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的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31:52
对当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存在的突出问题的思考
近年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所占的比例有所上升,一些案件的性质还比较恶劣。特别是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少数基层干部腐败的程度相当严重,不过干部队伍的主流还是好的,但由于受学习、教育、环境、素质等诸多因素影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发展还不平衡,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廉洁自律氛围不浓。由于部分党员干部认识不到位,甚至出现偏差,认为基层干部权力不大,人权、事权、财权极为有限,不具备腐败的条件,反腐对象的重点应放在那些“大官”身上,因次,对廉政宣传、文化建设不重视、不广泛发动、不加大投入,或者应付一下,走走形式,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力度不够,成效不明显。另一方面认为只要自己不犯错误,保证周边的人不犯错误,别人出不出现问题与自己不相干。这些诸如此类的心理,造成廉洁自律的氛围不浓。
2、基层工作基础不实。乡镇纪检工作人员和普通机关干部相比,所承受的压力较大。无论是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与其所从事的工作是不相符合的(如财政预算中未列支办案经费,全靠办经济案件退赔违纪资金中的部分来解决;岗位补贴偏低等)。纪检工作人员对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法律、法规、政策等知识掌握不够,权限认识不够,案件查办中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如何突破案件又能加强对办案人员的自我保护,在当前慎用“双规”、“两指”的情况下,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新课题。
3、监管机制不力。现在,一些基层单位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贯彻落实流于形式,党内监督的各项制度执行不力,纪检、审计、公安、检察等机关部门的专门监督以及群众的民主监督作用都在摸索阶段,尚未得到很好发挥,特别是村委会干部是通过村民自选产生的,对非党员的村干部存在监督“空档”,另外群众监督和反映举报的渠道有限,部分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不善于甚至不敢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造成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发现并解决问题。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根据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积极探索有效的监督和举报途径。
4、民主管理质量不高。近年来,随着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村财镇管等工作的不断推进,相关制度不断建立,但执行过程中,许多工作还需要结合当前农村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少数村干部办事不公,工作方法简单,思想僵化,有事不和村民代表商量,私下解决了事。又因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比例大,在家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等多种因素,村级组织召开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党员群众大会都存在一定困难,而且与会者都是年龄比较大的党员,村民参与民主管理渠道不多。在市、镇的督促和监督下多数村能执行“四公开”,但主要是通过村务公开栏张贴,这样文化程度不高的村民和不经常路过公开栏的村民就不能及时了解到相关内容。而公开后并不等于群众就没有了异议,没有了意见,对公开后群众的意见建议如何收集、反馈、处理尚缺乏规范有效的操作规程。甚至还有一些村没有把全部的村务、财务公开,只流于形式。
5、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参差不齐。村(居)“两委”干部实行了选举制度。一些思想政治素质较差的人当选村干部之后,只为自己领取工资,没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思想,对于如何发展经济、如何办公益事业、如何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等问题考虑甚少。少数村干部还有“捞一把”的意识,当选后就不惜一切机会捞好处,把当村干部当作是发财办私事的好机会。有的私分公款;有的大吃大喝,铺张浪费;有的以权谋私,损害群众利益。还有部分村干部存在怕得罪人的思想。当前有少数村委会干部民主意识差,认为自己是群众选出来的,凡事自己说了算,经济开支一支笔。对此,一些党员干部不敢提意见,不敢大胆监督,有明哲保身的思想,导致村主要领导有恃无恐,乱花乱用。 一些党员干部思路闭塞,缺乏对党员干部有效监督的办法。不过,也有些党员干部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对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也有深刻的认识。但是如何管好集体财产、防止和遏制腐败,想不出有效的办法,不能从教育、制度、监督等多方面惩治和预防腐败。
当前,村官违纪违法行为较突出的表现在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侵占集体资产、向办事群众索要财物、接受“吃请”、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以及在选举中的违法违纪行为。此外,有的村干部自我约束能力不强,不注重个人形象,办事拖拉、吃吃喝喝,参与赌博,在群众中也造成较坏的影响。
针对上述五个方面较突出的问题,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去解决。结合几年来的工作实际,我们认为应该对症下药,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入手,以创新工作方式,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为着力点,以完善农村“三个中心”建设和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活动为载体,深化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1、加强队伍建设,筑牢党员干部思想防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抓好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必须以提高干部素质、增强干部综合能力为根本落脚点,基层党组织和纪检机构要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增强教育感染力,提高宣传教育的效果,以真正从思想上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增强勤政为民的自觉性,切实在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一是广泛开展正反典型教育,增强干部的是非辨别力。目前,农村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淡化,组织纪律观念不强,尤其是自律不严,这是一个比较突出问题。因此我们要从根本上加强对党员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要充分利用近些年来涌现出来的一些先进典型,开展廉洁自律教育,通过树立身边典型、查问题、找差距,形成良好的氛围。同时,要利用近年来查处的一些违法违纪案件,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引导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常怀律己之心,常弃非份之想,做到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物不拿,不净之地不去,不正之友不交,努力做一个群众拥护的当家人。二是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增强教育说服力。我们要以举办民主法制培训班、法制讲座、法制宣传栏等有效形式,在农村干部中大力进行民主法制教育,把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纳入法制轨道,以引导农村党员干部学法、知法、守法,从而执法,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强化廉洁奉公,依法办事观念。与此同时,要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对党的方针政策的教育与学习,提高党员干部的政策观念、理论水平和按政策办事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努力营造廉政文化氛围,扩大教育影响力。我们要深入扎实地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积极以电视、电影、广播、报刊、标语、宣传画等形式,以及培训班、报告会、座谈会、文艺演出等为载体,因地制宜、机动灵活地将廉政教育不断向村组延伸,不断增强教育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从而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大宣教格局,在农村基层营造起“崇廉尚洁”、“褒扬廉洁”和“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新风尚,把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推向深入。四是配强干部队伍,提高基层纪委的执行力和战斗力。开展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配强队伍是保证。要保证基层纪委至少应有2名以上专职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并且人员保持相对稳定;大胆改革,创新体制,整合纪检监察力量,设立片区纪检组,直接接受市纪委领导和业务管理,解决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力量薄弱、工作兼而不专、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同时解决纪检工作人员的政治经济待遇,达到提高政治生命渗透力而保持基层稳定。村级设置纪检员、纪检小组、廉情监督员,应解决适当的经济待遇,或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深化民主管理,建立制度保证。“反腐倡廉,制度是保证”。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反腐败工作,还是要靠法制,靠法制靠得牢些。”当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党风廉政制度建设相对滞后,迫切需要紧紧围绕深化农村改革,立足源头防范,着力加强制度方面的建设。一是改革村务决策方式,大力推行民主议事制。在村务决策中,必须彻底改变某一个人说了算或某几个人说了算的状况,真正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特别是民主决策权。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必须通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进行民主决策。村民代表由群众民主选举产生,每次开展议事活动,由村委会提出议程,村民代表逐项进行讨论,最后进行表决,三分之二以上代表通过方可生效。实践证明,民主议事活动集中反映了大多数村民的意志,可以保证村务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既有利于改变“一言堂”式的独断专行作风,又能有效防止“村官”以权谋私行为的发生。当然这必须建立在这项活动正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基础上。二是进一步推进村务、财务公开,实行“阳光工程”。各地要认真贯彻执行《湖北省村务公开实施办法》,保障村民对村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力,全面推进村民自治,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农村“三个中心”的建设即“农村财务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和资产处置招投标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深化源头治腐工作。农村基层的工作重点应是是抓村务公开,工程建设和资产处置招投标和农村财务管理。在村级资金管理上,坚持把住三个环节。即各村所有收入必须及时存入“农村财务服务中心”的帐户,进行“笼子”管理;资金使用实行申报制;资金发放实行“双审制”,即镇政府和财政所双审。通过三个环节的严格管理,使村级财务保持良好秩序。在村务公开上,坚持定期定时在公开栏上公开村所有村务、财务,所有村民对于公布不及时、公布不准确、错登、漏登均可以直接向“财务服务中心”投诉。三是定期开展调查研究。当前,要进一步完善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机制和考核机制,扎实推进党政领导干部下访调查活动,变“上访”为“下访”。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下访调查,着力于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尤其要重视解决土地征用、教育、医疗收费、安全生产等方面的问题。要不断拓宽下访调查工作内容与范围,建立从源头上防范和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要真正把干部下访调查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一岗双责,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员干部贪污腐败、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要坚决克服“好人主义”、“本位主义”,严肃进行查处,坚决刹住在干部的管理和处理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农村得到真正落实,取得明显成效。
3、强化民主监督,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扩大基层民主,强化民主监督是重要内容。当前充分发挥好监督的制衡力,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决策的科学性、工作的公开性和用权的阳光性。一是强化党内监督。在各行政村党支部中配备一名村级纪检委员,村支部纪检委员由党员推荐,镇委任命,纳入村干部管理,由村党支部和镇纪委双重领导,把党风廉政建设的组织网络向农村基层延伸。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切实按照《党内监督条例》的规定,认真履行监督职责,严格执行各项监督制度。尤其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基层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民主决策机制。要切实保障普通党员的监督权利,采取有效的措施,让他们敢于监督、善于监督、随时监督。同时,要将廉政谈话、廉政承诺、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民主评议等制度不断向基层延伸。二是强化上级对下级监督。一方面,要强化乡镇对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监督,着力抓好对村“一把手”的监督,在监督重点上,要加强村集体资金管理使用、村级资源发包、土地征用和公益工程招标等工作的监督。另一方面,要强化村党支部对村委会的监督。提倡党支部书记通过民主选举担任村委会主任,实行村党支部与村委会“一肩挑”。鼓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按照规定的选举程序交叉任职,以加强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之间的相互监督。三是强化民主监督,开辟群众监督渠道。在农村基层配备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有效克服乡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力量不足的被动局面。可以聘请离退休老干部、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经验丰富、敢讲真话、乐于奉献的同志为监督员,围绕党风廉政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信访稳定及镇委镇政府部署的中心工作进行监督。为组织提供农村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开展情况,了解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动态以及社会稳定等相关信息的收集反馈,为纪委抓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建言献策。四是开辟网络监督新途径。在信息化发展的大潮中,网络媒体以其传播时间的自由性、传播空间的无限性和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通过网络媒体介入监督,创新了监督的新形式,开拓了监督的新途径,产生了一系列新功能,使人民声音的传递更加便捷化,更加真实化。 1、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直接介入监督。通过网站、论坛、电子邮件可以创造许多有利于群众直接介入监督的形式。一是开设“主任信箱”、“群众来信”、“参政议政”等电子邮件信箱;群众可以直接反映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抨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检举揭发腐败。对收到的电子信件,重要信件领导同志亲自监查,使来自群众的监督落到实处。二是就专项监督工作征求群众意见,按照人民的意志开展监督。如一些执法检查应查哪部法律的贯彻执行,评议政府工作应评哪一个部门,在网上开展民意调查,使监督建立在人民群众支持的基础上。三是就重点财务、政务,在网上开辟专栏,组织人民群众提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意见,使监督工作更加扎实有效,同时也促进政府工作进一步公正、廉洁、高效。
4、严厉惩治腐败,查处违纪案件。惩治有力,才能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和监督的有效性。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要紧紧围绕落实各项惠民政策,解决热点问题,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开展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查办案件是有力手段。对群众上访和举报的各类信件及时处理,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严厉整治基层不正之风。尤其是要严肃查处那些严重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案件、严重侵害群众权益的案件。同时,做到宽严相济,既要敢于运用纪律处分手段,还要善于运用诫勉谈话、整改通知书、通报批评、责令辞职、免职等组织处理手段,督促党员干部切实按工作分工履行职责。
5、突出工作创新,探索反腐倡廉新途径。抓基层党风廉政要始终坚持服务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着力营造好发展环境。通过发展来解决问题,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根本。当前应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反腐倡廉的推动力,以更加务实的举措,积极探索反腐倡廉工作新机制、新途径、新方法来解决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方式上要大胆创新,凡是有利于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方法和手段,都可以尝试。一个乡镇、一个村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特色性的工作,更主要的是在唱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主旋律的同时,也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中来,共创共享倡廉。同时,也要注重抓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必须坚持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和现实情况相结合,与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作风建设相结合。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坚决查处各种危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严肃执纪、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