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薪水不如会理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2:32:52
通货膨胀了,怎样才能保值?怎样筹措子女的教育经费?养老的钱从哪里来?光靠薪水,这些问题只会让你越来越焦头烂额!会赚钱是好事,会理财是大事。一生中无数的财务问题,要怎样通过理财,才能让你后顾无忧?
正文 推荐一:会理财胜过高薪水
会理财胜过高薪水
从金钱的角度讲,人的生活无非分成两部分:上班赚钱,下班理财。很多人往往注重上班赚钱,也就是高薪水,而忽略了理财的重要性。即使你有高薪水,如果不能合理的理财,也会让自己衣食有忧,因为你很难做到一辈子有高薪水,尤其是在你退休后,你就没有薪水了,但你还要继续生活,而生活的来源就是你年轻时积累的财富。这本书的书名:高薪水比不上会理财,已经点出了问题的关键。
我把收入比做一条河,财富就是个水库,花出去的钱就是流出去的水,即使你有高薪水,如果都花出去了,那么你的水库还是干枯的,也就是说你没有财。因此理财是始于消费的,合理控制消费是理财的第一步。书中提到的谨慎消费的观点我是完全赞成的,也是非常正确的。谨慎消费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不要过度负债消费,这值得很多年轻人引起重视。
在你的收入,也就是薪水进入你的水库之前,要经过税收这一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税后收入。在美国,职业理财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帮助客户进行税务筹划,在国内目前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因为我们的税收制度还不完善。随着我们国家税收制度的改革,税务筹划会成为理财的一个新重点,书中提到的递延纳税对我们很有启发性。
当你有了剩余的收入后,也就是你有了财之后,就要考虑投资的问题,因为如果把钱都存在银行里,你的钱就会贬值,因为银行存款利率跑不过通货膨胀。我建议你把钱分成三份:应急钱、养命钱和闲钱。应急钱和养命钱应该存在银行里,储蓄是理财最基础的手段,一个人没有银行存款心里会没有安全感。这点我和书中的观点不谋而合。记住:银行永远是金钱最好的住所。
你应该用闲钱投资,而股票和基金是最好的长期投资工具。长期投资股票和基金可以跑赢通货膨胀。如果你熟悉股票投资,你完全可以自己投资,如果你上班没有时间研究股票,那你就选择投资基金,而投资指数基金是很简单有效的方法。不要选择衍生金融工具投资,他们复杂难懂,风险很大。我的这些观点和书中的建议完全相同的。
对于房产投资,书中的观点是:不是好的投资对象。对此我有不同的想法:在未来的20到30年,国内的房价是上升趋势的,是很好的投资对象。但是,房产适合有钱人进行投资。我和作者观点不同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身处不同的国家。房产本身就是地域化的投资产品。
保险是理财的必需品,我讲过一句话:一个人没有保险就是财富裸体。我说的保险是指保障型的保险:意外伤害保险、重大疾病保险、定期寿险、医疗保险等。保险还有储蓄型的保险,相当于银行存款;还有投资型的保险,相当于买基金。一个人拥有保障型保险就可以了!
书中提到的:长寿也是一种巨大的风险,我非常赞同。中国有句老话:养儿防老。这句话已经过时了,现在养儿不啃老已经是万幸了。养老一定要靠自己!我认为一个人从35岁开始就要储备养老金了,到60岁时要拥有未来20年的养老金。储备养老金的方式包括:股票、基金、房产、养老保险、银行存款等。要记住:没有钱就很难长寿的!
这本书是我看到的很好的一本理财书,书中的观点非常值得大家借鉴,希望大家能从阅读这本书中有所收获,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快乐!
刘彦斌
国家理财规划师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正文 推荐一:储蓄须尽早 理财学笨鸟
储蓄须尽早 理财学笨鸟
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世界正在涌现二十出头的划时代人物:神奇的朗朗、伟大的老虎伍兹,但我们很难看到二十多岁的神奇教练、年轻有为的投资理财大师。
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任何一种非凡成就都需要长时间的练习。老虎伍兹在1996年获得职业生涯的的第一个美巡赛冠军时只有20岁,但他练习高尔夫球已经十七年了。1999年,十七岁的郎朗在芝加哥拉文尼亚音乐节横空出世的时候,他已经没日没夜练习钢琴十四个年头了。
不难想象,如果一名三十岁的退役球员转行做教练员,成为世界名帅的年龄起码要接近五十岁,就如同湖人队的禅师杰克逊,1991年率领芝加哥公牛队夺取总冠军时已经四十六岁了。
而投资理财的学问呢?很少出现年轻的大师很重要的原因是学习的起点年纪都比较大。有从三岁开始训练的吗?据我所知,最早开始接触投资的就属巴菲特了,五岁做生意,十一岁炒股票,二十多岁才开始刚刚入点门,三十多岁奠定了一生的投资哲学。五十多岁才开始引起华尔街的真正关注。以现在如日中天的地位,算下来已经辛勤耕耘了七十年的时间。
而我们普通人接触财富的时间大都在大学毕业之后,如果每天学习实践,也要在四十岁左右真正入门,这就是学习的规律。以我这么多年从事投资理财的血泪经验来看,我服了巴老那句话:投资理财的学问并不难,但绝谈不上容易。我想,一般人真正搞明白,也需要许多年的工夫--虽然原理是那样的简单。所以世界上才有那样一句话:知易行难!
从事证券工作的我,每每看到那么多初涉股市的投资者,带着“炒炒小股票,打打小麻将”的轻松态度谈论着股票投资,心里都在暗暗担心。世界上有那么简单的事情吗?否则人人都能当郎朗和巴菲特了。
我慢慢学会了一种态度:敬畏。也许经历的股市风雨多了,你才要敬畏市场、敬畏规律、敬畏人性。很多东西是我们并不了解的;更多东西是我们即使了解了也做不好的;还有一些东西是我们了解了,也自认为能做好,可是因为你的情绪没有控制住而功亏一篑的。都知道在低点买股票,可是谁能在2008年的1600点左右进货呢?都知道要节俭生活攒下投资的本钱,可怎么能忍住买车炫耀的冲动呢?理财本身更多的是对心灵长期的训练,使得它摆脱直觉和情绪的羁绊,成为心灵自由的人,这是财务自由的先决条件。这也就应了孔子的那句话: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到了这个境界,财富就是一种水到渠成的结果。
这就是我挨了多少次巴掌才悟出的道理:自己远没有没那么聪明,笨鸟先飞,趁早学习理财的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才是早日实现财富自由的捷径。慢就是快。
可见,理财之路长且艰难,我们需要一位很有经验的向导。乔纳森的这本《高薪水比不上会理财》是非常适合准备跑理财马拉松的选手拿在手中的路线图。作者符合我对行业高手的严格考察:二十年的商业磨练,拜访无数理财高手,写下了上千篇理财文章,也看惯众人的投资成败,更有美国成熟社会的沧桑阅历。对于很多刚刚进入中产社会,在通胀、子女教育、住房及养老等全新考验面前焦头烂额的很多中国读者来说,是很有借鉴的。
作品中揭示了一个我们常常迷失的道理:金钱只是一种手段,而决非目的。建设我们美好充实的人生才是生活的本质:让孩子有学上、让老年有所养、让社会无负担、让资源集中到有效益的项目上、让人生节俭克制不断进取。我认为不管是个人理财还是企业经营,目的都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社会和家庭有所贡献。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做对了事情,社会或者是上帝自然会对你进行回报,诸如亲情、诸如金钱…….。
目前,网络上往往弥漫着暴戾之气,怨社会不公、骂富人不仁、盼房价崩盘。在花费时间泄愤的时候,有没有想想自己究竟为社会贡献了什么?自己增长了什么本事?难道房价真掉到500块钱一平米,你就买到房子发大财了?那时候,有钱人可以买更多的房子,你却只能买一套。如果天上能掉下馅饼,那么你肯定得不到最大那一张,结果是贫富的差距更大了。
怎么办?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强者的思维显得比金子还珍贵。
书中有很多令人深思的智慧总结,着眼于鼓励我们成为生活的强者。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
“我们也许不能影响通胀率、债券收益的方向,或是股票市场的价格。但是,还有很多我们能够控制的,包括储蓄和消费数额、投资成本和纳税额度、投资的风险承受力,以及对市场涨跌的反应。我的建议是:停止担心我们不能掌控的事情,关注我们能控制的。这是一种谨慎的理财方法--通常也是更有价值的方法。”
是的,理财的人生并不是一场变钱的魔术,而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做事的方法。它包含着对历史的感悟,正如作者列举的华尔街几十年的各项翔实数据,更由此塑造了未来生活的准则。我们都是普通人,决不改变无法改变的,也决不放过可以改变的。往往改变了自己,就创造了全新的世界。
我常常对一些年轻人说:如果你想二十岁夺得世界冠军,那就三岁开始训练。如果你想五十岁实现财富自由,那么二十五岁的时候就要储蓄、投资。但这往往得到年轻人激烈的反驳:含辛茹苦为了五十岁?那时我说不定早死了,还是现在好好享受吧。但我随即问到:如果你五十岁还活着呢?我记得电影《阿波罗13号》中的场景,宇航员无法返回地面,大家在讨论众多方案的时候,地面控制中心提醒:记住!死亡绝不是一个选项。是的,人活着就是要生活更美好,人生决不能赌博,而要仔细规划。不管明天会怎样,那你还是要认真过好今天,为家人、为自己不算虚度的光阴,哪样明天就会在你今天的努力中变得更加美好!。这就是理财的简单理念带给我们生活的重大启示,让我们有信心地生活吧!
张昕帆
中信建投证券东直门南大街营业部总经理
正文 序言(1)
序言
可以说,乔纳森·克莱门茨在写这本个人理财书籍时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2008年-自1931年以来股市最糟糕的一年-已经离我们远去,此时此刻人们最迫切想做的,是了解如何管理他们手中所剩无几的资金。倘若你没有阅读本书,你可能会后悔,这里有两个原因。
第一,一般情况下,股票市场的未来走势将会令人欢欣鼓舞。在全球经济都十分萧条,国内金融体系也摇摇欲坠的恶劣环境下,这怎么可能呢?答案很简单。正因为2008年以及2009年年初的经济冲击,全球股市均已受到重创。在此期间,它们显得如此弱不禁风,表现出自大萧条以来我们从未见过的脆弱性。例如,从2008年7月到12月,房地产投资信托(简称REITs)指数波动幅度超过5%的交易日有45个,波动幅度超过10%的交易日有16个,超过15%的交易日有3个。
根据市场的逆向思维,股票价格肯定会跌到某个点,在这个点位上,投资者相信他们会因为承担较高的经济风险和极度的金融脆弱性而得到回报。在时下的美国股市,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收益率大概为4%,普通股票的收益率为5%,房地产投资信托的收益率为11%。在其他国家,投资收益-进而连同预期未来回报-甚至更高。换言之,高回报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它们总是形影不离。的确,最好的捕鱼方式是在波涛汹涌的水中下网。现在,该是你发挥金融才智的时候了!
第二个原因是,乔纳森有20余年的新闻从业经验,曾经为《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的个人理财专栏撰写过上千篇文章,此书融会了他所有关于个人理财的智慧精华。乔纳森独到深刻的见解不仅仅来自长期的实践经验。《财富》和《华尔街日报》不会聘用一个庸才。再往前说,《剑桥大学学报》也很清楚,乔纳森当选编辑之后会给它带来什么。更重要的是,乔纳森是业内最好的聆听者之一。任何人都可以从金融专家那里取经,而乔纳森比其他同行更胜一筹的是,他能够从读者的经历中学到很多。
你将会发现,本书中每页的字里行间蕴藏着众多智慧。事实上,这本书的内容如此丰富多彩,以至于我想再添砖加瓦都成为一种挑战。
思考之后,我想提醒读者朋友们,当你阅读金融类书籍时,即使那是一本非常优秀的书,你也永远要清楚地认识到:投资游戏并不是让你变富,而是不让你变穷。
早在300多年前,著名的法国哲学家布莱士·帕斯卡(Blaise Pascal)曾经以这样的方式为其对上帝的信仰进行辩护:假设上帝不存在,则怀疑者赢,相信者输;倘若上帝存在,情况则相反。
正文 序言(2)
持相信和怀疑态度,犯错误的后果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么所有虔诚的信徒只是失去了许多单调乏味的教堂礼拜仪式。但如果上帝存在,那些怀疑者则会在死后下地狱,并永远被炙烤。理性的人,或者至少那些相信上帝确实会在意他们的所作所为的人,会选择相信上帝。
而此时此刻,乔纳森与我完全相信另一件事:在未来10年,上帝会给长期股票投资者以丰厚的回报。你可能会想,这意味着我们更喜欢100%的股票投资组合。然而你错了。
要知道,当你进行投资时,你已经陷进帕斯卡式的赌博之中。首先假设乔纳森和我是正确的,股票市场在未来10年确实会牛气冲天,投资者收益颇丰。然而你是一个保守派,只将60%的资金投在了股票上。显然,如果你是一个激进派,你赚的钱肯定更多。在这种情况下,你“犯错误”的后果是:退休之后,你将开着凯美瑞汽车到迈阿密度假,而不是开着雷克萨斯到塔希提岛去。很失望,对吧?但这远远谈不上损失惨重。
现在,考虑一下截然相反的情况,即乔纳森和我对股市未来走势的预测是错误的,你将在股票上赔钱。假设我们的错误预测让你输得一塌糊涂,你的股票价值损失了90%之多,堪比1929~1932年大萧条时代的情形。显然,这种错误的后果-这里无须用引号,因为它根本就是个错误-比前面的情况糟糕多了。当然,你投在债券上的另外40%的资金也不可能让你买得起雷克萨斯汽车,并开着它去塔希提岛旅游,但还不至于让你陷入生活的困境。请记住,投资游戏的意义不在于致富,而是避免变穷。(事实上,任何在大萧条期间持有一定数额债券的人都感到十分幸运,他们不仅获得了还不错的息票,而且本金和利息的购买力也变强了,这得益于长期的通货紧缩。)
很多期望获得高收益的投资者,反而成了贫民中的一分子。试想一下:假如你手里只有1美元,而你的梦想是发财,那么你唯一的致富途径就是买一张彩票。任何一个思维正常的人都不会将此视为投资策略之本。
出于同样的原因,那些著名专家也会告诉你:将股票投资放在几只精选股票上,以达到投资收益最大化。这简直是一派胡言!这又是一个帕斯卡式的赌博:如此集中的赌注将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一个仅包含5只或10只股票的投资组合不会是开往致富之路的快车。
所以,类似于彩票,一个小的集中投资组合使你成为富翁的概率最大,然而,你成为贫穷之奴的概率同样也是最大的。相对而言,如果将投资组合进行6∶4的分配,其中股票投资也是谨慎而多样化的,那么你的损失会控制在30%~50%之间。当然,这是不太好的消息,但比起仅仅抓住几只表现拙劣的股票,并惨遭熊市之痛来说,你不会受到灾难性的打击。
在过去20多年,乔纳森为《华尔街日报》写了上千篇专栏文章,也收到了数不清的读者来信,他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行家之一,可以帮助人们通过很多途径远离不必要的贫穷。本书是理财之道的精华,是金融领域中的引航之灯。现在,请你静静地坐下来,放松自己,让乔纳森·克莱门茨(和布莱士·帕斯卡)讲述如何在不损一丝一毫的前提下大获全胜!
威廉·伯恩斯坦,《投资金律》作者
2009年3月
正文 前言(1)
前言
重建理财观念
这可能是强制婚姻,但请相信我,你和华尔街可以学着爱上对方。
在2008年和2009年,我们遭遇了被认为是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崩溃-一场伴随着股价暴跌、消费信贷破坏、房价下滑和失业率上升的毁灭性打击。情况从一开始就不怎么好。想想整个金融背景。最近10年,传统的公司养老金已经废除,退休时间越来越晚(因此成本也更加高昂),理财选择越来越让人迷惑不解,工作保障逐渐消失,上大学成本急剧上升。
该怎么办呢?我们没有太多的选择:我们需要打理资金,接受市场,比以前更有经济头脑。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个艰难的命题。华尔街是吝惜情感的。市场在这一刻飞涨,在下一刻又暴跌,让人捉摸不透,其复杂性难以言喻,赌注也很大。感到不安了?别着急。如果我们能将一些简单的真理牢记于心,就可以与华尔街联姻成功。
实际上,对金融基础知识的精通并不重要。此刻,正是人们对股市、楼市、经济和未来繁荣相当怀疑的时候。但我们已经走过最艰难的日子,并将从逆境中恢复过来。为了重建理财生活,我们要抛弃以往的空想主义和挥霍方式,回到最基本的原则。不要被现今的经济混乱所迷惑:历久不衰的理财真理的价值是经得起考验的。
这本书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完成,但是对于我来说,它代表了一生的努力:汇集了我在过去25年间的很多想法和主张。这期间我一直关注着华尔街动态,并写有大量关于理财的文章,我还在《华尔街日报》做了18年的个人理财专栏作家,试图帮助普通投资者了解理财。最近,我又在努力做好myFi(www.myFi.com)理财导航栏目的主编-myFi是“我的理财生活”的英文缩写,是花旗集团为普通大众提供的一项新型理财服务。
此书不仅仅是一本理财思想概要(尽管每章都会有比较详细的讨论),它更反映了这些年来我形成的理财哲学。虽然书中所提到的税率、历史回报和其他财务细节很快会过时,但我希望这里提倡的哲学观点-对理财问题的思考方式-有持久的价值。
这种哲学观包括我在职业生涯中反复提到的7条重要信念。
正文 前言(2)
1. 金钱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金钱本身并不是目的。在购买共同基金或保险之前,我们要明白为什么积聚资金,我们希望保护什么。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的最终目标,可能就制定不了正确的策略,并且不太愿意做出必要的牺牲。
2. 不应该忽略现状。常常有人鼓励我们要有远大的目标,就像要考虑到孩子们的大学教育和我们自己的退休。但是,这意味着相当长的等待时间。我的建议是:除此之外,还要为今天内心的宁静而努力。那就意味着要控制我们的债务,在工资范围内舒适地生活,确保有适当的保险,制订紧急情况下的财务计划,并且把钱花在对我们最重要的事情上。的确,如果我们关注今天,我们就很可能会发现自己也在为明天着想。
3. 更加认真地思考自己需要什么。我们时常想象自己在成功晋升或者购买更大的房子之后,生活将会有怎样的改变。但是,即使得偿所愿,我们也得不到永远的满足。所以,当我们关注现在,并为明天做准备时,我们需要更加认真地思考怎样开销,怎样安排时间。
4. 金钱是有感情的。我们努力定期储蓄,但发现理性投资却很困难。我们要有谨慎而冷静的策略,才能制订出可行计划。如果想成为令人满意的金钱管家,我们需要制定达到目标的战略-并且坚持到底。
5. 理财的范围比我们想的更大。理财不仅仅是管理我们的股票、债券和共同基金,也涉及我们的债务、房产、对孩子的财务承诺、收入能力,此外还有很多。明智地处理财务问题,不光要考虑全局,还要考虑局部,这样我们才能做出关键的权衡,抓住机会,找出缺陷。
6. 重点关注我们能控制的事情。我们也许不能影响通胀率、债券收益的变动方向,或是股票市场的价格。但是,还有很多是我们能够控制的,包括储蓄和消费数额、投资成本和纳税额度、投资的风险承受力,以及对市场涨跌的反应。我的建议是:停止担心我们不能掌控的事情,关注我们能控制的。这是一种谨慎的理财方法-通常也是更有价值的方法。
7. 简单是最伟大的金融美德之一。我们大多数人可能不了解信用违约掉期、商品期货升水和抵押衍生品,其实我们并不需要了解。简单的战略和“纯香草式”①的共同基金就能让我们挣很多钱。事实上,简单的战略往往更好,因为它们通常需要的成本更低,并且犯愚蠢错误的可能性更小。此外,如果坚持简单的战略和投资,我们可能会清楚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从而使我们在动荡市场的严峻考验中更加坚强。
以上7个观点指导着我的思想,影响了我自己的理财生活,也融进了本书后面的内容。在你做决定之前,你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包括风险承受力、目标、收入、福利水平和税级。每个人的财务状况有所不同,所以,本书这21章提出的建议也许并不适合你。然而,不管是你自己投资,还是依靠理财顾问团队,我都希望这里所主张的哲学和理财原理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管理资金。
我一直试图让这本书短小精练,以便它能够触及最严重的金融恐惧症。但愿你会喜欢它,并希望你能和朋友、邻居、亲戚分享这本书-可能最重要的还有你的成年子女。当我写每一章节时,我时常产生这样的想法:将它的内容传达给我的孩子汉纳和亨利,他们刚成年。为了让这些想法易于消化和理解,我试图删掉所有的废话,从我的思想中提炼出关键概念,尽可能简洁清楚地表达自己。虽然我不能保证已经达到目标,但我尽力了。
正文 第1章 理财不仅仅是经纪账户(1)
第1章 理财不仅仅是经纪账户
思考你的薪水
想象,大胆想象。
当你问人们的理财方式时,他们会提到401(k)退休储蓄计划①、银行储蓄和房屋贷款。但事实上,我们的理财选择远不只这些。到底有多少呢?你可以围绕以下4项内容进行思考:
1.邻居中有位退休教师不应持有这么多债券,并且应该比隔壁的退休律师少得多。
2.你身无分文的22岁的侄女其实是一个百万富翁,她应该通过大力投资股票来分散投资。
3.你的房产经纪人对房地产交易市场非常精通,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应该去买租用性房产。
4.你的表兄正用借来的钱在股市赌博,而他自己却全然不知。
困惑了吧?要想理解这里到底要阐述什么观点,想想你所拥有的一切,以及你所欠的一切吧。
买股票
当谈到存储你所拥有的资产时,你首先想到的很可能是储蓄账户、个人持有的股票和债券、共同基金及房产。但不要仅限于此,你也可以再加上社保金和养老金。当你和你的配偶死去,你们的社保金和养老金可能会变得毫无价值。但是当你们还在世时,这两项资产就像你持有的大量债券,不断地为你带来丰厚的定期收入。每月带来固定收入的养老金和普通的固定利率债券很相似,每年带来的收益都差不多。此外,社保金就其当前的形式而言,很像一只大规模的通货膨胀指数基金,其收益是与通货膨胀挂钩的。
我们再来谈谈那些退休教师,他们因长期为当地社区的学校服务而享受退休金。如果他们的退休金能够维持其所有基本生活所需,那他们就不需要从其投资组合中提取这类开支,这样,他们就可以更自由地增加对股票的投资。股票带来的定期收益比不上债券,并且蕴涵的风险也相对较高,但它能带来潜在的、丰厚的长期回报。
事实上,较大规模的股票投资能够使退休教师那类似于债券的养老金多样化,并且可以改善他们退休后的生活。理由是:如果他们的养老金是固定的,那他们每月收入的购买力会随着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水平而逐渐减小。在退休后的晚年时期,他们的养老金很可能不够应对日常开支。但是,如果他们未雨绸缪,从投资组合中分一部分资金配置于股票,然后放手不管、任其涨跌,长期累积起来的丰足收益可能足够维持他们晚年的日常生活。
正文 第1章 理财不仅仅是经纪账户(2)
相比之下,比邻而居的退休律师没有享受到养老金,他们不得不靠其积蓄和社保金等来支付生活开销。为确保拥有稳定可靠的收益,他们可能会保持相当金额的标准退休投资组合,例如,将一半积蓄投资于债券,另一半则投资于股票。而在工作期间,律师们用积蓄进行的投资要激进得多,其中大部分投到了股票市场,剩下的小部分投资于债券。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当然不需要从这些投资组合中获得很高的收益,因为他们有源源不断的收入。
我们将这些定期的工资收入视为人力资本的回报—这可能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资产。这就是为什么你身无分文的22岁的侄女可以把自己看成是百万富翁。她就像一只能在未来40年不断带来收益的债券,其价值可能轻松超过100万美元。当你的侄女考虑如何拿她的积蓄投资时,她并不需要从投资中马上获益。相反,她需要的是长期增长,以便在将来某天能有足够的积蓄维持退休生活。由此看来,你侄女应该大力投资股票,这也是分散她的巨额“债券”投资的需要。但当她临近退休时,她拥有的人力资本将逐渐消逝,她很可能会效仿我们前面提到的退休律师,削减股票投资,并增加债券投资。请看表1 1。
表1 1你的资产负债表
当你想知道自己的价值时,请考虑如下几项资产和负债:
资产负债
人力资本退休生活费
房产子女上大学的费用
股票其他支出
债券抵押贷款
银行存款助学贷款
养老金信用卡透支
社保金汽车贷款
正文 第1章 理财不仅仅是经纪账户(3)
并不是所有人的收入都能被看成是一只债券。如果你是靠业务提成拿工资的销售人员,或者受雇于一家处于财务困境的公司,再或者是个跑龙套的演员或一个由于奖金不可预测致使年薪不稳定的职业经理人,那么你的收入就不太像债券了。因此,你想将更多的积蓄投放在债券、定期存款、货币市场基金,或者其他较为保守的投资品种上。如此一来,即使收入比预期更差,你也能方便快捷地将手中资产出售变现。
假设你对自己稳定的工作信心十足,并且相信它足以维持你的日常生活开支,因此你想将适量的积蓄投资在更具风险的产品上。即便是这样,你也应该谨慎衡量你所承受的风险属于何种类型。举个例子,你的房产经纪人可能想购买租用性房产,因为她十分精通房地产市场,并断定这能给她带来一笔不错的收益。同理,硅谷的员工更倾向于投资那些有所耳闻、异常火暴的高科技公司,石油公司的雇员可能会购买能源股,而且,几乎所有人都考虑过投资其雇主公司的股票。当然,有些雇员的股票是公司奖励的,但其他大多数是自己的选择。或许,购买我们熟悉的股票能使人倍感安慰。
但在这些例子当中,人们的选择可能并不明智。假如房地产市场崩溃、科技股热潮消退、石油价格大跌,或者我们的雇主公司陷入财务危机,那又该怎么办呢?以上每种情况下,我们都可能面临潜在的双重危机—同时丢掉工作和积蓄。
与杠杆一起生活
以上事例让你对资产的概念有了一个全新的、扩展性的理解,而进行负债分析也应采取同样的方式。你的负债不仅仅是住房抵押贷款、助学贷款、信用卡透支和汽车贷款,它还包括你实现各种目标的成本,例如购买另一辆汽车,或者供子女上大学。
或许更重要的是,你的退休生活也要花钱,这也是你必须在近40年的工作时间内进行储蓄和投资的关键原因。我不喜欢由于精打细算而减少生活的幸福感。但从纯经济角度看,我们工作的年月是积累金融资本的时期,以防我们在将来不能通过人力资本获得收入时无法维持生活。你侄女的创收能力可能价值100万美元以上,但那也差不多,因为当她寻求积累价值为7位数的退休投资组合时,她那价值7位数的人力资本就派上用场了。
正文 第1章 理财不仅仅是经纪账户(4)
从更广的视角分析你的财务状况,能给你带来惊喜—一些能改善你财务状况的方法。还记得我们之前提到的那位用借款炒股,而自己全然不知这是赌博的表兄吗?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心理账户”①,那就是将抵押贷款与房产关联,将汽车贷款与汽车关联。但当我们背负这些债务时,它们会使我们的总体财富杠杆化。假设你的表兄拥有价值30万美元的房产、15万美元的股票型基金,以及5万美元的债券和其他保守型投资产品。同时,他的负债包括22.5万美元的抵押贷款、2万美元的汽车贷款和5000美元的信用卡透支。他看起来拥有总计50万美元的房产和其他投资,但其中一半是通过举债购买的,因此他的净资产只有25万美元。
这种杠杆能使我们拥有超出当前支付能力的更多东西。当投资获得的回报率超过我们贷款的利率时,杠杆对我们颇有益处。但在事情变糟时,杠杆反过来也会使财务状况更糟,迅速加大我们的损失。如果你表兄持有的债券一直维持在5万美元,但他的房产价值跌落到24万美元,股票贬值到11万美元,那他的总资产则由50万美元降到40万美元,贬值20%。这看起来让人瞠目结舌,但真正惊人的是其净资产锐减40%,由25万美元减少到15万美元。
即使没有市场的下挫,杠杆也令人不安。你表兄的债券可能赚取5%的收益,但同时他可能要为信用卡透支支付14%的利息。可以推断:你的那位表兄可能会将他的部分债券变现,获得5000美元用于偿还信用卡债务。这样,他可以通过降低债务减少风险,并且还可以节约一笔钱。
确实,债券和贷款的关系就像镜子成像原理。一个让你获得收益,另一个需要你付出利息。你甚至可以将贷款当做收益为负的债券。你的表兄可能认为自己是一个保守型投资者,因为他持有5万美元的债券。但由于他负担有25万美元的债务,其净债券价值为负的20万美元,因此他每月需要支付的利息远远超过他赚取的收益,入不敷出。
这并不意味着你的表兄承担着过高的风险。毕竟,倘若他有薪水入账,维持债务可能就不成问题。当你的表兄临近退休,并考虑在其投资组合中配置更多的债券时,他应该同时考虑偿清债务。那样的话,在他退休后不再有薪水时,他赚取的收益将会比支付的利息多。
生存智慧
★如果你离退休和需要社保金的时间还比较远,并且有稳定的薪水,你可以考虑投资股票,以使得这种类似债券的收入更多样化。
★不要过多投资于你所在的行业领域,以免面临双重风险。
★贷款能使你拥有超出目前支付能力的更多东西—但当市场逆转时,它将加速你的损失。
正文 第2章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1)
第2章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艰难的理财抉择
任何事情都需要权衡。
如果我们选择租用豪华而昂贵的汽车,那夏季度假的日子将会减少;如果我们选择夏日度假时尽情挥霍,那我们不会有什么储蓄;如果我们决定为退休生活和子女大学费用而疯狂存钱,那我们就买不起大房子。
这些选择合情合理,且都不赖。它们确实是必要的选择,尽管我们常常可能忽视它们。然而,我们经常随意地在此处花费、在彼处积蓄,从不去考虑这会对我们的理财生活的其他方面有什么影响。在上一章中,我们全面分析了个人的资产和负债,现在我们也用同样的方法对个人的消费和储蓄进行分析。
支配收入
当我们考虑如何支配收入时,我们需要做3项基本的选择。首先,我们要衡量是购买这件商品,还是其他商品;其次,我们需要确定是在当前消费,还是为将来储蓄;最后,如果决定为将来储蓄,我们需确定为什么目标而储蓄。
看起来我们似乎喜欢充满可能性的世界,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很大一部分收入通常已被那些所谓的人生大事预先支配,如住房抵押贷款,或付房租、买车、纳税、医疗保健和食物上的支出。一旦收入被这些支出吞噬,我们可支配的收入就所剩无几了。当然,我们可以通过房产抵押、信用卡透支或其他融资方式,在短期内过着超出我们能力范围的生活,但那不能持久。长期来看,我们始终被我们的收入所限制,因此在消费时谨慎考虑显得非常重要,我们不能随意花费来之不易的钱。
我们在花钱时,需要学会精打细算。实践中有林林总总的理财之道,包括最大限度地增加雇员401(k)退休储蓄计划、全额投资于个人退休账户①、为孩子投资于529大学储蓄计划、购买房子、保持相当于6个月生活支出的紧急储备,或者为自己投一大堆保险,包括工伤险、健康险、寿险、长期医疗险、房屋险、汽车险以及伞式责任险②。
正文 第2章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2)
惊讶吧?很显然,我们大部分人是不可能支付所有这些的,所以需要确定什么是必不可少的,什么仅仅是可取的。大多数人有4个基本目标:买一套房子,供子女上大学,为自己的退休进行储备,并且确保在金融危机来袭时能安然无恙。
最后一个目标通常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项。全面撒网可能会令人高枕无忧,但费用也不菲。我们经常通过提高保单的免赔额①或减少它们的赔付额,来削减保险费用。我们也可以减少紧急储备以节省开支,前提是能够获得简便而快速的借款,例如房屋净值信贷。如果你们夫妻俩都有工作,少投些保险和少持有应急储备金能起到一定作用。即使你们其中一方下岗了,或者因事故或疾病而不能再工作,你们也能依靠另一半的薪水勉强度日。
对孩子苛刻一点
当你将花钱的项目局限在保护家庭这一范畴时,决定就变得更加困难了。你是想要一栋大房子,还是想为子女提供大学经费,或是为自己的退休计划而储备资金呢?如果资金比较紧张的话,毫无疑问,我会建议忘掉大房子的事,对孩子苛刻一点,最后将所有能支配的钱都投到你的401(k)计划上。
我并不是说房地产是差劲的投资,也不是说孩子们自己应该为他们的大学经费买单,或者存在什么在财富上自私的道德理论。如果你能买得起一所大房子,或能为儿女上大学提供一些或全部支持,那当然再好不过。但事实是,你并不一定需要一所大房子,也可能并不需要为儿女的大学经费买单,而将来某一天你必将退休。
这看起来似乎是一项不必要的权衡。通常的做法是,放弃为退休而储备,取而代之的是按各个目标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处理。这也就是说,在30多岁买房子,40多岁供儿女上大学,最后在50多岁时为退休而储备。但从理财角度考虑,同时实现目标比逐个实现目标更有实效,这意味着必须马上开始为退休而储蓄,同时削减房屋方面的开支,并且在孩子的教育费用上吝啬一点。
正文 第2章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3)
为理解其中的原因,我们假设你现在30岁,你的儿女可能在15年后上大学,而你退休将是35年之后的事情,你在退休之后也许还能活25年。儿女的大学开支看起来时间更紧迫一点,而支取退休生活费的时间期限要长很多。那意味着,你可以承担更高的风险,将你的退休储备金全都投资于股票,这能带来更高的长期回报。除此之外,你还可以利用退休储备金去购买雇主的401(k)计划。从理财角度讲,没有一个投资品种(甚至是免税增值的529大学储蓄计划)可以与一个优良的401(k)计划媲美。传统的401(k)计划可以提供初期税额抵扣,并实现延税增值,而且还可能有雇主提供相应比例的款项。
此外,如果你不是从30岁开始为退休储蓄的话,那么在65岁之前要累积足够的退休金会变得异常艰难。假设你每年可以获得5%的稳定收益。虽然这看起来似乎保守了点,但我们同时假定没有通货膨胀,除去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因素,5%的回报已经算不错了。实际上,在5%的年收益下,如果你从30岁开始每月存400美元,到65岁时,你将拥有45.6万美元。如果你在40岁以前重点关注别的目标,而不是紧紧围绕退休储备,情况又会怎么样呢?在接下来的25年,要积累相同数额的财富,你需要每月存入760美元。
较早开始为退休储备,不仅可以大幅降低每期需要的储蓄数额,还能带给你更多的选择。当你在20多岁初出茅庐时,你可能看起来激情四溢,一直工作到65岁似乎都不成问题。等到你40多岁时,这种激情早已退去,而你可能期望回到校园,或者转投一个对你来说报酬更少,但你更有兴趣的事业。如果从20多岁开始一直努力地储蓄,那你将拥有这种选择的权利。如果你没有足够的积蓄,那你最好还是老老实实回到办公室,面对你可能早已厌烦的工作。
至于儿女的大学经费呢?如果有必要,你的孩子可以借钱上大学。事实上,大学生有许多金融援助渠道,包括补助金和低息贷款。相比之下,没人肯借钱给你去支付退休生活费,除非你使用反向抵押贷款①。想退休生活过得舒适一点吗?你必须提前不断地掏腰包。
生存智慧
★千万记住:将1美元花在某件事情上时,你就不能将它用于实现其他目标了。
★要想轻松地累积足够的退休金,你应该在30岁之前就开始为之储蓄。
★如果资金紧缺,你可以考虑提高保险免赔额,或者减少紧急储备,再或者买一所相对较小的房子,让你的孩子自己为他们的大学经费买单。
正文 第3章 金钱能买到快乐(1)
第3章 金钱能买到快乐:
如果我们谨慎消费
我们想要宽敞的房子和豪华轿车。我们渴望薪水更上层楼,职位节节高升。虽然每个人的愿望并不完全一致,但我们都希望过上无忧无虑的舒适生活。
熟悉的声音,是吧?但这里也存在一个问题,虽然所有这些事情都能给我们带来短暂的快乐,但其中没有一件能让我们一直保持快乐。让你的思绪回到上一章,想想必须做的理财权衡。如果你感觉到你似乎没有做出英明的抉择,那是有原因的:我们有时候并不擅长分析自己想要什么。
所有这些,我认为是有其进化根源的。不幸的是,我们并不能回到古代去询问狩猎采摘的祖先们,但我们可以遐想他们幸福生活的美好画面。他们可不会专注于勤奋储蓄,使自己能在30年后退休。他们所考虑的是能够生存到明天,那并不是一件容易之事。他们竭尽全力解决温饱问题,并保护自己,在条件允许的时候尽情享用自己所拥有的。他们不会在住处附近闲逛,不会想着,“我是一个幸运的都市人。事实上,我很满足于自己目前所拥有的,我不需要其他更多的东西”。
我们与他们并无不同。
取得进步
最近几十年,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了。但据报道,平均而言,多数人对目前生活的满意度并不比过去几十年高。金钱似乎不能买来更多的快乐。为什么不能呢?心理学家们提出这样一个理论:“快乐水车”或“享乐适应”理论。其基本思想是:我们奋力去得到一栋大房子或者职位提升,当这些目标实现时,它们确实能带来短暂的快乐,但很快,这种快乐的激情就会退去,我们将转而寻求满足其他更多的欲望。如同居住在洞穴的祖先,我们从不真正满足,而是一直努力向前追寻更多的目标。
有些人认为影响幸福的因素不是绝对生活水平,而是我们相对于周围人的收入水平—相对财富。可以肯定的是,那些境况相对较好的人,更可能宣称他们是幸福的。但这也许是一种“聚焦错觉”。选择一天当中的不同时点来调查,其结果显示,那些高收入者更容易焦虑和生气。然而,如果你让这些人坐在一起讨论他们是否快乐,他们在分享各自的遭遇后会发现,自己其实是很幸运的。他们认为自己应该快乐—这就是他们所说的。
正文 第3章 金钱能买到快乐(2)
这并不是说金钱不能买到任何快乐。当人们摆脱贫困,达到基本的小康生活水平时,他们的幸福指数会大大提高。但达到这一点之后,即使再获得更多的金钱,人们也不一定能得到与前面同样的幸福感的增长。我们经常会发现自己在享乐的跑步机上不停地奔跑,拼命地去获取快乐,但始终没取得任何进展。
我们如何才能摆脱这享乐跑步机,从拥有的金钱中获取更多的幸福呢?这需要将我们通常认为的美好生活的相关概念放到一旁,更详细深入地思考如何安排时间和金钱。鉴于此,下面有6项建议供你参考。
1.购买经历,而不是物品。
当我们考虑如何花掉富余的闲钱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购买各种东西—如一辆新车、更宽敞的房子、最新潮的家电,或者是新衣服。问题是,购买这些东西带来的激情和快乐不能维持很久,甚至很快会消退。更糟糕的是,它们也许会变成不幸福的根源。一段时日后,汽车可能刮花,房子需要翻新,家电会损坏,衣服变得陈旧。所有这些,在购买时令我们无比着迷,而最后却变成累赘,令人烦扰。
如果我们把钱花在享受各种经历上,这种情况就极少发生了。比如,出去和朋友一起聚餐,或者带着孩子去游乐园玩耍,再或者一家人去欧洲旅行。不可否认,钱很快会花完,这些经历也转瞬即逝,没有留下任何可见的价值。这反而是一项优点,不像其他东西,这些经历不会变得老旧,也不会令人生厌,取而代之的是珍藏的记忆。多年之后,我们还可以美美地享受回忆,使记忆变得更珍贵。
2.悉数幸福。
购买新房子、汽车、家电和衣服带来的激情和快乐很快会消逝。你也将很快忘记最近的职位晋升与随之而来的加薪,甚至去欧洲旅行也终将变成遥远的记忆。
要想阻止这一切,那就出去和亲朋好友一起庆祝高升吧,这样会使你的成就感维持更久一些。为确保自己能够记住快乐的欧洲旅行,你可以挑选一些度假中的照片装进相框,并放到卧室里。你可以在出门时停留片刻来欣赏你的房子。以上方法都能延缓适应的过程,并使你付出的金钱和努力所带来的快感维持得更长久一些。
正文 第3章 金钱能买到快乐(3)
3.努力寻求控制感。
在不确定性面前,我们处理事情的效果不会太好。但可以肯定,一些不确定性是不可避免的,而有些则是由我们自身引起的。例如,如果购买大房子或者高级轿车带来的是一大堆贷款的话,我们同样会面临不确定性,因为我们要担心是否能支付以后的月供。如果所买的大房子在较为偏远的郊区,我们可能还要担心长期通勤的不确定性,因为我们尚不确定交通状况会有多糟糕,也不知道火车会晚点多久。研究表明,交通拥挤对幸福指数有很大影响,通常是一天当中让人感觉最差的事情。
4.寻找目标。
抛弃无止境的悠闲生活的念头吧,那并不是我们实际上想要的。相反,我们喜欢带有各种目标的生活。每一天,我们都希望自己在不断进步。心理学家讨论过一种流动理论,指的是这样一种体验:你全神贯注做一件事,当你感觉很圆满地完成了目标时,这一瞬间能给你带来无穷的满足感。
当你考虑如何安排闲暇时光,或者为退休生活做打算时,请将此铭记于心。我们可能会想,惬意地躺在沙发上,看看电视,打打高尔夫球,或者翻翻报纸,那将是多么幸福。但如果我们花这些时间去挑战那些我们能完成的任务,可能会感觉更幸福。比如说,每天跑马拉松以锻炼身体,为我们热衷的慈善事业出力,亲自重新装饰我们的房子,给孩子们成立的体育队当教练,或者回到大学校园去修硕士学位。
确实,退休生活需要被重新定义一下。如果一直不辞辛劳地储蓄,我们可能有能力去削减工作时间,或者可以不再需要薪水。但我们不能将储蓄视为购买闲暇日子的筹码,实际上,储蓄是为了让自己购买这样的机会—将时间用在那些我们认为最有价值的事情上。
5.多一点付出。
志愿服务不仅对社会有好处,同时也能使我们自身感觉良好。在人们狩猎采摘的远古社会,在那些生存在恶劣环境下的小型部族中,互相协作、友善相待,并且努力获得名誉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你也许不难发现,其实我们很乐意帮助我们的同胞,即使我们清楚以后不再有机会和他们碰面。
6.给朋友、家人们留出时间。
和邻居们一起出去共享晚餐,远赴他乡去看望孙子,带着爱人一起去剧院,举办家庭聚会,带家人到佛罗里达游玩,或者简单地邀请朋友去郊外烧烤。研究表明,与我们所爱的人共度美好时光是幸福感的一大来源。还在寻求更好的方式去花费你的金钱和时间吗?试着与亲朋好友一起分享吧。
生存智慧
★当你努力地为退休而储蓄时,你也该好好思考如何愉快地享受你的退休生活,那将使你有一种目标感。
★为避免“享乐适应”的情形,你可以偶尔停下来回忆一下你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曾经发生的愉快的事情。
★当你考虑如何安排时间和金钱时,请优先考虑朋友和家人。
正文 第4章 最好的投资者也要懂得储蓄(1)
第4章 最好的投资者也要懂得储蓄:
试试节俭的小窍门
要我在精明的投资者和勤奋的储蓄者之间选择的话,我会坚决选择做储蓄者。
事实证明,勤奋的储蓄者对投资组合价值增长的贡献更大。假定储蓄者每年拿他们收入的20%进行储蓄,那么他们就可以远超那群没有任何储蓄的人(这类人很多)。相比之下,那些股票共同基金的基金经理们,如果能在10年内每年获取比市场平均水平高1%~2%的收益,就很可能被誉为跑赢市场的英雄。然而,他们胜出市场的那点幅度几乎是微不足道的,真正的英雄其实是那些勤奋的储蓄者。
而且,对于基金经理来说,他们的成功在于赚取巨额收益,但前提是有一大笔投资资金,而这恰恰是靠储蓄而来。它并不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如果没有一定的原始积蓄,根本不会有投资的回报。
寻找动力
当然,储蓄的必要性对我们来说谈不上是令人震惊的启示,尽管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应该多消费。我们有各种各样非常重要的目标,包括凑足钱支付房子的首付款、为子女的大学教育筹资以及为退休做储备,但我们还是觉得存钱很难。要寻找动力吗?下面列出7条要少花钱而多储蓄的重要理由。
1.我们越早为目标开始储蓄,就越能轻松地积累到所需资金。首先,越早开始储蓄,意味着为实现目标而坚持储蓄的月份越多,这样,每个月需要储蓄的额度显然就越小;其次,存储开始得越早,我们在金融市场上就越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收益,这将进一步减少每月需要储蓄的额度。
正文 第4章 最好的投资者也要懂得储蓄(2)
2.当前消费并不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快乐。就像上一章所讲,我们从消费当中获得的兴奋感很快就会消逝。想买一辆新车?在我们打挪用紧急储备的主意或向别人借钱之前,我们也许应该尝试用一到两周的时间,来使我们购买汽车的热情降降温。这样我们就有时间考虑,这项开销是否值得。
3.定期储蓄可使我们内心平静。在我们很清楚能按自己的意愿生活的情况下,我们更容易在理财方面感到满足。
4.相比消费,储蓄更便宜。我们赚取收入后每消费1美元,都要缴纳联邦税、州税、所得税、销售税等,扣除这些税之后,商品可能只值60~70美分。然而,如果将那1美元投到雇主公司的401(k)计划当中,我们就能保持其原先价值,并可以实现延税增值,甚至还能获取相应比例的雇主供款。这样一来,当时的1美元马上就变成1.5美元,甚至是2美元了。
5.这也带来了一个相关观点:储蓄是有税收优惠的。享有税收优惠的储蓄账户不胜枚举,包括401(k)计划、个人退休账户、罗斯个人退休账户①、CoverdellESA教育储蓄账户和529大学储蓄计划。如果我们目前正使用普通的应税账户进行投资,同样也可以好好利用该账户的优势-对合法分红收益和长期资本利得所征收的联邦税率很低。而且,在盈利的投资卖出之前,这些资本利得税是不用缴纳的,这意味着,我们只需简单地一直持有投资,就能延缓纳税。
6.要想成储蓄行家并不需要做出太多的牺牲。假定我们将储蓄率从5%提高到10%,这样,储蓄额将翻一倍。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只需将消费从总收入的95%降低到90%,仅仅降低5个百分点就行了。
7.勤奋的储蓄者需要的退休储备反而更少。倘若我们是储蓄高手,那我们不仅能以更快的速度积累到所需资金,并且,退休所需要的积蓄也降低了,因为我们已经养成了节约的生活习惯。
确实,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我们职业生涯的后期,薪水的大幅增加反而可能使退休变得艰难。因为当薪水上涨之后,我们可能想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那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多的储蓄,才可以在退休期间维持这种生活方式。问题是,在薪水提升之前,我们一直是根据相对较低的生活水准进行储蓄的。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为了维持退休后更高的生活水平,我们要么每月必须积攒更多的钱,要么推迟几年退休。
正文 第4章 最好的投资者也要懂得储蓄(3)
就拿社保金的数额来说,其中的差异就特别惊人。对于低收入阶层,社保金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帮助那些退休者维持他们之前的生活水平。但对于高收入阶层,社保金似乎只是杯水车薪,这些人需要大量的积蓄,才能维持他们退休以前的生活方式。
自我束缚
以上所述的内容引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如果积累财富对投资的成功有那么重要,而且储蓄有如此多的合理理由,为什么现实中美国人的储蓄却少之又少呢?再一次,我们要归咎于居住在洞穴中的祖先了。他们对延迟享受不感兴趣,也不需要自我控制。相反,他们会马上享受刚刚得到的任何东西。
而现今,我们需要自我控制,但大多数人恰恰做不到。我们一般都倾向于吃得太多、锻炼太少,而且随意地铺张浪费。要想杜绝这种情况,我们需要“连蒙带骗”地强迫自己去做正确的事情。
例如,要强迫自己储蓄,我们可以签订一份雇主提供的401(k)计划,这样就能将资金直接从我们的薪水中扣除,从而杜绝将这笔钱开销出去的机会。同样,我们可以签订共同基金的自动定投计划,每月自动从银行账户中划出定额资金,直接投资于我们选定的基金。这同样能强制我们储蓄。为进一步累积储蓄,我们可以将抵押贷款的还款额度追加到整数,比如说1423美元的还款额可以提高到1500美元,这样我们就能更快地偿清贷款。反正我们每个月都要偿还贷款,因此,这种方式很容易被接受。抵押贷款公司也乐意为我们设置这种自动还款方式,从而强制我们每个月多还款。
为了更多地储蓄,我们可以给自己制定出很多稀奇古怪的规则,例如坚持将所有的退税、年终奖金、加班费、保险赔付款和兼职收入等计入储蓄。同时,为了确保不会动用自己的储蓄,我们可以采用“心理账户法”,只允许自己从专门的收入账户中进行支出来消费,而把储蓄账户、股票账户、基金账户和退休账户全部列为开支“禁地”。
正文 第4章 最好的投资者也要懂得储蓄(4)
我们还应该注意避免出现虚假储蓄的情况,比如每个月积累很可观的一笔储蓄,但同时又在不断刷卡,借款消费。背负信用卡债务,并为之支付通常比较高的费用,这种做法被列为最愚蠢的理财错误之一。
放弃预算
谈及以上所有内容时,我没在任何地方提到“编制预算”这可怕的字眼。预算的概念经常为金融专家们所喜爱,但每当我问人们是否进行预算时,答案几乎总是“不”。对多数人而言,预算起不到任何作用。做预算一般是指通过分析我们的月度开销,找出可节省花费的地方,从而限制自身消费,以达到月底留下更多积蓄的目的。
问题是,每到月底时,我们经常会发现自己没留下可以储蓄的资金。一直以来,我们通常经不起诱惑,消费时很冲动,严重超支,落得最后成为“月光族”,到月底时总对自己的败家子行为后悔不已。所有这一切表明,编制预算通常容易变成一件令人不悦和沮丧的事。我们实际消费的总要比原来打算的多,从而留给我们无限的悔恨。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容易忘记预算,仍然习惯于在薪水到手之后马上将其花光。有一种古老的“自我享受优先”策略:我们可以马上从收入中提取10%~15%进行储蓄,然后迫使自己靠剩下的收入维持生活。我们清楚自己已经进行了储蓄,那意味着对于剩下的收入,我们可以完全按自己的意愿自由开销,这样就不必为那些愚蠢的预算大惊小怪,也不用为自己没有留下任何可以储蓄的钱而悔恨了。还打算编制预算吗?算了吧。
生存智慧
★如果你想让储蓄增长得更快,那你不用挖空心思去寻找那些所谓的超额投资回报,相反,你只需要花更多心思在储蓄上即可。
★你可以通过签订雇主的401(k)计划和设定共同基金自动定投来强迫自己储蓄。
★要养成将退税、年终奖、加班费和你获取的任何其他额外收入通通纳为储蓄的习惯。
正文 第5章 时间和金钱一样珍贵(1)
第5章 时间和金钱一样珍贵:
神奇的投资复利
一切从今天开始。
别搞错了,要让我们努力储蓄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退休看起来还很早,我们需要积累的储蓄总额似乎太大了,控制自身消费行为需要一番挣扎。
更糟的是,我们早年的储蓄可能少得可怜。我们在年轻的时候,收入微薄,也不能从投资中获取多少收益。然而,资产增长的关键动力正是日积月累得来的原始资金。因此,如果能撑过早年那些艰苦岁月,并积累到一定的财富,我们就会获得巨大的回报,此后便能体会到早年开始储蓄的诸多好处。
提前支付
这有什么好处?显而易见:我们越早开始储蓄,为实现储蓄目标每月需积蓄的金额就越小,并且从金融市场中获取的收益就越多。为了更好地理解从早年开始储蓄的重要性,请仔细看表5 1。如果你的目标是在65岁之前积累到100万美元财富,并从45岁开始储蓄的话,你每个月需要积攒的资金多达2423美元。但如果你从25岁就开始储蓄,那么你每月需要的储蓄总额将下降大约3/4,仅仅是653美元。假定这些储蓄每年有固定的5%的年收益(这看起来似乎偏低),而且我们同样假定没有通货通胀。
表5 1?想成为百万富翁吗?
你越早开始储蓄,达到你的储蓄目标就越容易。假定市场年平均回报率为5%,下表列出了要在65岁时累积100万美元,从不同年龄开始储蓄,每月需储蓄的金额。
开始储蓄时的年龄 25 30 35 40 45 50 55
每月需要的储蓄额(美元) 653 877 1187 1672 2423 3726 6413
在这里发挥重要作用的是投资复利,如同“复利的魔力”这样的说法,复利通常被描述得颇具神奇色彩。复利确实是神奇的,假设你投资100美元,每年赚取5%的收益,一年之后你将拥有105美元,5年后为128美元,10年后为163美元,15年后达到208美元,25年后为339美元,而50年后能达到1147美元。在每一年里,无形当中,你不仅从原始投资本金中获取收益,而且还从以前年度的收益中获利,因为这部分资金会被再次投到你的投资组合中去。
正文 第5章 时间和金钱一样珍贵(2)
再加上每月定投的储蓄,这个数据就更令人欣喜万分了。我们假定你每月储蓄100美元,年收益为5%。一年后你将拥有1233美元,5年后达到6829美元,10年后为15593美元,15年后为26840美元,25年后为59799美元,50年后你将拥有267977美元。如同数据显示的,在艰难的前几年里,你不能享受复利带来的好处,那时你的储蓄额太少。例如,5年后你的资产价值为6829美元,比你6000美元的投资本金(通过每月定存100美元而实际拥有的储蓄金额)仅仅多了829美元。
但是如果你继续坚持,你一定会达到积累的一个临界点,那时你的年投资收益开始超过你每年储蓄的总额。在上面举的例子当中,你每月的100美元在15年后换来26840美元。如果这26840美元在第2年赚得5%的收益,你将获得的投资收益为1342美元,超过了你按计划需投入的1200美元。因此,你的储蓄和投资收益携手为你的投资组合价值增长提供动力,推动你的资产全速增长。
再扩展一下,如果投资市场人气高涨的话,情况会更令人欢欣鼓舞。不久的将来,你的投资收益很快就能超过你每年的储蓄额。但所有这一切都是假定你从刚刚工作的头10年左右就开始储蓄,如此你才能在职业生涯中更早地达到储蓄临界点。相比之下,如果你从40多岁才开始为退休而储蓄,你就不能从金融市场中获得如此多的益处—因此,为了实现你既定的退休储蓄目标,你不得不每月积攒大量资金。
延迟退休
如果你开始为退休而储蓄的行动有点晚,使得每月需积累的储蓄看起来太多了,该怎么办呢?你可以转而好好利用整个职业生涯的后半部分,推迟几年退休。那将使你获得更多的时间去储蓄,并有更多的时间从投资中获益。
同时,这也会缩短你的退休期。这意味着当你退出工作岗位时,你可以更尽情享用你的退休积蓄。如果你买了终身支付的即期固定年金①,那你每月可以领取更多的收入。除此之外,假如推延退休时间,你还可能推迟申领社保金,这也会增加你退休后每月的收入。
正文 第5章 时间和金钱一样珍贵(3)
讨厌在工作岗位上再多干几年的主意吗?不如考虑做份兼职工作吧。在月收入减少的时候,你也许不能保证每月定额的储蓄,这时你可以通过兼职工作,来杜绝出现靠储蓄填补收入空白的情况。到那时,你的投资组合才有更多时间去获取额外的收益。
良性循环
如果你从20多岁就开始储蓄,并很快积累到相当数额的财富,那你就可以享受更长久的投资收益了,这同时还能减少你的生活成本。毕竟,如果有一定的储蓄,你可以放心地提高你的健康险、房屋险和汽车险的免赔额,也可以在发生意外伤病后有资金坚持更长的时间,直到从残疾险和长期医疗保险中获得理赔。如果你储备了足够的钱,这样你意外身亡时,至少能保证你的家人在经济上不面临问题,你也就不需要太多的寿险了。所有这一切都可以降低你的保险成本。
与此同时,不断增长的财富能让你不需要透支信用卡来消费,也就不用支付由此带来的违约金和手续费等。当你买第一套房时,你可以削减20%的费用,因为你可以省去个人抵押贷款保险。同样地,你可以用现金全额支付来购买汽车,或至少能减少你借款的数额,利息费用也就随之减少了。即使你确实要借钱,你良好的收入前景和令人羡慕的信贷记录也可使你有权享受低利率贷款。你还可以节约一箩筐乱七八糟的费用,如支票存取手续费、延期支付费和账户余额低于某一特定最小额度时所收取的账户管理费等。你甚至还有资格享受那些理财顾问和共同基金有时为大客户提供的费用减免特权。
看起来很具诱惑力?确实是。你完全可以掌控自己的理财生活,而不是对生活斤斤计较。当你的储蓄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你可以削减你的生活成本,从而使你每月进一步积累更多的储蓄。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它能将你载入实现经济独立的快速通道。
生存智慧
★要想最大限度地从投资复利中获益,你一踏上工作岗位就咬牙决定开始储蓄吧。
★如果坚持不断地定期储蓄,10~20年后,你可能达到储蓄的一个关键点,此时,你的年投资收益会超过每年投入的储蓄额。
★通过寻找各种方法来削减保险费、财务手续费以及融资成本等,你可以更好地利用你手中不断增长的财富。
正文 第6章 没有零风险的投资(1)
第6章 没有零风险的投资:
保守的储蓄者也面临危险
现在,假定你是一个努力的储蓄者,你还必须明确怎么分配每月的积蓄。你是听信股票市场的高回报而投资于股市,还是选择具有相对安全美誉的定期存款呢?
首先谨记这残酷的事实:没有零风险的投资。
投资通常可分为以下4类:股票投资、债券投资、货币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对每一品种你该投资多少,取决于你的收益目标、投资期限,以及你的风险承受能力。这里谈到的风险概念,其界定是比较棘手的。有些时候,这4类投资看起来好像都是低风险,但你不能因此麻痹大意或自鸣得意,在特定情况下,它们可能会变糟糕。好消息是:这4类投资不太可能同时变糟。
分担痛苦
当然,这4类投资品种之间差异很大。股票投资使你成为上市公司的股东之一,你可以享受分红,也能通过由公司收益增长带来的股价上涨来获取收益。与此相比,当你购买债券和货币投资产品时,作为债权人,你赚取利息收益,这是别人利用你的资金所付出的回报。货币投资品种就像储蓄账户,货币市场基金的价值也是稳定的,而债券价格则会因利率的变动而上涨或下跌。最后,固定资产投资包括许多品种,比如房地产投资、黄金投资、大宗商品投资、原材料投资等,所有这些都是对冲通胀加速风险比较好的投资方式。
人们选择投资方式时,总倾向于极端情况,要么全部投资于某一品种,要么完全不在某一品种上投资。“我不想亏钱,所以我一直坚持投资货币市场基金。”一些人会这么说。另一些人则宣称:“我想获得尽可能高的投资回报,所以我选择购买股票。”但这些狭隘的投资策略很可能使你身陷严重的财务危机。倘若事情如你所愿,你可能坐享丰收硕果,但同时,这也使你严重暴露在这些投资产品自身特有的风险面前。
股票和硬资产①(如黄金和大宗商品)被公认为是典型的高风险投资品种,因为它们可能在极短的数月内价值增长20%,有时甚至更高,而当股市低迷时,股价下跌造成损失的速度也异常惊人,就像历历在目的2008年年底至2009年年初的情形。为了估量短期风险,投资者经常关注不断变动的统计指标,如标准差和 值①,由此推断某种投资产品价格上涨和下跌的幅度。确切地说,对于上行波动,市场普遍认为这是赚大钱的好机会,看起来风险可能不大,但从另一方面分析,上行波动也经常被认为是潜在的下行行情的一种信号,因此存在较大风险。换句话说,那些快速上涨的投资品种在下跌时带来损失的速度同样很快。
正文 第6章 没有零风险的投资(2)
你可以通过分散你的资金,投资不同类型的股票来规避这种风险。分散投资有以下三方面的好处:首先,它可以减小波动幅度,因为一只股票带来的损失可以部分或完全被另一只股票的收益所补偿;其次,分散投资可以减少因某一两只股票价值暴跌而使你的资金全军覆没的风险;最后,覆盖面广的分散投资可以使你的投资风险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对大多数人而言,达到分散投资目的成本最低、最便捷的方式,通常是投资共同基金和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
然而,分散投资并不能规避所有风险。即使你投资一揽子的股票型基金,也不能保证完全没有风险。好消息是:短期内价格可能会面临变化无常的风险,但长期持有股票很可能带来稳定的长期投资回报。这就是经典的风险回报理论。股票投资风险比债券投资大,而债券投资风险又比基金大。那意味着一揽子的股票投资收益应该胜过同等价值的债券投资,而后者的收益又要胜过等额基金的收益。学术研究及其他调查表明,股票投资是历史上的最大赢家,年投资收益率超过通胀率7个百分点,相较而言,债券投资收益率仅仅超过通胀率2~3个百分点,而基金收益率几乎和通胀率持平。
然而,我们并不能保证股票投资是常胜将军。毕竟,假若股票投资的最终胜出是铁定的事,那它实际上不会有任何风险,这样,上市公司也就没有必要描绘更高投资回报的美好前景来吸引人们去投资它们了。并且,即使股票投资最终能带来高额回报,你也应该在确定最后的胜利前卖掉它。我们也曾历经股票投资回报低迷的漫长时期—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股票价格基本保持原地不动。此外,还会有偶然性事件发生,例如因为战争或者政治动乱导致一些国家的证券市场关闭,从而使这些市场的股票投资者沦落到倾家荡产的地步。当然,这类极端事件发生的概率还是很小的。令人惊奇的是,金融市场发生的那些不可预测的极端事件具有惊人的周期性,所以,建议投资者还是小心为妙。
对冲赌注
股票投资糟糕的回报前景和长期低迷的市场,曾使得一部分投资者愤然离开股市,转而投资债券或者基金。不要犯错:当金融市场陷入如同1987年、1990年、1994年、1998年、2000~2002年、2008~2009年这些年间发生的周期性市场崩溃时,在保守型投资品种上增投一些资金会令人欣慰。此外,当你退休时,为谨慎行事,你应该持有一定金额的债券、定期存款,以及风险较低的其他投资,以便在急需资金时能直接将其变现,而不至于以亏本价甩卖股票。
正文 第6章 没有零风险的投资(3)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4-20 8:53:35 本章字数:1139
然而,全额投资于债券或基金也存在其自身特有的风险。股票投资可能遭遇严峻的短期亏损,但它同时可能带来稳定的长期回报。相比之下,债券投资和基金可能提供短期的稳定收益,但它们不能帮你实现梦寐以求的理财目标,而且它们会令你面临通胀的摆布。事实上,当市场暴跌的消息占据报纸头条时,可以说,通胀是一个更危险的潜在威胁。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通货膨胀肆虐,通胀率保持在高位,平均每年为7.4%,以致在这10年间,1美元的购买力缩减到只相当于49美分。并且,即使是温和的通货膨胀也具有滚雪球效应。假设债券投资年收益率为5%,而货币市场基金年收益率为3%(这看起来是比较合理的),而剔除3%的通胀率的因素之后,你的投资收益微乎其微,甚至是零。
这就是为什么需要投资股票,以及在投资组合中保持一定比例的固定资产投资。从历史情况看,股票投资因其超额回报而提供了一种长期对抗通货膨胀的方式。固定资产投资带来的长期回报虽然比不上股票投资,但它们有时能起到保障短期收益的作用,在通货膨胀率上涨导致股票和债券大跌时,反而能带来收益。要想更稳妥地应对通胀,不妨在债券投资组合中加入适量的通胀指数国债。这些通胀指数国债的账面价值和其产生的利息,是与通货膨胀率同步上升的。
然而,这些问题使诸多投资者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他们不满足于优质债券和基金投资带来的微薄收益,同时又不喜欢股票市场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反复无常。那怎么办?对大多数人来说,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每个品种都持有一些,进行债券或基金投资以防市场下挫,进行硬资产投资以对抗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而投资股票市场则是为了获取更多的长期收益。这种投资策略也许不能带来最高的投资回报,但却能有效控制你的投资组合的风险。要知道,风险确实值得关注。你不能确定各种市场会有怎样的波动,但你可以控制你所能承担的风险。
将未来收益折中
这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可有些人也许不这么认为,他们试图寻求替代策略,而结果往往是一个不怎么理想的折中方案。举个例子,某些投资者一直偏爱利息支付式的投资,如债券和优先股,但也在追寻有高额回报保障的证券投资。问题是,收益与总回报这两个概念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一项投资的总回报不仅包括它产生的收益,而且还包括投资产品价格变动所导致的利润或亏损。风险在于:你也许能获得丰厚的年收益,至少在某一时期内是如此,但最终却可能由于投资产品价格下跌而蒙受亏损。想想高收益的垃圾债券①基金,你就知道了。这些垃圾债券基金经常吹嘘高达两位数的年收益。但这样的收益是没有保障的,部分收益会悄然溜走,因为一些垃圾债券发行商可能会破产,由此产生的违约致使持有这些债券的基金价格下跌。
正文 第6章 没有零风险的投资(4)
另一些投资者则喜欢简单打包的投资组合或策略,这些组合具备上涨潜力和抗跌能力。可列举的投资品种包括看涨期权、择时交易共同基金、股票指数年金等,所有这些品种都旨在达到以上两大目标。但它们也可能使你在两方面都遭遇最坏的结果—收益平平,同时又付出巨大成本。
还有些人选择投资具有高回报预期、看起来也似乎安全的投资品种。这种安全表象来源于这些投资品种没有每日价格的波动。想想房地产、对冲基金、私募股权投资、私人贷款这样的投资,它们让人感觉是比较安全的,因为进行这些投资可以使你免受每日价格波动的折磨—就像股票、债券和其他频繁交易的证券的表现那样。但事实是,既然这些投资提供高回报,则必然是蕴涵高风险的。我们可能看不到它们的价格一天天下跌,但很可能我们在某天早上醒来时突然发现损失惨重。
我的建议是:对这些衍生品持怀疑态度,坚持持有“纯香草式”的低成本共同基金,然后安心工作,而不是整日盼着它上涨。例如,你可以从心理上将资金分成保守型和成长型两大类,然后据此调整你对它们各自的预期。你也许会将成长型资金投资于股票型基金和风险相对较高的债券型基金,期盼它们疯狂上涨并带来较高收益。与此同时,你会将保守型资金投到风险较低的投资品种上,确保一定收益—虽然收益不会太高,但能保持稳定。当金融市场腾飞时,你可以坐享成长型资金带来的收益,而当市场暴跌时,你的保守型资金能使你倍感欣慰。但那样也会留下一个棘手的难题:如何在保守型资金和成长型资金之间进行分配呢?
生存智慧
★投资分为4类:股票投资、债券投资、货币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它们都有其自身的风险,所以要避免将所有赌注都压在某一类投资品种上。
★当你设计投资组合时,不仅要关注如何降低具有破坏性的短期损失的概率,还要考虑如何抵御长期通胀的威胁。
★从心理上将你的投资组合分为成长型资金和保守型资金,期待前者有波动地增长,而通过后者得到安稳的感觉。
正文 第7章 投资组合本身决定它的表现(1)
第7章 投资组合本身决定它的表现:
分配比例决定投资成果
前面那些主意比这个主意好不到哪里去。
你应该如何在股票和保守型投资(例如优质债券、定期存款和货币市场基金)之间分配资金呢?如上章所述,这项基本的配置对投资组合的短期表现有着深刻的影响。
同时它也会影响你的长期回报。想改善投资的表现吗?放弃精挑细选高成长型股票和跑赢市场的共同基金吧,通往成功的路也许简单得多。
增加回报
开门见山地说,我们不能期盼优质债券、定期存款和保守型投资能与股票的收益相媲美。除非碰到委靡不振的熊市,否则从长期来看,债券收益也比不过股票收益。实际上,最基本的资产分配(如何在股票、债券、基金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等品种之间配置资金)是我们要做的最重要的理财抉择之一。这个重要决定不仅主宰投资组合的短期损益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长期投资回报。我们由此推断:如果想提高投资收益,我们只需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股票。
假设你将总资金的60%投资于股票,剩下的40%投资于债券,股票投资的预期年收益为10%,而债券的收益为5%(相对较低)。像这种“60%的股票—40%的债券”的投资组合,其预期收益为8%—当然,并不能保证你的预期一定跟实际情况相符。要想提高投资收益,你只需将股票投资的比例提升到70%,那将使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上升到8.5%,而你无须采取其他特别的措施,例如挑选更好的股票和超级绩优共同基金,或者试图判定股市的未来走向,等等。这是提高潜在投资收益最简单的办法,虽然至今很少有人提及。
在你决定提高股票投资比例之前,请记住3个警告。我曾在前一章暗示过其中两个。第一,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股票的收益必然超越其他保守型投资,虽然从某些理论中推断应该如此。不过如果股票投资不能获得更高的预期收益,为什么投资者会愿意冒风险去持有它呢?但这样的超额收益是没有保证的,如果能做到万无一失,那股票就没有风险了。
第二,即使整个股票市场表现还不错,你的投资组合也可能惨遭不幸。
正文 第7章 投资组合本身决定它的表现(2)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4-20 8:53:40 本章字数:801
在这种情况下,将更多资金投资于股票对投资组合收益不会有什么帮助。华尔街最流行的一条经验法则就是,仅需持有12~20只股票就能实现合理的分散投资。持有20只股票,你基本上可以分散其中任何一只股票所发生的个别交易风险。但这种投资组合的问题在于,你赚取的收益仍然可能与市场平均收益大相径庭。这是跟踪误差所引起的。要消除这种误差,你需持有数百只不同的股票。如果想规避广泛的市场风险,你可以考虑购买共同基金或者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如此一来,你就能使用相对较少的资本而拥有一揽子公司股票了。
现在来说第三个警告:不要全额投资于股票。如果你已经这样做了,你可以考虑增加一点债券投资,从而显著地减少风险,同时又不影响投资回报。那小部分债券投资,一方面能提供心理上的安慰,另一方面在股市面临周期性调整时能够使你保留一定的购买力。在熊市期间按兵不动是异常难熬的,那怎么办呢?如果持有债券,你尽可以大胆利用市场下挫的机会,将债券市场上的资金转投到股票市场。
不良反应
尽管分配更多资金用于投资股票的主意令人心动,但你也要衡量一下你所能承担的风险,以及凭你的资金实力所能承受的损失。第一个方面相对较为容易,它主要取决于你的投资期限。那些临近退休年龄、即将依靠积蓄生活的人,应该相应地减少股票及股票型基金投资。而那些离退休还早、其稳定收入可以支撑日常生活开销的人,更能承受大力投资股票市场所带来的风险。
当你考虑以上这些基本原则时,请记住两件事。首先,正如第1章中所讲,如果你的工作不是很有保障,或者说你的薪水波动幅度较大的话,你可能更偏好保守一点的投资。其次,到你退休那天,你的积蓄也不是要全部花光,所以,当你从工作岗位退下时,你无须马上从股票市场撤资。事实上,面对可能长达25~30年的退休生活,你完全可以将一半资金留在股票型基金上。
正文 第7章 投资组合本身决定它的表现(3)
对于其他目标,它们的期限总是参差不齐。你可能在某一天需要交纳按揭首付。你又可能在子女上大学的4年期间为他们买单。考虑到这些目标,你在使用资金之前的5年,就应该想方设法逐步将手中股票变现,以凑足资金。如果只有5年左右的时间,投资股票也许会赚钱。相比之下,根据历史经验,如果你有10年投资期限,那么你才有把握保持股票不盈不亏。
综上所述,除非你能确信至少有7~8年的投资期限,否则就不宜投资股票,并且,一旦明确5年后需要动用这笔钱,你最好开始筹划卖出股票。这并不是说当你明确5年后必须使用这笔资金时,你就应该马上抛售你的股票,这需要考虑当时的市场条件。如果股市正处于一轮残酷的熊市中期,你可以按兵不动,耐心等待,期望价格有所反弹。但倘若股票市场正徘徊在牛市高位,而你5年后需要这笔资金,你就可以适时将资金从股票转到其他保守型投资上。
虽然对投资期限的简单衡量能帮助你测算大概能承担多大的风险,但要做到精确无误还是极为艰难的。风险承受能力是因人而异的,即使年龄、生活目标和投资期限都相同,你所偏好的投资组合也可能和别人有着本质区别。
而且,我们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也并非一成不变。在不断膨胀的牛市,投资者容易变得骄傲自满、敢于冒险。而在无情暴跌的熊市,专家学者之间充满了悲观绝望的末日论调,而普通投资者会异常恐慌,并不顾一切地抛售股票。想知道当下一轮市场衰退来临时,你的反应将会如何吗?不要相信那些所谓的风险承受能力问卷,相反,只需回忆你在最近一轮熊市中的反应即可。事实上,除非你经受住了超过20%的市场下挫幅度的考验,否则你就不要过多投资于股票。在上一轮熊市期间,想想你能心安理得地持有多少股票,那就是你日后股票持有比例的基准。
正文 第7章 投资组合本身决定它的表现(4)
击中目标
一旦确定了股票投资的资金比例,你就应该时刻保持这个比例不变。假设你选择了70%的股票投资比例。在牛市中,你的股票和股票型基金价值会增长,从而推动股票投资比例上升到70%以上。要想将投资组合调回到目标比例,你应该不定期地进行调整,出售部分股票,并将其收益转投至债券或投资组合中其他品种上。同理,在熊市中,股价下跌会导致股票投资比例降到70%以下,这时你需要买进一些股票,使股票投资份额回升到70%。
在市场萧条时,若你为保持股票投资比例而买入股票,那么当市场复苏时这将有利于你的投资组合以更快的速度反弹。但通常来讲,频繁地重新平衡股票和其他低风险投资之间的比例,可能会影响你的长期回报。在大多数情况下,你可能需要减持能给你带来最高收益的股票。确实,如果想获得更高回报,你就要尽量避免平衡投资比例。
那为什么要平衡投资比例呢?这主要是考虑到控制风险。调整股票投资比例,能使你目前的投资组合风险与最初设定的风险水平保持一致。否则,当股票价值增长时,你的投资组合风险将同步增加,从而可能使你在下轮熊市中遭受惨重打击。
平衡调整最适用于退休账户。这种情况下,你不必为出售股票所获得的丰厚收益即刻支付资本利得税。如果你必须要调整应税账户,那首先看看是否可以通过投入新的储蓄或任何股票分红、利息收入以及共同基金分红,来补足投资组合中失衡的那部分,从而将比例调回到目标水平。
平衡调整主要是为了控制风险,同时还能带来一点好处—让你有事可做。在前面的章节中,我曾提到,保持适量债券投资能带来一定购买力,在股票价格下跌时,你可以充分利用它们。与此相似,平衡调整也提供了一种应急计划,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熊市焦虑症。在金融动乱时期,当大多数投资者被危机笼罩而充满恐慌时,如果能有一项精心设计的投资策略,并有机会付诸实践,那是多么令人欣慰的事情!
生存智慧
★在决定投资组合中的股票比例时,衡量一下你可承受的风险,以及凭你的资金实力所能承受的损失。
★当你临近退休时,你可能需要降低股票投资比重,但没有必要完全退出股票市场。
★大概每过一年,你就要设法调整股票、债券、固定资产投资、基金投资之间的比例,使其与设定目标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