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谈吃2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28:15
北京有一类专门经营油、盐、酱、醋的店铺,称为酱园,俗称油盐店。酱园亦有不同风味,分别来自河北保定府、北京本地和江南一带的技师及其制作的风味为准.分为三类:老酱园、京酱园和南酱园。在北京老酱园居多,其声誉昭著者凡七
家——前门外粮食店六必居酱园,天章酱园,西单天源酱园,东四天源酱园东号,西四天义酱园,地安门大街宝瑞酱园,以及开业最晚的王府井天义成酱园。其中历史久长、品种优良、名高誉重的是开设在前门外粮食店街的六必居酱菜园。
传说有人站在日本的海岛上能看到北京的“六必居”三个大字。此说当然不实,却反映了六必居声誉之大。一九三六年,六必居酱菜园曾参加过在青岛举办的一次博览会,当时会发表声明称:“本园开业在前明中季,迄今已五百们余年,有严嵩未揽权以先,法书匾额为证,足资可考。’”
六必居的前身是一家小酒店,系山西省临汾一个姓赵的掌柜开设的。明朝嘉靖九年(153O年)开始经营酱菜园。严嵩(1840—1567年)是一个专横跋扈,臭名昭著的奸臣,在他未发迹之前,却是一个好酒文人,在小酒店喝酒题字也是常事,后来书法家曾对照严嵩在朝的墨迹考究过六必居的匾额,断定确实是严嵩的笔体,如今原匾仍高悬于店门之上。
关于“六必居”的含意也众说不一,有说它原叫“六心居”,是由六个人合夥经营的,后因有人说六个心眼做不好生意,故改为“六必居”。实际上“六必”是赵掌柜根据老家临汾酿制名酒(著名的汾酒)六项必须做到的要求,应用到制作酱菜业务上来,故称为“六必居”酱菜园。所谓“六必”就是:一是栗稻必齐(酿酒用各种粮食品种必须齐全),二是蛐孽必实(蛐酒用的蛐子必须无假),三是湛之必洁(用具器皿必须清洁卫生),四是陶瓷必莨(酒罐子必须良好),五是火候必得(必须掌握好火候),六是水泉必香(必须用水质好的泉水)。酿酒与制酱和酱菜有不少共同处,六必居酱菜园按照酿制好酒的要求,”应用于酱和酱菜的制作上,不愧是经营有方。六必居酱菜,食后赞不绝口。六必居经销自制的酱菜,丰富多彩且色香味俱佳,尤以甜蜜八宝瓜、甜酱黑菜、甜酱八宝菜、甜酱黄瓜、甜酱甘露、甜酱白菜、甜酱瓜、白糖蒜、杂香菜、小酱萝卜、佛手吃瘩、稀黄酱、铺林酱油等博统酱制品和酿造品最为脍炙人口,行销全国。这些传统产品色泽鲜亮、酱味浓郁、脆嫩清香、咸甜适度且按不同产地诜料,故在清代被列为宫廷御用品,由朝廷赏赐红缨帽和黄马褂,作为进宫送货的服饰与标志。民国二十四年,六必居之酱菜参加了在青岛举办的铁路沿线出产货品展览会,荣获优等奖。其后又赴日本名古屋参展,以特制罐头酱菜及干黄酱、铺林酱油等展品嬴得好评。一九四五年秋,蒋介石飞抵北平,旋在中南海设宴,点名要六必居酱菜,食后赞不绝口。传作义、温寿泉、侯少白等军界要人亦曾令六必居送酱菜至其私邸。
六必居自创业以来一向不用“三爷”——即少爷、姑爷、舅爷,以免其不听使唤而影响全局——此其成功之道也。 对天字第一号的美食家慈禧大后来说,天福号的酱肘子是其御膳中必不可少的佳肴。当这位女皇第一次品尝此物后,即赐天福号一块腰牌,凭此送货进宫。自此,天福号遂成为慈禧大后的"外厨房"。当朝状元陆润庠为拍"老佛爷"(朝野对慈禧的尊称)的马屁,特意为天福号题署了"四远驰名"匾额,致使这家酱肘子铺大红大紫、万事亨通。《老子》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天福号当年一锅煮过了火的酱肘子,居然使其日进斗金、名满天下,诚所谓福因而生矣!看到御膳房里用一个绘若金龙、漆著红漆的食盒,里面有二十一来个扇面形的小托盘,每盘放着切成不同形状的酱肉、肘花、香肠、大肚、香肚、熏鸡、酱鸭、炉肉丝、清酱肉等,因此也仿制了许多盒子,分大、中、小三号,分装各种制成的熟肉,叫做盒子菜,顿获厚利。不久,顾客便以“盒子铺”呼之。
天福号酱肘子,选料很严。必须用京东八县当年所喂养的七十斤上下肉膘肥的猪前肘。拔净细毛,反覆洗刷。每百斤配料大盐四斤、桂皮二两、生姜五两、大料一两、糖色八两、料酒八两、花椒一两。下锅旺火煮一小时,把油煮出来后,取出肘子,用冷水冲洗。撇净锅内浮油,煮好的汤过两次箩,捞净内渣,再放入煮过的肘子,用大火再煮四小时,然后换微火■一小时,前后经过六小时的煮■,汤已成汁,油已渗出,故能肥而不腻。等肉香透出味来,酱肘子遂告制成。
侧闻,“文革”中停业多年的天福号于一九七九年又在西单复业。请回了原来制作酱肉的老师傅。每天一开门,便排成两条长龙,顾客争相购买,居北京的人又可以尝到天福号酱肘子了。不久前友人邀我吃饭,见有酱羊肉,想起北京月盛斋的五香酱羊肉来。
笔者的祖母于饮食一道,可称“北京通”。她吃酱猪肉,要西单“天福”的;酱牛肉要前外门框胡同的;酱羊肉要“月盛斋”的;即便是酱八宝、酱萝卜和萝卜干,必是六必居、天源,后门大葫芦的也不吃。她的鉴别能力极高,入口便知真假。
那时,笔者正读中学,骑一单车,便成了专职采买员。一天,她老人家吩咐下来:“到内户部街的月盛斋买斤酱羊肉。”
那天,不知因什么,为了图省事,就在东四一家买了一斤。晚饭桌上,老太太夹起一块酱羊肉,放到眼前端详了一番,又闻了闻,这时笔者手心已经出汗。等她将肉放到嘴里,略一咀嚼,便大■其头:“不对,你打哪儿买的?”笔者无奈,只好从实招来。
原来,月盛斋的五香酱羊肉与众不同,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吃起来脆嫩爽曰,不留肉渣,且有股子特殊的醇香之味。怪不得老太太一闻一嚼便断然做出结论来。
月盛斋的酱羊肉用的是西口白羊,每头只用脖子肉,前槽肉,前后腿肉和腰窝等,既煮得烂而又不糟。其调料是从不公开的,据说是秘方。在制作火候上,掌握极严,光用旺火煮,再用温火煨,有专人随时观察调整火力。月盛斋的肉汤,号称“百年老汤”,即中国传统的烹饪方法,叫做“留宿汁”。即每次炖肉后,留下部份肉汤,次日兑入新汤中,可使肉味更为鲜美。
老太太郑重声明:“慈禧太后就爱吃月盛斋的酱羊肉。”笔者将信将疑,后来看裕庚次女裕容龄写的《清官琐记》一书,说“冬天大内里面非常冷,在东廊房子里摆著三个大煤炉子,在慈禧未到之前,太监们为我们预备些烧饼酱肉,我们大家放在炉台上烤着吃。”此中酱肉便是月盛斋的酱羊肉。据说,远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有个回民马庆瑞,在前门外荷包巷设摊卖酱羊肉,起名“月盛”,取“日兴月盛”之意。由于风味绝佳,回汉平民,满汉文武大臣,都派人去买。十年以后,马庆瑞便在后来的前内公安街开起店铺,有的官员买了进献给慈禧,被列为御膳,赐了四道金牌,可直接送人宫内。春来,老太太之言是人有来历的。
提起“王致和臭豆腐”,久居北京的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王致和本是清康熙年间一落考举手,欲归故里,因往返所需盘费甚多,便留京以做豆腐为生计,想下科再考。开始先购置手推小拐磨,每日磨上几升豆子的豆腐,沿街销售。一次剩下豆腐较多,卖不出去,想起家乡有用豆腐制成腐乳的,但不知怎样做法,便将豆腐切成小块,加盐及花椒为佐料,腌制起来。秋凉之后,打开缸盖,臭气扑鼻,豆腐已呈绿色。试尝其味,带有一股浓郁的美味,送与邻居品尝,均点头称善。这便是王致和臭豆腐的由来。
王致和官运不通,屡试不中,但臭豆腐的生意却越做越兴隆,遂弃土经商,专做起臭豆腐来了。招牌最初是“王致和南酱园”,雇用了几个师付徒弟,驴拉磨代替了小拐磨,以经营臭豆腐为主,兼营酱豆腐、豆腐干及一些酱菜。从清初开业以来,二百余年,掌柜虽几易其手,但臭豆腐之名气却越来越大,越传越远。它不但味美价廉,能开胃促进食欲,且具有细、腻、松、软、香五大特点。
据说,从光绪年间起,“王致和”除白天营业外,夜间也开窗售货。其中有段故事。慈禧喜欢在秋末冬初食用王致和臭豆腐,因此,主管太监经常到王致和南酱园购货。有时来晚了,赶上闭户停业,只好以头大吃剩下的顶替。骄奢享乐的慈禧太后,岂能吃剩食?她为人狡诈,有一次她在进膳时,暗地把一枚花椒埋在臭豆腐之中,到了次日,拨开一看,果然有粒花椒赫然在目,于是严厉处罚了主管太监。太监们吃了这顿苦头,就同王致和南酱园商量,夜间开窗售货,以保证不误“上用”。
臭豆腐一经“上用”,顿时身价百倍,王致和门前三块主匾,均彩绘龙头,以示是“大内上用”的珍品。“王致和南酱园”这六个字分为两块匾。分别由松元孙家鼐、鲁琪光书写。孙家鼐还写了两副门对:一曰“致君美味传千里,和我天机养寸心”;一日“酱配龙蟠调芍药,园开鸡趾钟芙蓉”。两副门联的冠顶四个字:”致和酱园”,分别镌刻于四块门板上。太后珍食,状元手书,王致和真可说是出尽风头。
王致和臭豆腐也引起了一部分外国人的兴趣。记得1947年,北京燕京大学有几位美国教授曾慕名参观整个制作过程,拍了许多照片,品尝了一番,最后还买走了一些,以便回校进行分析化验。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又来到王致和酱园,声称“味道不错,并含有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云云。
早在一九一五年,云南双猪牌火腿罐头就已打入国际市场,在巴拿马食品博览会上撷取金奖。这种名特产品产于云南宣威,大商号、总经理为爱国实业家浦在廷。
浦在廷(一八七三—一九五○年)出生在云南宣威一个书香之家。他不做科举制度的奴隶,十四岁就向父亲提出参加马帮,当赶马人。当马帮赶车谈何容易,当时云南交通闭塞,须穿过瘴烟毒物的原始森林,躲过土匪强盗的抢劫。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对这里曾这样赋诗:“闻到云南有泸水,椒花落地瘴烟起。大军跋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浦在廷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多少次死里逃生,终于拥有了自己的马帮。从短途集市贸易走向长途贩运,马帮进入昆明闹市、西双版纳以及东南亚等地,成为滇东北一带拥有实力和声望的商人,担任了县商会会长。宣威火腿是浦在廷贩卖的大宗商品之—。其火腿色润鲜艳,红白分明,咸香带甜,营养丰富,余味无穷。与浙江金华火腿、江苏如皋火腿三足鼎立,号称中国三大名腿。然而,这宣威火腿表面不洁净,粗大笨重,不便于携带。涌在廷反复思索,当时欧洲一些罐头食品流入中国,如把火腿制成罐头岂不更好?一九○九年八月,浦在延在宣威创办了火腿股份有限公司,后又自创食品罐头公司,商号“大有恒”,商标“双猪”。随后更新设备,引进先进技术,亲手把关制作,使宣威火腿从里到外焕然一新。罐头装潢别致,便于携带保存,味道更加鲜美,很快打开国内外市场销路,产品供不应求。
一九一六年,蔡锷率领护国军途经宣威入川,讨伐窃国大盗袁世凯。浦在廷时任商会会长,目睹护国军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带头为部队捐款。云南省长兼督军唐继尧在县城召开各界人士大会’表彰地方协助讨袁有功人士’授浦在廷银制梅花奖。还亲书“急功好义”大字匾额以赠。一九一七年后,浦在廷拥护孙中山,支持护法运动,反对北洋军阀段祺瑞。一九二一年•孙中山成为大总统,浦在延随滇军入粤参加北伐,被任命为旅粤滇军军需总局局长。但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在广州发动政变,孙中山只好离开羊城。一九二二年底,滇军受孙中山委托,入粤将陈炯明赶出广州。一九二三年二月,孙中山返回广州就任大元帅,设立大元帅府并嘉奖讨陈有功人员,浦在廷被授予少将军衔。
浦在廷在广州期间,于一九二三年底将双猪牌火腿罐头送展,参加食品博览会,获优秀奖,受到好评,孙中心为之题赠“饮和食德”,委任浦在廷为广东省烟酒公司公卖局局长、全国总商会副会长。此后,双猪牌火腿罐头除在国内销售外,还远销港、澳、新加坡、缅甸、越南、巴拿马、日本、德国、法国等市场,在国内及东南亚各地开设了二十六家分号。宣威境内也出现了上;百家火腿商号,每年销往省内外的火腿约三十万公斤。宣威灭腿的腌制方法异常简便,岁暮仲冬之月,农家杀猪过年,当晚便将留待年后食用或出售的猪肉放在竹篾编成的簸箕里,用手从肉的外表搓入盐末,务求深造周遍,不使一处遗漏;然后将这些搓过盐的猪肉重叠堆积于大铁锅中,压以巨石,使肉里的水份渗沥出来;次日,将这些肉取出,用草绳一块块拴好,挂在房梁上晾干。经过如此搓盐、去水、晾干的猪肉,统称腊肉,其中,猪的前腿后腿称为“火腿”。火腿挂晾半年之后便可食用。时间在一年之内者称为“新腿”,在两年以上者称为“除腿”。酒愈陈而味愈醇,火腿亦然,存放愈久,味愈芬芳。由于火腿腌制方法简便,故无须专人传授,便自然普及全县。其实就色香味说,宣威的腊肉与火腿相同。外地人独称美宣威火腿者,盖限于经验,不知宣威尚有腊肉也。
腌制宣威火腿,除盐以外,别无其他调料,但同样的腌制法,在别的地方就不能取得在宣威那样的效果。原因何在?据当地人说,一在水土,宣威喂大的猪,其肉质与别地的猪不同;二在空气,宣威普遍烧煤,空气中有某种化学成份促使火腿在腌晾过程中产生美味;三在气候,宣威火腿冬腌春晾,香味醇厚,其他季节腌制者,必大逊色。
鉴别宣威火腿的品级,一看其色泽,干瘦枯涩者为上。肥腻潮润者次之;二闻其味道,用竹法削成的签子刺入火腿深层,取出一嗅,旨味香甜者为上,否者次之。火腿的吃法,在宣威本地除炒、炸、蒸、煮之外,尚有别致者,即把三年以上的陈腿切成片状或丁状,盛于碗碟,调料如油盐酱醋,葱姜辣蒜,一概不用,直接下酒下饭,给人以淡素的感觉。此种吃法,平时少见,要在讲究人家宴宾招待亲友的筵席上,方可领略。 鸡是家禽,到处都以鸡为美食。然而,把鸡做到有特殊风味,却非易事。中国北方,德州扒鸡、符离集烧鸡和保定卤鸡,均著称于世,远达百年,近则六、七十年。
“山东德州五香脱骨扒鸡”可谓尽人皆知。津浦线火车一进德州车站,就可以听见叫卖德州扒鸡的声音。他们卖的鸡,味道确亦不错,但这不是真正德州扒鸡。真正德州扒鸡是七十多年前德州宝兰斋的扒鸡。他们选不大不小的中型嫩鸡,先过油炸得匀黄,然后在老场里下佐料,主要有大茴、小茴,桂皮、白芷等十几种;加上味精、料酒,温火炖靠,出锅后颜色黄里透红,,外型完整无缺,肉烂得一抖动鸡骨,鸡肉就脱节而下,确实鲜美可口,堪称美味。跟宝兰斋相伯仲的还有个香兰斋,两家主持人是一师之徒。
符离集也在津浦线上,德州在津浦北段,符高集在津浦南段,安徽省宿县。这里出的烧鸡,有六十多年历史,与德州扒鸡比,特色。符离集不只一家卖鸡,真正驰名全国的,要数资格最老的王聋子烧鸡店。王聋子叫王义明,他的做法是选又肥又嫩的鸡,像北京烤鸭一样,先蘸一层饴糖,然后下锅过油,炸的火候要老嫩适度,再下锅炖。副料有高档酱油,有中药砂仁、肉蔻等提味。做成后,同样软嫩脱骨,清香不腻。
保索卤鸡又不同了。著名的马家卤鸡铺有一百来年历史,色鲜,形美、味醇、香浓堪称一绝。与南京板鸭、金华火腿等名优食品一起,被称为中国33种美食之一。据传说,马家第一代制做的卤鸡,被当时在保定任直隶总督的李鸿章所称赞。他宴请宾客,招待僚属,馈亲赠友,总离不开马家的卤鸡。李鸿章每逢晋京,还要带上卤鸡向西太后进贡。保定卤鸡成为贡品,当然身价抬高,远近驰名了。
这里谈的都是三四十年前的话了。听说近年在天津和北京,有不少家饭店也能做出风味不同的烧鸡或扒鸡。倘有机缘,愿能尝到这些美味,借以大快朵颐。腐乳是绍兴有历史性的产品,和绍兴老酒一样驰名。早在明代嘉靖年间,绍兴腐乳已运销各地。开始由绍兴幕友(俗称绍兴师爷)带到华北一带,逐渐引起各地注意。由此争购日繁,声誉鹊起,它不仅畅销两广、华北和港澳,还远销新马,印尼,泰国,缅甸等处。经销腐乳的商店,还往往挂有“绍兴南乳”的招牌。“咸亨”酱园出品的腐乳,1909年参加“南洋商业会”曾获得过金质奖牌,1916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又曾获金质奖牌和荣誉奖状。
绍兴腐乳之得为名产,并不是偶然的,它选用上等黄豆、绍兴名酒、古田红曲、优良酱籽和秀润的鉴湖水配合制成,具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解腥去腻,帮助消化,久不变质等特点,因而深受人们的欢迎。江浙农民,一到夏秋,差不多每餐必备;广州、香港一带,除佐餐外,还以红乳制作糕饼,称“南乳月饼”;茶馆酒楼,也有用以煮茶当酱的;绍兴人更有以腐乳卤猪肉者,堪称佳品。
绍兴腐乳产品分“红方”、“醉方”、“青方”、“棋方”4类。“红方”又分“太方”、“门顶”、“三酥”、“门大”、“大方”、“行大”6种,都是色深红、味鲜美,含丰富蛋白质。“醉方”分“门醉”、“单醉”2种,颜色淡黄。“青方”分“顶青”、“门青”、“行青”3种,青方不用酒,色青白,俗称“臭豆腐”,当地人很爱吃。“棋方”如一粒粒方形棋子,味鲜且柔,常作赠送远方亲友之礼品,因块小,故只称斤两,不点块数。
听说现在绍兴腐乳越做越好,不仅畅销大江南北,而且在国外也重振声誉。同时绍兴咸亨食品厂还恢复了“花雕”腐乳生产。“花雕”腐乳像“花雕”美酒一样,由富有经验的优秀技师,选上等南乳,装人洗净晒干的罐内;每放二层,加麦面一层,每罐装六层,约280——300块;装好后,灌入状元红老酒,面上再加麦面和盐,然后加盖密封;再在罐外用彩色瓷泥雕塑出精致的“稽山鉴水”、“兰亭”等风景画,并在罐口镌上“中国绍兴腐乳”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