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家的小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8:21:40

王獻之從小跟父親學書法,學了一段時間,遇到了瓶頸,產生急躁的情緒,覺得每天苦練好辛苦,心想學習書法該有一條捷徑才是,因此就向父親王羲之請教秘訣。
有一天,他走進書房,看見父親在書桌前揮毫,王獻之趁父親換紙的空檔,小心的問:「爸爸,大家都誇您的字寫得好,請問有什麼秘訣?」王羲之看看兒子,心裡想著:「刀子要快多磨礪,學問要深功夫長。」於是他放下紙筆,牽著兒子到後院,指著十八口大缸對兒子說:「把這十八缸的水用來磨墨,等到水用完了,應該會有進步!」
聰明的王獻之聽了父親這一番話,深深的體會到寫書法沒有捷徑,只有勤學練字,才能寫出好書法,果然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努力且有耐心的學習,終於成為跟父親一樣出名的書法家。

東晉的山陰縣釀村這個地方,有一位道士養了十餘隻漂亮的鵝,王羲之看了以後非常喜,千方百計想要買下來,但道士就是不肯。有一個機會,他寫了一卷老子的道德經,向道士換了一群白鵝,高高興興地把鵝帶回家當寵物了。
王羲之很喜愛鵝,因為鵝的脖子細極長,並有彈性,當鵝的脖子擺動時,自然形成一幅曼妙的舞姿。王羲之就模仿鵝的形態,揮毫轉腕,所寫的字雄厚飄逸,剛中帶柔,既像飛龍又像臥虎。王羲之明白學寫書體,不能只是的模仿,必須吸取古人神韻,加以靈活變通,才能有自己的風貌。所以他往往在字體上,求得數種不同的寫法。傳說王羲之所寫的「羲」字、「之」字、「當」字極多,但往往字字不同,這就是變化體勢。
王羲之在書法史上的成就,有人認為:「與其說他的書法上的成就,還不如說是他對書法改進的成就。」我們知道,由章草變創為今草,在王羲之以前,固然已經有庾翼、郗惜、王洽等人在下功夫,但把章草變得盡善盡美的,卻不能不歸功於王羲之。更由於唐宋的帝王多喜愛他的書法,風行草偃,使得王羲之的大名天下皆知。

王獻之的書法寫得好,連畫都畫得不錯。有一次,大司馬桓溫拿了一把上好的檀香絹扇,請他在扇面上做畫。王獻之酒後起了畫興,當下畫了一頭馬駁牸牛,在最後落筆題款時,因為喝多了酒,手沒把筆拿穩,最後竟然使筆端落下一小滴墨點濺在牛蹄旁邊,王獻之一看嚇得連酒也醒了,再也不敢隨意胡來,因為他知道桓溫脾氣壞是出了名的,弄髒了扇面可是不得了的。王獻之苦苦思索了好一陣子,終於想出了好法子,嘴角露出了笑意,之後便心有成竹的拿起小楷將小墨滴畫成了一隻小螞蟻,又在畫扇的另一面寫了一篇「駁牛賦」,大司馬桓溫見了非常喜歡,佩服王獻之連小螞蟻都能畫的如真的一樣。

筆、墨、紙、硯我們稱它「文房四寶」,自古以來書法家都很珍愛自己的書寫器具,以下就是宋朝米芾「惜硯」的故事。
宋徽宗十分器重米芾,在一個風和日麗的天氣,徽宗在宮廷內院擺上一張長長的桌子、桌上鋪有長二丈的絹帛,旁邊放著瑪瑙硯、李廷墨、牙管筆、金硯匣和玉鎮紙、水滴等御用的書寫工具,然後派人把米芾請來,叫他當場揮筆,徽宗自己藏在簾後靜靜的觀賞,米芾不急不忙的提起筆來,筆走龍蛇揮灑自如,徽宗看了非常喜歡,連聲讚歎!米芾寫完後,輕聲向簾後徽宗請求「陛下,這硯台已被臣濡染,陛下不宜再用,就賞賜給臣吧!」徽宗愛才惜才,立即就點頭允許!
米芾得到賞賜,就向忘年之交曾祖展示:「我得到一方稀世之硯」,曾祖說:「如今膺品充斥,你的寶硯是否讓我鑒賞一番?」米芾連忙起身取硯,曾祖知道米芾有潔癖,他把手清洗乾淨,才小小心心的把寶硯拿在手中,左看右看,讚賞不已說:「這硯台看外形,確實是上品,但不知發墨情形如何?」米芾忙叫家僮取水,心急的曾祖等不及水到,就吐了一口口水在硯台上開始磨墨,米芾愣住了,而且很不高興說:「這硯台已被污損,失去了它的珍貴。」說完就把這硯台給了曾祖,無論曾祖如何道歉,米芾就是不肯要這硯台了。

北宋的時候,在千秋橋東首,住著一位名叫米芾的大書法家、大畫家,一般人都叫他「米癲」。說他癲,他不癲,米癲這人一輩子都有骨氣。從不喜歡巴結人。不管是皇帝,還是當大官,他連恭維話都沒說過一句。所以,他雖有滿腹的經綸,濟世的才學,但一直沒有做大官;只做過幾任小官,到最後連個小官都丟了。不過,米癩對這些都不在乎,他說:「無官還一身輕哩!」
有個人,算起來跟他交情也有好多年了,一次,這人為了巴結一個歡喜畫畫的大官,就死皮癩臉地要求米癲替他畫幅中堂 ( 掛在客廳中央的大幅字畫 ) ,好讓他去向大官拍馬屁。米癲這人你說他不癲,他又癲。這人說一次,他答應一次,光答應就答應了三年。嘴動手不動,還是沒替他畫。有一天,這個人又來看米癲畫畫了。從早上到中午,又從中午到下午;他說一次,米癲答應一次,高低就是不動手。一直到了晚上,月亮上來了,米癲走到書房裡頭磨墨了,這人又講了:「你這刻就跟我畫張畫吧!」米癲說了聲:「是時候了,就替你畫。」這個人咧嘴一笑,很開心。
米癲手腳俐落的攤開紙,把圓硯台往上一蓋,過了一刻,把畫紙一捲,就交給這個人,關照一聲:「叔太爺,拿回家去吧。不過路上不能看哦!到家再看。路上看不得,我不畫第二次!」這個人當面不好說什麼,接過畫就往家走。越走越不順心,到了千秋橋頂,心想:一這個米癲拿我開心,還叫我路上不能看,這個不癲不識的!叫我不看我偏要看,路上看跟到家看還不是一樣的看嗎?
他把畫往橋上一攤,畫紙將將掀開,只聽「撲通」一聲,什麼東西跳到河裡頭去了。他往下一看,只見一個月亮悠悠地往下沉。水影裡兩個月亮,一模一樣的。他看準了才沉下去的一個,趕緊下去撈,這麼一撈把水攪得動起來了,連真的假的都分不清了,還哪能撈得上來啊 ! 沒辦法,只好爬到岸上來。再一看啊,畫兒成了白紙一張。他急忙跑回來找米癲,米癲對他說:「哪個叫你路上看的?我硯台一坎畫出個月亮,叫你不要看,到家以後畫上的墨就乾了。現在月亮跑了,只怪你自己。我說過不再畫第二張了。」
這人沒法了,只好怏怏地走了。從此之後,有人經常在有月亮的時候,站在千秋橋頂上往下看,水裡就有兩個月亮影子。人都說,一個是真的,一個是從畫上跳下去的。 (摘自藝林書畫趣譚 )。

智永禪師為隋、唐間人,是王羲之的第七世孫,因非常用功練習,這樣練字長達三十年之久,不知不覺中,寫壞的禿筆竟裝滿了五個可以盛一石多米的竹筐子,智永慎重其事地把它們埋在土裏,還將他命名為「退筆塚」,同時,還寫了一篇文章來紀念這件事呢!可見得他愛書惜物的襟懷。

懷素他從小就出家當和尚,非常喜歡寫字,貧窮買不起紙,就在寺裏遍種芭蕉,用蕉葉代紙練字。又曾經添置漆盤漆板,在上面練字,連漆板都被寫破。如此勤奮,自然能夠到達「迴旋進退,莫不中節」的境界。
懷素天性豪放,不拘小節。喜歡喝酒吃肉,醉後發狂,遇到廟壁、衣物等,到處寫字,也許這是被目為狂僧的原因之一。世稱「張顛素狂」,就是指張旭瘋顛,而懷素狂放。
他為了看前人的真跡,增廣見聞,於是遠遊洛陽,得顏真卿和從弟鄔彤傳授筆法。有一天晚上,仰望天上,看雲隨風飄動,頓悟筆意,自己說:「得草書三昧」。當時的名詩人如李白、戴叔倫、錢起、顏真卿等,都有詩讚美,說他描寫字的聲音、形狀,像「驚蛇旋風」。

顏真卿為唐代三朝舊臣,忠正剛正,名重海內,但是因廉潔自持,絕不貪枉茍取,因此衣食也常不能自給。他曾寫一封乞米的信給當時的李太保,表明他拙於生產,家裡食指浩繁,全家喝粥度日已經數個月,現在又沒米了,感到十分憂心,希望看在以往的交情,請求救濟一些米給他。那種情況實在令人同情,顏真卿的書法成就一直為後代尊崇,多少都受到了他的人格感召之故。

『蘭亭序』不管是拓本或摹本,自古以來書家都十分喜愛。宋代的趙孟堅更是酷愛之。他曾經買到好的『蘭亭古拓本』,非常欣喜,乘著船連夜趕回家。不料快到岸時,逢大風浪船翻覆了,幸好他立於淺水的地方,行李都不見了,他卻手持他的『蘭亭拓本』,向別人說:『蘭亭在這裏,其他東西都不見了,我不介意,事後並題了八字於卷首:『性命可輕,至寶是保』,愛惜蘭亭到這種地步,真是書壇趣談。後來的人於是稱他的蘭亭拓本為『落水蘭亭』。

唐代張旭是有名的狂草書家,喜歡喝酒,每次喝得大醉之後,就有喝叫揮寫大草書的癖好,有時誇張到用頭髮蘸墨汁來寫,但當他醒來時,自己看了,都以為是若有神助,無法再寫出如此傳神的作品來,於是世人就稱他為『張癲』。

唐代書家柳公權,書法名氣很高。官至太子太師,與顏真卿並稱為『顏柳』。當時的公卿大臣都認為,碑刻或墓誌的書法若不能請到柳公權來寫,就是子孫不孝。甚至外夷來向朝廷入貢,常另外出資購買柳公權的書法作品帶回去,可見他是如何的聲名遠播了。

鄭板橋為清代知名的書畫家,詩詞能力更佳,常有絕妙好辭令人歎服。一位鹽商為了巴結京裡來的大官,心想:『若能請知名的鄭板橋才子寫副六尺大對聯,必定光彩異常。』因此就當面向鄭板橋提及此事,鄭板橋開價一千兩,鹽商為了要節省開銷,要鄭板橋打五折。鄭板橋二話不說,當場提筆就寫,寫出了上聯:『龍虎山中真宰相』,就給了鹽商,商人看了作品氣勢不凡,句子也又好,十分高興,連忙就問下聯?鄭板橋不慌不忙的說:『跟你說好是一千兩,你錢只給一半,所以字也寫給你一半就好!』鹽商求墨寶心切,不得已只好乖乖地再奉上另外五百兩。鄭板橋於是繼續寫了下聯:『麒麟閣上活神仙』。最後兩方都高興地譜下了這段佳話。

前面提過書家有書家的個性,在某種情況下,會拒絕寫字。蘇東坡遇到下列五種情況,也絕不提筆贈書,這也就是「五不寫」。
•限定字體大小的不寫:東坡認為求書的人,居然限定字的大小,可見他的用意根本不在乎筆法 的工拙,大概怕字體太大浪費紙張吧!既然擔心浪費紙張,又何必多此一舉,浪費筆墨呢?
•不認識,未曾謀面的人不寫:東坡曾經回答劉元忠一封信,說道:「白雲居士是不是你的號稱 ?或者是你替他代求的?不管怎麼說,我既然不認識他,就不便隨便落款贈送,如果真是你的 名號,我卻不喜歡你輕易使用這個我不知道的別號。」結果自然沒有寫啦!這大概是怕別人別 有居心,或誠意不夠,不知珍惜。東坡是自負的,假如字落在一個下里巴人手中,豈不是對牛 彈琴,他如何捨得?
•綾絹不寫:東坡認為綾絹該用來做衣服不該用來寫字。如果用綾絹寫字,上帝都要禁止的。
•想藉他的字畫,揚名後世的不寫:當時有些文人想把文章透過他的筆法,以求彰顯於後代, 東坡非常生氣,他認為這種方式未免太卑鄙無恥了,世人不憑正當手段求得門徑,卻只會鑽 營、巴結,這種邪風杜絕還來不及,怎麼能再助長呢?
•文無深意,無法下筆不寫:如果所寫的沒有內容,欠缺深意,必然格調淺陋,當然寫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