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不断的探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35:02
“名师出高徒”
姚新现在是英国伯明翰大学计算机系主任教授,是进化计算领域国际一流的专家,目前已成为IEEE(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院士。这位中科大毕业生当初是跟着陈国良教授读的博士。姚新忘不了陈教授的认真。陈教授是研究计算机网络的,他带研究生的方法与众不同。他通常要求学生先看二三十篇领域内有影响的文章以了解本领域研究现状,然后学生要把自己的研究设想向他汇报。在汇报中,可能有些问题他也不是很懂,但学生要给他讲明白,否则他会“没完没了”地与你讨论。他曾经连续三个晚上亲自到学生宿舍,与学生讨论。其间他还会不时地向学生提问题,谁要是一知半解或不懂装懂,他会问得你不得不再去啃相关的文章。
中科大计算机系的郑启龙老师对陈国良的备课本印象颇深:“有一次,系里在会议室里摆放了陈教授的并行计算课的备课本,有二三十本之多。字写得非常整齐,还用各种颜色标出重点。本子边上记有心得和思想火花。他还为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建了一份档案,学生的成长情况,发表了哪些论文都有记载。”
读二三十篇计算领域有影响的论文,还要给导师讲得一清二楚,否则导师绝不罢休。这就是名师的风范(2003年,陈国良先是获得首届国家教学名师奖,后又被选为中科院院士)。处于思想最活跃期、接受能力最强时的研究生们在这种“陈氏”教法下是极易产生创新思维的。导师不会什么都懂,但学生永远会跟着导师学到最新的东西。有陈教授这样的名师,必出高徒。
欧阳钟灿院士是中科院理论物理所所长。1980年他曾到联邦德国从事合作研究。欧阳院士对德国人的一个记忆犹新:“在德国时,我的教授是液晶显示的发明者。他每周有一个grouptee,就是小组茶会,他自己带一些点心来,学生一些咖啡,大家坐成一圈,轮流汇报工作进展。每个人都把自己分担的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论文复印一份,在小组成员间传阅,你要是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用你就打个勾,分担者会后会帮你复印。这实际上是加深了大家对前沿科学的了解,如果是大家都感兴趣的论文,就到黑板上边讲解边讨论。”
欧阳院士说,理论物理所很早就将“小组茶会”模式引进来。所里的每个导师和研究生,每周至少有一个下午进行交流。现在连研究生自己交流也成了制度———每周六有个小组茶会。“‘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院士就经常参加我们的小组讨论,并且经常鼓励我们讨论。”
对很多研究生来说,能与导师每周坐在一起讨论科学问题,这是一种“优厚待遇”,一种科学享受。研究生们不仅能在言谈话语里了解导师对问题的分析方法,而且还能和彭桓武等老前辈一起讨论,聆听科学大师的见解,这对他们的创新研究十分有益。
教育需要不断的探索
“80%的学生对英语老师的教学感到满意,但70%%以上的学生认为英语课对研究生实际英语能力的提高帮助不大。”这是前不久中科大对研究生英语课程调查的结果。这一结果让许多教师感到吃惊。
中国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英语,直到读研究生也还是那一套教学模式,学生怎能喜欢?为此,中科大在探索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侯建国副校长告诉记者,目前学校正在着手建立“英语语言实践中心”。研究生入学后,可以自愿参加一个水平考试,凡通过的学生就可以免试英语了。但研究生的英语学分不能丢,我们用学分逼着学生去英语实践中心。这里有模拟的商店、咖啡馆和职业介绍所,外教在这里与学生对话;中心还准备了英文原版的影像资料,你可以看碟挣学分。
英语语言实践中心的效果如何现在还不知晓,但你不得不佩服科大人的探索精神。改革开放后在全国最早招收少年班,最早实行学分制,最早同意学生转系换专业等都发生在中科大。他们把科学研究的自由探索精神“移植”到了教育领域。
最近一段时间,中科大的一批研究生导师分赴祖国的四面八方。他们是去面试学生。一般的高校招研都是先笔试后面试,而中科大则在探索先面试后笔试的办法。
现在一些高校把考研作为提高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的手段。他们的课程设置紧紧围绕着考研转。如果从考研分数上看,他们培养的都是“高才生”,但是如果从搞科研、创新角度看,这些人大部分是高分低能。为了让优秀本科生进入读研行列,中科大从今年开始,在部分院系试行先面试再笔试的招研办法。“这样我们可以通过面试,真正了解到谁是高才生,哪位学生进来更适合做研究工作。”侯建国副校长如是说。
从设立英语实践中心到招研先面试后笔试,中科大开始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的探索。
研究所也在探索教育改革。物理所有一项已坚持了15年的考核交流制度。最初,所里只是为了督促与检查学生做论文的进度,尽早学生论文工作中的问题,以便提醒导师把好质量关,因此每年对研究生进行考核。随着时间的推移,此做法演化为一项制度。每年的第四季度,几百名研究生都要走上研究室或研究所的讲台,汇报他们的工作。凡入所一年的学生,必须提供20分钟的工作报告,不足一年的学生必须到场旁听学习。最后各实验室还要推荐10%的优秀生参加所级考核。
据物理所的领导介绍,这项考核交流制度在学生培养工作中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第一,严把质量关,对落后生进行中期淘汰。每年考核,等于对后进学生敲了一次警钟,让他们在交流中找到与别人的差距,鞭策他们努力赶上;同时也告诫导师对这些学生要加强指导。对那些确实不适合继续培养的学生,采取一定措施,如硕博连读生改为硕士生毕业;博士生视其情况,作为肄业或结业离所。
第二,锻炼了队伍,提高了素质。学生为了这20分钟的报告,要收集数据,整理资料,编写汇报稿,做PPT文件,同时还要练习演讲。学生在考核交流中学会了归纳总结、突出重点,学会了演讲,锻炼了口才。甚至仪表、着装、如何回答问题,考官们也会给予细致的指导。
第三,为优秀生搭建了舞台,使他们脱颖而出。每年的考核交流中,研究所都会发现一批成绩突出、科研能力强的优秀生。所里和导师们都会对他们给予特殊的关照。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科研条件,送他们出国深造。物理所很多获得大奖的学生,都是在考核中发现,并给予重点培养而成才的。
考核与交流在许多单位是再简单不过的工作了。哪个单位没搞过?谁又没有经历过?然而,在物理所,用它来督促研究生的培养,就仿佛有了化腐朽为神奇之力,让它成为人才脱颖而出的良策。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要出一流的创新成果,就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流的人才,就必须重视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在这方面,中科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前不久,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又对全院研究生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教育观念不转变,教育方法不转变,我们要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就无路可走。即便出几篇高质量的论文也是偶然的。中科院的研究生规模已经有了比较大的发展,优秀导师完全有可能尝试着改变指导方式,放手让研究生做一些科学上很重要、但导师自己还不太了解的领域的研究工作,争取有所突破、有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