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没有愿意成为“祸害”的父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5:13:14

世间没有愿意成为“祸害”的父母 

 

  “小时候又亲又搂爱得不得了的小天使,变成了一个冷冰冰的独角怪兽。”龙应台面对长大的儿子安德烈,曾发出过如此伤心感叹。

  “独角怪兽”不是孤例呀。那些“父母皆祸害”的小组成员,头上尖角也很锐利,目中眼神也很伤人。网上这群把父母称为“祸害”的子女,人员已经过万。尽管他们喊着“不是不尽孝道,只想生活得更好。”可是,世界上有哪个被孩子称为“祸害”的父母,会没有挫败的伤痛?

  亲子的挫折,让龙应台写下了那本著名的《亲爱的安德烈》。她说,那不是一本亲子相处的“教育手册”,而是一个母亲的“伤心笔记”。里面有太多幽微情感,令人不忍碰触。想必,把父母视为“祸害”的孩子,也会让世界上许多父母一声长叹,这,真是情何以堪。

  然而,又岂独伤心是父母呢?那些孩子,也是“一群在父母子女关系中受到挫折、苦苦思索出路的年轻人”呀。活着的人们,或许不知道去处,但一定要懂得来处。那样,起码知道血浓水水,懂得亲情珍贵。我以为,不管是站在父母还是子女的立场,看待“父母皆祸害”现象,诉求是其实一样的,就是让亲情告别不堪承受的挫败。

  这其实不是简单的亲情沟通问题。把父母视为“祸害”的年轻人说,“只想生活得更好”。怎样才能让生活过得更好呢?没有父母愿意做子女走向幸福的绊脚石,他们只想做梯子与石阶。可是,“生活得更好”,不是父母可以一手包办的事呀。它涉及到教育、经济、文化、权利等诸多问题。这天下有太多父母,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是会显得“有心无力”的。他们,就可能被子女视为“祸害”。

  是的,“父母皆祸害”现象,可以作为一个宏大命题来求解。不过,我很想套用一种说法,叫“越是个体的,就越是社会的”。在我看来,中国人的确太多,中国具体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太多,很不容易说清楚。但是,我觉得,一个只有懂得充分尊重个体情感体验的社会,才会真正前途无量。哪怕那样的情感,很幽微,深藏在暗处,它也需要来自国家、权力与制度的呵护与体贴。否则的话,那样的情感,就一定慢慢发酵,最后灼伤自己,也影响他人。

  遗憾的是,在诸多“大国”情结下,在种种“大政府”模式下,在个体面前,很多权力与制度架子太大了,姿态过高了,甚至让很多个体权利缺乏公平与公正的实现途径,很多个体的情感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理解。于是,这让许多掌握着社会资源的父母,在充满潜规则的现实游戏中,轻易就能把自己的子女托到人生高处,然后面对别人的一脸无奈暗自偷笑。当社会很多制度与规则失去了公共性的基础,公共教育与公共情感也自然容易沦陷,那时,包括亲情在内的很多情感纽带,也就断了。

  龙应台还感慨过,其实父母跟食物一样,都是有“有效限期”的。作为一个男人,我现在对很多所谓的失败,真的不在乎。长得不帅,升不了职,发不了财,写不好文章,这一切,我可以坦然接受。但是,我又有一种难以祛除的害怕,在异乡,没有户口,没有很多金钱,没法依傍显赫的权势,我无法将孩子送进很好的幼稚园、小学和中学。以后,在她的视界里,我会不会是失败者?在我看来,孩子来到这世间,就是投奔父母的,父母对孩子赐予永远比索取多。于是,真的别让那个叫父亲的男人在孩子面前丧失自尊,也别让那个叫母亲的女人在孩子面前感到挫败。

  世界上没有愿意成为“祸害”的父母。那些父母们挫败的个体情感,就是一条纽带。连接的,就是尴尬的历史与现实,个人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