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道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20:38:31
“大”的道理
天地之广阔,历史之漫长,人心之幽深,万物之纷繁,哪里是一个人的智慧所能探究透彻的呢?所以大智之人,自然有谦虚之德,甚至是恐惧之心。凡是以喧嚣的、夸张的态度表现出来,竭力要显示其“大”的东西,都不是真正的“大”。
《老子》中很多地方说及事物发展至“大”所呈现的表征,诸如: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后人由此引申,又提出一些新的类似说法,如宋代苏轼说: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凡此种种,可以归纳成一个道理:各种事物在达到最高境界以后,看起来会像是它的反面形态。
在上述诸种“大”中,“大智若愚”是最为人们熟悉的成语。“大智若愚”,也就是老子所谓“大巧若拙”的更浅俗的说法,两者意义完全相同。让我们从这里开始分析:大智大巧,何以会像它的反面———愚拙。
欲知“大智”,无妨先看“小智”。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儿,略略识得几个字,就会到处炫耀,逢人卖弄他的聪明。这既是好奇心所致,亦是因为受到周围成年人的鼓励,在反复的刺激下,晓得“聪明”是个好东西,凭聪明能够受到人们的注意。受注意、受夸奖,那是自身存在得到肯定的信号,其意义非同小可。渐渐长大以后,这一种习性是否完全改变呢?也许表现形式不再那么天真幼稚,其心理本质却是完全相同的。可以说,大多数人都并不能够完全独立地确认自身存在的价值,需要从社会中获得肯定的信号。表现聪明智慧,是获得这种信号的重要途径。所以,小有所得,便沾沾自喜,急于显示给别人看,也就成为很平常的现象。名流宿儒,有时也难以免俗的。那么,反过来说,既称为“大智”,自然是对自身与外界,都有明澈的认识,因而超越了上述的心理状态。于是,大智之人,反而光华内敛,无所表现其智,或至少是不轻易表现其智,看不见一种灵活机敏的样子,便有“若愚”之状。 另一方面,正如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一个人知识的范围愈是扩大,他所接触到的无知部分也愈大,因而更明白自身智慧的不足。天地之广阔,历史之漫长,人心之幽深,万物之纷繁,哪里是一个人的智慧所能探究透彻的呢?所以大智之人,自然有谦虚之德,甚至是恐惧之心,打个比方说,一只玻璃瓶,灌上一升二升水,便溢得满地都是;一口水池,注入几吨水,只覆盖了浅浅一层,显着很不足、欠缺甚多的样子。这也是“大智若愚”的原因。
再说“大勇若怯”。这也是苏轼从《老子》所作的引申,《老子》中原有的类似说法是:“古之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在这方面,汉代的张良是极好的例子。在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的多年战争中,张良是刘邦的主要智囊人物。刘邦屡次陷于困危,幸赖张良的谋划,得以转危为安,所以刘邦得天下后,大封功臣,首封张良,说是:“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张良)功也!”但张良却不是一个雄武之士,他给人的印象,好像是虚怯的。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载其事,最后议论说:我料想张良此人,一定是魁梧奇伟,但是看了他的画,“状貌如妇人好女”,因而深知不可以貌取人的道理。
与张良同为“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另一位是萧何),有甘受“下之辱”的故事,也是“大勇若怯”的例子。《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韩信年轻时贫穷而放浪,乡中无赖少年当众欺辱他说:“你虽长得高大,又喜欢佩带刀剑,内心却很胆怯!”又说:“你如不怕死,就拔剑同我相斗;如怕死,就从我裤裆底下钻过去!”韩信朝那无赖少年看了许久,竟在众目睽睽之下,从他的下钻过。街市上的人哄然大笑,都认为韩信是个胆小鬼。然而就是这个貌似胆怯的韩信,后来成为刘邦手下统率三军的大将,在战场大显身手,最终击败了不可一世的英雄项羽,为刘邦夺得天下。功成名就之后,韩信把当年侮辱他的无赖少年召来,给他一个小官做,并向手下将吏解释说:“当时我并非不能杀他,只是杀他的理由不充足,所以忍受一时之辱,而成就今日的功业。”在韩信看来,“勇敢”绝不表现为在街头拔剑与人相斗;大勇之人,为了使自己的勇敢有真正的发挥,也无妨在小处表现为“胆怯”。
“大方无隅”也是一个很深刻的道理。所谓“方”指方正而言。一个方正的图形,是由四条直线的边框组成;一个行为方正的人,坚守着确定的道德规则。但是世俗的“方正”,有时只是以己度人,其准则相当狭隘。而“大方”即最高的方正,却会消失了它的边际,而能够广泛地包容。譬如在《圣经》里我们读到耶稣对世人博大的怜悯,便感觉到这同老子所说“大方无隅”有些近似。真正的伟人,也总是以俯视的同情与宽谅看待世间的一切。其他方面的情况,大抵可以此类推。“大器晚成”,通常用来比喻超凡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期的蓄养,看起来会显得平庸无奇;“大象无形”,是指“道”这一最高最大的存在,完全没有可见的形体;“大音希声”既可以理解为:最伟大的音乐无法经由声音奏出,也可以理解为:真正强有力的发言,乃是沉默无声的……总而言之,正因为“大”是对于日常境界的超越,所以呈现为日常境界的反面。
用上述道理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人与事,我们可以获得一种简截的判断方法:凡是以喧嚣的、夸张的态度表现出来,竭力要显示其“大”的东西,都不是真正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