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者需把握十个度(第二期) -- 南通廉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2:11:39
为官者需把握十个度(第二期) 浏览:[29]   大  中  小  
      在古代,“度”是一种度量工具,而在现代尤其是迈入21世纪以后,“度”则更多地被引申为一个准则、一种界线。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度是界定事物量变质变的标志”。比如:0℃以下时,水结为冰,100℃以上时,水化为气,0℃至100℃时,水则为水。这说明控制好“度”就抓住了“本”。在新时期新阶段,为官者需要把握好“十个度”。
      政治上要有高度。在当前金融危机影响到世界各国及各行各业的非常时期,为官者在政治上有高度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在政治立场上,要高眼光地看到当前我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具有抵御各种危机、应对复杂局面的优越性,从而更加坚定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政治信仰上,要按照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高要求,真正树立正确的工作观、事业观和政绩观,使党性修养保持高境界;在政治基础上,要从“群众是水,干部是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高度,牢记孟子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千年古训,彻底弄清“为谁掌权、为谁说话、为谁服务”三个关键性问题,从而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执政思想;在政治本色上,要遵循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一生恪守的“官吏则不过为国民公仆”为官准则,永葆共产党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
      学习上要有深度。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又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庄子》记载“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毛泽东同志向世人发出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号召,并作出了“勤于学习、终生学习”的表率。这些圣人伟人的思想和行为都说明,学习对于工作、对事业、对人生都是十分重要的。当前有些领导同志觉得学政治枯燥、学理论乏味、学科学深奥、学经济抽象、学业务烦恼,不如读小说来劲、听段子有趣、看相术管用。像这样厌学、乱学、假学之风要坚决刹住,否则就会害己害党害国。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无论是认识问题、理清思路,还是科学发展、解决问题都要靠深度的学习,使为官者真正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能手、依法行政的熟手、驾驭市场经济的高手、应对复杂局面的快手和总揽全局的巧手。
      言论上要有准度。言为心声,言为民声,言为政声。为官者身份特殊,岗位重要,使命神圣,其一言一论都关系重大,千万不可掉以轻心。正如古人云:“凡天下事不可轻忽,虽至微至易者,皆当以慎重处之”。《论语》在两千年前也告诫后人:凡事要“三思而后行”。近年来,全国各地不少官员口出狂言说错话,甚至频频放出诸如“是替党说话还是替百姓说话”的“雷人语录”,归根到底,是政治立场站得不正,宗旨意识树得不牢,党的纪律守得不严。这样的影响是非常恶劣的,教训是十分深刻的,为官者当以此为戒,时刻慎言慎行。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言论要始终做到对党讲原则话,对群众讲心里话,对工作讲内行话,对同事讲真心话,对社会讲公正话,对弱者讲同情话。
      思路上要有广度。中外专家指出,我国历史上之所以能出现贞观之治、康乾盛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能“以天下之耳目为耳目,以天下之心思为心思”。在当前新竞争时代,全球化步伐急剧加快,区域一体化已成潮流,为官者要进一步认识到“井蛙式”、“圈地式”和“关门式”发展,都是历史的倒退,也是注定是没有出路的,要有世界眼光、哲学头脑、战略思维、科学理念、长远谋划来想问题、作决策、做方案、定措施,使我们的政策、思路、工作和实绩,更加符合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更加造福祖国和人民,更加经得住实践、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工作上要有力度。“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康熙一生兢兢业业,修身、齐家、平天下都十分认真、执着和有力度,可谓耗尽毕生心血和精力,成就了千古帝业。为官者要传承中华五千年文化中励精图治的精神,保持一抓到底的作风,以作风出生产力、出凝聚力、出战斗力;第一,在落实应对危机刺激经济增长一揽子计划上要有大力度。从产业振兴、大学生就业到企业转型、民生工程都要加大推进和落实力度。第二,在推进各项发展改革上要有新力度。面对国企改革的节点问题、金融改革的难点问题、农村综合改革的重点问题等当前进入关键时期的各项改革,各级领导都要急起来,抓起来,干起来,以新力度求得新突破打开新局面。
      气量上要有大度。“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纳谏如流、知错即改的心襟和气度,留下了千古美谈。古语云:“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又云:“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些都是说为官者胸怀要宽广,“能听逆耳之言,可容天下之事”。领导干部要能接受上级的指责,能容忍同级的批评,能宽容下级的误解,对“冒犯”的言语要听得进、改得快、做得好,千万别“记一辈子”,更不可打击报复,堵塞言路;要善于听取群众的心声和社会的呼声,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行为上要有法度。被誉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嬴政竭力奉行“以法治国”的主张,以法为“万物之纪”,实现了由分到统、由乱到治、由弱到强的千秋霸业。这种治理国家的轨迹,带给人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在全面建设法制型国家的新时期,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懂法、守法、护法,做到违法的话不说、违法的事不干、违法的人不饶,时刻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不受损害,带给百姓最大限度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道德上要有亮度。“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是古人对后人的忠告。“为人正,为政勤,为官廉,为民亲”,是对党员的根本要求,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明白“立身修心当以德为先,清正自律当以廉为本”的道理,深悟“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畏吾能而畏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的哲理,廉政不做贪官,勤政不当懒官,实政不为庸官。要谨记宋代青天包拯“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的警世呐喊,要有海瑞“一身正气冲天地、两袖清风鉴古今”的廉政意志,要像周恩来总理那样,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坚守“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廉、国无德不强”的信念。
      事业上要有热度。“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这是为官者应有的执着和热爱。权力代表着责任,职位意味着奉献。作为合格的领导干部在事业上有热度最根本的是要有两种意思。一要有责任意识。宋代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指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为官者就是要有“一日无为、三日不安”的责任感,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要有奉献意识。为官者要不为名利所累,不为钱色所诱,一心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到像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说得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始终成为时代先锋。
      生活上要有尺度。为官者在生活上要适度就是要做到“三个保持”。一要保持平和心态。领导者要心平气和,心清寡欲,不为世俗所惑,不为浮华所动,以感恩之心回报组织和人民,以理解之心善待一切人和事,以知足之心约束自己和亲人。二要保持健康生活。《三国志》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领导干部要从自己、从点滴做起,发扬党的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大吃大喝,不酗酒不赌博,不过涉黄的“夜生活”,更不干养情妇包二奶等违法乱纪的事情;三要保持快乐人生。一位哲学家说过“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达到快乐的彼岸”。为官者要深刻认识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工作着,能和家人亲人自由地生活着,才是快乐的人生。如果抵不住权、钱、名、利、色的诱惑,腐败堕落,最终将走向痛苦的深渊。 (赖富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