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抓住台湾不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9:21:41
美国为什么抓住台湾不放?
吕付春
最近,美国国务院根据所谓“与台湾关系法”,对台军售“爱国者-3”导弹,并表示对台军售仍会持续进行。中国政府对此三天五次提出抗议,向台湾出售武器严重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特别是“八一七”公报原则。1月21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在北京接受中国媒体联合采访时,更加明确阐述中国政府的立场,今年中美双方需要谨慎认真应对售台武器问题、达赖喇嘛问题、经贸摩擦问题等。并发出对美警告:如果这几个问题处理不好,两国关系就有可能受到冲击。
有很多人不明白,奥巴马去年年底访华的时候,刚说过,“美国将不谋求遏制中国,只要中美进行合作,就能解决任何挑战”。为什么奥巴马从中国刚走两个多月就翻脸,准备把台湾纳入其“导弹防御系统?而且,中国还买他们8千多亿美元外债,并购买很多美国其他物资(如波音飞机)。既然与中国建交,还签订有公报,怎么翻脸不认帐?为什么不惜得罪中国政府,紧抓台湾不放?
任何国家政策的制定都是为最终维护本国利益为准绳的。二战后世界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集团,对世界的政治及经济秩序重新分割,形成了以美国苏联为首的两极世界。冷战结束后,80年代苏联解体,最终变为美国到处干预世界事物的单级世界,世界没有任何国家能与之抗衡。随着80年代中国经济的振兴,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世界及地区事物中的作用和影响力不断增大,引起美国及其盟友的忧虑,惧怕随着中国经济的振兴,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甚至超越美国,在不远的将来可能改变目前世界格局,影响美国在世界特别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既得利益。因此,美国对华政策定调:1997年10月27日至11月2日,江泽民对美国进行正式国事访问时,克林顿政府先提出在公报中写入“中美两国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结果遭到了美国内部的激烈反对,胎死腹中。2001年,小布什在总统竞选中猛批克林顿的“战略伙伴关系”论,提出了“战略竞争对手论”,对中国实行有限合作全面遏制为对华基本国策。至于美国人与中国建交,在某些事物中与中国有限“合作”。一是,美国人让世界及中国人“认为”:美国政府对中国是“友好”的,让中国政府及人民对美国抱有幻想,在诸多领域的合作中,逼中国做出让步。二是,诱惑中国政府在国际或者地区事务中承担更多责任和义务。比如朝鲜无核化问题、伊朗核问题、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甚至企图诱使中国出兵阿富汗陷入战争泥潭。
美国之所以抓住台湾不放,因为台湾是美国遏制中国全面战略最重要的一个棋子。
政治上,不断指责中国侵犯“人权”,实行专制。美国希望借助台湾的“民主政治”制度能够对大陆施加影响,特别希望通过和盟国对台独、藏独、疆独分子的明或暗的支持,一起搅乱中国的政局,动乱的政局必将遏制中国和平复兴的进程,希望最好中国能发生民主革命。
军事上,希望通过对台军售,台湾军力能与大陆制衡,增强台湾与大陆分庭抗礼的决心,同时,通过军售,时刻提醒台湾,美国才是台湾独立生存的保护者,把大陆通过“三通”支持台湾的经济,输送到美国交保护费。最居心叵测的是通过美国对台湾的保护,引起大陆对美国的军备竞赛,如原来美苏军备竞赛,拖垮中国的经济,从而起到打垮竞争对手的目的。同时,美国人另一个不可告人目的,则是把中国为应对美国可能对台湾的武力支持,提升军力的措施。作为“中国威胁论”、“军力不不透明”向世界特别是中国周边国家宣传,阻止一切国家可能对中国高科技的出口,从而达到迟滞中国科技进步,延缓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的目的。利用一些国家与中国有疆域纠纷,利用“中国威胁论”对这些国家恫吓,让这些国家变成美国的同盟,一起加入围堵中国的行列。同时为向亚太美国军事基地增加军力制衡中国,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
因此虽然美国政府与大陆建交,承认一个中国。但绝不会放弃《与台湾关系法》。中、美、台三方都明白,没有美国的“保护”,台湾早已经被大陆以某种方式“回归”。台湾的地理位置对美国亚太战略非常重要,台湾回归,必然增强中国国力,中国政府就可以一心一意发展经济,综合国力就会得到快速提升,并且可直接隔海逼视美国在日本军事基地,若如此美国人就会如芒刺在背,寝食难安。但如果台湾长久孤悬海外,中国不能实现统一大业,势必直接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对中国政府在国际国内的影响不仅是现实的而且是深远的。唯如此,美国的遏制战略才能奏效。故此,如美国失去台湾作为南韩、日本、台湾、菲律宾、大巽他群岛……,第一岛链中的中间的一环,围堵中国进军太平洋,遏制中国全面崛起的亚太战略,就缺少一枚重要棋子。遏制战略失效,这是美国历届政府都不愿看到的。
美国人什么时候会放弃《与台湾关系法》?由遏制变为真正的对华合作?除非对华遏制政策失败,中国国力足以与其抗衡,他才会真诚与你合作,否则你对其任何的表白、抗议,都会被美国人视为政治上幼稚、国力衰微的表现。
丢掉幻想,多难兴邦!
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网(2010-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