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曾是寻常百姓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7:04:58

罗雪挥: 中南海——曾是寻常百姓家时间:2010-07-26 13:12 作者:罗雪挥 点击:456次
  一部中南海公园的历史,记录着“还权于民”的努力。


  “该车系阿婆罗牌Apollo,为英商飞利浦工厂出品,存车牌为九十一号,于当日下午七时发现遗失。”这是1939年8月5日,中南海公园临时委员会致警察局的一封特函。3天前,游人张恒智存放在中南海公共游泳池的自行车丢了,中南海的看车人报了警,特函中描述,该自行车的车胎是邓禄普厂出品的“老头”牌,当时一辆“老头”牌男式自行车的价钱,大抵是一个富庶地区职员月工资的两倍。自行车丢了自然不是小事。这封敦请警方破案的特函,至今还存放在北京市档案馆中,记录了中南海作为一个公园的历史。


  从中南海到新华宫


  “兹述园囿,首中山公园,次中南海,次北海,次景山,次颐和园。”这是1935年出版的北平旅游指南——《旧都文物略》中的记述。


  在玩家眼里,中南海的风光尚在北海和颐和园之上。中南海位于现在北京故宫的西侧,由中海和南海构成,与北海旧称“三海”,又名“西苑”、“太液池”。这个历史悠久的水上园林,始建于辽金,历经元、明、清的扩建。自清代起,中南海成为皇家禁苑,是皇帝避暑听政的场所,也是满清皇朝实质上的政治中心。同治、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及皇帝按礼制从颐和园移居紫禁城时,大多在中南海内居住,仅在行礼时前往紫禁城。


  近代以来,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在中南海风浪迭起。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长驱直入进京,就居住在中南海仪鸾殿,该殿后来被八国联军焚毁。慈禧逃难回京后,又耗费了500万两白银,在废墟上重建了新仪鸾殿,更名为“佛照楼”。有宫词曰:“天半灯摇紫电流,玲珑殿阁仿欧洲;却因一炬西人火,化出繁华佛照楼。”1908年末,慈禧在中南海“佛照楼”辞世,皇权自此崩盘。清末头号权臣袁世凯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却依然想做皇帝。总统府因而建在了中南海,袁世凯将“佛照楼”改成了怀仁堂,也有后人考证说,仪鸾殿经重建乃为居仁堂。而这两个地方,后来都成为了叱咤风云的历史见证地。


  袁世凯正式称帝,大抵是紫禁城太过招摇,而且还住着逊帝溥仪,袁世凯把中南海改为新华宫,宝月楼改成了新华门。


  西苑的风景独好,却是豪门深似海的传奇。赶走了皇帝的中南海,终究还是平民百姓的禁地。袁世凯的洪宪帝制很快破产,不久病死。其灵柩就曾停在怀仁堂内。中南海被军阀所把持,相继成为黎元洪、曹锟的总统府和张作霖的大元帅府。豪强显贵们在中南海陆续登上了政治舞台。1927年6月,北方最大的军阀奉系张作霖,在怀仁堂出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并成立“安国军政府”。一年后,随着北伐军的节节胜利,张作霖被迫撤出了中南海,在沈阳附近的皇姑屯遭遇暗杀身亡。


  走入了“共和”的中南海,依然是一片狼藉。1928年8月,即张作霖撤出中南海后不久,北平市工务局局长华南圭在至市长函中痛陈:“前总统府系古代建筑,素称胜地,中外咸重。近闻府内牲畜践踏,污秽不堪,于古物不无可惜。”


  公民的中南海


  1939年8月2日,游人张恒智的自行车在前总统府遗失了。警察局指令查缉,但是在记者所能够查阅到的北京市开放档案中,该车的下落依然不明。


  此时距离中南海公园向游人开放,已经整整十年了。中南海从普通人不得入内,发展成为公众消遣游憩的场所,这个重大的转折源于国民政府北伐的胜利。作为中国历史上罕有的自南向北统一的例子,中南海将从此不再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北京改称了北平,开放中南海成了还权于民的盛举。


  “中南两海系自远至清帝王苑囿之一部,其风景清嘉,宫室壮丽,为国内有名建筑。但其经费所出,无非我民众先代之脂膏,乃以之供少数人娱乐,实为我民众所不甘。”这是1928年12月13日,中南海董事会关于召开成立大会给北平市工务局的函件所述。函中说,应当谨遵孙中山“天下为公”之意,将中南海归于市民直接管理,筹备真正代表民意、直接管理中南海的董事会,“以绝罪恶之根株,以供游人之玩赏。”


  1929年4月,中南海董事会推举熊希龄为主席委员,不久,北平市政府也成立了“中南海公园临时委员会”,负责管理中南海。至此,中南海正式向全体公民开放。彼时去逛中南海,成为了时髦。1938年,旅居巴黎的林语堂开始创作其代表作《京华烟云》。女主人公姚玉兰,性喜逍遥。当宫廷中的花园,湖泊,有名的建筑都开放后,她就去游北海、中海和南海。这“三海”,姚木兰要分几天才游得完。逢到全家人出游的时候,则专奔以前皇家的禁地,比如南海和故宫,欣赏宫殿建筑的宏伟壮丽、气象万千,直到“精神上也看得疲劳了”。


  中南海的市民生活


  中南海总面积约为1500亩,其中水面约为700亩,远远超过了北海。作为当时北京内城最大的一片水域,除了观赏皇家园林,中南海公园的特色还是水上项目。比如垂钓、游船,其游泳池的经营也颇为现代,设立了团体票,70人以上可以得到五折优惠,学生还可以享受练习月票。游泳池还特聘了游泳导师,帮助指导提高游泳技巧。


  中南海的市民滑冰场也名声在外,还曾举办过化装溜冰比赛运动会。该比赛于1938年1月23日在南海滑冰场开幕,参加化装溜冰人员共四十余人,每人可以得到一枚纪念章以资纪念,到场参观者则多达1000多人。中、小学在中南海举办滑冰比赛屡见不鲜。记者在北京市档案局开放档案中,查到的学校名录如下:第一中学、第八中学、第九中学、第四中学、灯市口小学、盔甲厂小学、宏庙小学、绒线胡同小学等。


  开放的中南海人车俱杂,不仅有脚踏车,还有人力车、汽车,不过要购买脚踏车证、人力车券和汽车券。中南海内还开设了中学。北京市档案馆的开放档案记录了这样一桩公案。1946年,中南海公园整理委员会致函北平市教育局,希望封闭位于中南海东四所的北平市私立成达中学的东门,因为该校学生“每日多持竿在海岸垂钓,并将污秽草泥掷之满地,实属有碍观瞻。”建议该校学生由怀仁堂东面的便门行走,以免混杂。


  从庶民不得入内,到正式公文往来,与各相关机构协商中南海的管理秩序,昔日皇家的禁苑,容纳着三教九流。于是游人张恒智的自行车,就在中南海看车人的眼皮底下被偷了。中南海不再是神圣之地,各色人等齐聚,也夹杂有宵小之徒。亦有人在中南海投水身亡。中南海公园的史料中,就曾记录了一个年轻的浙江籍自杀者,时任军政部三十二军无线电台台长的萧箴。原因大概是与钱财压力有关,他最终选择了在中南海了结此生。


  中南海公园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出租历史。为了增加收入,中南海公园将园内鳞次栉比的房屋盘活经营,除各机关借用一部分外,其余的大多租给了老百姓居住。“本园风景幽秀、地点适中,中外住户皆乐于来此赁屋而居,是以每月房租之收入超门票而上之,此本园之特点也。”1938年的《中南海公园事务报告书》陈述。当时,中南海有44家中国住户,2家日籍住户,1家英国住户。而诸如怀仁堂等场地,时常有公务用途,则对外零散出租,用于宴请宾客,祝寿结婚等。中南海公园为此专门拟定了怀仁堂出租办法:例如租用时刻自上午九时至晚上十时。怀仁堂的大厅日租费需30元。租用房间里的电灯电扇,都要按照电表数缴纳电费。除了各种规模的社交宴请,曾经在怀仁堂举办的其他活动还包括:中国医学讲演会、经济恳谈会,以及延请法师宣讲佛法三日等。


  住在中南海的并非大富大贵。记者查找到了一份北平市警察局内六区分局户口调查表,里面登记的中南海住户有:住在中南海西苑门的徐霖溥,文化程度为高小,职业登记为“梨园”,属艺人行当;住在中南海旧园门的李启学,是电车公司职员;住在中南海丰泽园的夏嘉富,时任监察组组长;住在中南海游泳池的杨树林,为北平市府职员……


  公园的尾声


  连绵兵戈,中南海公园难以自保。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1937年12月14日,以大汉奸王克敏为首,建立起华北地区伪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地点便设在中南海。1941年,中南海公园登记在册的进驻机构还包括:满洲帝国通商代表部、最高法院华北分院、最高法院检察署、华北救灾委员会等。


  中南海再度成为权力中枢,日伪政府亦将北平改为了北京。不过,从记者查阅到的开放档案来看,日伪时期,中南海公园的经营活动仍有据可查。撰写于1941年的《中南海公园事务报告书》中记录,当年6月份中南海游泳池还卖出了游泳票667张,普通参观券依然在销售,房屋出租收入依然是大头,只是带上了更多的沦陷色彩。比如当时的怀仁堂成了所谓中日亲善的表演地。中、小学生日语会,中日儿童亲善会等,皆在怀仁堂举行。


  抗日战争结束后,北京又变成了北平,李宗仁的“北平行辕”就设在中南海。解放前夕,华北剿匪总司令傅作义也匆匆将指挥部连夜搬进了中南海,将司令部设在了居仁堂。不过,皇家的风水并不能够力挽狂澜,眼见着大势已去,傅作义与解放军签署了和平解放北平的协议。1949年2月,根据何虎生所著《走进中南海》一书的描述,时任北平市市长的叶剑英,还在盛大的北平入城仪式上,便接到了党中央从西柏坡追发的电报,叶剑英将电报转给了时任统战部秘书长齐燕铭,周恩来要求齐燕铭等几位替党中央打前站的同志,先把中南海和北京饭店接收下来,为党中央和中央军委迁入北平做好准备,筹备新政协事宜。


  昔日绝胜烟柳的帝王御苑,此时已破败。著名文物专家罗哲文告诉记者,解放前夕他曾进入过中南海,印象深刻是那些古建筑还在,但是年久失修,破破烂烂。建国初,因为工作需要,他又进入中南海,感觉面貌已经比较齐整了。事实上,解放军接管北平后,中南海的紧急疏浚工程就开始了,动用部队整整挖了三个月,才清理干净了淤泥。不久,北平再度更名为北京,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整饬一新的中南海,则成为了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办公住所。罗哲文介绍,梁思成当年曾提出过在北京建设新城,建设国家新的行政中心,但国民经济当时还很困难,抗美援朝的战争又迫在眉睫,只得利用了现有的古建筑:国务院进驻了中南海,文化部搬进了大学,其他各部委则搬进了王府。


  中南海一度也有过开放的设想。上个世纪50年代曾经在中南海修建科工作过的王保成,撰写文章回忆:“山泉水流进中南海的这天,周总理也同我们一样,吃完晚饭,高兴地来到岸边观看。他兴奋地对我们说,中南海自古人民建,人民修,但人民却没有享受到它的美丽。这次修成后,我们要请人民代表来这里作客观光,今后还要逐步成为人民游乐的场所。听着总理的话,我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泪水涌了出来。”30年后,这个曾令王保成感动到落泪的允诺,终于付诸实施。


  30年间,鲜有普通人有机会见到中南海的新变化。1953年,中南海最重要的古建筑怀仁堂,被改建为中式二层楼阁样式礼堂;同年,北京市建设局打报告说:“云绘楼及清音阁原地基,政府需用甚急。”作为新中国第一例被完整搬迁的古建筑,云绘楼和清音阁次年便被迁出了中南海,落户陶然亭。此外,根据王保成的回忆,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中南海还拆除了时应宫,万字廊和其他一些殿宇,在岸边建起牡丹园、玫瑰园、绿草坪。罗哲文向记者表示,中南海如今已被改造得不少,特别是文革前后,造了不少新楼。


  旧貌换新颜的时代,中南海公园谢幕。中南海开始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
 

来源:未知
[文章来自共识网:http://new.21ccom.net/articles/qqsw/qyyj/article_201007261412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