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特稿:2007年北京高考作文点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48:36
2007年北京高考作文点评
北京清华附中  王武镝
2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全文不少于800字。
6月7、8两天,万众瞩目的恐怕就是高考了。从6月7日语文卷露面,媒体的评价、议论也就开始了。对于北京卷,也同样是批评赞许众说不一,纷至沓来。很多评论认为这是全国最难的一道作文题,理由是文题由唐代刘长卿的一联写景名句入手,有要求学生写文学评论的意思,而鉴赏是语文考查中难度最大的一种能力。文题既没有给出诗歌的作者,也没有标出诗歌的题目,更没有提供完整的诗篇,让考生不知该从何落笔。其实,这是对文题的一个误解。
首先,这两句诗轻灵典雅,意蕴丰厚,不仅可以给人美感享受,还可以启发人领悟和思考。文题有这样的诗句引领,体现出深厚的文学色彩。
其次,文题在诗句之后,用“有人说”“还有人说”的形式,给出了对诗句的五种不同理解,目的在于开拓考生思路,而省略号的运用,表明还可以有其他不同的理解,又为考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提示考生,要从诗句出发,就自己的理解、体会,展开联想,写出有个性、有创见的文章。这恰恰是今年北京卷作文题的一大亮点,如果理解为只能写诗歌鉴赏,未免太偏了。
再有,一个好的文题,既要让多数考生都能有话可说,又要能够检测出考生的不同水平层次,今年北京的文题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特点。从评卷结果来看,区分度相当的好。那些语文能力较强的考生,面对这样的文题应对自如,可以尽情挥洒,充分表现出自己的优势;而语文能力较差的考生,面对这样的文题往往不知所措,有的搜索枯肠,拼凑出一篇逻辑混乱,语病百出的文字,有的拿出平时背好的一篇现成文章,穿靴戴帽,用来应付,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也给今后高三语文的复习迎考提了个醒儿,切实抓好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才是正道,那些投机取巧的“窍门”,面对这样的文题,都是不管用的。
几百字的短文,只是对今年北京作文题谈一点肤浅的看法,至于这个文题对今后语文教学的指导意义,恐怕就不是一句两句话能够说清的了,容待实践来检验吧。
第一篇
追求恬淡的做人境界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我很欣赏这两句唐诗。人生在世,我们为何要为细雨、闲花这些琐碎、细致的外物所困扰?蒙蒙细雨不足以模糊视野,朵朵闲花也绝不会盖住前进的大道。人生需要抛弃杂念与外物,回归恬淡、质朴与真实。
回归恬淡使人执著于事业。去年,国际数学最高奖“菲尔茨奖”颁布给了俄罗斯著名数学家——佩雷尔曼,以表彰他在庞加莱猜想上作出的突出贡献。然而,佩雷尔曼却拒绝出席颁奖典礼,无人知道他的行踪。为此,《纽约时报》等多家媒体接连发表了《佩雷尔曼,你在哪里?》等文章。面对电台、媒体、学术邀约,佩雷尔曼淡定地说:“我宁愿在圣彼得堡附近的森林里采蘑菇。”如此质朴而又无奈的话语,恰恰反映了他追求恬淡从容的人生境界。他喜欢与自然为伴,因为那样他可以心无旁骛地研究自己的数学,他可以摒弃一切杂念,静心读书、实验,他可以隔离自己于纷杂的人世之外从而深入到科学的本质。正是在这种恬淡心理与宁静氛围的作用下,他快乐地与心爱的“数学”对话,达到了事业上的高峰。由此可见,恬淡的生活为我们挡住了外物的诱惑与干扰,让人执著于事业、执著于自我的追求。
回归恬淡使人读懂灵魂。“人类应该像航海家发现新大陆一样探索自己的灵魂。”这是梭罗的一句名言。他没有投身于蒸汽机的洪流中,没有盲目地把金叶挂满枝头,而是选择拿着一把斧子,来到一片森林,在瓦尔登湖畔自食其力,耕作、读书、思考。每天休憩于树下让他感受到自然的澄净,每天与小动物的交流让他体会到生命的可贵,每天在湖畔凝望日出日落让他体悟到日月星辰的生生不息……正是因为梭罗心中这份恬淡的情怀,使他能透彻地观察、静静地思考。他用生命之笔记录下瓦尔登湖的美,将自然、人生的真谛保留于笔下。他读懂了自己的灵魂,他让自己的灵魂扎根于更深、更广、更靠近水源的地方,他也用恬淡之笔为自己书写下反对蓄奴制的光辉篇章。当人被外物所扰、为外物而忧时,他不会专心透彻地看到自己的灵魂。只有保持恬淡,洗去思想、肉体上的杂物,我们才能看到真实的自我,真正地与灵魂对话。
想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的恬淡从容,想到了吹着赤壁东风的苏轼的恬淡旷达……古往今来,有太多的文人志士用他们恬淡的人生境界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执著于事业,执著于心,与灵魂对话,这才是人生应该走的道路。
“细雨”“闲花”虽美,终不是自己的东西,我们何必为小事、为外物心烦而让自己郁郁寡欢呢?只有自我真实的恬淡境界才是引领我们翻山越岭的航标,它告诉我们:对待失败释然,面对名利淡然,在人生道路上要顺其自然。只要把握住自己的人生态度,读懂自己的灵魂,执著于心,追求恬淡的人生境界,享受质朴与真实,那么无论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金钱权利的诱惑,我们都可以战胜!
[评析]
这是一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
从结构上说,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层次十分清楚。文题“追求恬淡的做人境界”本是命题材料中固有之意,文章从对两句唐诗的解读入手,紧扣题目,坚定的推出自己的论点“人生需要抛弃杂念与外物,回归恬淡、质朴与真实”;在论证过程中,文章又用“回归恬淡使人执著于事业”“回归恬淡使人读懂灵魂”两个分论点来论证为什么要“回归恬淡”;结尾指出“细雨”“闲花”不过是外物,只有追求恬淡的人生就境界才能引领着我们走向成功,回应论点,收束全篇,结构十分严谨。
从内容上说,本文材料新颖。俄罗斯著名数学家佩雷尔曼,美国作家,《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两个例子不仅能够恰切的证明论点,也足以显示出小作者知识面的宽广。如果说这两个例子大家不太熟悉,应该详写;那么,陶渊明、苏轼的事例则因众所周知而一笔带过,详略取舍恰到好处。
有了如上两方面的优点,无须华美的语言,文章就已经出类拔萃了。
(海淀区  清华附中  王武镝  评)
第二篇
润物细无声
——什么样的文化才能影响世界
“细雨湿衣”、“闲花落地”,多美的画面!相信每个看过这两幅画面的人,都会将它们铭记在心。而能够给予人如此深刻印象的画卷却是“看不见”“听无声”的,这不是正提醒了我们,一种能够影响世界的文化是不是也该如此传播呢?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蓉城的春雨正是这样无声无息的滋润着万物,而做为人类精神依托的文化,也应起到滋润社会的作用。
很多人认为,能够影响世界的文化,一定要足够热烈,足够奔放。似乎只有这样的文化,才拥有激情与活力。那么,谁又能说“细雨”“落花”没有给予我们内心的愉悦呢?激情引起的快感只能存在一瞬,内涵带来的愉悦才能长久保存。就像这几年红红火火的“超级女声”造就了多少“一夜成名”的神话,够激情吧?然而,现在我们又记得几个名字呢?而世界又有哪国知道这些“名星”呢?“超级女声”代表的速食文化只能成为一时的宠儿,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偶尔泛起的几粒泥沙,又怎么能够用它来影响世界?
润物终需细无声。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有一个传奇——《红楼梦》。仅仅三个字,就已经代表了半个中国文学。又有哪部作品能像它一样,衍生出一门“红学”呢?——而且还是世界性的!纵观《红楼梦》的传播史,它没有排山倒海的造势,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相反,在清代,它甚至是“禁书”;在现代,它也只不过由一位位读者相互传递,用自己的内涵慢慢的渗透进世界文化圈。只有这样的文化,才是具有强大影响力,才是能够代表五千年华夏文明,滋润世界的文化。
由此可以总结出,能够影响世界的文化的特征:有内涵,淡相传。任何有内涵的文化都不必刻意地造势、宣传,因为只要拥有了内涵,它终有一天会拥有世界。
文化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行为。美国,一个只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国家,同时,也是速食文化的“发祥地”。短暂的历史,几次机遇,一帆风顺的发展历程,使它迅速膨胀,成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缺乏文化底蕴的它,横行霸道,总想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别人。而这种行为招来的后果,便是永无休止的恐怖袭击和反抗。与之相反,崇尚“温良恭俭让”的中国,虽然没有美国的强大军事、经济实力,却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从历史上看,中国从来都是各国发展的好伙伴。中华文化也正与美国文化的横冲直撞相反,它不是唯我独尊,咄咄逼人,而是细微无声地融入世界。当一所所孔子学院建起时,当春节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节日时,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露出会心的微笑。因为中华文化是润物细无声的文化。
不少人都担心日韩美的速食文化会侵蚀华夏文明。但我认为,正是由于我们拥有五千年“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我们完全有信心“笑看花开花落”,完全有能力融合世界各民族文化,共同为人类绽放一朵永不凋谢的花!
因为,拥有了内涵,就拥有了世界。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文化也是如此。诸君以为然否?
[评析]
一个中学生来谈“文化”,而且要谈什么是“影响世界的文化”,是否有些狂妄?细读全文,就会发现,本文并没有咄咄逼人的霸气,而是如无声的春雨润物,娓娓道来,就像文章的标题一样。
“细雨湿衣”、“闲花落地”,如此美丽的画面却是“看不见”“听无声”的,文章从分析两句诗歌入题,引发联想,用了一个设问句,委婉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能够影响世界的文化也应该是“看不见”“听无声”的。这就比直接用一个肯定句更容易让人接受。而正因为论点是采用设问的形式提出来的,所以,分析问题自然也就成了解答问题的过程。
文章多处运用对比,从各个方面把缺乏文化底蕴的素食文化与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华文化进行比较,有力地反映出内涵对文化发展的影响。结尾再次引用杜甫《春夜喜雨》中的名句,照应题目,表明拥有内涵的文化,应该细微无声地融入世界。“诸君以为然否”一句,探问读者的态度,仍然不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读者,不仅与全文语言风格一致,同时也使读者感到,小作者本人,就是一个深受中华文化熏陶的人。
(海淀区  清华附中  王武镝  评)
第三篇
寂  寞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不见又无声,岂不寂寞?但变湿的衣服知道,花下的泥土知道,知道雨的坚持,知道花的绚烂。所谓寂寞,不过心境;所谓价值,永世不灭。而成就价值的往往是寂寞。
战国,鼓声隆隆。国门未破,斯人已亡。汨罗江畔,你形容枯槁,被发独行。“举世浑浊,唯我独清”,这是怎样的寂寞。屈原,你是一位政治家,而非诗人。然而,当政治理想破灭后,你却依然秉承心中的坚持,像诗人一样,高歌不弃。朝堂之上已没有你的位置,有的只是阿谀奉迎,歌舞升平,没有人关心敌之将至,没有人是你的知音。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吧!你何不远走他乡,随波逐流?可倔强的你,固执的你,纵使寂寞,也要行吟故土!你寂寞,寂寞背后却是对祖国火一般的热爱,即便是死,也不愿看铁蹄踏破这一方土地。七雄争霸,乱世之中能得几句真言?屈原,你的寂寞是天地间无愧于心的至情至性,是战国铭记的悲惋!
西汉,风声阵阵。开疆拓土,何其雄壮。你怀抱负,你恃才学,你为李陵进言而触怒龙颜,你惨遭宫刑,你遭世人耻笑。李陵终归降了,你便再无出头之日。你是何等的寂寞!以一死了之岂不痛快?但,你不。你是司马迁,你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末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者”。你隐忍苟活,你血泪书史!你是最卑微最屈辱之人,你心中所想只能和将死之人说。但,你用朝堂上无法挺直的腰板写了一个直立的“人”字!你该是怎样的执著者和寂寞者呀,太史公!
盛唐,曲声悠悠。怀抱所有,承载一切。却仍是留不住你的脚步。今日高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明日便大笑:“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李白呀,李白,你会为谁停留?你又会停留吗?你是一个心灵漂流的侠士,你是寂寞之人。你寂寞,“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你寂寞,却呐喊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你的寂寞成就了你的孤傲,成就了你的永恒。
你们,都是智者。记得林清玄有诗:“相印的人,如临水的照影,在对照与融入间泯灭彼此的分别”。你们正是这样,将自己的魂印在天地间,便获得了无限的可能。于是寂寞便仅仅是一种心境,价值才不朽。而我,我……
我愿从这“寂寞”之原中掬一捧水,浇灌我直立的躯干,滋润我坚韧的心。
[评析]
“不见又无声,岂不寂寞”由诗而问,“成就价值的往往是寂寞”由问成悟。切题之迅捷,立意之奇警,考场之上,实属难得。
此文最可贵处有两点:一是情感澎湃豪迈,为寂寞之人不吝礼赞之语。叹屈原的寂寞“是天地间无愧于心的至情至性,是战国铭记的悲惋”;敬司马迁的寂寞为“用朝堂上无法挺直的腰板写了一个直立的‘人’字”;赞李白的寂寞成就了“你的孤傲,成就了你的永恒”。一是用第二人称“你”巧缀全篇。第二人称的运用压缩了时空,便于作者发问抒情,使文章站立起来,行文如同与古人对话,直接自然,引领读者一起思考——“成就价值的往往是寂寞”;第二人称的运用易于将屈原、司马迁、李白以“寂寞”为轴按时间(战国——西汉——盛唐)纵向展开,使文思清晰深刻,别于一般的漫谈。
白璧微瑕,卒章处虽以“我”显志,但力度略显不够。
海淀区  清华附中    寇晓东评
第四篇
散文式的人生
曾经有人说,人生是一本书,或华丽抑或平淡。有的似小说,激流奔涌,起伏跌宕;有的似古籍,深沉含蓄,凝炼厚重;也有的似散文,有一种淡淡的雅趣。我更倾慕那些人,那些拥有散文式人生的人。他们的人生犹如“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般的恬淡。
我愿成为你终南山下的一株菊,去看看陶渊明,你恬淡的生活。你“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逃离了龌龊的官场,追求你恬淡的人生。你愿意“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你愿意在清晨看平滑如镜的湖面泛着耀眼的金黄。你愿意在黄昏看家家袅袅的炊烟升腾乃至消散。你更愿意在村头老槐树下看孩子们玩耍后散落的石子。
陶渊明,你的生活是如此的悠闲与恬淡,如青莲般洁净,如美玉般无瑕。但你抛弃了不愿为之折腰的“五斗米”,你的生命也就抛弃了你。你年老体衰,手无缚鸡之力,怎能依靠体力而生活?你家徒四壁,没有隔夜的食粮。贫病相加,饥寒交迫……你的恬淡的生命结束了。
我愿成为你瓶中的第十四朵向日葵,去看看梵高,你恬淡的生活。我愿与你共赴巴黎西郊的小镇,欣赏你喜爱的鸢尾草。我愿与你一起描摹塞纳河上的铁桥,岸边那有着高高尖顶的教堂。我愿伴你坐在白桦林中,聆听清泉涓涓地流淌。我愿陪你住在简陋的小木屋里,静闻圣母院的钟声窾坎地敲响。我愿依偎着你躺在广阔的麦田旁,遥望深邃的夜空繁星幽幽地闪烁。
梵高,你的生活是如此的惬意与恬淡,像飞鸿一样轻盈,像微风一样无形。但你无法持久,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社会容不得你的恬淡。你举起了手枪,扣响了扳机,鲜血喷洒在象征着希望与幸福的“向日葵”的油画上……你的恬淡的生命结束了。
历数历史上的先贤,值得庆幸的是,我辈生活在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不用像陶渊明那样为填饱肚子而操劳,也不用面对梵高那时社会上的流言蜚语,真的可以如“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般的恬淡地生活。
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它逝去了就不能再恢复和拷贝。人要珍惜生命,享受生活。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本书。它拥有着精彩的序,令人回味的跋,以及美好的过程。我愿意将“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般的恬淡深深地镌刻在人生这本书的扉页上!
我希望我的一生如此,你的一生呢?
[评析]
这是一篇立意达情俱佳的作文。
作者将“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理解为一种恬淡的生活方式,这无可厚非,让人惊叹的是作者能认识到在陶渊明和梵高生活的时代,物质的匮乏和精神的空虚,不可能使他们过着真正的恬淡的生活。只有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高速发展的今天,才能真正享受人生,过上“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好日子。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对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正确认识,通篇洋溢着生活的哲理。结尾的发问引人深省。
《文心雕龙》中,刘彦和(勰)有言:“万趣会文,不离情辞”。本文作者做到了准确巧妙地以辞达情。首先,对于陶渊明和梵高生活场景的细致描写,形象具体,让读者如临其景,如见其人。特别是“在村头老槐树下看孩子们玩耍后散落的石子”等句子有较强的画面感。其次,运用大量排比句式表现陶渊明和梵高典型生活场景,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抒情色彩。另外,对陶渊明和梵高生活方式的熟稔,使得文章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显示出作者较高的文学素养。
(海淀区  清华附中  杨建宇  评)
第五篇
寂  寞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诚然,细雨闲花不为人知是寂寞的。那么存在于苍穹之下的人呢?什么样的人会感到寂寞?他们又为何寂寞?寂寞到底是什么?
一个人倘若寂寞,若非性格孤僻,心理阴暗不够健朗,那么往往是人物卓绝。太美的人是寂寞的,因为她难觅佳偶;太优秀的人是寂寞的,因为他超凡脱俗;胸怀大志的人是寂寞的,因为他没有知音;身怀绝技的人是寂寞的,因为他罕逢敌手。
因而林黛玉是寂寞的,她只能“叹今生,谁拾谁收?”“红销香断有谁怜?”俞伯牙是寂寞的,他失去了钟子期之后,只能摔琴谢知音;鹰是寂寞的,那些叽叽喳喳的鸟雀无法与之同享搏击长空的豪迈;独孤求败是寂寞的,他一心“求败”,却注定“孤独”。
寂寞是一种难以察觉的美,是一种淡然静谧的心情。出于寂寞之中,你的眼睛可以看到更美的风景,你的耳朵可以听到更动听的声音,你的心灵可以感受到最细微的情感和最深远的意境。齐白石说过:“画者,寂寞之道。”爱默生更是提到:“有些声音是要在寂寞时才能听到的,在人群中便会消隐淹灭。”而陈子昂若非寂寞,又怎能吟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千古绝唱!
寂寞是一种历炼。寂寞的岁月不会使人流于平凡,也不会使人丧失最光辉的一面。失败后的寂寞让人奋起,成功后的寂寞让人冷静。黑格尔在二十三岁拿到哲学学位之后,没有被热闹的德国文坛所吸引,坚守着寂寞,终于成为集古典哲学之大成者。总观爱因斯坦的伟大发现,无一不是他寂寞地苦思冥想得出的成果。
寂寞是最伟大的存在。斯·茨威格说:“哪里没有伟大的寂寞,哪里就没有最优秀的人。”寂寞是艺术乃至一切真理的必经之路。唯有耐得住寂寞,经过时间的见证,艺术或真理才可能登上神圣的殿堂。
寂寞并不等于无聊。掀开寂寞的纱帘,你能看到潮汐涨落的壮阔;而在无聊的夕阳下,陪伴你的只有狭长的影子。有的人是寂寞的,但他的内心充盈着美好与温暖——他不会无聊;有的人将自己掩埋在喧嚣中,只为了逃避内心的空虚——那也不是真正的寂寞。
寂寞的力量是极强大的。它将值得流传的带上云端供万人瞻仰,将谬误与罪恶摔回地面。是它让光辉与真理在云端起舞,也是它让丑恶与不堪在地面踽踽独行。高山寂寞,因为他高耸入云;大海寂寞,因为他没有倒影;黄金寂寞因为他一直缄默;冬季寂寞,因为他惯于孕育。这便是寂寞的力量。
仿佛是沉寂已久的爆发一般,寂寞就是如此玄妙的存在于人世间,存在于不为人知的角落,存在于每一颗伟大的心里。
[评析]
生活在现代生活中的孩子,有时也会寂寞;
沉浸于五光十色里的孩子,有时也会思考什么是寂寞,怎么对待寂寞。
——读着《寂寞》这篇小文,笔者的脑子里逐渐展现的,是一幅黑白的剪影小品:在拥挤、聒噪的现代世界里,有一个托腮静静凝思现代人应怎样沉静下来的孩子。
这一剪影,美好得让人感动。
老实说,在物质极大丰富、通讯高度发达、文化五光十色的今天,“大人”对“孩子”担忧是与日俱增的,而这篇小文却使此种担忧得以减轻,进而,让成人对孩子们的未来重新抱有信心。“寂寞是一种美,寂寞是历练是恬淡是静谧”,有此立意,此文已经成功了大半。
在技术层面上,此文的处理很精心。层次非常清晰。从卓绝的人容易寂寞之初步判断,到寂寞是一种美、是一种力量、是一条“必经之路”的结论,逻辑清楚,丝丝入扣。另外,文章材料丰富,说服力颇强。茨威格、爱默生、齐白石等材料让人让人耳目一新。引用了大量资料却无堆砌之嫌,堪称本文的又一个成功之处。还有,文章语言高度洗练又不乏生动,语句之间的张力之美也是随处可见,能给读者带来某种审美愉悦。
有了上述阅读感受和技术认知,哪一个阅卷者能不欣然给出一个高分呢?
《寂寞》不仅仅是一篇成功的考场作文,还是一个具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难得的青春感悟。
(海淀区  清华附中  王俊婷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