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体简述(含宋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16:55
印刷体概述
印刷体指汉字在书籍、报纸、杂志等印刷品上出现的字体形式,它是为读者阅读服务的,说得文一点就是为了“目治”,所以,它的笔画、结体都以让读者醒目舒适、节省视力为第一要义。举印刷体中用得最多的宋体为例,它横细竖粗、结体端庄、疏密适当、字迹清晰。读者长时间阅读宋体,不容易疲劳,所以书籍报刊的正文一般都用宋体刊印。   印刷体是企业在不损害原有标志的设计理念和视觉结构形式的原则下,针对印刷方式的不同表现和印刷技术、制作程序的限制,制作标准字的各种变体设计,并以规范的形式固定下来。如,线条粗细变化的表现形式及其应用规范,标志字型的表现形式及应用规范,线框空心体,网纹、线条的表现形式及其应用规范。   印刷体实际上是标准字基本要素和其他基本要素的组合。由于标准字应用在平面印刷品、立体空间物体、特殊材料的霓虹灯、布匹上刺绣等各种媒体时存在差异及工艺制作的技术性问题,因此对标准字的设计往往采用变体,以加强标准字的传达功能。在印刷体的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印刷体的设计应建立在印刷和制作工艺的客观要求上。醒目、有个性,才能达到传神的效果。常用的变体设计有放大或缩小变形,图底互换或黑白反转变形,字体的线框空心体,网点、线条的变形或将二次元的平面图形设计成三次元的立体设计。第二,印刷体的设计应强调标准宇的整体性、集合性效果。可以将标准字连续并列重复组合,这样不仅可以改变标准字简单独立的效果,而且还起到通过视觉要素的反复和强化增加视觉传达效果的作用。印刷体可用于包装纸、手提袋、广告招贴之中,从而避免因标准字的简单重复而使消费者产生反感。在整体性的设计过程中,印刷体的集合构成应抓住标准字的造型和编排特征,同时强调与其他要素的配合,如做底,加框,立体,投影等,使其具有特色。同时还要注意标准字的动感表现,如大小、面积、色彩和结构组合等。   印刷体的主要功能就在于其形体上的变化所能实现的认同功能。由于字体的造型不同,印刷体能给人不同的影响,从而实现不同的企业识别系统的传播。以细线构成的字体容易让人联想到纤维制品、化妆品、香水、女性用品等,以圆滑的线段构成的字体给的人感觉是食品、糖果、糕点、香皂、儿童用品等,而以直线、粗线构成的有力的字体,易让人联想到机械、工业制品、工具类用品。通过不同的字体的变化和规范,使消费者和员工形成对企业标志的识别和认同。
[编辑本段]为什么要分书写体和印刷体?
简单的说   印刷体是固定的,相同的字每一个都一样,字距和行距都一样   而手写体可以说,相同的字每一个都不一样,越是写的好的人,在同一篇文章里,同一个字的写法都不一样,看看王羲之的《兰亭序》句知道了   印刷品的要求是:可读性第一,也就是说在印刷品上文字的阅读性是最重要的,印刷体的字利于阅读,而手写的字由于每一个都不一样,读起来很累,不适合印刷和广泛传播   所以要分书写体和印刷体
[编辑本段]各种常用字体简介
各种字体的简略介绍   宋体字的由来   中国文字有正、草、隶、篆、行五种。每种字体中,又根据各种风格,以书家的姓氏来命名,像楷书中有欧体(欧阳询)、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孟頫)等等。真是体中有体,令人目不暇接呀!   有一种字体,却不是创始人的姓氏,用朝代名来命名,这就是宋体字。   宋体字的创始人是秦桧。这个秦桧博学多才,在书法上很有造诣。他综合前人之长,自成一家,创立了一种用于印刷的字体。按一般的习惯,应该叫秦体字才对。可是由于他人品太差,在抗金斗争中,是投降派的代表人物,曾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民族英雄岳飞父子,成为千古罪人,所以人们痛恨他,虽然应用他创立的字体,可是却把字体命名为宋体。   宋体字是源于宋代的,但是宋体字在明代确立。   宋体字是印刷行业应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字体,根据字的外形的不同,又分为书宋和报宋。宋体是起源于宋代雕版印刷时通行的一种印刷字体。宋体字的字形方正,笔画横平竖直,横细竖粗,棱角分明,结构严谨,整齐均匀,有极强的笔画规律性,从而使人在阅读时有一种舒适醒目的感觉。在现代印刷中主要用于书刊或报纸的正文部分。   宋代“兴文教,抑武事”,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景象。印刷出版业在宋代进入了黄金时代,雕版印刷兴旺,刻书中心发展较快,活字印刷发明。元、明大量翻刻宋本,宋体字在明代确立。宋体字便于书写和刻写,字体美观端庄,适应了印刷出版业的行业操作要求,成为宋代文化造极的见证者。   中国书法和雕版印刷的结合产生了宋体字,因此,宋体字不但有中国书法的魅力,还具有雕版印刷及木版刀刻的韵味。   1、宋体字承传了中国书法的审美韵味   中国书法艺术除了汉字本身独特的象形性、图画性特点外,独特的书写工具毛笔,是形成中国书法的最重要的原因。毛笔它柔软而富有弹性,能意地弯曲扭动,张驰有度,能潇洒自如地表现出各种粗细、大小、曲直,刚柔的线条变化。更能把书者的情感赋予其中,这种“软笔”可横、可竖、可点、可撇、可捺,形成了中国书法特有的形式特征。书者的技艺到一种高度时,毛笔在手,字已非字,点画线条随心书写,千变万化,以至所书之字似有生命的境界。   宋体字在笔画上,仍然保持了中国书法的本质特征。在与唐楷颜体比较时,我们看得更清楚,如点、捺、撇及转折处的顿挫处理,就是对书法运笔进行了高度的艺术化概括。   从汉字书写的发展来看,唐代三大家的楷书,是中国书法程式化的颠峰。楷,模范也。因此,也顺理成章地成了中国刻版印刷字的楷模。在品味和设计宋体时,追求中国书法和木版刀味、雕版印刷痕迹的韵味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没有这种感觉,那只是美术字而已。如现在的圆体,综艺体,根本没有传统书法的味道。   另外,从宋体字的角度来看,唐代三大家的楷书因追求方正和程式化,从而失去了书法艺术所需要的随心自由的激情和灵动。唐楷太程式化了,使人极易想到宋体字,实际上唐楷也就是今天的宋体字的范本,它们像个成熟而正襟危坐的长者,不愈矩,缺乏变化的勇气,因而失去了自由的偶然性。   唐三大家的楷书,虽然给后来的习字者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可说是人学人像,个个都是柳公、颜公,但却毫无个性可言,很难习得此法而成为书法家。倒是能成为入门习字和写好字的范本,但不能作想成为书法家的始终范本。学书者应直追秦、汉、魏、晋,特别是汉代书法,随心抒写、大气豪迈,如《汉简》、《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等等。   唐楷是中国书法楷书的顶峰,顶峰面临的是什么?是下坡,是重新开始,唐楷也就是宋体字的起始点。   2.传统印刷与木版刀刻的痕迹韵味   今天版本学家对于宋体字下的定义是:“横平竖直,横细竖粗,起落笔有棱有角,字形方正,笔画硬挺。”起落笔的棱角,应是宋体字的最大的特征,它是雕版刻工们在长期的刻写过程中对唐楷的笔画进行归纳化处理,形成的特有的装饰化特征,是刻刀留下的韵味,它既保留了唐楷的本质特点,却又比唐楷更加方正,正刀口挺刮有力。这种刀刻的痕迹在传统印刷的过程中,因为印墨和中国纸张的特征,再加上压力,使得最后印制的的成员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宋体字的棱角又稍稍圆润浑厚起来,十分耐看,这无意之中,把楷书的书法味和雕版的刀刻味揉和在一起,形成了宋体字的典型特征。因此,学书法要上溯秦汉,而设计宋体字却要直追唐楷和宋明的雕版刻刀味,因为,那才是宋体字的源头,唯有源头活水来。   宋体字的秀气,钢筋有力,变化得当,吸引了后人的喜爱。   楷书:也叫“正书”、“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   草书: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始于汉初。当时通用的是“草隶”,即潦草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汉未,张芝变革“章草”为“今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唐代张旭、怀素又发展为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的“狂草”。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大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在汉文字发展史上,它是大篆有隶、楷之间的过渡。   行书: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象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始于汉末。   黑体:机器印刷术的历史产物。至少已有一百年的时间,黑体汉字抹掉了汉字手书体的一切人为印迹及其造字渊源,没有手书的起始和收笔;它以几何学的方式确立汉字的基本结构(它是构建性的,而非书写性的),其均匀的笔划宽度和平滑的笔划弧度表现出一种稳定的、充满机器意味的无时间性及共时性特征。   仿宋:顾名思义是宋体的便体,也是印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