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的归因与转化研究》课题申请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35:12
作者:shj00239…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50    更新时间:2009-6-11
《学困生的归因与转化研究》
课题申请报告
一、       学校简介
泰州市大冯初级中学地处328国道南侧,西傍古郡海陵,南临老通扬运河,这里交通便捷,经济发展较快,田园风光,景色怡人,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
大冯初中创建于1958年,经过50年风雨洗礼,几辈人的精心打造,如今已初具规模,新貌焕然。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75人,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29人,初级职称35人。现有15个教学班级(五轨),在校学生662人。教学大楼、综合楼、学生公寓楼、师生浴室、餐厅等以教学、生活、运动三区基本分开,总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学校占地面积 27680平方米 。学校配备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微机房、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各教室都配备了投影仪、电视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装备,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近年来,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作了有益的探索,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中考升学率逐年提升。学校积极开展学陶师陶活动,强化师德建设。全校教职工在“团结、求实、奉献、进取”的校风旗帜下,“团结协作、锐意进取、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教书育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
学校先后获泰州市“三五”普法先进单位,省“四五”普法先进单位,连续十多年获姜堰市文明单位,连续6年获姜堰市安全文明单位,2003年荣获江苏省依法治理先进单位,2003-2006年度,学校连续三年荣获姜堰市素质教育考核优良奖,2007年荣获姜堰市素质教育综合考核优秀奖,并在泰州市第二轮综合督导评估中获“优秀学校”,2008年,学校第三期《晨风扬帆》校刊在“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优秀校内报刊评选” 中,荣获“最佳校刊一等奖”。多年来,在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我校团体总分一只保持在前八名,其中,2007年获团体总分第三名,2008年获团体总分第四名。
二、       课题负责人简历
李海荣,男,1964年11月出生,1983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泰州市大冯初级中学副校长。长期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有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指导学生参加中学生化学竞赛,获“全国优秀园丁奖”,多次获省优秀指导奖。
三、       学校科研能力说明
(一)落实组织:由副校长李海荣领导并担任课题组组长,由学校骨干教师和有研究能力的青年教师组成,由教科室具体操作实施,优化领导,加强管理,使完成本课题研究得到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构建制度:①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奖励对课题研究有贡献者;②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课题研究工作会议制度;
(三)专家指导:学校聘请海陵区教育局教研室有关专家担任课题顾问,具体指导课题的实施。
(四)保障投入:学校拟每年投入专款用于教育科研(含课题研究),保障课题研究顺利实施。
四、       研究方案
(一)研究思路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参研人员的理论认识和科学素养,增强参研人员的研究能力。
2.完善管理制度,分工合理,落实责任,保证课题研究的有序进行。
3.制订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参研人员积极性。
4.办好课题简报,相互交流,深化总结,推广经验。
5.重视成果交流,通过组织召开全校性的课堂教学研讨、论文、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教学案例以及教育故事等评比活动,力争产生一批有影响的、水平较高的实验研究成果。
(二)研究过程
1.课题申报:2009年4-5月,制订课题计划,完成课题申报。
2.课题开题:2009年6月—9月,收集、归纳、筛选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情报资料,完善课题计划,完成课题开题报告,邀请市、区专家进行课题论证。
3.课题实施:2009年10月至2011年1月,进行课题中期研究。
4.课题总结:2011年2月至2011年4月,完成研究报告,成果鉴定与结题。
(三)研究方法
1.观察调查相结合,找出学习困难、厌学的原因;
2.用实验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教育观察法等转化学困生;
3.用统计法研究转化效果。
(四)主要观点
学困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生理、心理方面的主观原因,也有学校、家庭、老师和社会等方面的客观原因,有些甚至是多种原因合力影响,这就为教师转化学困生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我们认为,要研究出学困生的常见原因是前提条件,原因找准照全,方能对症下药;要研究出转化学困生的常见措施是主要途径,措施运用得当,才能达到目的。在实践中,要科学分析,因人而异;要有的放矢,综合治理;要多管齐下,形成合力;要刚柔相济,恩威并举。具体如下:
1.一个宗旨:让每一个学困生都享受成功的快乐。
2.两个思想:一是强化学困生优点,淡化学困生缺点;二是开发多元潜力,冲淡失败记忆。
3.三个理念:一是帮扶每个学困生,感动每个学困生;二是关爱自己的孩子,帮助自己的同学;三是让每一个学困生都充满自信。
4.四个口号:一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美”;二是“即使一点点进步也是很大的成功”;三是“你也行”;四是“不让学习成绩成为学困生的紧箍咒”。
5.五个激发:激发学困生的学习潜力,激发学困生的人际交往潜力;激发学困生的情感潜力;激发学困生的自控潜力;激发学困生的自我认同潜力。
(五)创新之处
1.课题指导理论新。本课题主要借助“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收集和比较国内外教育研究现状和主要思想,探索新形势下学困生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特点,相比以往的学困生一般性的实验研究又更进一步,有了较为成熟的理论指导。
2.课题研究背景新。与以往学困生研究的背景不同,本课题是基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力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进行,不是简单研究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而是研究学困生终身发展能力问题,研究工作紧扣党的教育方针,符合党的十七大的精神。
3.课题研究方向新。本课题重在研究如何开发学生潜力,调动学生各种智力及非智力因素,而非只是研究学困生学习能力问题,这样使课题研究空间更大,针对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