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要诬陷杨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8:35:42
曹操为什么要诬陷杨彪
(2010-07-18 17:02:39)
曹操为什么要诬陷杨彪
王俊楚 
《三国演义》中,汉献帝在李傕、郭汜兵乱中流亡后回洛阳,太尉杨彪建议将曹操从山东召回洛阳,“以辅王室”,而此时在山东的曹操也正要采纳谋士们的建议,“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杨彪的这个提议正好让曹操进洛阳进一步合法化,于是他“克日兴师”,来到洛阳,被献帝封为领司隶校尉假节钺录尚书事。
曹操进洛阳,是曹操人生的一大转折,为他日后在政治舞台上一展宏图、奠定三国鼎足的基础打通了天堑通途。这一切,可以说是与杨彪密不可分。然而不久后,曹操便“密使人诬告彪交通袁术,遂收彪下狱,命满宠按治之”。幸得孔融从中斡旋,曹操不得已,“乃免彪官,放归田里(《三国演义》第十二回》)。”按说,对于引曹操走上阳关大道的杨彪,曹操不说知恩图报的话,至少也应该敬之重之,但为何要“密使人诬告”,要置杨彪于死地呢?《后汉书》上是这样说的:“建安元年,从东都许。时天子新迁,大会公卿,兖州刺史曹操上殿,见彪色不悦,恐于此图之,未得宴设,托疾如厕,因出还营。彪以疾罢。时,袁术僭乱,操托彪与术婚姻,诬以欲图废置,奏收下狱,劾以大逆。”
从这段记载来看,曹操诬陷杨彪的诱因是曾“见彪色不悦,恐于此图之”。曹操为什么会疑惧杨彪,怕曹操“于此图之”呢?这与曹操移驾许昌有关。
曹操进洛阳以后,虽然很快就成了新贵,位居领司隶校尉假节钺录尚书事,然觉新来乍到,资历不深,根基又浅,让曹操本人颇感“人殊意异”,多有不便,于是就采纳了董昭的建议,移都许昌,虽然目的达到了,但由于皇帝和百官都是惧于曹操的权势不得已才来到许昌的,迁都缺乏合法化的依据,局面仍然扑朔迷离,难以掌控。曹操对此也十分心虚,一有风吹草动,便疑窦从生,十分戒备。杨彪出身名门望族,在朝中根深叶茂,享有盛名,孔融说“杨公四世清德,海内所瞻”,而且曾官居太尉,位高权重,一举一动必然左右着朝野局势。曹操问鼎中央高层,是要图“大略”的,对于四世清德、位高权重的杨彪,必定有所顾忌。董卓当政时,也曾踌躇满志地要迁都,结果就曾遭到杨彪的反对。在李催、郭氾之乱,杨彪也是尽节卫主。虽然曹操这次迁都成功,杨彪必然是持反对态度的。杨彪后来称病不出就是不合作的具体表现。曹操疑惧杨彪,怕杨彪“于此图之”,怕的就是杨彪与百官联手,除掉自己。而且在后来的许田围猎中,皇帝和百官对曹操“早晚必有异谋”的居心也是看在眼里恨在心中。朝中想诛杀曹操的大有人在,只是没有机会下手。在这种情况下,谁先下手谁为强。曹操必然要借手中的权力,通过打击一部分人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最大可能地通过打压,建立适合于己的新秩序,使百官不再为迁都的合法性而暗流潮涌,不再为挟天子以令诸侯而耿耿于怀,老老实实地接受即成现实,各就其位,安于现状。在首要打击的人选上,最好是一个位高权重、影响深远的人物。无疑,杨彪是最合适的。更何况,他还曾在皇帝的宴会上对自己“不悦”。这个“不悦”就像一个魔靥,时刻盘踞在曹操的脑海,让他经常感到心虚与恐惧。但凡一个人心中有鬼,他在性格上就不会充满阳光。为了驱逐心中的魔靥,就去伤害无辜,和他一不做二不休杀害吕伯奢一家一样,是曹操道德上最大的败笔。虽然曹操最终没有杀掉杨彪,但在若干年以后,他却杀了杨彪的儿子杨修。
站在杨彪的角度看问题,我们不难发现,在我们生存的熟人社会中,这种存在上合理、道义上不公的恩怨相报的倾轧比比皆是。熟人社会一方面让我们相互依存,通过我们熟悉的人脉实现自我的超值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时刻成为他人进位的梯石,让人踩着晋级。在这种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多在两种状态中交替,一种是彼此相互合作,通过默契和依附,各取所需;再一种是要么你把别人踩下去,要么别人把你踩下去,在互搏中单方取胜。前者的前提是两人要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彼此有平等的话语权。如果彼此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出现的情况就是后者。曹操和杨彪自然不在同一地起跑上,虽然曹操已跻身新贵行列,在政治上崭露头角,但与杨彪相比,无论是在人脉还是在地位上都不可同日而语。曹操要想建立新的秩序,他必须将杨彪踩下去。尽管杨彪没有与曹操博弈的想法,但并不代表曹操没有。人往往就是这样,不是你想要和平,人家就给你和平。无形中,你总会成为他人的敌人。政治上你地位比别人高,后起之秀想要你走开,让他走上你的地位。生意场上你叱咤风云,同行想让你走开,他好垄断市场。即使是你无意问津政治、涉足经营,想安心当一个真正的隐士,然而想要你来助他一臂之力的人和势力群体也会让你不得安宁,你要么就出山,成为他人的工具;要么会入土,被你所拒绝的势力群体残害。很多时候,你是少有按自己的意愿来选择去留的权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