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控“茶壶里的风暴”考验美国决策者的智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8:24:40
管控“茶壶里的风暴”考验美国决策者的智慧
[2748] (2010-07-24)
一艘舰/船的沉没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某个地区的安全进程,这是个很值得观察的问题:缅因号的沉没经由煽情报道之后,引起了美西战争;卢西塔尼亚号邮轮被击沉间接促成了美国介入第一次世界大战;马克多斯号驱逐舰“遭遇北越鱼雷艇袭击”的“东京湾事件”引发了越南战争的全面升级。显然,尽管开始只是一艘小小的舰船沉没,引发的似乎只是茶壶里的风暴,但如果后续失去控制的话,这场风暴可能不仅会摧毁整个茶壶,即使拿着茶壶的人也无法独善其身。
从2010年3月天安舰事件发生至今,尤其是在韩国将相关问题提交安理会,安理会又发表了主席声明之后,各方在如何管控这场“茶壶里的风暴”的问题上展现出了微妙而复杂的互动,而作为了冷战时期遗留产物的东北亚安全架构,也因此面临严峻的考验。如何避免少数行为体处于短期利益考虑,刺激和放大风暴来谋取自身利益,将成为影响地区安全架构,检验各相关行为方是否愿意承担自身相应责任的试金石。就目前态势来看,美方力图“抓住机遇”,同步实现三个目标:第一是借助“天安舰”事件为契机,对朝鲜施加压力,推动其内部变革;第二是利用天安舰事件后韩国的复杂心理,重新部署力量,巩固在本地区双边军事同盟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第三是有效安抚韩国内部相关派别的情感,借助强有力的外部作秀来形成相应的台阶,经适度升级,在形成有利于己方的战略态势下,平息这场风暴。
首先,借助经济制裁,政治孤立,军事威慑,“以压促变”,是冷战结束之后历任美国政府对朝政策的基调。奥巴马政府任内,具有强烈意识形态偏好与个性化作风的希拉里国务卿进一步强化了基调。当天安舰事件发生之后,美国在经历了早期的沉默之后迅速介入,其主要着眼点,就是以压促变,判断的基本逻辑,是认定朝鲜正处于即将发生领导人代际交替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够在此过程中施加必要的影响,既能够防止新上台的领导人“头脑发热”的“挑衅行动”(比如再弄沉一个什么东西),又可能“搂草打兔子”,说不定可以将这一次的制裁变成“最后一次制裁”,亦即在朝鲜实现“政权变更”的目标。从这个角度来看,2010年7月21日所谓美韩“2+2”会谈之后出台的对朝鲜进行“金融制裁”,以及“威慑”等强硬的表述,基本上是美国一贯“制裁,孤立,威慑”政策的延续,并无太多新意。这在显示了美国对朝鲜具有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成见的同时,也凸显了美国对朝政策工具的有限性,因为从20多年乃至更早从1950年代朝鲜战争停战协定之后开始,弄来弄去就那么几招,也很少看见能够取得什么明显的效果。
其次,借助“天安舰”事件在朝鲜半岛及其周边地区主要盟友国家内部形成的心理效应,强化军事存在,重新掌控军事同盟体系的主导权,是美国力图实现的主要目标。从2010年3月天安舰沉没事件至今,美国的行为显著的分为三个阶段:军舰沉没到调查结果出台之前,基本上焦点主要集中在韩国政府的应对与表态上;调查结果公布之后,美方开始从政治上对韩国政府表示坚定的支持,表态频率和内容的严肃程度都所上升;韩国国内选举结束,李明博政府将问题提交安理会之后,以有关美韩军事演习的信息披露为标志,美国开始替代韩国,成为事态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天安舰沉没的真相、细节以及李明博政府在期间扮演的真正角色,逐渐退出主要舆论关注的焦点。
当美国介入之后,其表现是非常有特色的,即在“认定朝鲜策划并实施了此次袭击”的前提下,认定美国必须做出强烈的反应。从希拉里、盖茨等官员的表态来看,他们关注的问题,首先是如何坚持美国在美韩军事同盟体系中承担的保护韩国的义务,因为这将关系到“美国对盟友所作的战略承诺的可信度”;其次则是由于此次特殊事件所带来的机遇,主要表现为普遍存在于韩国民众内部的“不安全感”(担心受到来自北方的袭击),以及“挫折感”(认为韩国在联合国讨个说法的行动被中国阻止了),有助于减弱乃至抵消原先存在的“反美情绪”,构成了美国重新强化美韩军事同盟中美方主控权的机会;第三则是认定此次地区危机为美国加快战略重心东移进入太平洋提供了足够有效的理由。
第三,在口头上发表足够强硬的措辞的同时,在采取了诸多吸引摄像机镜头的行动之后,美国方面正在努力的寻找一个有效的台阶,以求能够最终平息整场风暴,避免其真正危及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尽管美国方面始终希望在朝鲜实现“政权更迭”,但他始终缺乏足够的兴趣以军事方式强行实现这一目标,或者更加直白的说,美国的国家利益决定了美国不可能为了韩国“两肋插刀”,直接用军事力量推翻他看不顺眼的朝鲜政权,更不可能为了满足韩国国内部分精英的自大心态或者政治算计,开出无条件、无限度承兑的空白支票,为了韩国的一艘军舰与中国迎头相撞。幻想用韩国政客的头脑去指挥美国军事机器的肌肉,这可以作为好莱坞科幻电影的题材,现实世界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事实上,从相关调查结果出炉之后,美国方面始终在考虑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见好就收”,但事态的发展多少有点出乎意料之外,其中一个原因是现实世界中力量处于相对弱势的韩国政府尝到了太多借助媒体“放大”力量的甜头,开始尝试使用向媒体放话的方式来“绑架”同处一个联盟中的美国:比如这次闹得沸沸扬扬的航母赴黄海参加演习一事,最初是由亲首尔的《朝鲜日报》披露的,这基本上属于韩方谈判人员“制造即成事实”的做法;又比如有关美方三艘巡航导弹潜艇赴亚洲的事情,则是通过《南华早报》详尽披露,同样有着明显的“借助媒体放话”的操作痕迹。
借助高度发达的媒体,这些放话确实起到了一个明显的作用,就是迫使相关方变得极度僵化,面对镜头,必须发表毫不含糊的强硬声明,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进而失去了谈判的空间。从美国自身的利益出发,真的如果让媒体绑架外交政策中糟糕局面出现的话,显然是不符合其利益考虑的。因此,盖茨与克林顿访问韩国,举行2+2会谈,发表措辞强硬的讲话,重新颁布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的对朝强硬“制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种对韩国的安抚,因为最终航母将不会进入黄海进行演习;同时为了进一步安抚韩国受伤而脆弱的心灵,“演习的规模将扩大,持续时间将延长”,但请记住,任何演习,都只是演习,而且,哪怕持续一年,也是会结束的,这与其看作是炫耀性的示威,不若看作是持续性的发泄,就像到健身房宣泄过剩荷尔蒙是一个道理。美国正在建构和寻找台阶下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正在断断续续进行的美朝大校级会谈,如果真的要提替韩国插朝鲜两刀,进行“以眼还眼”的报复,那么这种谈判就显得毫无意义,美国愿意坐下来和朝鲜谈,就是试图控制整个局势不至失控。
如果能够同步实现上述三个目标,那么美国无疑将成为天安舰事件中最大的赢家,不过这多少有点美国式的一厢情愿,就好比有个瓷器店老板发现店里有了一只老鼠,就去高价请了那著名的加菲猫,一只有着堪比航空母舰体重的好吃懒做的巨星肥猫,来捉老鼠;“猫捉老鼠”,从逻辑和理论上来说,天经地义,完全合理,但结果可以肯定的是,无论那老鼠的命运如何,瓷器肯定是碎了一地。如何让这场起因不明的风暴在茶壶里早日平息,避免伤及无辜,恐怕将是真正考验美国决策者智慧的关键所在。
Dr. Shen 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