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庄的新平民教育探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9:59:44
时间:2007-10-11 4:58:33 来源:东方今报
□今报记者奚春山
核心提示
一年前,河南省第一个新型农民培训学校在西平县盆尧乡于营村诞生。父老乡亲在这里接受言谈、礼仪、实用技术等全方位的培训。
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这个学校让人想起81年前的乡村教育运动。当时晏阳初、陶行知等一批教育家将视野从大城市转向农村,在山东、河北等地建立农民培训学校,在我国掀起了影响深远的平民教育实践运动。
把农民“请”进课堂,教育能在多大程度上开启民智、改善民生,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走进了河南第一所农民培训学校。
天热的时候,她穿着短裙、戴着金项链给庄稼汉们讲 “走路靠右、见人问好”的礼仪课
“近期最想做的,是争取抽出时间上美容院”,抬起右手轻抚一下自己的脸,40岁的张爱琳轻叹了口气。
10月8日,这位屡屡见诸报端的“新闻人物”告诉记者,近一个月时间,没有去过美容院,作为女性的她感到“不爽”。
张爱琳确实忙,她有四个职务。最高职务是西平县盆尧乡党委副书记,又担任于营村的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还是于营村新型农民培训学校的校长。
近期,繁杂的计划生育工作牵扯了她的主要精力。
在媒体以往的报道中,女支书很爱美,天热的时候,她穿着短裙、戴着金项链给庄稼汉们讲“走路靠右、见人问好”的礼仪课。
每月的10日、20日、30日,张爱琳要给于营村的4000多名父老乡亲上大课。主要讲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法律常识以及礼仪等文明礼貌课。
每次的课还要讨论一些村里的大事,沼气工程、安装自来水管道等,大家伙儿有意见都可以和爱琳沟通。
不仅张爱琳讲课,还有她从县里和市里请来的农业专家给大家讲喂猪、养鸡,蔬菜、水果的病虫害防治等实用知识。
9月30日的培训,全村4000多人,来了有400余人,课程讲的是有关绿色食品的知识,来自县农业局的陈技术员主讲。村里的老会计于贺九说,听过这堂课,他记住了绿色食品是从普通食品向有机食品发展的一种过渡性产品。
河南省第一个培训新型农民致力平民教育的学校正式成立
去年3月21日,经组织部门批准,于营村新型农民培训学校正式挂牌,这标志着河南省第一个培训新型农民、致力平民教育的学校正式成立。
张爱琳说,其实,早在1998年,这种培训就已经在于营村产生,挂牌仪式只是让“私塾”变成了“黄埔军校”。
于营村办学历史这么久,起因是什么?张爱琳说“说来话长”。位于西平县城东6公里的于营村,1997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寄存全村80万公斤粮食的村面粉厂,因承包人不辞而别,一夜之间倒闭。人们开始四处上访,拒交国家公粮,村里工作陷入瘫痪状态。
这个时候,正在乡农经站上班的张爱琳接到了命令,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扭转混乱局面。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时年30岁的张爱琳上任了。针对存粮问题,张爱琳提出乡、村结合,多方筹资的办法。70多岁的老党员黄忠运说:“爱琳一个女人家,下着大雨,也和大老爷们儿一样,扛起麦袋子就走。”就是靠这股子干劲,过去几年处理不了的问题,张爱琳34天就基本完成。
在处理这起复杂事件的过程中,张爱琳感到部分村民的素质过低,当时的会计于贺九回忆说,几个膀大腰粗的男人围堵张爱琳,破口大骂,还险些动手打了她。
张爱琳说:“作为女人,我打也打不过人家,骂也骂不过人家。只能讲道理,可我发现,有个别人不懂道理,于是我想到了办培训班,既传授实用技术,又讲一些文明礼仪知识,双管齐下,提高村民的素质和文明意识。”
每个学期送两个村民前往河南科技大学学习,几个学期下来,也许我们就不缺自己的老师了
培训班开办之初,村民们不愿集中学习,觉得耽误自己的事。养猪大户康金荣就是这样想的。他说,通知让去学习,我想,学啥呀,还是自己摸索。
然而,不久发生的一件事情,却让康金荣主动走进了培训班。
康金荣喂养的小猪突然得了怪病,由于不懂技术,耽误了治疗,一下子全死掉了。康金荣吃了不懂科技的亏。村里再举办养殖培训班,康金荣比谁都去得早,记得比谁都认真。
现在康金荣掌握了一整套养猪技术,他养的猪跟以前大不一样了,个个膘肥体壮,三个半月就可以出栏。
在于营村新型农民培训学校,农民掌握了不少的农业科技知识,得到了可喜的经济效益。其实,这所培训学校的培训内容远不止科技知识,校长张爱琳说:“根据群众的需要,从计生上,土管上,法律上,治安上,包括经济发展等方面,我们要在课程中全部提到,丰富课程的课题,让群众真正从多方面学习到知识。主要是提高人的素质,培养新型农民。
去年6月份,村里为修一条通往乡里的柏油路,必须要拆掉58家的房子。
拆迁通知下发后的第二天,村民们就开始拆除自己的房子,一周后,58家村民全部搬迁完毕,没有一家向村里讨要搬迁补贴。
大家都说,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谁轻谁重,学校礼仪课上可是都教过。新农民,就得有这个觉悟,要不咋叫个新呢!”
去年8月,于营村已与河南科技大学达成协议,每个学期河南科技大学都会组织老师和学生来于营村的新型农民学校当“老师”,而于营村每个学期要送两个村民前往河南科技大学学习,“他们把在大学里学到的东西再带回来,形成良性循环。几个学期下来,也许我们就不缺自己的老师了。”张爱琳表示。
温铁军创办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当地政府不支持,因为带不来资金
于营村和大学合作办学的模式,和81年前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先生的“河北定县实验”非常相似,当时晏阳初先生带领一大批专家、学者历经10年,“以文艺教育攻愚、以生计教育治穷”。
“晏阳初、陶行知等一批教育家,将视野从大城市转向农村,历经11年努力,形成了声势颇为浩大的乡村教育运动。我们的想法和晏阳初一样,要开发世界最大最富的‘脑矿’,把广大农民的智慧开发出来。因为对农民的教育是为最广大的国民谋幸福的具体表现。”西平县长王新强说。
据媒体报道,2003年,中国著名三农学者温铁军在晏阳初实验原址,又开办了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一些有志于建设新农村的专家学者给农民上课,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但当地政府对此善意举措并不热情。
今年1月,温铁军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讲座中坦言:“地方政府觉得办学院对他们没有好处,不能为他们招商引资,学院在定州市教育局的注册问题一直是个难题。”
农民培训学校校长也是招商引资高手,领导说她是政治明星,于营村模式寄托乡村建设新希望
而农民出身、又是乡党委副书记的张爱琳却是招商引资的高手,1999年,她从村民王金元那里得到了广东客商林子强的地址,就独自登上了南下的列车。
当时是1999年春节,她去时穿着棉鞋棉大衣,广东气温却有20多摄氏度,张爱琳买了一双凉鞋换上,手里掂着棉鞋,肩上背着棉衣,步行几公里找到了林老板的工厂所在地,可林老板根本就不愿见她。
倔强的张爱琳站在工厂门口整整等了一天。张爱琳终于拿到了与林老板合资办厂的协议。
1999年5月,于营村第一个打火机配件厂正式建成投产,当年创产值80多万元,并组建起了于营打火机集团有限公司,安排就业2000多人。仅此一项,全村群众就可增收400多万元,人均增收1200多元。于营村也成了豫南地区最大的打火机配件生产基地。
于营村的人均年收入达3600元,2008年村里定的标准是人均年收入5000元。对此目标,村民们认为不难达到,但他们有一个担心,他们的领路人张爱琳会不会高升调走?如果支书调走了,谁来领着大家奔小康?
西平县一位领导说,张爱琳是很有前途的政治新星,领导也有意培养。但于营村现在是县里新农村建设的一面红旗,领导担心换村支书会带来工作滑坡。
张爱琳说,去年确实有领导找她谈话,提出让她到县里担负更重要的工作,但她拒绝了,因为于营村的经济实力还较薄弱,放心不下。
在于营村的会议室里,记者看到所有的桌椅都是中国移动驻马店市分公司捐赠的,而图书室里的5000册图书,是驻马店市公路局等单位捐赠的。
张爱琳说,作为河南省第一个新型农民培训学校,该校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帮助。
张爱琳认为搞这个新型农民培训学校,最终要让村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发展潜能,当老板,成为新农民。于营村新型农民培训学校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大课堂。
■相关链接
【链接1】
晏阳初在河北定县的乡村建设实践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农民的悲惨处境引起了一批平民教育家的关注,并开始了一场规模浩大的乡村建设实践运动,以晏阳初的“河北定县实验”最为典型。
晏阳初除了扫盲、改良农作物与畜牧品种,还富有远见地提出了“科学简单化,农民科学化”的口号。他兴建剧场和电台,宣传科学知识,建立保健院,推行包括接种牛痘在内的公共保健措施,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堪称乡村建设与社会改造壮举的大实验。1936年,日寇对华北步步进逼,“定县实验”被迫中断。
【链接2】
温铁军的 “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
被称为“中国农民代言人”的温铁军,追寻当年晏阳初“定县实验”的足迹,于2003年7月在河北省定州市翟城村成立了 “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
据介绍,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对“劳动者免费入学”,两年多以来,已举办有关“三农”问题的培训班、论坛、研讨会几十次,吸引了全国各地上千人次的农民、乡村干部、知识青年志愿者前来学习。温铁军希望他们通过学习成为在农村致富、普法和维权等方面的带头人。
【责任编辑:李鹏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