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著作列表-维基百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3:54:35
针灸各家著作从属于,旨在对东汉之后、民国之前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研究,为针灸学的现代发展提供经验积累和创新思路。
这门学科研究的文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著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隋唐时期的《》、《》 、《》;宋金元时期的《》、《》、《》、《》、《》、《》(《》)、《》、《》、《》;明代的《》等席弘学派著作、《》、《》及《》等。
有学者将此类文献研究命名为《各家针灸学说》,这一称谓未被广泛接受,盖因诸家的针灸理论大多未成系统,尚不能称之为“学说”。
目录
[]
[]
历史背景
1. 年号与相关医家、医事
朝代 帝号 年号 相关医家、医事
东汉 汉献帝 建安 皇甫谧生于建安20年
魏 魏元帝 景元 葛洪一说生于景元二年
西晋 晋武帝 太康 葛洪一说生于太康二年
皇甫谧卒于太康三年,《针灸甲乙经》于此年刊行
晋惠帝 太安 葛洪于太安二年赐爵关内侯
东晋 晋元帝 建武 葛洪返故乡
晋成帝 咸康 葛洪咸康七年卒。
南朝宋 宋文帝 元嘉 元嘉20年(公元443年),太医令秦承祖奏请设置医学,以广教授,此为中国国家正式医学教育之始
宋孝武帝 孝建 陶弘景生于孝建三年
南朝齐 齐武帝 永明 陶弘景于永明十年(公元492年)隐居山中
南朝梁 梁武帝 大同 陶弘景卒于大同二年
[]与《》
查考皇甫谧的生平及相关著作,用学者或者文史学家来描述皇甫谧可能更符合他的本来面目,但他的医学文献分类辑本《》却使他更以医学成就而知名。
据《晋书·皇甫谧》,皇甫谧患风痹,半身麻木,右脚偏小,达十九年,又服寒食散,而性与之忤,痛苦不堪,曾欲自杀,叔母谏之而止。 在《针灸甲乙经·序》中, 皇甫谧提及他在甘露年间“病风,加苦聋”,其后撰集《针经》、《素问》及《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写成《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是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该书理论充实,内容实用,使针灸理论系统化,但这并不是皇甫谧的最大贡献。因为该书的理论均辑自上述《针经》等三本著作,皇甫谧述而未作,未在理论方面有实际贡献。皇甫谧对针灸的贡献,更多的在于文献学方面。《针灸甲乙经》辑选了《内经》的部分原文,可视为《内经》最早的分类辑本,供校订《内经》参考;此外,它保留了最早的经穴专书——《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的原文,为研究和辑复古明堂提供文献依据,这是《甲乙经》一书的最大价值,也是皇甫谧对针灸的最大贡献。
《针灸甲乙经·序》中提出《黄帝内经》由《针经》(即《灵枢》)和《素问》组成,这一观点通行至今。有学者对此观点持反对意见,认为除了医学理论方面的考据可以否定这一说法之外,皇甫谧的其他著作,如史学方面的《帝王世纪》等,也存在着妄引杂史的问题,故对皇甫谧提出的观点,有必要存疑。也有学者认为根据现有文献,皇甫谧的观点尚无法推翻。
本书以线布穴的排列穴位法是很具特色的。它从头、面、胸、背部等体表部位划几根线来分布穴位,如头直鼻中入发际一寸,循督脉却行至风府凡八穴:上星、囟会、前顶、百会、后顶、强间、脑户、风府,背自第一椎循督脉下行至脊骶凡十一穴,大椎、陶道、身柱、神道、至阳、筋缩、脊中、悬枢、命门、腰俞、长强,胸自天突循任脉下行至中庭凡七穴,天突、璇玑、华盖、紫宫、玉堂、膻中、中庭;胸自鸠尾循任脉下行至会阴凡十五穴:鸠尾、巨阙、上脘、中脘、建里、下脘、脐中、水分;阴交、气海、石门、关元、中极、曲骨、会阴。这样的布穴既方便又准确,后人每每沿从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针灸》中说:“旧明堂图年代久远,传写错误,不足指南,今一依甄权等新撰为定云耳”。而甄权的取穴排列,悉宗《针灸甲乙经》,足见皇甫氏的这种以线布穴法,对后世针灸学所起的重大影响。 《针灸甲乙经》是我过针灸学得以发扬的重要基础,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中有关针灸的部分、宋代王惟一的《铜人腧穴针灸图》、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全》、及清代出版的《针灸集成》都是以《针灸甲乙经》为本。
《甲乙经》内容提要
《甲乙经》共十二卷,分为基础理论(1~6卷)和临床治疗(7~12卷)两部分
1、基础理论部分: 卷一 基础理论 来源于《素问》、《针经》、《难经》; 卷二 经络理论 来源于《素问》、《针经》、《难经》; 卷三 腧穴理论 来源于《明堂孔穴》; 卷四 脉诊 来源于《素问》、《针经》; 卷五 针道 除“针刺禁忌”中有部分《明堂》文外余皆出自《素问》、《针经》; 卷六 病机 来源于《素问》、《针经》。
2、临床治疗部分: 卷七~十二 治疗 病机 出自《素问》、《针经》; 主治 多出自《明堂孔穴》。
《针灸甲乙经·序》的文献价值 不少人认为《序》只是将作者编书的目的和全书的主要内容概括一下而已,这样可以方便读者们了解全书的内容和宗旨,这个也确实是《序》的主要用处。《针灸甲乙经》是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它的序不仅具有上述的功能,更具有文献价值。
文章开头,皇甫谧列举了许多著名医家,这些人名为现代人对古代医学的研究和记录提供了线索。文章中的两则医案,不仅是对医生的治病经验的补充,而且也能提示人们,在遥远的古代疾病的主要类型和症状,预后,以及发病机理,对研究古代人的生活起了很好的提示作用。文中提及的“眉落”之病,现代医学上没有确切的疾病与它相对应。有学者分析,认为此病为麻风病,因麻风的症状之一,即是眉毛脱落。但此处的“眉落”是作者的记载缺乏真实性,还是当时的病在现代已经消失了,值得进一步仔细考证。
《序》中作者还提到了不少古医书名及其卷数,如《汤液》数十卷、《黄帝内经》十八卷、《仓公传》、《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等”,还有《易》中的一些文字记载。现今,《汤液》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已经失传,人们只能从其他书籍中去寻找它的只言片语,从而推测原书的全貌,从而来了解古人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序》的记载和描写,为人们提供了研究线索,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同时《甲乙经》选录了《内经》中的部分内容 可以视为《内经》的最早分类辑本。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提出“其本论,其文有理,虽不切于近事,不甚删也”则是文献的删减原则,对于现代文献工作的整理也有参考意义。 古代医学著作中的序除了具有文献价值外,我们也注意到在读序的时候常常会受前人高尚医德的熏陶,佩服他们为拯救人民的疾苦,衣带渐宽终不悔,从青衿之岁,到白首之年,无一日不刻苦学习的精神。从序跋中也可获知,前人著书动机并非为求不朽,而是热爱医学,立志医学,造福人民。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启示和心灵的洗礼。
[]《》与针灸
葛洪生于江南士族,受道教的影响深刻,是改造道教的主要宗教人物;同时他还坚持儒家名教纲常思想,如他认为“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可以认为,葛洪是儒道合一的宗教理论家,他的思想以神仙养生为主,儒术应世为外。
葛洪兴趣广泛,于文学、历史、哲学、生物、地理、天文等均有著述,在炼丹和医学方面,贡献更大,是位从事化学实验和医疗活动的医学家。
据《肘后备急方·序》,葛洪先完成了《玉函方》;后见当时有各类《备急》症状不明,又多用贵重药,非“贫家野居所能立办”,故以“易得之药”“兼之以灸”为主要方法,以“凡人览之,可了其所用”为宗旨,而采《玉函方》要约,写成《肘后救卒》三卷。“肘后”,指衣袖中肘所抵之处。古人衣袖宽大,常于此处放置一些随身常用物品。以“肘后”命名,可知本书之意为令人随身携带,便于救治急症。
《肘后备急方》的特点是简、便、验。这本书选方切合实用,疗法简便易行,疗效可靠。就针灸而言,此书倡用灸法,而不用针刺;写明位置,不标穴名;只重验方,不以名医字号为重。它以灸法救急、以灸补阳并最早运用了隔物灸。这些特点,都符合葛洪在本书序言中提到的”凡人览之,可了其所用“的宗旨。
葛洪倡用灸法,除方便普通百姓应用之外,也有可能是受他妻子鲍姑的影响。葛洪曾从南海太守鲍玄学习丹术,“玄亦内学,逆占将来,见洪深重之”,以女鲍姑妻洪。鲍姑,喜医,长于灸法,一生行医采药,以井泉及红艾为医方,活人无数;尤善治赘疣,效如桴鼓。今越秀山麓有鲍姑殿及鲍姑井。
现在流传的《肘后备急方》中,有针刺、有穴名、也有名医字号,这些与葛洪所述不符之处,应该均为陶弘景所加。陶弘景是南朝时江南人,幼时读葛洪神仙论,便有养生之志。他于约500年时增补《肘后备急方》成《肘后百一方》,所增加的内容因年代久远,朱墨相混,故与葛洪原文无从分别。
[]《》的沿革
《明堂孔穴》,全称《》,又称《》,是最早的经穴专书。
《明堂孔穴》成书年代据考证上限在《汉书》之后,下限则在汉殇帝延平元年——公元106年前。
汉魏时期的医家认为医生必须熟悉《明堂孔穴》;在晋代,将《》与《》《》三书合编成《》。
六朝时,据《隋书·经籍志》,《明堂孔穴》有了多种不同名称和卷数的传本,如《明堂流注》六卷、《明堂蛤蟆图》一卷、《明堂孔穴图》三卷、《神农名堂图》一卷、《黄帝十二经脉名堂五脏人图》一卷、《黄帝明堂偃人图》十二卷等。
隋唐为《明堂》学术的鼎盛时期。《明堂》一书被指定为政府法定的“针生”医学教材之一。()。《旧唐书·经籍志》和《唐书·艺文志》均载有“明堂经脉类”,此时杨上善、杨玄操、甄权等名家均修订《明堂》重新修订,并加注释:杨上善撰著《黄帝内经明堂类成》、甄权修订了《明堂人形图》、杨玄操撰注《黄帝明堂经》。日本、朝鲜等国也在同期的医学法令中将《明堂》列为医学的必习课之一。
宋代官修的《太平圣惠方》也曾提及《明堂孔穴》并将其与《素问》、《针经》、《甲乙经》并列为医家必读书。 北宋天圣年间,王惟一等医官编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此书开始取代《明堂》,《明堂》就此在国内失传。
今人黄龙祥以医统正脉本《针灸甲乙经》为主本,参考《》、《》、《》、王冰注《》、《》等书,辑校成《黄帝明堂经》,可供参考。
[]隋唐
历史背景
年号与相关医家、医事
朝代 帝号 年号 相关医家、医事
隋 隋文帝 开皇 孙思邈生于开皇元年
隋炀帝 大业 杨上善大业中为太医侍御
唐 唐高宗 永徽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成书于永徽二年
永淳 孙思邈卒于永淳二年
唐玄宗 天宝 王焘《外台秘要》成书于天宝十一年
[]与《》
杨上善,唐初的医家和著作家,医技精湛,学识广博。 杨上善著作,据《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所载,医书有《黄帝内经太素》三十卷及《黄帝内经明堂类成》十三卷。 《黄帝内经明堂》的原写本藏于日本仁和寺灵宝馆,先后有两种抄本:一为永仁四年抄本;一位永德三年照前本摹写。二本参合校读可接近原貌。现存《黄帝内经太素》杨上善注多次引证《明堂》,可知杨氏于注《太素》之前先完成《明堂》注。《太素》注中涉及十四经穴有115穴、375条。从有关引文可以了解《内经明堂》基本内容。 《黄帝内经明堂》共13卷。即十二经脉各一卷,奇经八脉合一卷,现仅存首卷,包括自序和手太阴经穴。 从手太阴卷所载内容可推知其余各经的体例:卷首为总论:论述经脉所属脏腑的病理生理及经脉的循行,内容采自《内》、《难》;此后为本经所属穴位,包括名称、位置及主治。内容采自《明堂》。其中三焦、心包和任、督脉的总论内容因与各经体例不同,较难推知原貌。 从残卷内容可看出,《黄帝内经明堂》中,腧穴排列按经脉气血流注的顺序,使腧穴理论与经脉理论更有机地结合起来;腧穴内容包括五行五腧所属、部位、刺灸法(留针时间、施灸壮数、误刺、误灸)及穴名、穴性的解释等。
[]《》与针灸
孙思邈,京兆华原人,唐代著名医家。幼年聪明好学,“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弱冠善谈老庄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孙思邈自述“十有八而志学于医”,对医学有较深的研究。诸帝屡次征召,皆辞而不就,而致力于医学研究。其主要著作有《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学术贡献有:完善了经穴理论,鉴于“去圣久远,学徒蒙昧,孔穴出入,莫测经源,挤危扶弱,临事多惑”,着手进行校勘;经穴排列同《甲乙经》,分仰、俯、及背排列,又有十二经五输穴流注;书中还提及十二经脉用五色绘制,奇经八脉用绿色绘制;在穴位定位上,在《内经》骨度法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指寸法,如一寸、一夫法,为临床不少定位取穴带来了方便;孙思邈还补充了经外奇穴,命名了一些有些文献仅有部位无穴名的腧穴,他还首次记载了膏肓俞的取穴定位、治疗范围和效果,并把它归为经外奇穴,到宋代才归到膀胱经;另有“阿是穴”,其名做早见于《千金》,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刺灸理论中,介绍了锋针、毫针、大针、火针、白针、温针、燔针等多种针具及刺法,如补泻法 “重则为补,轻则为泻”及“欲补从卯南,欲泻从酉北”等。并有临证要求、主治病证、疗程、禁忌等阐述,并记录了大量针灸处方。
[]《》与针灸
王焘(约670~755),郿县(今陕西眉县)人,唐代著名医学家,宰相王圭之曾孙。 王焘自述幼年多病,长大后爱好医术。他做过徐州司马,其时因母亲患病,亲自侍奉汤药,终年不懈,还多次和不少高明的医家交往,由此而通晓医术。王焘“七登南宫,再拜东掖,便繁台阁二十余载”,在朝中做管多年,长期管理弘文管,故有机会阅读大量医学书籍并掌握众多秘要资料,为编写《》打下了基础。 《新唐书-艺文志》载王焘有《外台秘要》四十卷,又《外台要略》十卷。今《要略》久佚,唯《秘要》尚传。 《》卷39载明堂灸法,专论经脉腧穴,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著名针灸文献。在此卷中,王焘以经统穴;在治疗方法上认为“针能杀生人,不能起死人”,故只存灸法。 书中还绘有十二人图,按经列图,有“肺人图”、“大肠人图”等,共有十二经穴图(督脉合于足太阳,任脉合于足少阴)。图中特别用黑色和红色分别标明了禁灸与宜灸的穴位。 王焘提倡灸法,虽然不介绍针法,对推广灸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样固然有些偏颇,但是也影响了很多后世的许多灸法著作。
[]宋金元
[]《》与针灸
太平圣惠方是王怀隐奉召与其他的医官,以翰林医官家传旧藏经验药方为基础而编写出来的。整卷书有一百卷,书中第99卷为《针经》,论针灸及穴法;第100卷为《明堂》,以论灸法为主。整本书为这两卷最为世人探讨,其中《针经》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图文对照,穴随图出(2)陈述穴道,穷理尽性:《针经》的目的是以“陈述穴道,穷理尽性”,所以腧穴的主治性能、针灸宜忌、补泻操作、留针时间、灸壮多少、艾柱大小、施灸方法等等,都按照病情而分的非常清楚,这是以前其他书都没有见到过的。(3)提倡饮食禁忌(4)头部倡用小柱多壮报灸法,这对于前人提出的头部不宜灸是一种创新;后世医家,如杨继洲提出在《头不多灸策》中认为头部肌肉较薄,且头为诸阳之会,故不宜施灸。在这里,王怀隐的观点是一种创新和挑战,同时他也对头部施灸提出一定的限定,如对艾柱的大小和施灸的壮数都有限定,否则会适得其反。(5)补充了若干奇穴:四神聪、前关、上昆仑、鬼哭都首见于本书。新增腧穴13个,其中经穴有6个有眉冲、督俞、气海俞、膏肓俞、厥阴俞、关元俞等六穴,经外奇穴有7个,神聪、明堂、当阳、前关(太阳)、下昆仑、阳跷、膝眼等七穴,除眉冲、膏肓俞、厥阴俞3个经穴见载于《脉经》、《千金方》和《外台秘要》外,其余3个经穴、7个经外奇穴均为《太平圣惠方》首载。在该书所收的164穴中,42穴有活动肢体取穴法,活动肢体取穴法在针灸临床方面至今仍有现实指导意义。而《明堂》分成上中下三卷,载穴170个,附图36幅,然而后来被元代窦桂芳收辑在《针灸四书》内,称为《黄帝明堂灸经》;这卷最大的价值就在于他是继唐《外台》以后的另一本灸法专著,他总结了北宋以前的灸法经验,辑录了不少佚传文献。(6)开创复式补写手法的先河:对部分腧穴的入针深浅、留针时间、出针、突发意外情况的急救处理也有一定的记载。值得一提的是,《针经》还特别注明:治疗口歪的地仓穴、治疗疝气及小腹疼痛的阴跷穴,须用“患左针右,患右针左”的针法。这些针法至今为临床所用。(7)针灸并重:认为在某些腧穴上施灸对其主治病证特别有效,也记述了一些腧穴对所主治的病证,用针刺的疗效最好。
参考资料: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人民卫生出版社;针道源流,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与《》
王惟一(约987~1067),或名惟德,里贯无可考。其集宋以前针灸学之大成,著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一书,奉旨铸造两座。为中国著名针灸学家之一。
王惟一曾任太医局翰林医官、朝散大夫、殿中省尚药奉御等官。1027年奉诏设计铸造两具,一座置于医官院,一座放于大相国寺。夏竦所撰胡《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序》中“素授禁方,尤工厉石。”即说明。1127年,金灭北宋,大相国寺铜人毁于战火。太医院铜人被金人运至燕京(今北京)。此后元、明两代,铜人传承有序,始终使用。明正统八年(1443 年),因北宋铜人磨损严重,故仿制一具代替使用。此后,北宋铜人下落不明,成为中国医学史上的一大悬案。而明正统铜人则一直留存至今。
铜人以成年男子体型为标准,内藏脏器,外壳可拆可装,体表刻有穴位,旁注穴名。“内分脏腑,旁注谿谷,井荥所会,孔穴所安,窍而达中,刻题于侧。”穴位深约1.2厘米,教学或考试时,体表用腊封闭,内灌水(或说汞),针刺中穴,针拔水出,否则便进不了针。“定偃侧于人形,正分寸于腧募,增古今之救验,刊日相之破漏,总会诸说,勒成三篇。”这是世界医学教育史上形象实物教学法的一种创举。“景式万代,将使多瘠感诏,巨刺靡差;保我黎烝,介乎寿考。”
王氏还撰写了《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3卷,绘有针灸偃侧人形图。现流传的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影印本,即据宣统翻刻的金大定本缩影而来。原名《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全书原为三卷。金大定(金世宗)丙午年即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经无名氏补注,书商陈氏刊刻为《新刊补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五卷。
该书载腧穴657个,除去双穴重复有腧穴354个,与《针灸甲乙经》相比,增加三个双穴(青灵、厥阴俞、膏肓俞)和单穴二个(灵台、阳关)。在穴位排列上,兼顾经络穴位的系统性和便于临证应用两方面。卷1卷2按《外台秘要》体例,按十二经和任督二脉的经络循行排列,卷3讨论腧穴主治,则采用《针灸甲乙经》之长,躯体头面部分按身体部位排列,四肢穴位仍按十二经排列。宋政府曾将此书颁行天下,又将其文字和24幅图形刻于石碑,与并列与汴梁大相国寺,供民间医家参观学习。铜人之铸造和图经之颁行,对厘定穴位,订正谬误,统一各书之差异,加强针灸学术之科学性,有重要意义。总结了晋唐以来《甲乙》、《明堂类成》、《千金》、《外台》等书经验之作,是一本承前启后的重要针灸学著作,也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一本腧穴学专著。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主要学术贡献 1.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既有真题概念,又有分经概念的经脉腧穴图谱。较之更古的《名堂图谱》均有提高。 2.继承了隋杨上善《黄帝内经明堂类成》及元忽太必烈《金兰偱经》等,十二经体系循环流注穴位的思想,但未能与经脉循环顺逆关系相吻合。 3.整理了腧穴位置对应的主治病症,为后世奠定了腧穴学的基础 4.增补了青灵、膏肓俞、厥阴俞三个双穴名,和灵台、关阳两个单穴名。
[]与《》
庄绰,字季裕,宋代人。其生卒年月,史籍及私人笔录中均未见记载。据庄氏《鸡肋编》等书所载,庄氏经历了北宋神宗、哲宗、徽宗、钦宗和南宋高宗五代,长期宦游在外,博物广识,从政之余,对医药颇有研究,且造诣较高,著有《本草节要》(也作《本草蒙求》,疑即一书)、《灸膏肓腧穴法》、《脉法要略》、《《明堂针灸经》、庄氏家传》等,但大多散失,仅《灸膏肓腧穴法》一书传于后世。 《炙膏肓腧穴法》一书,共分1O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本专门研究俞穴的著作。该书的成书年代,一般均根据书后庄绰跋署“建炎二年二月二十二日”,定为该年,即1128年。 成书经过:1127年,庄绰患疟疾,久治不效,最终由陈了翁为其灸膏肓俞而愈,故故为“使真人求穴济众之仁益广于天下”,庄氏开始收集资料并编成本 书。 内容:此书收集了唐宋时期孙思邈、王惟一、石藏用、叶元善、潘琪以及僧仲等六位医家取膏肓俞的数十种方法,图文并茂,并附以本人见解。 《灸膏肓腧穴法》在宋代没有刊行,只有抄本,但已颇具影响力。在宋人刘昉编纂《幼幼新书》和明人卢之颐所编《学古诊则》都有收录庄绰的部分医著内容,后此书又被元代窦桂芳收录在《针灸四书》中。 学术思想:庄绰倡用并善用灸法
历史成就: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本专门研究俞穴的著作。即研究单一俞穴灸法第一书和第一人。
[]与《》
王执中,字叔权,南宋东嘉人,浙江瑞安县人. 1169年(乾道己丑)进士,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史无记载。 王氏少年多病,故除举业外,兼攻医药,其中尤重针灸,于1165年撰《针灸资生经》7卷,附图46幅,于1220年刊行,这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临证针灸专著。 1、本书收集了南宋以前重要针灸著作的精华,又记载了许多民间针灸医家和自己的临证经验。 2、在穴位上,王氏补充了督俞、气海俞、风市等,又增加了民间验证有效的别穴21个,如眉冲、明堂、当阳、穷骨、百劳等。 3、在临证定穴上,他提倡“同身寸”法,说“今取男左女右中指第二节内庭两横纹相去为一寸”。这种取穴标准一直沿用至今。 4、本书突出贡献在临床对证配穴治疗上,7卷中后5卷专论以内科为主的各科病证193种,因证取穴施治,针灸与方药兼施,有些病证下还附列证治疗验案。 5、本书对灸法的记载也较为丰富,有灸劳、灸痔、灸膏肓俞穴、孙真人脚气八穴灸、附子饼灸等等,集宋以前之大成。
学术成就: 1.既孙思邈后,又一位对阿是穴研究并著书的学者。注重寻找压痛点,提出“正穴”概念,体表反应点也应该是穴位,往往是疾病中病理变化之表现,在这种压痛敏感区域施针,可起到较好效果。 2.提倡灸法,当时医学风气偏爱灸法,而不热衷针刺。
[]与《》
何若愚,金代中期人,生卒不详,生平事迹史无记载。
何若愚先写有《流注指微论》后改写成为《流注指微赋》,从而创立了“子午流注”学说。
宋以后转针区分左右,金代中期何若愚在《流注指微赋》中提出了:“转针迎随,分别男左女右”的观点。意为“左转从子,能外行诸阳”,故是补,“右转从午,能内行诸阴”,故是泻,为捻转补泄的常法。他根据刺法相逆为迎为泻,相顺为随为补的原则,将转针左右的逆顺关系也解释为迎随补泻,并将其与男女阴阳关系相配合。他在《流注指微赋》中说:“男子左泻右补,女子右泻左补。转针迎随,补泻之道,明于此矣”。元窦汉卿《针经指南》中有明确的叙述,实际应用以席弘更早。主要包括:转针区分左右转,以左转为补、右转为泻;在理论上,将左右转针与子午、顺逆、升降、龙虎、呼吸、阴阳等概念相结合。 主要内容为:左右转针:一般以医生右手持针为准,对催气、行气有明显作用。
何氏对于认为要区分男女,而实际在操作时并未有很大的疗效改变,不过这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他的这一理念也是一种创新,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尽管作用不大,但是也为后人做出了贡献。
何若愚的学术贡献 1.按时刺灸,子午流注法 2.分经络定针刺深浅,补升泻成法 3.接气通经法,隋人呼吸与行气的关系,定针刺时间 4.“男女气脉,行分时合度”学说,主张“男女老幼气脉与四时之气相应合”针刺也应区别对待 5.捻转补泻的常法,“左转为补,右转为泻”
[]与《》
窦默(公元1190-1280年)字子声,初名杰,字汉卿,著有《针经指南》,其内容包括《标幽赋》、八穴指法及叶蛰宫图,此外还有《流注指要赋》《六十六穴流注秘诀》等。其门人王镜潭著有《重注标幽赋》《增注针经密语》及《针灸全书》等
主要学术思想 1.提倡“交经八穴”即“八脉交会穴” 窦氏所用交经八穴,计有主治213证(《普济方》引录),明代《针灸大全》亦载有窦文真公“八法主治症证”234证。 2.手指补泻十四法 “手指补泻十四法”是指,动、退、搓、进、盘、摇、弹、捻、循、扪、摄、按、爪、切等操作手法。窦默继承了《内》《难》理论,整理归纳此十四种针刺首发对后世影响较大。 3。解释了针刺得气的理论 分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得气快慢、得气的他觉现象、得气与针刺手法的关系、针刺时机与得气关系。 继承了《内经》里理论,并将以上的得气理论,写入《标幽赋》一文。成为针家必读篇目。
[]与《》
一、作者和著作 1.作者 王国瑞,生卒年不详,元末针灸学家,浙江兰溪人。 2.著作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本书无刻本,现在流传的版本出于《四库全书》写本。 二、《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概况 1.书名释义 扁鹊神应:1034年,宋仁宗患病,许希为针“心下包络之间”而愈。仁宗从许希请而将扁鹊庙,并封扁鹊为“神应侯”。此后针灸著作都尊崇扁鹊,多以“扁鹊”、“神应”为名。 玉:用以喻针灸的效果确实可信。因《礼记·聘义》说君子比德与玉焉,“孚尹劳达,信也” 龙:用以喻针灸治法灵妙多变。因龙为乾卦爻辞的象征,而乾卦是“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着重于“乾道变化”。 2.内容 (1) 《一百二十穴玉龙歌》 分总歌3首(韵),分歌83首(韵),后有“穴法歌”为前歌的结语。 (2) 《注解标幽赋》——或称王开注本 (3) 《天星十一穴歌诀》 十一穴,包括三里、内庭、曲池、合谷、委中、承山、昆仑、环跳、阳陵、通里、列缺。后徐凤《针灸大全》载作《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并治杂病歌》,并于前歌中加入太冲穴。 (4)《人神、尻神歌诀》 (5) 《六十六穴治证》 (6) 《流注序》、《时日配合穴法》 (7) 《盘石金直刺秘传》 (8) 《针灸歌》 (9)《灸法杂抄切要》、《飞腾八法》——飞腾八法首见于此书 (10) 透穴
参考来源: 1. 扁鹊针灸玉龙经·后序,周仲良 2. 针道源流,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与《》
一.作者及其著作
滑寿,字伯仁,号撄宁生,元末明初人。 生于元大德八年(1304)年;卒年有二说:1.明洪武十九年(1386),2.明洪武元年(1368) 。自称许昌人,著述和医学活动主要在两浙。
其著作有《读素问钞》、《难经本义》、《诊家枢要》、《十四经发挥》。二.《十四经发挥》
《十四经发挥》在元代忽泰必烈的《金兰循经取穴图解》的基础上充实而成。《十四经发挥》刊行后 ,于1303年刊行的《金兰循经》渐散佚,至无传本。内容:上卷:手足阴阳流注篇,附仰伏人尺寸图。中卷:十四经脉气所发篇,各有附图,这是本书的主要内容。下卷:奇经八脉篇。(上、中卷末,滑寿自注内容与《金兰循经》同;而下卷称取自《素》、《难》等书,故下卷可能出自滑寿的补充。)
刊行:1341年(元至正元年)完稿;1364年(至正甲辰)刊行;明代薛立斋加以校刊后,收入《薛氏医案》中。主要特点,是以十二经脉的流注先后为序注明有关穴位,因任、督二经也有专穴,故附入,总称为十四经。【参考】针道源流,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与《》
宋金时代,闻人耆年著于公元1226年的《备急灸法》,是论述心痛、牙痛、急喉痹、霍乱、肠痈、疔疮、附骨疽等常见急性病证灸法疗法的专著。此书还以多幅插图,如屈指量腧穴法、朱点腧穴法、骑竹马灸法等,都为当时针灸书所未载者。
[]明
[]与《》 等著作
席弘学派的主要人物有:席弘、陈会、刘瑾、徐凤、李梴 ,其中席弘为江西针灸学派的代表人物。席弘没有留下著作,针灸歌赋中有篇《席弘赋》,始见于明代徐风编写的《针灸大全》,当是根据席弘 一派的针灸经验汇集成文。陈会、刘瑾为席氏后传,明初刘瑾受到明太祖第十七子朱权的重视,1425年 奉命将陈会的《广爱书》选编为《神应经》。徐风,字亭瑞,为《针灸大全》的作者,其中的《金针赋》 具体载述了针刺十四法、三才分部法,调气法、烧山火、透天凉等补泻八法及飞经走气四法等,这种细 分左右的补泻法,似亦出于席弘一派。李梴,号健斋,于1575年编成《医学入门》七卷。卷一载针灸, 介绍子午、八法、迎随等内容,迎随概指补泻法,所述以左右捻转补泻法最为复杂。
席弘学派始于南宋初期,经历时间长,传播广,在针灸史上有重要地位,注重选穴,尤注重手法,特别是捻转补泻手法。
【参考】针道源流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与《》
高武,号梅孤子,明代四明人,生卒年不详,大致生活于弘治、正德及嘉靖年间,当十六世纪初期。 著作有:《素难节要》《针灸聚英》。 《针灸聚英》, 凡四卷,汇集了明代以前三十多种医学著作精粹,论述了脏腑、经络、腧穴、针法、临床运用等内容,并加以评议发挥,内容十分丰富,是一部较有影响的针灸专著,尤其是此书腧穴的编排体例,对后世影响颇大。明以前的许多针灸著作,对腧穴的编排大多采用《甲乙》《千金方》的 方法,即按人体头面、躯干、四肢等部位,分正、侧、伏面进行排列。这种编排使各经脉之间的关系时有混淆。宋代《圣济总录》,开始采用以经脉气血流注为序的排列法,但《圣济总录》篇幅浩大,非一般医家所能购置,故《圣济总录》的编排法影响不大。高武在《聚英》中承袭了《圣济》的排列法,并且加以完善,这样就同意了针灸著作中对腧穴的编排方法,此法一直延续到今。 ==
高武的学术观点有:1.尊崇《内》《难》,平述各家2.对子午流注的态度:i丰富发展了“纳子法”内容。ii使用“纳甲法”时,强调着眼于病。3.对针刺补泻手法的认识:i阐发“迎随”的意义。ii发对不合《素》《难》的补泻手法。iii推崇“东垣针法”。4.其他[]与《》
明代医家汪机在《针灸问对》中全面评议了刺灸法。
对于灸法,汪机的主要观点在于:
他引用虞抟“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则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所发,火就燥之义也”的观点,指出灸法可以用于虚实寒热各证; 可用于外科,认为用于疮疡痈疽未溃,能拨引郁毒,行散滞气,使毒易泄;用于已溃能补接阳气,去寒散邪,使疮口合,其功甚大。 主要适用于阳气下陷,脉沉迟,脉症俱见寒在外,冬月阴寒大旺等病症;若是阳气散于肌表,则不宜灸,夏月亦不宜灸;不赞同头部和眼疾施灸,认为“头者,手足三阳与督脉所会之地”,在头部施灸“犹抱薪救火,安能济耶?” 批评不辨证施灸,像咳者不论有痰无痰,都在三伏中灸肺俞、风门的治法。 反对运用预防保健灸,不同意“无病而灸,以防生病”的观点,他提出:“邪客经络,为其所苦,灸之不得已也,无病而灸,何宜于事?”
在灸法的运用上汪氏强调灸法主要用于阴寒盛,阳绝,阳陷等疾病的治疗,对于灸法的防病保健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他认为“针灸治病,亦不得已而用之 ”“无病而灸,何益于事?”但对于灸法的防病保健作用,历代医家有详尽的论述,如《千金方》“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现代临床及实验研究也证明,灸能提高白细胞数,促进单核一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且目前临床上效果显著的伏天灸治哮端,也说明灸法防病保健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汪机对于灸法的认识还是比较片面的。但汪氏那种不为习俗所惑,敢于执疑,守经而达权的治学态度仍值得我们借鉴。
[]与《》
杨继洲(1552-1620),名济时,字以行,或云名济时,字继洲,三衢(今属浙江)人,明代针灸学家。杨因科举不利而弃儒从医,且家中世代行医,有大量祖传秘方和医学典籍,为其行医创造了条件。行医四十多年,主要著作为《针灸大成》十卷。 《针灸大成》是由靳贤在杨继洲祖传的《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补辑重编而成的,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由当时的山西监察御史赵文炳主持刻印。《针灸大成》很多内容都来源于高武的《针灸聚英》和汪机的《针灸问对》。《针灸大成》是明代三本总结性著作之一,因其文字翔实,图文并茂,选取各家之精粹,可称得上是中国古代一部针灸百科全书。在《针灸大成》中,杨继洲的代表内容有《胜玉歌》、《针内障秘要歌》及四篇针灸试卷“策”等,这些内容都代表杨氏的主要思想。四篇“策”包括《诸家得失策》、《头不多灸策》、《穴有奇正策》、《针有浅深策》,此四策为杨氏的考试卷策。在全书最后一卷,即第十卷,载有小儿按摩的内容,主要来自四明陈氏的《小儿按摩经》。此外,本书又增加了“眉冲”、“督俞”、“气海俞”、“关元俞”、“风市”五穴,使得十四经的总穴数达到359个,仅次于清代李学川于《针灸逢源》中所记载的361个。
[]参考
魏稼,高希言.各家针灸学说[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   王建中;田树仁.从王粲病案谈到《黄帝内经》[J].现代中医药,2001,(06).  张灿玾.《针灸甲乙经》的主要贡献及对后世的影响[J].中医文献杂志,1994,(04). ^   皇甫谧.《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  葛洪. 抱朴子内篇[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葛洪. 肘后备急方[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  唐六典·太常寺  黄龙祥. 黄帝明堂经辑校[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8  虞抟.医学正传[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2 ^   汪机.针灸问对[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