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个大话题:市场经济姓资姓社(原创)----修正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10:03
作者:竹林清雨   QQ:38931040
博客: 360图书馆:http://gahxk6666.360doc.com
展望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不难看得出,改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生产力发展到高级阶段,生产关系进一步完善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不再适应我国新形势中的经济发展,理念和实践需要改革创新。现形态下商品经济的市场繁荣,相对计划经济发生质的转变,客观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是生产力发展的实事求是,也是生产关系发展的高级形态,它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需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解决了滞后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从根本上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
我国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对中国国情的实事求是,是邓小平思想的精髓,是科学的思想发展观。
邓小平思想在对改革开放,坚持真理,把握经济脉向中,从客观实际出发,依据国情,规划理论,实践真理,提炼精华,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发展的理论,从实践来,到实践中去。加强特色理论的实践力,指导客观事物的发展。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加强经济理论建设,落实实践力度,上下贯通执行,政策保障有力,国内经济得到蓬勃发展,增长势头良好,走出了一条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新型社会制度的特色道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取得了好的效果,为市场经济发展,建立了理论体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市场运作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良性的市场发展,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改革事业蒸蒸日上!
社会主义特色的理论,其实就是市场经济,区别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之争,资本主义制度中的市场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制度中的市场经济理论,其核心都是为了发展市场经济,市场并非某种制度下的产物,而是人类进行物质交换天然形成的意识形态要求,市场以资本制度和社会制度划分,是对市场经济的扭曲定义,市场经济是人类物质交换的天然共性。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区别,表现在劳动人民创造的社会财富的分配方式不同,而非市场经济的定义,这是有区别的。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是依据中国国情发展创新的理论思想体系,它的核心是市场,基础是市场,市场的建立,经营,会衍生出丰富的市场经验,从而为理论建设汲取精华,更好的服务市场经济的实践!
特色的经济理论,是中国国情制度的创新,它迎合了中国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服务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划分,是多重性的,主要表现在广大人民创造的社会财富,分配方式的不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结构,而资本主义则以资本私有制为基础结构,公有制和私有制意识形态的斗争,划分出了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分配方式成为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歧点。其实就是对经济规律,这一规律认识不同而表现出的不同方式。
总的来说,市场经济符合资本主义制度,同样也符合社会主义制度对经济的建设需要,市场不姓资,也不姓社,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需要市场!市场不是衡量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的标准,制度本身的定义,固化的是人民对国家的忠诚,通过制度的定义,操纵人民的意识形态。
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核心以公有制为主体,建设其它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系,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个人先富裕起来,从而带动全地区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避免两极分化,消除剥削,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建立起平等,团结,友爱的和谐社会关系,抵制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的思想腐蚀,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又体现到经济规律的活动中去,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固化一种模式的发展,注定要走向末路,上层建筑决定了经济的活力,但非规律,市场规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对市场规律的认识,决定的是经济的生命!是人民的命运。
随着改革的纵深,生产力在制度完善中进一步解放,生产关系科学宽松,经济活动日益频繁,行业发展欣欣向荣,市场表现出来的姿态,是对生产关系的认同,市场经济步入规模化发展的良性轨道。市场经济理论在实践活动中,得到科学的检验,标志着我们把握了市场经济的规律性,从而提高了主观能动性,经济建设具有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上层建筑和广大人民辛勤劳动的智慧结晶!
只有经济上的强大,国家才会强大,只有人民富裕,国家才会富裕,经济指标是衡量国家强大的标准。一个强大的国家,一个民主的国家,才会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
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曲线,相对发达国家,差距很大,我们当前的经济成就,得意于改革开放,从弱小走向发达,中国已经得到市场的认可,得到发达国家的认同,我们的优势在于后劲,由于市场起步晚,人才和市场力量压抑很久,所以潜力巨大,空间很大,这点 通过人才。市场,消费相结合,必将全面激发人民的创造力和产品竞争力,提升中国经济新气象。
中国有强大的资源优势,有强大的科技人才队伍,市场建设的理念不断完善提升,投资机遇处处可见,吸引了国际资本投入,增强了资本吸附力,国际资本同开放的市场机遇组合,必将开拓一个新的经济格局,中国产品走向世界,核心必将从科技入口,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只有小市场才有大市场,只有不断提升科技理念,才会有持续的产品生命力。
我们要重视人才优势,重视技术研发,人才培养,资本动作,提升生产关系的服务作用,增加产品科技含量,掌控市场,占据先机,推动市场经济建设!
从客观实践出发,做好市场经济定位,加强国际资本合作,是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需要,只有交流,才可以交换思想,集思广益,只有发展,才可促进互赢。
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 ,告诫我们,经济建设是人类天然形成的共性需求,而非制度下的产物,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都需要市场,需要市场经济!
作于:九十年代
整理2010-6-30  13:20 二稿
2010-6-30  16:35  三稿
三稿 2015/7/10
这篇文章  写于上个世纪 九十年代 ,当时我还是一名学生,那个时期,恰恰是中国经济建设的转型期,很多人,主要是北方人,对市场的认识,犹抱琵琶半遮面,经济活动 就像偷猩的猫儿,小心翼翼,因为后果是可怕的。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是乡镇企业的活跃期,也是乡镇企业的转型期。不经历那个阶段的人,恐怕从理论上形成不了较深的认识,我的是铭心的,因为是那个时代的见证者。
经济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能反映人意识的客观实在。
上层建筑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最终做为指导市场发展的理论形态,而反映到经济活动中去,市场的活力,恰恰由中国特色理论在决定。而非市场。
今天,看到还有人在转载,我写于上个世纪的这篇文章,我自己读了一段,感觉有些理念已经过时,体现不出新形势中的新味,所以一时心血来潮,对此文重新进行修正,有增有减,但调子未变,还是依据九十年代的经济形势为背景,做为基础,展开一段思考。。。。
竹林清雨
201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