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大招生看教育公平之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57:06
肖 观
近日,在报上读到两则与数字有关的消息:一是北大教授潘维在接受Alec Ash采访时说,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北大70%是农村学生;今天,这个比例已经不足1%。另一是今年高招北大原来计划在京招生256人,实招368人,扩招112人(扩招率44%)。(7月19日《新京报》)
毋容置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了,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发展了,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也大大提高了;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地域的差异、城乡的差别也拉大了,而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教育的不公平也加剧了。
这些年随着农村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部分农村人口成了城镇人口,农村学生的比例相对缩小了,加上一些农村子弟弃学、弃考,过早地加入“打工大军”,也使得应考的农村学生减少了,这是客观的事实。但是,除了生源数量的减少,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例如上学的高收费、大学毕业的就业难,使得一些经济尚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偏远地区家境贫寒的学生弃学弃考,“流失”了一些优秀学生;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造成部分地区农村教育质量远逊于城市教育,“埋没”了一些有发展潜质的学生;而近年来不少城市“名校”之间恶性竞争,他们用所谓的“奖学金”和“转学”、“落户口”为钓饵,到县乡镇学校“掐尖”,把优秀的中考生、高中生挖走,用来提高学校的升学率,“转移”了一些高素质的学生。如此一来,经过一层层的自然淘汰,一次次人为的“割韭菜”,最后真正以农村子女身份考入一流大学的学生就变得少而又少了。
北大今年在京扩招112人,名义是“本地的优秀学生多”。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地方利益的纠结,大城市的学生已经是非公平竞争的“既得利益者”,何必“扩招”再扩大已有的不公平?今年北大在13个省市试行了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其90个名额基本落在了大城市的“名校”,县乡级的学校有几个农村学生能有幸入选?
中国教育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希望教育部门少些“锦上添花”,多些“雪中送炭”,把名额多投放到农村乡镇、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真正为实现教育公平做点实事,真正为农村学生送去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