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读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5:23:52
读书是生活之必需,是人生意义得以升华的重要标志。
一、读书与思考
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现代散文大家钟敬文曾说,在读书中,思考,才能剔除糟粕;思考,才能吸收营养。读书者需要动脑思考,吸收书本上的知识,为增长学问所用,这和胃功能的原理是一样的:读书而能消化,书本知识就能与原有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产生化学变化,然后把需要补进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学问,把不需要的东西当作垃圾处理掉。毛泽东在延安的一次演讲中说:有了学问,好比站在高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毛泽东是一位既爱读书又爱思考的伟人,他的一生,无论是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还是生命的最后一息,都是手不释卷,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阅读和思考了一生。
古人讲,开卷有益。我们读的书大体上分四类:知识类、理论类、励志类、休闲类。读知识类的书,可以增长见识;读理论类的书,可以开阔视野;读励志类的书,可以陶冶情操;读休闲类的书,可以缓解压力。通过读书,我思考出一套用来指导自己人生的理论,我把它概括为我的人生“四论”。一是指导思维方式的“五景”论,即在“思”上,把握时代变动背景、地区发展前景、工作领域全景、领导心中图景、自身成长愿景。二是指导表达方式的“五步”论,即在“写”上,善于领会上级精神,把握领导意图,整合相关信息,谋划篇章逻辑,推敲语言文字。三是指导行为方式的理论——“五症”论,即在“行”上,克服信息压迫症、知识缺失症、心态失衡症、能力恐慌症、思想迷茫症。四是指导工作方式的理论——“五性”论,即在“做”上,把握定位的准确性,思路的针对性,项目的操作性,作用的服务性,成果的实效性。
二、读书与健康
古人说,“养心莫如静心,静心莫如读书。”我的一位老领导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说,学以增智,学以立德,学以健脑,学以致用。他说的学以健脑,就是读书有利于健康的道理。因为大脑是指挥身体的中枢器官,大脑活跃了,整个身体才能高效运转。据说,人老脑先衰,而经常读书思考,脑子就不易老化。读书的过程,既是认知、记忆的过程,也是想像、思维的过程,无疑会使大脑受到良性刺激,其效果如同是一种有益的脑“保健操”。读书还可以是调整情绪的“变压器”,有时还能起到有助睡眠的“营养液”作用。
读书对于熏陶心灵,对于涵养性情的作用是直接的。有人说,心放下就快乐,心放下就健康。那么怎样才能把心放下呢?心放下了,就是突破自我。那么靠什么来突破自我呢?那就是读书。各级组织培养的是具有战略眼光、世界视野的干部,如果不突破自我,就达不到这个目标。西汉文学家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这个“药”效主要是针对的。明代诗人于谦有诗为证: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跟前直下三千字,胸灰全无一点尘。意思是说,好书就像老朋友一样终日陪伴着自己,为人解忧助兴,陶冶性情,刚刚读了三千字,胸中的杂念一扫而光。
读书有利于精神健康更是不言而喻的。读一本好书,就是与高尚的人对话,从中受到启发,得到鼓舞。回顾我的读书生活,有两本书对我的精神起到了引领的作用,一本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上大学时读的贾平凹的《浮躁》,它让我明白在社会转型时期人应该如何摆脱浮躁的束缚;另一本是参加工作以后读的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它让我懂得无论在什么样的困境中都不要听任命运的摆布而勇往直前。中国人的信仰大多要靠经典来维系的。作为共产党人,一方面要努力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另一方面也要努力阅读中华民族传统的经典。经典能够给予我们精神上的力量。读经典,要读原文,读译文,更要读释文,比如,李泽厚的《论语今译》、南怀谨的《论语别裁》、王蒙的《老子的帮助》,等等。这些释文联系实际,通俗易懂,细细品位,它能够让人的心灵找到归依,于无形之中增强精神的力量。
三、读书与成长
读书,首先是一种思维方式。2005年的时候,我们一起学习科学人才观,处里一位年轻干部要调到省发改委工作,人家考核他的时候找我谈话。我说你们要调任的这个干部,有潜力,有能力,有爆发力,归根结底是有学习力。“三力归一力”的人才标准,是我在工作实践中的经验,也是学习科学人才观的体会。潜力是静态的,是素质;能力是动态的,是水平;爆发力,是关键时候的表现和作为,而这些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日常善于学习、乐于读书积累而来的。当然,读书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对干部而言,读书就是学习,看报是读书,看文件也是读书,都是学习。读书学习的好处在于,让我们对形势有清醒的判断,对工作有清晰的思路,对自己有清楚的估计。
读书,其次是一种工作方式。人的生命总是受着时空的限制,直接经验毕竟有限,大量的指导工作的间接经验要通过实践锻炼、读书学习不断获得。无论做什么工作,都需要读书学习和思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先进思想观念的指导,任何工作都是盲目盲从的,而先进的思想观念从何处来?从实践中得来,也从书本中得来。相比较而言,看报对工作的指导意义更为直接,读书读旧看报看新,学习的方式灵活多样,读书是我们的工作须臾不可离的一个法宝。特别是看报,是机关干部必备的素质。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读书看报是一种工作方式》,读书看报使我们更加明知,更加明智,更重要的是更加明断。
读书,从根本上是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和吃饭、睡觉一样,是生活的必要内容,没有必要把它看得很高尚,很雅致,像古人沐浴更衣之后端坐在书案旁那样正经。但是读书又不是一般的生活内容,像散步、聊天那样随便,应该目的性很强,特别是作为机关干部,更应该把读书看作是成长进步的阶梯,特别是当成自己走向成熟的文化积淀。读书要记笔记,把好的思想和美的语言抄在笔记本上。读书要做批注,把自己瞬息迸发的灵感写到书本上。读书要写体会,把自己的所得系统地写成文章。现在,互联网给每个人的自由表达提供了平台,网络不仅是读书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是表达思想诉求的重要载体。这种变化不仅颠覆了读书的方式,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2010年7月5日)
(注:本文是《我的读书体会》的修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