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乐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8:48:32

【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

 

【今译】孔子说:“有智慧的人喜欢水,有仁德的人喜欢山。有智慧的人活泼好动,有仁德的人稳重好静。有智慧的人常常快乐,有仁德的人往往长寿。”

 

【心得】汉语修辞格中有“比喻”一项,即用跟甲事物有某种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来说明甲事物。其高妙之处,在形象思维。这种方法并不直接概括定义,却能通过启发联想,由此及彼,帮助人们更全面准确地领悟被说明事物的本质。它不但表述更加精彩,而且内涵极为丰富。孔子是一位语言大师,在这里创造了一个运用比喻的经典范例。

历来学者对这段话的解释甚繁,其中我比较赞赏者,如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乐,喜好也。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动静以体言,乐寿以效言也。动而不括故乐,静而有常故寿。”这里的“事理”和“义理”、“达于”和“安于”是两对重要的关键词。据我理解,事理指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属知识范畴,所求在“达”,因其永无止境,所以要不断地深入探索(周流无滞);义理指人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属道德范畴,所重在“安”,因其关乎做人的原则,所以应坚持一以贯之(厚重不迁)。至于“知”、“仁”二者在审美取向上是否真有“乐水”或者“乐山”的区别,并不那么重要。后面两句所谓“动”、“静”和“乐”、“寿”所指,朱子认为是分别从体态和效用两个方面而言,并对“动”而“乐”、“静”而“寿”的关系做了引申阐发,虽讲得通,却不见得符合孔子本意。

李泽厚先生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激赏孔子的比喻“非常聪明和贴切。”并说:“‘乐山’‘乐水’,是一种‘人的自然化’。”“‘人的自然化’使人恢复和发展被社会或群体所扭曲、损伤的人的各种自然素质和能力,使自己的身体、心灵与整个自然融为一体,尽管有时它只可能是短时间的,但对体验生命本身极具意义。”“流动不居(水)而又长在(山)。‘纷纷开且落’,动亦静;‘日长如小年’,静含动;生活情境如同山水,有此意象,合天一矣。


      此岂道德?乃审美也:主客同一,仁智并行,亦宗教亦哲学,中国非真理符合论(Plato)、非解蔽发现论

Heidegger),体用一源,非本质主义,均以来源于‘太初有为’故也。”(《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8
10月第1版)立论如此宏大深奥,实在令晚生钦佩敬仰得无以复加,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真髓有些若是若非

的感悟。但孔子当时是不是做了这种超时空的久远思考,则未可知。  

比喻修辞法也有缺陷,尤其是它因间接而模糊,容易被人牵强附会、过度诠释以至于曲解。如古人有的硬是做出了所谓“性静者多寿考”,或者把孔子的三句话分成三个层次,认为这里系统地讲明了“智仁之性”、“智仁之用”、“智仁之功”,甚至与五行或易卦生拉硬扯在一起进行考析,把道理讲得无比虚玄(参见程树德撰《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8月第1版),本人就以为偏离了孔子思考的方向。我曾试着还原孔子当时的语境,眼前出现的一幅画面,是孔子带他一帮弟子,正在山水如画的某地驻足小憩,可能有弟子惊叹周围景色美丽,于是孔子借题发挥,随口说出了那一番高论,以山、水二物分别象征仁者和智者的气质,启发弟子学会如何做人和求知。我为之感动:他是一位多好的老师,是多么的诲人不倦和循循善诱啊!孔子是圣人,但圣人也是人。他有时也会即景生情、有感而发,说出几句类似“脱口秀”一般的话来,其蕴含值得揣摩玩味,但完全可以智仁各见、求同存异,不必这么让历来学者皓首穷经、逐字纠缠,非整出个“微言大义”来不可。

也许,在孔子的心目中,水是流动的、连续的、不断向前延伸的,这恰如智者要不断地运用自己的智慧,永不停歇地发现问题并求索答案,解决了一个问题又提出许多相关或者另外的问题。水遇到障碍会绕道而行,正像智者的思维过程要灵活变通。水的来龙去脉很清晰,求知也要朔本正源、把握未来。山给人的一般印象是高大稳重,所以孔子认为,仁者应该像大山一样岿然不动坚守自己的信仰、信念,要耐得住贫穷和寂寞等等,不要轻易被物欲左右,更不要心理浮躁经不住人家的引诱和忽悠。智者因为勤于动脑、善于思考,所以常常会享受到解决问题的快乐。仁者因为少有物欲、心气平和,所以往往会寿命长久。我们如能从孔子的比喻中领悟到这些,并亲身去实践,就够可以了。当然,也许以我非仁非智的庸人境界,本无资格摇舌鼓噪,说些肤浅弱智的看法只会招来若干聪明人的嘲笑。但我管不住自己的心直口快,只好学学“水”的柔顺和“山”的不争,由它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