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长春人民艺术剧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9:56:24
它有过辉煌、也有过无声无息,四、五十岁的人们在这里看过电影、话剧,是他们成长的精神食粮。80后的人们对它几乎没有印象。长春人民艺术剧场简称剧场坐落在宽城区南广场北上坡东三条,主楼门前时长江路交汇处。 "
它始建于1940年,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留下的见证,史称满洲帝国新京公会纪念堂。主楼和剧场是一体建筑。
建筑特点:主楼是大屋顶绿色琉璃瓦土黄色琉璃砖墙面。剧场多出隐形玻璃墙、透亮不透阳光;人工推式转台;场内声音好,不同座位都能听清楚。安全门多,场内十个门、通院内和马路十个门,院内通地下室四处,楼内通地下室两处。
解放后改为东北电影院,主楼是中国影片经理公司长春办事处。
1953年主楼是长春市话剧团。
1954年省会由吉林市迁至长春后改名吉林人民艺术剧场归省文化局领导。1955年修建已新的剧场接待了苏联小白桦树芭蕾舞剧团。
院外是绿色竹篱笆墙。剧场内观众休息室时三人坐木把手皮沙发和小长方形茶几,遍置周围,茶几上白色十字绣台布上压玻璃砖和烟盒。场内西侧大休息室原建是舞厅。北墙下面由西至东一大排半圆式五人坐皮沙发六组,沙发前是圆柱式圆桌,上面白色十字绣台布上压玻璃砖放烟盒。屋子中间一米宽两米长四张桌连起、共放26把绿绒靠背弹簧大椅子。紫色台布椅子套,桌台布上有烟盒。西南角放有报架和书架,有各种报纸和杂志供观众阅览。后台演员休息室也设有同样沙发茶几。化妆室设有两屉化妆桌上有折叠式镜子和灯。原型升降黑色皮凳子。夏天院子里有树和花,周围三人坐木条椅子,演剧时观众可在院子里休息。
1956——1957年省党代会、人代会在这里召开、台上橘黄色丝绒幕和安全门帘,主席台上是白椅套白台布,观众休息室也换成白椅套白台布。特别庄重。
那时全国各地建剧场都到这里参观学习。1957年省话、市话、剧场合为市话剧场改为长春人民艺术剧场归市话领导。
剧场双重业务、以剧为主、电影为辅。每年春季经理到北京同各剧团商谈演出剧目、路线、时间订合同。 
上海越剧、山东吕剧、广东粤剧中国京剧院一团、二团、人艺、辽艺、哈尔滨话剧、长影剧团等先后都来艺术演出过。
剧场首先推出对号入座、迟到观众幕间入场、谢绝一米以下儿童入场等要求。
剧场还接待过保加利亚歌舞团、阿尔巴尼亚歌舞团、印度尼西亚歌舞团、泰国艺术团等。
1959年至1956年事话剧兴盛时期,《革命家庭》、《青春之歌》、《特别代号》、《雷锋》、等还有79年的《救救她》都超百场。有的剧目两组同时演。
70年代的朝鲜宽银幕影片《卖花姑娘》、日本影片《追捕》上映时24小时三班倒。
80年代末电视的普及剧场业务下滑。1995年春城剧场与艺术合并,改建了很多;退休同志来开会找不到东南西北。前几年业务还可以,后来节假日都没有演出。03年两个剧场又分开,艺术又归话剧领导。
1964年春为加强防火安全,拆除原建松木房架,换成钢架,舞台上房架加高从新打的圈梁。台口安装水幕,舞台西侧小屋打通改成接待室,走廊木块地板换成水磨石。
1980年修建,舞台乐池加宽,坐席加宽,从新做地面,后侧封死两个安全门、东侧休息室、入场玄关处加固房顶改变成橱窗。后台新设了淋浴间。
2008年有政府负责修建复原,两年时间已经修建完工,交付使用,它将展现在长春人民的眼前!
2010年7月7日
在剧场工作过30多年的职工  乔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