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沙尘暴发源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11:25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我们共同也是唯一的家园——地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怎样才能避免如《2012》那样的灾难到来?难道黄沙覆盖地球已经无法避免?沙尘暴到底来自何处?它会带来怎样的破坏和毁灭?

 

    阿拉善,这个古老而又神奇的地方,位于内蒙古的最西部,与宁夏、甘肃接壤。在27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如今生活着蒙古族、汉族、回族、藏族等各族近20万人民,是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一个盟。全盟辖3个旗,分别为左旗、右旗和额济纳旗。在蒙语中,“阿拉善”是汉语“贺兰山”的音转所得,阿拉善境内横贯着一条长250公里、宽30公里的贺兰山山脉,是阿拉善的一道重要天然屏障。贺兰山脉至额济纳的辽阔地域,自古是狄、匈奴、鲜卑、党项、突厥、蒙古等北方少数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曾经孕育了灿烂的北方游牧文化。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乌兰布和沙漠三大沙漠横贯阿拉善全境,统称为阿拉善沙漠,是中国的第二大沙漠。

    近年来,随着沙尘暴的频繁发生,阿拉善被视为沙尘暴的发源地,一时沸沸扬扬成为谈论的热点,纷纷传说阿拉善的沙子吹到了北京、天津,并漂洋过海到了韩国、日本等等,甚至还有说山羊是沙尘暴肆虐的元首,要杀山羊保北京……等等,这些说法有几分真实值得推敲。我曾在一次讲座上听从事荒漠化研究几十年的刘恕老师讲过,大沙丘的沙粒不可能飘扬至天空中,它跳跃的高度最多到两米就几乎什么都没有了,只有飘尘可以,而这是世界范围内大气环流作用的结果。但无论阿拉善是不是沙尘暴的源头,它的生态问题却因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延绵250公里的贺兰山山脉、横贯东西的沙漠北部梭梭林带以及黑河下游额济纳河的沿岸绿洲胡杨林带是阿拉善的三道重要生态屏障,这三大屏障如同三个天降阿拉善的守护神,世代护卫着阿拉善的人民安居乐业,而如今,这三大屏障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从我们搜集到的一些资料来看,阿拉善目前面临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气候干热,旱化严重。年降水量约35-205毫米,年蒸发量高达2800-4100毫米。

    2.河道断流加剧,湖泊干涸,湿地消失,绿洲萎缩,水质逐渐恶化。

    3.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植被退化,物种减少。

    4.沙漠化加剧,沙尘暴猖獗。沙尘暴由90年代前的几年一次增加到90年代末的一年27次,且强度越来越大。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已握手在即,且呈连片之势。

    5.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生物种类贫乏,数量稀少,结构简单和营养极少。

    6.生态失衡,病虫害肆虐。荒漠草地每年发生国标1-2级毁灭性虫害250万亩以上,鼠害120万亩以上,毒草害1000万亩以上。

    7.超载过牧,大肆开垦耕地,过度利用地下水,造成大量土地出现新的沙化。

    然而,历史上的阿拉善却是一个水草丰美、植被繁茂、各类珍禽异兽出没的地方,曾有“富饶山梁”的美称。不说太远,仅从70年前天津《大公报》记者范长江的笔下便可见一斑:“定远营城堡(今阿拉善左旗)已出现在丰腴的青坪中。城外数十里草地里,是达理扎雅亲王私人的马群、驼群和羊群……漫山遍野都是,三三两两的,站着、卧着、走着,自由生息着……黑一阵白一阵在青草中云样的移动。”

 

    春天是阿拉善沙尘暴刮得最厉害的季节,记得以前刚来这里的时候,沙尘暴没这么多也没这么大。现在一刮沙子,我们就担心地里的庄稼,有时候沙尘大的时候,会打坏打死大片的瓜苗、麦子,严重的时候甚至会让我们颗粒无收。照片上这一天的沙子刮得还算小,但也使麦田里的麦子吹倒了不少,影响了今年的收成。

 

    一棵棵活的梭梭树被沙尘暴连根吹倒后就等着慢慢的枯死,这比羊吃梭梭的危害更大更快。听我母亲讲,在以前,我们这儿的梭梭要比现在茂密许多,人、羊、骆驼进去根本看不见,后来在大集体的时候,有很多人砍伐,有些是拿去卖,有些是拿去烧,一直到前几年还有人运出去卖,因为听说梭梭烤的全羊特别香,一大卡车的梭梭大概能卖2000多块钱。不过,现在已经禁止往外卖了,我们嘎查的人只是捡一些枯死的梭梭枝来烧水做饭,而且只能用手捡,不能用车运。

 

    电厂附近到处都扔着废弃的垃圾和塑料袋,一起风就满天飞,弄得周围的草场都是塑料袋。有时候,周围有些人家的羊因为吃不饱,就会去吃这些塑料袋,吃下后又排不出去,最后就死掉了,死掉的羊人还不能吃。而且,这也给我们周围嘎查的农作物带来了不好的影响,离电厂近的棉花都被熏黑了,这样卖棉花的时候价格总要比别的棉花低一截。这些垃圾主要是电厂的职工和来往车辆造成的,这里没有专门的垃圾场,也没有能力建设垃圾回收站,我觉得如果能够成立一个小区管理可能会好些,但我们普通老百姓对这也没办法,希望有关部门重视这一现象。

 

    这只可怜的骆驼找不到吃的了。近些年来河里几乎长年断水,天又不下雨,草场长不出草,牲畜没有多少东西可吃,瘦得不行。看着这种情形,我们心里也真是干着急,又没办法。黑河水的问题不知何时才能解决,很希望外界相关的一些组织能够来帮助我们。

 

    这是一棵寄生在梭梭根系的野生苁蓉,我们这里也叫“沙漠人参“。每年6月的时候,苁蓉就会随风播撒种子,这样便可以长出更多的苁蓉。苁蓉是一种寄生植物,必须寄生在梭梭根部,“借”梭梭的根来生长。苁蓉是一种很名贵的中药材,晒干后可以泡酒喝,有滋阴助阳补肾、治关节病、驱寒气、降血压等功效,尤其是跟羊肉放一块炖着吃,营养更丰富,我们这里还有人拿来包饺子吃。

 

    我在给我们家的沙枣树浇水。这片离家不远的沙枣树林子是我哥哥4年前种下的,一共种了有5亩地,大约70多棵,我们差不多隔10多天就要浇一次水,但在7、8月份天太热的时候,就得天天浇水,因为,这里是戈壁滩,土质比较硬。我们盼着这些树能够快点长大,等它们又高又大的时候,就可以挡风沙了,而且也不用经常浇水了。

 

    我似乎看到一家牧民老少骑着马赶着羊群迁往新牧场的场景,而如今,他们能去哪里寻找他们新的牧场呢?在阿拉善,我看到了牧民对往昔岁月的无限追忆以及对现今生活的几多迷茫。蒙古人,原本就是自由的马背民族,他们的家属于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