你40岁时、50岁时,甚至一辈子都没发出芽来,但总是有希望的!种子发芽后,你得小心勤快地灌溉、除草、施肥,它才会长成大树,开花结果。人际关系也是如此,你也必须以热心、善心来经营它,尤其不可“拔苗助长”急于收获果实,这样只会破坏你的人际关系!

  三、播的种子越多,发的芽也越多。

  播的种子越多,发的芽也越多,经过一段时间后,必定大片成林,那时收获的果实将令你感到欣慰。人际关系也是如此,平时用的心多,交的朋友当然多,纵然有一些“不发芽”的,但长时间累积下来,你的朋友还是很多,那时这种人际关系就是你的果树林,而你必然能享受这些甜美的果实!

  为了事业的顺利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就要尽快播种你的人际关系。只要你精心“播种”,而且越早播种越好,那么,剩下的事就是等着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