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绍振点评福建省高考作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44:02
孙绍振点评福建省高考作文 2010年福建高考作文,是根据《格林童话》的诞生故事命题的材料作文。

  材料说的是:格林兄弟从小喜欢德国民间故事,认为民间传说与人文历史有关。兄弟俩收集了很多传说,整理出一本厚厚的文稿,但却求证不了民间传说与人文历史是否有联系,而后便把笔记本束之高阁。后来一个朋友发现了这些文稿并提供给了出版社。文稿出版后,多次再版,在全世界流传开来,成为经典名著《格林童话》。

  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昨天中午,我省高考作文题一在网上公布,就引起热议。有网友评论:“《格林童话》的诞生,怎么觉得现在高考的题目都在挖掘中学生倾向成人理性与客观的想法。”

  也有人认为:“福建出题老师是中邪了,严重自恋倾向,出这样变态题目!”“福建每年作文都很新颖啊,考生苦啊!”

  但是,著名学者、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表示:这个作文题是有点创意的。

  观点一

  指责“倾向成人理性”,是对高考基本功能的无知

  孙绍振说,有网友反对这个题目,理由是“在挖掘中学生倾向成人理性与客观的想法”。这话的大前提是错误的,好像“倾向成人理性与客观”是要不得的。要记住,这是高等学校的选拔考试,高等教育特点就是成人的、理性的,面向社会文化科学前沿的。

  从高中到大学,从心理上是从少年向青年过渡完成。高等教育的过程,就是精神上向成人过渡的过程。从学业上看这个转折,是从基础普通教育的接受理解消化,向专门学科教育的突破、创造进展。其实质就是从偏于感性到偏重理性。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指责这个命题“倾向成人理性”,实际上是对高考的基本功能的无知。这种无知,之所以敢于振振有词,是出于习惯性的感想,似乎高考作文只能启发考生写抒情散文。殊不知抒情属于情感审美,当然是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成分。但,人是感情的动物,这种说法并不全面。人又是理性的动物,在理性和情感两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才能有健全的素质。

  

  观点二

  欧美高考作文几乎是抽象的议论不能仅有孩子气的抒情

  孙绍振说,对比中国与欧美高考作文题,不难发现,西方的命题几乎都是抽象的议论。

  如美国托福题:“对朋友妻子孩子甚过其词的赞美是礼貌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却是粗鲁的。”又如:“人们一向鼓励青年改变环境,然而环境仍然依然故我。难道不应该鼓励青年适应环境吗?”所有这类命题旨在对考生理性思维和成人价值观念的考量,光凭孩子气的抒情是难以胜任的。

  这类命题的特点是理性,就是把矛盾放在考生面前,做理性的、客观的分析。礼貌和虚伪,改造环境和适应环境,要求客观、全面地分析,至少是正反两面。而抒情则相反,是以主观为特点的,以片面为生命,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情人眼里出西施,不片面、太客观就谈不上抒情了。

  观点三

  分析到“偶然中有必然” 今年作文就有可能拿高分

  他认为,就今年我省高考作文这个题目而言,材料中隐藏着矛盾,关键词是“偶然”,与偶然相对的,是格林童话的经典价值。经典是客观的,而得到广泛认可而导致认可(出版)却具有偶然性。如果文章分析到两个层次,就是用抒情的做法,只要不是偏于片面,大致可以有中等以上的分数。

  更高的水平则是进一步分析:虽然被朋友发现是偶然的,但是,偶然中有必然。因为其价值非同小可。即使一时不被发现,日后被发现的可能也很大。这也并不是说抽象议论是唯一的选择,也可以在阐释,在举例中写得非常感情,甚至相当抒情和诗意。文无定法,大体则有定体则无,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上一页

  观点四

  太多感性容易流于表面甚至片面题目难度在于只点出“偶然”

  孙绍振说:和其他各省的考题相比,我省的这个题目,题干很抽象,不像某些省市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感性材料。但太多感性容易流于表面,甚至片面。

  他认为,这个题目的难度在于,只点出偶然,而没有把客观的必然也在字面上点出来。对于抽象能力比较强的考生,这是一种鼓舞,有利向深度发展,而对于抽象能力比较弱的考生,则是严峻的挑战。对于第一线的老师来说,这里有相当深邃的警示。

  他说,这样的改革,是与欧美高考作文命题的接轨,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观点五

  我和命题者都是历史的影子离开了历史,我们什么也不是

  我省高考作文命题者,多为“孙氏弟子”。5年前与本报紧密携手,成功推动我省高考作文分值从60分提高到70分的孙绍振,因其权威身份,被称为“福建高考作文命题的幕后推手”。

  对此,他首次澄清:“有人说,这里有我的影子,我想这是错误的,我也在历史潮流之中,是东西文化对话之中的一员。我和命题者,包括中学资深老师和大学老师一样都是历史的影子。离开了历史,我们什么也不是。”

  【教师点评】

  关键是选准一个角度写

  集美中学校长刘卫平:这个题至少有三个角度可以入手:其一是“偶然和必然”的角度;其二是“机会总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角度;其三是“朋友是个有眼光的人”。

  从提供的材料可以看到,如果没有格林兄弟的准备,就不会有后来的收获。民间传说和历史的研究,可能需要进一步研究,但他们前期收集资料就已经做得很辉煌了。而他们朋友的发现,看起来很偶然,其实是必然的结果。

  题目所给的材料很客观,更多注重考察考生理性思维。之前的作文题,在情感上表现得褒贬太明显,有导向性,今年的这个题目比较理性、客观。这种看似没有“立场”的材料很平淡,但越平淡越能体现水平。关键是要选准一个角度来写,不要太多角度,会乱。

  感觉找不准核心的东西

  禾山中学语文老师邱国华:作文材料有两段,内容挺长,看一遍记不全面。我担心考生会迷失在材料中,找不准核心的东西。

  材料仅仅是提供一个背景,激发出话题。这个题不太好写,如果泛泛地说材料,还是能成文的,但要写好就难了。

  从这个题目来看,猜不透评分标准。

  真正意义上的新材料作文

  厦门一中语文老师陈岩立:严格说来,这是我省首次在高考中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新材料作文。

  旧材料作文提供的材料中,多少会有一个预设的主题,只有紧扣主题才不会跑题。但新材料作文具有多主题的特征,甚至不同的考生可能读出相反的观点,这也是有人会觉得这题好像抓不到感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