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访华签订十份大单 温总理提“两种思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41:58
默克尔访华签订十份大单 温总理提“两种思想”
2010年07月17日 10:50中国证券网【大中小】 【打印】共有评论0条
 
央视网
《环球视线》2010年7月16日完成台本
——默克尔访问:十个大单两种思想
主持人水均益:
大家晚上好,欢迎您收看新闻频道正在直播的《环球视线》,我是水均益。
昨天在德国国内曾经拥有超高人气的默克尔总理抵达了北京,开始她上任以来第四次访华之旅,默克尔此次访华也显示了对于中德关系超高的重视。她的随行代表团阵容极为地庞大,包括了一半的内阁成员,25家德国企业巨头以及众多的国会议员。由于人数众多,所以这次她不得不破天荒地使用了三架专机,今天中德双方在北京又一口气签订了十份大单,总值达到40多亿美元,这也再一次凸显出经贸合作在中德关系当中支柱的地位。而其实中国和德国作为当今世界上两个重要的合作伙伴,在最近几年也经历了一系列的一些起起伏伏和一些所谓的误读。今天当温家宝总理和默克尔共同宣布要将两国关系推进为战略伙伴关系的时候,中德两国之间更多的理解和交流就变得更加不容忽视了。难怪温总理今天上午用一个比喻来描述了这种情形,我们一起来听一下。
(播放短片)
温家宝:
我给你一个苹果,每个人得到的只是一个苹果,但是如果你给我一种思想,我给你一种思想,那么得到的就是两种思想。
水均益:
温总理说这个话的时候其实我当时也在现场,因为我也参加了,配合这次默克尔访华举行的中德对话论坛这样一个活动,实际上是一个民间活动。我们今天这个话题,默克尔访华,中德关系,一位是我们的特约评论员洪琳,还有一位是社科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的所长冯仲平,冯先生。
其实我觉得刚才温总理的比喻非常形象,而且我听到的反映,见完之后,我们的德国同行跟我说,说你们总理说的这个话很有哲理,反映出了中德之间很深邃的一些东西,我不知道冯先生您怎么解读温总理刚才这段话?
正在评论:如何解读温总理:“两种思想”的说法?
冯仲平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
我们中国一直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德国和欧洲很多国家是发达国家,长期以来我们的关系是一种经贸为主的关系。
水均益:
做买卖。
专家观点:中德不仅仅是生意伙伴
冯仲平:
做买卖,但是我觉得中德关系也好,中欧关系也好,不应该仅仅是一种生意上的关系,或者叫生意伙伴,文化交流、思想交流,我觉得同样重要。中国、德国,中国、欧洲,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在世界文明的发展过程中,都作出过非常重要的贡献。具体到当今时代,冷战结束以后,实际上中国也好,世界上各个国家也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是什么呢,如何管理这个世界,气候问题怎么解决,国际恐怖主义问题怎么解决,类似于这样的问题,一个国家解决不了,中德,中欧,中国和外部世界,世界需要中国,中国需要世界,是一种思想上的交流,所以我觉得温总理讲这个话,正好印证了一个观点,中德现在应该由过去经济合作为主的关系向一个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进这么一个思想。
水均益:
其实在现场的时候,我还注意到温总理还说了一段话,当然默克尔先说,她就说希望两国关系要进一步地提升,中德中间的友谊。然后温总理在见中德对话论坛,我们这些代表的时候,他还专门提示了现场中德两国的记者,说希望记者们能够为了中德两国的友谊和伙伴关系,能够多做有益的事,多做推动这种关系报道。大的背景是这么一个背景。来听听洪先生的分析,您怎么解读温总理这段话?
专家观点:德中同行不仅限经贸领域
洪琳特约评论员:
我觉得这个比喻确实很形象,以往两个苹果的这种说法实际上指中国和德国非常好的经贸往来,经贸往来发展到一定程度,尤其是中德现在经贸往来已经占到中国和欧盟经贸往来的四分之一的时候,其实也应该对中德两国交往进行一个理论上的提炼,理论上的一个升华,这个时候就已经到了比较深层次思想交流的时候。我们说思想不是强加于给对方的,两个思想进行碰撞的时候,就像温总理所说的,它是两个思想,你的收获是很大的。我们看到今天下午默克尔总理的时候,西方领导人到中共中央党校,去和我们党校的学员座谈,我觉得西方来讲,这种是很少见的,其实恰恰说明,默克尔本身,包括德国这种高层人士特别希望了解中国发展道路,我们看到默克尔在访华之前,她实际上说了一句话,中国发展道路是一个蓬勃发展道路,同时也是一个值得世界关注的一个道路,其实已经在潜移默化地想,中德之间要进行一种思想上的交流,思想上沟通,其实她这个意思和温总理今天这个比喻是非常相似的。
水均益:
没错。我注意到这次默克尔来中国,很多外电也很关注,但是外电关注更多的就是中国跟德国又签了多少亿美元的大单,内容包括很广泛的范围,说默克尔这次很重视,我们待会儿还有相应外电一些文字,很重视中国,东方这样一个伙伴。更多的注意力在于这两国,刚才冯先生您说的,做生意这个层面,因为的确我们看到,其实中国和德国已经互为最大的,或者说第二、第三这样一种贸易伙伴,贸易额已经达到上千亿美元了,但是实际上中德两国,由于意识形态等等,还是有一些,我们注意到,前几年也有一些问题,特别是民间交流。还有,特别是媒体,因为我参加了中德对话论坛,就发现这里边确实有一些东西需要亟待改善。比如说在论坛上,就有这样一个统计数据,是中国网民,由某网站为这个论坛做的,我们现在就可以看到。
很有意思,两位也一起来看看。问到说,您对德国是否抱有亲近感?中国的网民,加上一般、亲近和非常亲近,整个数据非常高,所谓一般,就说我起码没有反感,那就是说,正面或者说积极的超过90%。而您看看,对于中德关系前景持什么态度,谨慎乐观占51%,而乐观占15%,也很高。然后下面这就出问题了。您如何看待中国传媒对于德国的报道,我们来看,客观公正占70%,不清楚是15%。也就是说,将近三分之二认为中国传媒对于德国的报道还是比较正面的,而我们来看,德国传媒对中国的报道,占负面的50%,丑化中国的24%,不清楚17%,很高的这样一个比例。所以这实际上也说明两个国家要想提升到一种战略伙伴关系的话,这是必须要过的一关,是不是这样冯先生?
正在评论:民间交流中德关系中的“短板”
冯仲平:
我觉得很明显了这几年。西方,具体到我们今天谈的德国,公众、媒体、舆论对两个国家的关系,政府间的关系,实际上有个滞后作用。我们也在分析这个问题,尤其是德国在欧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应该说原因很多,首先有一点很清楚,我们中国的记者在报道德国,到德国去采访,和德国的记者到中国出发点是不一样的,中国是带着一种学习、借鉴、宣传、鉴赏这样一种出发点,德国有很强的一种优越感,他到中国来,你问德国记者,他就是找你的问题来了,这是一个普遍现象。
专家观点:中国要加强对外公共外交
还有一个原因,我觉得是我们中国自己的原因,也应该说过去是对的,我们多少年来特别重视和政府层面的关系,我做你官员的工作,我做你默克尔本人的工作,但是我们有点忽略了,这几年在逐渐地改变,忽略了做民间的、媒体的、舆论的工作,所以说我们下一步应该是要加强对外,对德、对欧公共外交。
水均益:
所以今天温总理在见中德双方成员的时候,最后他还说了一句话,因为在这儿之前,中方主席徐匡迪先生就介绍说,德方也有一个统计,中方也有一个统计,双方对于各方有好感的,德国人对中国人有好感接近50%,中国人对德国人有好感的接近90%,徐匡迪主席跟总理就说,这可能是由于最近的世界杯德国的表现,总理也说,德国队确实年轻,非常地有朝气。但是最后总理说,希望像这样的交流继续下去,明年的时候,下一届时候,50%、90%,这个数字能够再提升一下,这个应该还是能做得到的。
洪琳:
对,应该是能做到的,比如说我们中国民间百姓对德国有那么强的好感,其实也是拿德国和我们近邻日本做一个比较,两个国家对于历史,对于二战的那种态度,德国相对是更真诚一些,所以说我们媒体报道过程中,其实报道了很多这方面,加强了中国普通民众对德国好感。而反过来,德国媒体报道中国的过程中,就像冯先生刚才所谈到的,往往还搀杂着一些意识形态因素在里面。比如说他们以往更多地把中国和以前民主德国,东德去做一个比较。
水均益:
默克尔曾经生长和工作的地方。
洪琳:
对。那个时候他总是觉得,中国和东德去比较,他觉得更像一些,而现在我们发现,德国的媒体也好,百姓也好,尤其他的一些官员,慢慢地脱离了这种认识,就像默克尔所说的,中国发展道路和东德道路是不一样的,它是一个值得世界关注一个道路,因此接下来,德国的媒体也要从中国积极发展这方面,包括对世界的贡献这方面。我们看到过去三年中,德国和中国进行了一个非常好的项目,就德中同行,包括很多文化领域沟通、交往等等,现在我们就想说,德中同行其实不仅仅限于,两个国家内的同行不仅仅是限于经贸领域,中国和德国这种经贸往来已经非常非常地密切,接下来要把民间友好往来扩大,其实民间的往来往往意味着两国关系真正地能够做到实处。
正在评论:默克尔说:“我们必须学会了解中国”
水均益:
冯先生,我注意到这次默克尔来了以后,外电,特别是德国媒体评论也很多,好像给人感觉,总的感觉,德国好像一下子又靠近中国了,有的媒体甚至用默克尔访华,德国对中国默默转身。前两年对中国有点顶着牛,好像什么事都要跟中国呛一下,现在好像似乎,您觉得什么改变了默克尔?什么改变了德国?如果是的话。
专家观点:金融危机拉近了中德距离
冯仲平:
我觉得是这样。实际上从默克尔2005年上台第一任,去年2009年10月份第二任,这次到中国是第四次来访问了,这里面你可以看出默克尔,以至于德国政府中国观的一个变化,这里面我觉得有两个因素,一个是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影响,德国和欧洲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大,现在我们又谈到欧债危机,德国现在也是政府赤字比较高,也在推行紧缩政策。金融危机可以说使德国对中国的看法发生了变化,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特别是2009年,当德国的出口总额下降18%的情况下,对华出口是增加了7%,一升一降这个关系……
水均益:
经济领域的改变。
冯仲平:
另外一点,我觉得也有一点,默克尔本人她的中国关系在发生变化,这个是我们中国因素,中国的成就,经济上的成就,而且也包括我们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表现。
水均益:
毕竟默克尔已经是第二任了,可能时间长了,坐在这个位子上,她的一些思想,或者是观察和判断更加成熟一点。
冯仲平:
最重要一个表现是什么呢,默克尔刚上台时候,我觉得她有点价值观外交导向这么一个趋势,现在我觉得她又在调整,把经济优先放在前面了,更加务实了。
水均益:
但是我觉得还有一点也值得关注,我们中国对于德国,中德关系也非常重视,以至于你看,现在有些媒体注意到,说这次默克尔访问两天,北京一天,明天去西安,温家宝总理亲自陪着,这在中国的外交史上也是属于比较少见的,足见中国对同德国重视。
好的,非常感谢。我们《环球视线》稍后继续。
人大财经委: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
要抓紧出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方案
⊙据新华社电
7月15日、1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举行全体会议,听取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的汇报,并进行了分析讨论。全国人大其他专门委员会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华建敏副委员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委员们认为,当前我国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运行总体态势良好。投资、消费较快增长,国内需求继续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对外贸易快速恢复;夏粮再获丰收,工业生产回升势头强劲,企业效益大幅提高;财政收入增长较快,金融运行总体平稳;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和居民收入继续增加,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实践证明,中央对形势的判断和关于宏观调控的决策是正确的,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工作是有力的,取得了明显成效。
委员们认为,当前国内外环境仍然复杂严峻,经济运行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比较脆弱,国际金融环境仍不稳定。国内自然灾害频发,给农业生产和灾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增长较快,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管理通胀预期的任务繁重,地方政府性债务增加较多,财政金融领域风险加大。
委员们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对经济运行中突出问题的研究分析,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切实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委员们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深化收入分配改革,要抓紧制定出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方案,提高农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当前财政收入增长较快,要按照预算安排好各项支出,特别是要保障民生投入,同时要加强管理,降低行政管理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高度重视防范地方债务问题,切实做好清理规范各类投融资平台工作。
委员们认为,实现货币信贷适度增长,既要满足经济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又要防止给物价上涨提供货币条件,切实管理好通胀预期。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继续加大对“三农”、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金融扶持,提高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坚决遏制部分地区房价过快上涨,切实做好保障性住房工作,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基本住房需求。
委员们强调,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必须下大力气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过快增长。要严格落实节能环保法律法规和相关准入标准,制定和落实更加有力的价格、财税手段,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加大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清理简化各种行政审批手续,治理乱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委员们强调指出,要坚持深化改革,尽快破解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干部考核机制,纠正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倾向,促使各级政府更加重视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和做好民生工作。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更加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放宽市场准入,积极鼓励、引导和扩大民间投资,采取积极措施,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发改委:10月以后CPI将有所回落
⊙本网记者 吴婷 ○编辑 衡道庆
国家发改委16日发布报告指出,综合各方面情况看,下半年有利于物价稳定的因素较多,实现全年价格总水平涨幅3%预期目标的基础进一步巩固。发改委预测,下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在3%左右运行,10月份以后将有所回落。
发改委报告指出,上半年我国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上涨2.6%。其中,食品类、居住类涨价合计影响价格总水平上升2.4个百分点,是推动价格上升的主要因素。在上半年CPI累计上升2.6%中,翘尾影响约1.4个百分点。
发改委认为,随着国家采取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等一系列针对性的调控措施,部分行业过热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从当前情况看,下半年我国宏观经济有望保持平稳运行,社会总供求将逐渐趋于均衡,实现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3%左右是有基础的。
发改委指出,目前我国重要商品、国家储备粮食供应较为充足,大豆和食用油储备进一步增加,粮油市场供应有保障。尽管下半年生猪价格可能季节性回升,但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此外市场竞争和价格秩序稳定,随着政府采取一系列加强价格监管的措施,通胀预期明显减弱,短期内不具备价格普遍、大幅上涨的条件。
此外,输入型通胀压力明显减弱。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我国投资、消费增长较为迅猛,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下降。而价格调控能力也不断增强,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明显成效,财政能力、储备实力、进出口调节能力进一步增强。
近期发改委综合采取舆论引导、监督检查、储备吞吐等多种手段,平抑部分商品价格异动,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发改委指出,综合各方面因素判断,如不发生突发事件和异常情况,下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在3%左右运行,10月份以后将有所回落。
另外,针对国内部分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偏高这一问题,发改委16日表示,将指导各地切实加强门票价格管理,加强对游览参观点的监督检查,采取措施促进旅游产业协调发展。
农业部:农产品价格有望保持总体稳定
⊙本网记者 李雁争 吴婷 ○编辑 衡道庆
农业部新闻发言人陈萌山昨天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年我国夏粮获得好收成,下半年秋粮生产开局良好,全年有望保持农产品市场价格总体稳定,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业内人士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在粮食价格稳定的基础上,下半年通胀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
全年粮食稳产有望
最近一段时间,受国家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格,以及收购主体增多等因素影响,小麦价格一度出现明显上涨。
对此,陈萌山表示,供求关系决定了小麦价格不会过快上涨,我国的小麦生产供给完全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目前,小麦每年的消费量大体在2100亿斤左右,今年冬小麦产量达到2176亿斤,如果加上正在收购的春小麦,今年小麦生产总量将超过2300亿斤。”
陈萌山指出,近期随着今年新麦上市收购量的增加,小麦价格已经趋于稳定。“据我们监测,上周国有粮食企业白麦和红麦收购价格分别是96.59元和91.26元,环比分别下降了0.13%和0.96%。”
陈萌山还提出,从2003年至今,我们国家的小麦连年增产,共增产了536亿斤。“国内储备充足,我们有足够的市场调控能力。”
陈萌山还提出,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形势的最大特点,就是夏粮再获好收成。今年夏粮总产2462亿斤,接近上年水平,是历史上第三高产年,仅次于1997年的2559.3亿斤和2009年的2469.7亿斤。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秋粮的生产面积也进一步增加,为全年粮食稳产奠定了基础。
下半年通胀压力降低
陈萌山的表态将进一步降低市场对下半年通胀形势的担忧。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王小广表示,全年CPI有望维持在2.5%左右的低位上,目前主要不确定因素是粮价,下半年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粮价可能反弹。
陈萌山也承认,下半年秋粮生产还面临着多种灾害的威胁,今年以来,我国气候极端异常,自然灾害频发、多发,甚至是重发,的确给粮食生产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但是博览财经研究员游龙表示,从历史经验来看,灾害天气与通胀水平是否可控没有必然联系。例如,在发生特大洪灾的1998年,粮食价格不增反降。“天气等因素扰动的短期异常表现,不会触动粮价的异常增长,更不会构成通胀的现实威胁。”
此外,其他影响CPI的农产品价格下半年也缺乏上涨动力。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这是继1988年后,国务院第二次就“菜篮子”发布文件。业内人士认为“在政策的影响下,很难想像农副产品价格下半年会有异常波动。”
陈萌山表示,上半年夏粮获得好收成,对稳定市场价格提供了有力支撑;下半年秋粮开局良好,“(更让)我们有基础、有条件,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外汇管理局:“两房”债券表现良好 中国外储无忧
⊙本网记者 李丹丹 ○编辑 衡道庆
国家外汇管理局昨日晚间就美国两大房贷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以下简称“两房”)的问题再次作出回应,以打消国内公众对外储的担忧。外汇局明确表示,在“两房”股票退市后,“两房”债券的市场表现良好,而我国外汇储备并没有投资“两房”股票。
次贷危机爆发后,受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放缓影响,“两房”出现巨额亏损,股价大幅下跌。今年7月7日“两房”股票退市,退市后“两房”股票将在场外市场继续交易。早些时候,外汇局在外汇管理热点问答中就已经明示,我国外汇储备没有投资“两房”股票。
而债券不同于股票。今年6月16日,“两房”股票将从交易所退市的消息宣布后,“两房”债券价格未受到负面影响。
外汇局介绍,从市场表现看,股票退市不仅没有对债券产生负面影响,各期限机构债券和房贷抵押债券相对美国国债利差还有所收窄,债券价格出现了上涨。以30年期机构类房贷抵押债券市场指数为例,7月13日其市场报价比宣布退市时上涨约0.8%。
从新发债情况看,“两房”股票宣布退市后, “两房”债券的新融资活动未受到负面影响。例如房利美7月8日公开发行了60亿美元3年期普通机构债券,7月以来“两房”担保的房贷抵押债券合计新发逾366亿美元。总的来看,“两房”新发债券认购状况良好,二级市场交投活跃,流动性充分。
值得注意的是,“两房”普通机构债券至今仍然保持AAA的最高信用评级。“两房”债券市场容量大,流动性较好,是国际金融市场上重要的债券投资领域之一。2008年底,美联储宣布购买2000亿美元“两房”普通机构债券,进一步提升了债券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保障了市场运行平稳,旧债还本付息和新债发行正常。
与“两房”普通机构债券相比,“两房”担保的房贷抵押债券除了有“两房”的信用作担保,还有抵押资产池作为偿债保证,即具有“双重保证”。
此外,美国政府也多次承诺未来任何改革都会保障“两房”有能力支付相关债务。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国提出会继续加强对政府资助企业的监管,确保它们具有足够资本和能力以履行其财务责任,并将听取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意见,采取合适的方式进一步推进改革,确保政府资助企业具备履行偿债义务的能力。
上半年国企利润同比增长57.1%
⊙本网记者 张牡霞 ○编辑 衡道庆
记者16日从财政部获悉,上半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累计实现利润9275.9亿元,同比增长57.1 %。尽管国企效益水平仍保持较高增速,在GDP增速将放缓的情况下,下半年国企利润增速将继续下滑。
财政部数据显示,1-6月累计,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142236.6亿元,同比增长40.9 %,6月比5月环比增长6.9%;国企累计实现利润9275.9亿元,同比增长57.1 %,6月环比增长7.7%。
受基数不断上抬的影响,今年以来,国企利润增速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从1-2月的88.9%,到1-6月的57.1%,国企利润增速已经下降了31.8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从已经发布的经济数据来看,二季度经济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降温,下半年经济增速还将继续放缓,这也将影响国企效益指标走势。二季度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在下半年仍将延续。金融数据采集和分析机构财运通调查显示,多位经济学家均认为下半年经济增速将继续下滑。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表示,三、四季度GDP增速将分别降至9%和8%。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也认为,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经济增长速度可能回落至9%左右,全年GDP增速将达到10.1%。
此外,财政部数据还显示,1-6月,国有企业成本费用总额为133318.9亿元,同比增长39%,较1-5月的42.4%同比增速,下降了3.4个百分点;上半年国企存货同比增长23.4%。存货周转率为2.4次,比去年同期加快0.3次。
分行业来看,有色、电力行业利润大幅增长,主要受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因素影响。化工、汽车、交通、施工房地产等行业同比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钢铁、石化、石油、煤炭等行业环比出现下降。
上海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创历史新低
记者16日从上海银监局获悉,截至6月末,上海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0.99%,创历史新低。
数据显示,按五级分类口径统计,截至6月末,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320.20亿元,比年初减少26.55亿元;不良贷款率0.99%,比年初下降0.19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继续“双降”,不良贷款率再创历史新低。
同时,上半年上海银行业运行良好,资产总额不断增长。截至6月末,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6.47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065亿元,同比增长13.61%。上海市全市银行业盈利水平也呈现较大幅度增长。截至6月末,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28.79%。(新华社电)
去年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低于非私营单位
⊙本网记者 吴婷 ○编辑 衡道庆
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8199元,与2008年的17071元相比,增加了1128元,名义增长6.6%,比去年增长幅度回落了7个百分点。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和增长速度均低于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
分行业看,与2008年相比,各行业年平均工资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绝大部分行业工资增长都在1000元以上。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金融业30453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7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28166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26187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
国家统计局指出,统计局于2009年年报建立了私营单位工资统计调查制度。私营单位工资统计采用多种调查方式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就业人员规模在100人及以上的单位采取全面调查;就业人员规模在20-99人的单位采取抽样调查,以省级为总体,分行业门类进行抽样,抽样比为10%;就业人员规模在19人及以下的单位不进行直接调查,根据经济普查、典型调查等数据推算。上一页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页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