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像素密度(像素/尺寸)与画质的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44:20
2009年08月11日 星期二 下午 04:52
随着处理技术的不断提高,大多数人买相机最关心的指标之一——像素,正在不断提升。现在很多人在说,像素高了不好,太高了质量差,转而崇尚尼康D3一样全画幅仅1200万像素的低像素密度、大单个像素面积。 本人长期使用D3,在最近又试用过像素密度极高的新品50D后,对像素密度与画质的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特此与大家分享。 本人的观点是:像素密度高有高的好处,低有低的好处,如果有必要,建议二者都购买。 (同一时期)较低的像素密度,单个像素的感光面积必然更大,即是感应器的感光度较高,当使用较高感光度时,对信号的放大不如高密度感应器高,因此杂讯也没有被放大到太高的水平而影响画质; 而较高的像素密度,单个像素的面积小了,感光度较低,如果使用同样的高感光度,必然经过更高水平的放大,同一时期的产品杂讯控制能力应当类似,因此如此高水平放大后,杂讯必然比低密度感应器更明显。但是倘若不进行高水平放大呢?如果采用较低感光度,例如50D最低的ISO 100呢? 低像素密度的劣势就显现出来了:当同样是ISO 100时,D3与50D都基本不需放大,个人猜想D3可能还缩小了信号使之能达到相当于ISO 100的水平。这时,D3的像素密度较低,必然不能发挥镜头的分辨率,基本上,绝大多数镜头分辨率都要高过D3的感应器分辨率,而也多数高于50D,因此D3此时的照片放大到100%像素,质量较差;而50D,它的感应器尺寸还不到D3的一半大,而像素甚至还高于D3,像素密度远高于D3,此时它更接近于镜头分辨率,因此镜头能够分辨的细节就会比D3更多地记录下来。 例如,100米以外的墙上有若干个点,使用D3与50D搭配视角相同,分辨率类似的两只镜头拍摄,镜头都能分辨开若干个点之间的空隙。当这些点的像投在D3的感应器上时,由于像素密度较低,它们的像投在了5个像素上;而在50D上,由于其像素密度较高,它们的像可能分布在了15个像素上。5个像素对于分辨这若干个点显然太低了,而15个像素则无论如何更容易辨别开来。 但D3撇开高速性能不谈,单说较低的像素密度,也有它的优势,即是高感度,这想必大家都明白。例如,当使用ISO 1600时,50D的信号放大率可能是D3的3~4倍,而两款机型的杂讯控制能力应当基本相同,也就是说50D上产生的杂讯就比D3的杂讯多放大了3~4倍,体现在照片上固然是更明显的噪点或是干扰。因此D3更适宜常使用高感的体育、新闻摄影,而其高速性能更满足了它的用途。 综上所述,购买相机时,既不应迷信“像素越高越好”,也不要完全相信“像素密度越低越好”的说法,应当考虑到自己的用途,比如我是常拍些风景啊、经常出去玩,那么50D这样的高密度高分辨率的机型可能更适合您,到了晚上用闪光灯凑合一下就行了;如果经常拍运动、会议、活动,不讲求极高质量,但是要有效率的,D700一类就更适合您了。 这只是对于单反机而言,以现在主流135系统数字单反机身而言,只要镜头不是特别差,感应器的分辨率要超越镜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如果您不打算买单反,而是小相机,那么这篇文章就不适合您了。小相机的感应器一般极小,而且越是感应器小的,越是那些普及型或超便携的卡片机,它们吸引用户的一大法宝就是像素,因此生产它们的厂家拼命把像素提高,甚至1/3英寸感应器上都能做出1200万像素;它们的镜头同时又由于体积和定位不能做的非常好,因此感应器的分辨率一定会超出镜头分辨率,这样感应器的高分辨率又浪费了,同样质量不会特别好。 因此选择小相机时,还是尽量购买像素较低的机型,那样质量一般会好点,但是佳能G10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