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精细务实的江苏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34:57
1 . 江苏人性情
江苏的美名如雷贯耳,仅"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就令人憧憬不已。江苏人多小巧玲珑,尤以女子为最。江苏出美女,尤以银铃般的声音、玉质的皮肤动人心魄。手巧而赋有美感的江苏女子,以苏绣的盛名闯荡九州。而江苏的男子多为女性之相,说话温柔,行为矜持,但也不乏名人出世,如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南宋英雄陆秀夫,以及风流文人唐伯虎,还有极具个性的"扬州八怪"。
理性务实、外柔内刚可以说是江苏人的性格,比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东林党人,都体现了江苏人典型的性格特征。
江苏人的性格是温柔敦厚的。江苏的风是软的,水是软的,杂花生树也是软的。有人说,全中国的人以江苏人最为温和,江苏人又以苏州人最为温顺,故《韩非子》里说"吴人弱"。民风温和是江苏的一个特点。但好脾气不是懦弱,不是没有正义感,只是不愿为一些小事作无谓的争论,宁可息事宁人。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江苏人是决不后退的。项羽带着八千子弟横扫中国,灭了暴秦。抗击清人,扬州十日,嘉定(当时属江苏)三屠,无不显示出江苏人的大义凛然。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们更是如此。审判日本,江苏人倪征挺身而出。男扮女相的名伶梅兰芳,在日伪时期蓄发拒演,表现出了铮铮硬汉的气节。扬威国际体坛,征战美国篮坛,时下当数刘翔和姚明。这两人虽是上海人,但他们的父辈,都是江苏人。和平中称雄,友谊中峥嵘,正是江苏人的特点。
除了传承吴文化外,独特的地理位置也使江苏人更具开放包容的心态。横跨长江的经济区位,聚集了南北各地人才。正是处于南北文化的交汇点,江苏人的性格中既承继江南的温柔婉约又融合了北方的豪迈性情,他们对外来事物有更强的适应性。江苏人的性格特征使之从一开始就对外资的进入抱有欢迎的态度,苏南更成了外商集聚的热土。
江苏号为鱼米之乡,也为水泊之乡。水稻渔业自古就比较发达,所以,江苏人爱吃大米和小鱼。江苏人有时不免会让人感到有点儿小气,所以就有了"瘦西湖"。江苏人大气,所以又有了三大湖。苏州园林闻名遐迩,但不管怎么看,也只是玲珑剔小而已。虽然精致,但属于鬼斧神工的人为雕刻,所以,江苏人历来做事谨慎,思想缜密,为人难以察透,不过这也正符合江苏人的聪明伶俐、乖巧而"奸猾"、复杂而多变的个性。
但另一方面,中国其他省份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而江苏人却没有。江苏人脾气刚烈不如湖南人,湖南是中国的大"药桶",侠义之气不如山东人,山东有着水泊梁山式的江湖侠义;灵气和闯劲不如浙江人,浙江人有经商才能和才气,动手能力很强;豪爽不如东北人,东北人总体来说文的不行,但武的还行;爱钱不如广东人,广东人喜欢钱的程度好像甚于中国其他地区的人。所以江苏人中庸,生于鱼米之乡和平原的人,从地理环境上看似乎缺少大山的胸怀和远大的理想;江苏人安稳,鱼米之乡的人生活安康,不像山沟里的浙江人敢闯;江苏人善忍,苏南人喜吃甜食,性情温和,苏北人也没有湖南人和山东人的火暴脾气。
江苏人兼具中国南北方人的性格,在和平时期,江苏人做高官的很多,因为他们做事比较稳妥,不冒险,不激进。但是如果在乱世,江苏人就得靠边站,还是得用强硬的湖南人来做老大较好,安稳聪明的江苏人还是做智囊比较好,而浙江人可能像蒋介石一样和外国人做权钱交易,广东人才不管什么战争,没钱赚,下南洋经商去了;东北人有力气,给军阀充军去了;山东人揭竿而起,打仗做将军去了。
2 . 江苏的风俗习惯
江苏饮食选料讲究,四季有别。南京厨师素有"天厨"之称,南京板鸭又称"官礼板鸭",与"贡鸭"、桂花盐水鸭一起饮誉中外。扬州菜是我国四大风味菜之一,以清蒸鲥鱼、"三套鸭"、清炖蟹粉狮子头为代表。小吃多达140多种,并根据季节变化制作多种时令小吃。如初一吃糕团,新春吃春卷,元宵节吃元宵、青团,立夏吃五香茶叶蛋,夏天吃绿豆糕,中秋吃月饼、南瓜烧糯米饭,九月蟹黄包,十月烘年糕,腊月是腊八粥、鸡丝粥。
各地区还有很多茶馆,这些茶馆不仅是解渴之处,还是重要的社交场合。颇有名气的是扬州富春茶社。此外还有戏茶厅,观众可以一边听戏,一边饮茶、嗑瓜子,茶房还给观众倒茶、点烟,此间还有卖小吃的商贩来回穿梭。
民间文艺方面有特点的是昆山的昆曲、苏州的评弹、扬州的扬剧、无锡的锡剧、南京的白局。江南丝竹开始产生于明朝的苏州一带。"丝"指丝弦乐器,如胡琴、月琴、琵琶、三弦、秦琴、扬琴等。"竹"指管乐器,如笛、箫、笙、唢呐等,演奏的乐曲来自婚丧喜庆和调会活动中的风俗音乐。
农历四月,江南人称之为"蚕月",因为正逢蚕儿上簇作茧。南京郊县的养蚕人家,为免除蚕儿疾病,立夏期间家家闭户,禁忌往来,有"蚕家忌客门门闭"的风俗。
3 . 什么造就了江苏人
江苏,自古是中国鱼米之乡、重中之重之地。这里有八朝古都的金陵,见证了数不清的风流和无数次的"钟山风雨起苍黄";这里有抗金英雄韩世忠和他的"女中须眉"梁红玉,有太湖和陆云、陆机两兄弟,还有范成大、秦少游和富可敌国的沈万三,更有开国总理周恩来和现代两院院士三分天下居其一。这里是孙中山先生灵柩的安放地,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这里有徐福和连云港,更有李煜和他醉生梦死"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温柔乡。
江苏文化底蕴深厚。江苏的金陵文化、吴文化与楚、汉文化等一起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如果说珠三角文化练就了珠三角人冒险、开拓的精神,那么江苏的文化造就了江苏人勤劳、本分、温和的性格。
在地域概念上,吴文化是以苏州为中心的,其覆盖范围大致相当于现今吴语流行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和江苏省苏、锡、常三市;在时代概念上,吴文化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吴文化与吴越文化重合,即吴文化与越文化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第二阶段,自晋代至清代,是为吴文化相对独立发展时期;第三阶段,即近代以来,是吴文化与其他各地文化相互交融时期。第一阶段为吴文化发展前期;第二、第三阶段为吴文化发展后期。
从晋代开始,吴人逐渐由尚武向崇文转变。自此以后,吴文化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人朴文美"。"人朴"是指吴人为人老实,这主要体现在吴人从行为到思维一向都循规蹈矩。"文美"是指吴人做事精巧,这主要体现在吴人非凡的艺术追求和艺术成就上。作为吴文化精华的苏州艺术,包括苏绣、桃花坞木刻年画、虎丘泥塑等等的工艺美术。如今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文化遗产的昆曲艺术以及驰名中外的苏州园林艺术,其最显著的特点是"精巧"。"精"反映了苏州人思维的精细;"巧"反映了苏州人行为的灵敏。而苏州艺术"精巧"的特点,则集中表现了苏州人性格的细腻。这种细腻的性格既是优点,又是缺点。其优点是处事精明周到,待人体贴入微。处事精明周到,则给人以可靠之感;待人体贴入微,则给人以温暖之感。缺点是心胸窄,器局小。心胸窄,则难以容人,故六朝以来吴人少有政治大家;器局小,则难办大事,故近代以来吴人少有实业大家。因其如此,吴人不太适宜于做通观全局的领导者,而最适宜于在他人领导之下做主管一方的副手或办事人员。
夫子庙前、秦淮河畔、姑苏城外、扬州市里每寸土地都泛着文化的底蕴和厚重的历史,每寸土地都是一抹重彩,每一寸土地都洋溢着清新的淡然。小桥流水"走"出的是诗意,园林城墙铭"刻"的是辉煌。这里是朱自清笔下的"春",这里是唐伯虎画下的"桃花坞"和文徵明的诗词地,这里走出了推翻暴秦的刘邦、项羽和韩信,这里也是让刘备"含恨而去"的少年英豪陆逊的桑梓乡。
苏北风起,苏南水落。天下之水尽归苏--长江、黄河(后来改道)、淮河、京杭运河、太湖、巢湖、微山湖、黄海、东海。水是温柔、美丽、灵秀的,但水却独独缺少那一份属于自己的刚强。其实江苏文化的神韵在于表面上彬彬有礼,但骨子里有股清气傲气,有一种责任感,比如清末实践"实业救国"的就是江苏人,江苏实业家抗衡洋货,用实业反击洋货的入侵。面对时局维艰,提出"父实业,母教育"并实践之的也是江苏人,当时很多大学堂都是江苏士绅出资创办兴建的。因为江苏人明白,空喊口号谁都会,关键是要实践。所以江苏人如水,内在韧毅,虽水随形变,但自有原则。江苏的刚强不在于匹夫之勇,而在于最深处的坚持。
苏州人世代居住在深深的小巷,长此以往,养成了与小巷一样极有弹性、藏拙内敛的习性。苏州人心眼多,苏州的水土也似乎特别养人,人文荟萃,才子便多。每有才子,必涉风流,什么唐伯虎点秋香,什么钱秀才错占凤凰铸,鸳鸯蝴蝶,哥哥妹妹,才子们闲来无事,稍使手段,便是一段风流韵事,于是在世人的印象里,仿佛苏州人都是些温柔乡里的多情种子,他们最大的本事就是琴棋书画,呤风弄月,捎带着制造一些带色的新闻。但这类行止,精妙固然精妙,却都是那些深谙圣人教诲,寄情家国的士大夫们所不屑的营生。
说苏州人不大喜欢政治,显然不无道理,尽管苏州人中似也不乏血性男儿。孩子们做错了事,苏州人高高地扬起巴掌,气势汹汹地喝问"要不要吃生活",打人还要征得被打者的同意,这就是苏州人的文化性格。苏州人多宽容,因而好相处,苏州人中口角龌龊是有的,但暴力极少。苏州人风流倜傥,身上颇多艺术细胞,又有志于实践,韧性地坚持着,便把自己的家园打扮得花团妖娆一般。苏州人性格温和、清雅,铸造了甲天下的苏州园林--"虽由人作,宛若天开"。
作为七大盛产美女之地的苏州,引发了多少文人骚客的赞美和情思,使得多少文人雅士流连忘返。苏州女子的标准形象就是:吴侬软语,性情温柔,肤若凝脂,娇媚而清秀,一如水城里的水。
苏北,沟沟渠渠多得数不清,但由于气候环境和地理位置的影响,这里的水少了江南的婉约含蓄,多了一分朴实简单。于是,苏北的女子也就像苏北的水一样朴实得不着一丝色彩:一件衣服可以穿好几年都舍不得扔,一种发式可以保持很长一段时间,一种生活可以一成不变地过一辈子……如果说江南女子是经过精心修饰的柔美,那么苏北女子的美丽则是不加任何修饰、从骨子里透出来的,那种温柔,柔得就像春风轻轻吻过你的唇。
她们有着令人羡慕的称谓:"小家碧玉。"用玉来代表她们是最合适不过的了,玉不像黄金,它没有那么雍容华贵,也不像钻石,没有那么璀璨夺目,它有的是你不经意间偶尔触摸时与你胸膛同样的温度,这就是玉的特质,平凡而又感人。
有人说,苏北女人是男人的温柔港湾,因为苏北女人都爱下厨,而且能做一手好汤。一碗好汤,能扫一天的疲惫,但这种汤绝不是广东人爱喝的那种掺入了各种药材和补品、煲上几个钟头的浓汤。苏北女人做汤,往往只放一种原料,起锅时再加入少许调味的佐料,简简单单,可是喝汤的人都说好喝,因为原汁原味。
正是由于这种简单,才让苏北女人乐于做汤。很多苏北女孩子开始走进厨房做的第一道菜就是一碗汤。一碗菜汤,又是最用心去做的,于是汤的味道就不能仅用简单二字来形容了。
4 . 如何与江苏人打交道
南京人热情好客、豁达、包容。扎根生活在这里的有山东、辽宁、安徽、江西、福建、新疆等等很多省份的人,甚至韩国人、美国人、印度人都有在南京定居的。南京人很爱吃,大江南北、五湖四海的特色菜在南京的大街小巷都能找到。
南京人虽然不算精明,但非常开明;南京人少有豪言壮语,但言而有信。跟南京人相处你会有安全感。有位在南京定居、经商的温州人说起为什么来南京时用一句话概括:"南京的治安特别好,走在路上心里踏实,觉得特别稳。"她说自己22岁就出来"闯江湖",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在很多地方做过小买卖。"当时在南方做小生意,没多少安全感,后来到了南京,心里就很踏实。有一次去银行取钱,出来我就稳稳地走在街上,一点也不怕。"就是这种稳稳的感觉让她在这里买房安家,亲戚中也有好几户在南京买了房子。"这座城市让我们有安全感,我觉得自己就是个南京人了。"南京人热情好客,一点也不排外,很容易相处。现在,她自己店里雇的员工来自大江南北,有温州的,也有苏北的,还有南京本地人,大家处得很愉快。
出身鱼米之乡、富庶之地的无锡人颇会打理自己的生活、经营人脉,所有的事都弄得滴水不漏。无锡一带的江苏人是上海人的中坚。在上海的无锡人以五金、棉纺业起家,即使没成为大富大贵,也多爬上了城市的小康阶层,至少过起了很实惠的上海日子。
无锡人善于表现自己好的一面,懂得玲珑,从来不让自己露出缺点。其实无锡人是有点智能的,不尖锐,方式婉转。不管是当徒工学生意还是读书,都比别人更机灵,至于人事上,无锡人有本事把三教九流、各条道上的朋友摆平,这样的手腕几乎是无锡人与生俱来的。
无锡人样样事情都很通情练达,就算生活在家长里短的石库门房子里,跟无锡人交往也没负担。无锡人既不想别人来打扰他们,更不会开口有求于人。
湖泊星罗棋布的地形、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秀美的江南风光,使无锡人易于知足、小富即安,相对保守排外,而缺少上海人那种开放兼容、勇于冒险的海派气质。所以,无锡人有着精于算计、保守排他、爱面子、讲排场、爱凑热闹(用无锡话讲就是爱"一蓬风")的性格。反映在城市建设上,无锡一直在试图接纳一切可以接纳的新东西,结果就是永远没有自己、没有传统。
而苏北人心胸开阔,直率包容,大事不含糊,小事不计较,与各地人都能相处融通得来,是以能仕能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