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沧海架彩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3:31:04
谁为沧海架彩虹 ——访南海石油深圳港湾开发公司总经理赵凤亭

开拓篇
面对滔滔沧海,思想的激情和脚下的涛声,组成了一曲风景的赞歌,是谁为今日的深圳留下了一首绝美的诗歌,又是谁为今日的特区雕刻了一个又一个的美丽风景呢?
他,就是赵凤亭,千千万万个在特区的黄土地上摸爬滚打的创业者之一。1962年7月毕业于安徽交通学院,同年七月就注定了他一生的命运,被分配到了广州交通部第四航务工程局工作。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这是鲁迅的一句至理名言。
眼前的码头、船坞、船台滑道等等何此是“走”出来的,而是创业者们在稀无人烟的情况下,用汗水和生命铺垫而成的。
赵凤亭毕业后真接参加了华南沿海港口的建设施工和管理,创业的足迹踏遍了广州、湛江、海口、北海、防城、汕头、厦门、梧州、及深圳等地。整整一生都投入到了国家的开发建设之中。
困难是懦夫回头的便桥
坚韧是勇士前进的阶梯
1979年7月,蛇口的第一声开山炮响拉开了特区建设的序幕。填海造地,架桥铺路。赵凤亭的原工作单位为顺应特区开发的需要,成立了第一个进入招商局蛇口工业区的施工单位,首期建设工程兴建了蛇口第一个港口,深圳市区的第一条公路建设路,招商工业区三洋电子的第一幢厂房和水厂。之后又兴建了和平路、华强路、东门北路、深南大道、广深公路太平至长安镇等公路。1985年前,赵总的家还在广州,而他却为了负责技术质量监察等工作,常常穿梭于广州——深圳蛇口——罗湖区之间,刚刚在开发的特区公路是一片烂泥,从罗湖区至蛇口才二十几公里路,却要在车上颠簸两、三个小时,完全顾不上家人。赵凤亭1985年初由于港口建设的需要,由广州正式调入深圳搞港口开发。如果说愚公移山的精神是我们当今人学习的榜样,那么深圳的建设者们那种填海造地的开拓精神应该列入新的教学课程中去。赵凤亭,深圳特区创业者中的一个缩影。在开发妈湾港的建设中,山连着山,水连着水,就连如今蛇口的太子路也是海水成片,而且没有一条公路通向港口,不用说公路了,就连山间小道也寻不着。为了开发建设南头半岛, 赵凤亭和开拓者们一起住工棚,啃面包,经常没有电、无水就在油灯下啃磨着规划图纸,似有一幅亲临作战指挥抵抗英军入岛的气势。他们硬是从那块连禽兽都无法行走的烂泥滩土地上开辟了一条从荔枝园至太子山直通赤湾的公路来。米饭硬硬的,可赵总顾不上是凉是热,象填大海一样来者不拒地填入了肚皮之中。可肚皮不是大海,什么都可以塞进去的,它需要有规律的饮食进餐,但野外工作是不允许你选择的。今日灯红酒绿的高级餐厅的食客们,你可知否?赵凤亭来广东开山垦荒的建设之中,换来的可是严重的胃溃疡,医生劝赵总上工地时带上饼干之类的东西。“那,真不好意思,工人们在工地上拼命垦荒,我怎么能在工人们面前吃饼干呢!?况且没有那种条件,去买饼干。”赵总笑着对我说。
火花在撞击中爆发
奇迹在实干中出现
“城以港发,港依城兴”,这一发展规律被世界上经济繁荣的大城市所证实,如美国的纽约、波士顿;欧洲的鹿特丹、汉堡、伦敦;亚洲的东京、大坂、新加坡、香港、高雄、上海、大连‥‥‥,无不是用现代化的港口架起海上桥梁,从而实现经济的起飞。一座座现代化港口,记载了一座座国际性城市的发展史,深圳要成为国际性城市也非走此路不可。当年轻的赵凤亭有其伟大的理想时,他不是沉醉于春花之中,而是辛勤的劳作。赵凤亭虽然已鬓发满天,面对今日的南山建筑风光,和他留下的丰硕果实,由衷地从心里发出了感叹:见到这一地区的繁荣兴旺的景观,同工程部的同志们一样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改变这一地区的面貌而感到欣慰。
听到赵总说这句感叹话时,他的眼眶有点湿润了,和赵总一起站在窗口,远望南山,赵凤亭那种创业的场面似乎浮在我的眼前••••••
1989年在填海工地上,赵总在太子山脚下(今太子路)的海边搭设简易工棚做为公司的“填海指挥部”办公室,赵总也兼任指挥长。在赵总和全体同志的一年多共同拼搏下,填海造出了三个平方公里的地,在其地面上造出了主干道──内环路、港湾大道、妈湾大道等路基工程。如今的光大木材公司、深日钢材、水净化厂、中侨、海港石化、南山热电厂等十几家企业无一不是赵总和他的伙伴们从海上造地而矗立起来的。目前,在海上造地兴建起来的月亮湾广场、月亮湾花园、月亮湾中学等为这座美丽的城市又增添了一份雄姿。
在“六•四”事件的第四天,赵总和他的伙伴们为能接到一项工程而兴奋。国内当时一片混乱,但是新加坡天裕公司董事长黄裕顺先生对中国政治和前景抱有坚定的信念。于是赵凤亭兴奋了,不分昼夜地干,创下了与国贸“三天一层楼” 同样的建设速度,他们虽不是建筑队,但一天开山填海造路的速度达到了20米,使3.5吨石化码头及仓储用地提前在1991年正式投产使用,外商赞叹不已。
生命在不停的运动,事业在不停的定位,追求在默默的耕耘之中。赵凤亭在南山脚下兴建一个20万千瓦燃油电厂时,厂址全部座落在山石基础上,困难之大,时间之紧,在全国乃属罕见,从规划、设计、选址,到投产发电仅仅才花一年半的时间,这不但体现了深圳创业者的勤劳智慧,而且为世界人民所敬佩。赵凤亭和他的伙伴们在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哪怕在石缝的山崖,播下的种子也会发芽。实践证明,他们的种子发芽了,他们的汗水没有白流。在1989年初开山造地时,只有一路之隔的光大木材厂已建成投产,但开山放炮又在此范围之内,其难度极大,办公地点在工地像民工的棚子一样,市政府要求供电时间倒过来计算,赵总和公司人员无论下雨白昼都在不停地干,而且赵总又要负责油码头、输油管道等项目。汗水浇下的幸福之花终于结果了,如期完成了工程任务。
城市的发展是人们编织起来的,赵总的工程一个接一个,在妈湾港9#─11#泊位建180万妈湾电厂,厂址全部选在海上,用地面积极小,技术难度又大,时间要求之紧,在施工时又产生了边施工、边设计、边管理的“三边”情况,仍属全国罕见。
奋斗者的足迹
永远向着成功延伸
涉及沙滩,只能拣到几枚彩色的贝壳,探索大海,才能获取无数瑰丽的奇珍。赵总虽离退休不到三年时间,但是奋斗者的足迹永远是向前延伸的,艰苦创业的勤劳者留下的仍然是不老的青春之火,果实累累。赵总在几十年的工作之中留下的不仅仅是丰硕的果实,更重要是留下了一串串的宝贵经验,促进了中国港口的快速发展。
写到此不仅又想起赵总刚来广东创业时的情景,不到五年时间就发生了胃病,直到动手术才见恢复身体。当赵凤亭用手扶在办公室的窗口时,当他的眼神在凝视着如今繁华的南山半岛时,一转眼间那荒山半岛,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举世瞩目的经济特区迷人的深圳。赵总在地上留下的每一个坚实脚印,胜过在空中传播千百句虚言,只有登攀的脚印,才能给大地留下深刻的印记。
如果说,在战场上生命的陨落是悲壮的,那么,在改革中,观念的更新却是悲痛的,悲壮令人奋进,痛苦使人退却,深圳以在这场告别过去,开辟未来的伟大变革中毫不动摇,无所畏惧,以开拓者的奉献精神和改革的远见卓识,勇敢的闯进“雷区”迎向“暗礁”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披荆斩棘,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