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实现向教学内容的有效转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10:40

努力实现教材向教学内容的有效转化

 青田县实验小学东山校区  陈建锋

教材内容包括教科书,作业本等,是对教学内容的某种预设,是教学内容的一个成分,但不是全部。教学内容不仅包括了教材内容,还包括了引导作用,动机作用,价值判断,规范概念等。教学内容具有静态的教材内容所无法包含的内涵,也隐藏着种种不确定性。教学内容是开放的,动态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诸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从阅读既定的教材内容到预设教学方案,再到课堂实施,其间经历了层层变革,最终形成了动态的教学内容。如何实现教材向教学内容的有效转化,笔者进行了一些思索与实践。

一、入乎其内,未雨绸缪

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指出:“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教师钻研教材,首先也要深入内容,入乎其内。因为入乎其内,才能和作者心相映,同呼吸,共命运,成为文本的知音。入乎其内,才能胸怀教材内容,做到未雨绸缪。

前段时间《小学语文教师》组织讨论一个话题,即“课文是否要背出来再备课”。我觉得课文到底要不要都背出来不须争论,因为这实际上是一种理念,一种方向。教师第一应该熟读的书籍就是教材,这是我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精彩有效的设计首先来源于教师对课文的潜心诵读。文本细读的能力是决定你能不能成为优秀语文教师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有人曾这样评价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教材他都烂熟于胸,每篇课文他都能够字不差地背下来。”所以他对教材的理解如此到位。贾志敏的讲座或上课也处处体现他背课文的功底。真正优秀的教师,不管是对待公开课还是常态课,大凡如此。

教师要“入乎其内”的,不应仅局限于课文本身,这是许多教师备课时所忽略的。它还应包括单元训练重点、课后思考练习、学生作业本、单元测试卷,还包括参考书、同行对课文的研究、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等。现行的教材都是以某个主题组织单元的,每个单元都安排了语文训练的重点,即一个个训练的项目。我们在文本细读时,应对每一训练重点进行具体、细致的阅读。弄清各个训练项目的意思,想想为什么要进行这些训练,想想如何在每篇文章中落实这些训练项目。课后的思考题,包括文中的“泡泡语”、“语文园地”中的“我的发现”、“交流平台”,都是编者依据训练目标和课文特点设计的,提示教学的重点、关键,是我们备课的重要线索。学生要做的作业教师要先做,自己不能做的不要让学生做,有些作业内容最好分解在课中组织学生先讨论。教师要养成在教学时读学生单元测试卷的习惯,争取在具体教学中涉及到测试的题目或类似测试的题目。要读课文背景资料,才能胸有成竹,视野才会开阔,也才有备课的灵感,处理教材也不会有偏颇。

二、以本为本,流程扎实

这堂课你教了什么?数学老师的回答很干脆,比如这节课学习的是圆的圆心、半径、直径、周长等与圆的相关的知识;科学老师也很干脆,比如这节课学习的是不同时段太阳影子的特点以及由此得出的科学规律。而语文课,教师常常觉得一篇课文什么都教了,又好像什么都没有着力地教。就算对教材有了一定的研究,还要充分预设教学流程,做到有效地进行课堂组织。比如阅读课,要把有限的教学时间渗透到新课的导入,文本的初读、细读、拓展等各个环节。

感知课文时,要让学生读通读顺课文,要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读读生字,理解新词,标标自然段的序号,有些难读的长句同桌互相帮着读,这些最基本的分法,往往会被忽略,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中,有些老师会认为理所当然地忽略。没有能读通读顺课文,就迫不及待地引导悟这悟那,这不是正确的阅读方法。因为这样的悟可能或是不全面的,或是不深刻的,或是不正确的。我们平时上语文课,整体感知全文的时间要充分一些,让全班每一位学生都能读通读顺课文,并获得对课文整体的感受。

在细读课文时,要以本为本,要得意又得文,要学用结合。脱离文本,不是以本为本进行训练,虽然有时看看很热闹,却没什么效果,容易出现什么都教了,又好像什么都没教的现象,容易“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要引领学生通过进入情境,咬文嚼字,合作探究,合理想象,读写结合等多种形式,学用结合地在文章中来回行走,把书读薄又读厚,深入感悟文章的内容和情感,既动口又动手,炼就“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本领。王春燕老师的《猴王出世》一课引发了小语界的热议。尽管没获特等奖,但这节课最值得肯定的一点,就是很好地启示我们“如何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王老师不仅有效地引领学生学懂课文写了什么,而且竭力体会作者是怎样写的,课文内容理解与表达形式领悟相结合。她的教学设计立足课文特色,抓语言,教方法,有高度,值得我们很好地借鉴学习。

课文的拓展要依文拓展,要拓的实际,拓的实在。有些教师为了追求时髦,生硬地在课的结尾安排拓展的环节,没有考虑好设计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注意课的结尾不必非搞点拓展不可,不必“乱花渐欲迷人眼”。拓展的设计,要能起到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作用。

三、智慧理答,激活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上课不像把预先量好、裁制好的衣服纸样摆到布上去。”理答正是教师在实施教学内容时,对学生回答后的反应与处理,是课堂的一种即时评价行为,教学行为。一般认为课堂理答包括发问、候答、叫答、理答等四个环节。可以说,理答是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化一个重要环节,是师生对话的主要形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下一步的学习进程,影响到学生对一堂课甚至一门课的学习兴趣与态度。

理答提倡教师做出积极反应。积极反应通常情况下是老师认为学生回答值得表扬时的反应,如运用口头表扬、小礼品奖励等,在小学阶段应该多用。对学生表现为不赞扬、批评甚至训人等,是理答时的一种消极反应,要尽量少用。探问是理答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对学生发言的继续发问,在学生的回答不正确或不完整时,或教师觉得学生需要进一步理解时运用得比较多。探问体现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智慧,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教师一定要在这方面磨练自己。

 一位教师在教学《惊弓之鸟》时,让学生读课文后,问学生更羸是个怎样的人。有的认为善于观察,有的认为经验丰富。教师都给予了肯定。这时突然有位学生站起来发言,她认为更羸对这样一只受伤的大雁都不放过,硬是把它吓得摔死,是个残酷的人。面对这样一个有点另类的问题,教师有些措不及防。“这位同学的观点新颖,值得表扬”,这是这位教师犹豫一阵后给予学生的理答。“老师,我也觉得他没爱心”。“他没有环保意识,动物可是人类的朋友啊”……学生的回答越来越脱离教材赞扬更羸善于观察、思考和判断的主旨。语文课变成了批判课,套用当前流行的话就是“上跑偏了”。

另一位教师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几乎是同样的场景,因为不一样的理答,收获了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学了课文后,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同情孙悟空的不公遭遇,埋怨唐僧的人妖颠倒,憎恨白骨精的险恶用心,一切都似乎在预设中。“我的意见和大家的不太一样,我觉得白骨精虽然可恨,但她冒着生命危险一次次设计赶走孙悟空,这也让我敬佩。”老师同样面对着另类的答案,一石又要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再想想,白骨精真值得敬佩吗?她这样做为的是什么呢?”老师不慌不忙地转问学生。“我觉得白骨精不应敬佩。因为她这样做是为了吃唐僧肉!”“白骨精是在干坏事,她越坚持这样,干的坏事就越多”……学生的讨论和感悟紧紧围绕文本内容与主题,提出异议的那位学生自然也会明辨是非。教师的理答显然是智慧的,有效的,课堂是灵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