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为何兴起读史热?只因历史是凝固的现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4 01:07:37

《明朝那些事儿》(七)大结局上市了。从2006年开始,该系列图书的火热销售场面就没有停止过,至今已创造600万册的销售奇迹。到底是怎样的魔力让民众如此狂热?

一本书的生命力是由读者和作者共同赋予的。什么样的读者喜欢这些书?读者喜欢的是书里面讲的什么东西?作者是否能够创造出这些吸引力?

抛开专门从事历史研究的学者不谈,我按照悟性的大小把读史之大众分为三个层次:最低一层是“看热闹”;往上一层是“有感悟”;最高层是“读史为我所用”。当然,在这三个层次之外还有些人是只买不看的跟风者。既然只买不看,我们就不把他作为读者来对待了。

“看热闹的”读史看到的是古人;“有感悟的”看到的是人性;“读史为我所用的”不但看到了人性,还看到了自己、他人和当下的人生。如果说有100个人读史,可能是60个人看热闹,30个人有感悟,最多只有10个人能够吸取其中的一些经验教训,增补阅历,用到自己的人生中去。这些人,就变成了聪明的人上人。“读史为我所用”是读史的最高境界。因为,历史就是现在。

文学让人冲动,历史让人理性;文学让人充满理想和创造力,而历史告诉你,这个世界没什么新鲜的,什么事都曾经发生过。如果一个人既有很高的文学感又有很强的历史感,他就会成为一个杰出的人,比如毛泽东。

10年前的一次偶尔翻书,读到明代才子解缙的一段故事,曾经像触了电一样。发生在解缙身上的事,早在唐宋时代就不断发生在大臣们的身上,令人惊奇的是,在解缙之后也屡屡发生。而人类就像中了黑格尔的魔咒一样:我们从历史中唯一能够吸取的教训就是,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所以,有必要再罗嗦地讲讲解缙的这一段历史:

明代大才子解缙曾经深得朱元璋的器重,君臣关系非常好,好到什么程度呢?大明王朝建立后,朱元璋有次私下与解缙恳谈,深情说道,我们明着是君臣之交,其实是父子之情啊!天下初定,你一定要有话直说,才能真正助我治理国家。

解缙很感动,很单纯地遵了圣意,回去就洋洋洒洒写了一部万言书,直言当今圣上您用人不分贤与不贤、授给职务不分轻重、建立法令不为君主所用,导致读书人屈居下层官吏,没有本事的位居朝班,读书人跟这些人一起为官真是耻辱!

如此真言,朱元璋看后眉头紧锁,实在不痛快。天下初定,正当是歌功颂德之时,且朱元璋一直自诩圣明,却招致如此狂妄之徒目中无人地犯上,实在难以接受。

朱元璋虽然没有治其罪,但由此认定了此人的无礼,渐渐对他失去信任,最后竟然把他贬回老家呆了8年。

8年之后,朱元璋死了,解缙到朱棣的时代又被重用。有意思的是,朱棣也对解缙说了一番类似的话。他说,你们读书人要勇于直言,做表率啊,如果直言的人能无所顾忌,听到直言的人能够无所记恨,那还愁治理不了天下吗?朱棣是如此诚恳和心胸博大,解缙几乎忘记了自己困守家乡8年的经历,又一次选择了信任。

解缙于是在立储问题上直言相谏,在皇上心思有变时也以“固国本”为目标仗义批驳。几次下来,朱棣心中多有不悦,累积多了,量变到了质变,甚至认为他忠于太子而不忠于自己,是在挑拨父子关系。怨恨就此埋下。

朱棣北伐时,解缙被仇家告发回京私会太子,因有不好的印象在先,朱棣大怒,将其抓捕。解缙的下场很惨,是曾经对他有知遇之恩、赞叹有加的朱棣让人在大冬天把他埋在雪里,活活冻死的!

“上心易变,下意莫执。上好之勿驳,上恶之勿近,上言之勿信。”这是唐朝狄仁杰的为官心得。经历过迷雾重重的武则天统治时期,狄仁杰早就总结出了一套为官的历史经验。而解缙的仕途就吃亏在不明势,易执着,太天真。皇上的几句鼓励就开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还偏执己见、不会变通,没有体察到皇上的心思已经变化了,终于导致自己无法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