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智力题:《有3个人去投宿》——深度剖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20:22:37
前言:前段时间,在某QQ群中,有人重提老掉牙的《有3个人去投宿》的智力题,此题我在N年前即接触,其实是人很简单的问题。
它所应用的是我上一篇《从心理活动窥探:语言、思维、口才、广告等(针对大众,受益匪浅)》文章中用到的方法。
由于它的可述性,结合上篇文章,在此重提。
智力题:http://hi.baidu.com/uxucd 上官泽晖 作品
有3个人去投宿,一晚三十元.三个人每人掏了10元凑够三十元交给了老板. 后来老板说今天优惠只要25元就够了,拿出5元命令服务生退还给他们, 服务生偷偷藏起了2元, 然后,把剩下的3元钱分给了那三个人,每人分到1元.这样,一开始每人掏了10元,现在又退回1元,也就是10-1=9,每人只花了9元钱, 3个人每人9元,3 X 9 = 27 元 + 服务生藏起的2元=29元,还有一元钱去了哪里???此题在新西兰面试的时候曾引起巨大反响.
有群中有人给出这样的答案:http://hi.baidu.com/uxucd 上官泽晖 作品
这里我简单点说,用几个计算式子吧。
1.店主的折扣价(25)+服务生偷藏起来的钱(2)=旅客的现在总花费(27)
2.旅客的原花费(30)=折扣票价(25)+店主的返回钱(5)
3.旅客的原花费(30)=旅客现在的总花费(27)+旅客最后收到的退还金(3)
4.旅客收到的退还金(3)+服务生藏起的钱(2)=店主的返回钱(5)
5.就是说,最后,三个旅客花费的钱数中,包括被服务生藏起来的那部分,所以要是求总金额的话,不是加服务生藏起来的钱,而应该加旅客最后收到的3元退款。
所以,这是一个逻辑偏差的陷阱而已,钱,至始至终都没有飞走~!
====================================
正文:http://hi.baidu.com/uxucd 上官泽晖 作品
先解题,正如上篇文章《从心理活动窥探:语言、思维、口才、广告等》中写的“思维定向———句词的使用”小节,智力题用的是误导。
如何按上述解题,我想80%的人还是没有理解!
我的分析解题:http://hi.baidu.com/uxucd 上官泽晖 作品
智力题中用到的是人物置换,也就是说题使我们考虑问题的角度很巧妙的更改了——转换了身份,而引导我们进入了一个思维误区。
题中有两个思维角度:一是三个客人,二是做为观众的我们。
首先我们从客人的角度出发解题:
用“我”来替等客人,那么会得出一个结果,那就是“我”不知道服务员偷偷加了2元钱。
这时候,我们可以来分析了:
我和朋友给了30元钱,退回给我们的是3元。
也就是说我们拿出去了27元!每人9元。“我”的脑海里的概念是房钱要27元!
30-3=27 或
3*9=27 都可以表达出来。
这就是这个“我”所知道的情况。http://hi.baidu.com/uxucd 上官泽晖 作品
现在我们要转换身份了——我们现在是看题者,也就是观众,知道内情的人。
用这个身份,我们就知道很多了。会比当局者的我多知道两件事:
1,其实房钱只要25元就够了。
2,服务生拿了我们2元。
进一步分析:http://hi.baidu.com/uxucd 上官泽晖 作品
本来25元就够了,为什么那个“我们”却出了27元?
是因为27元中有25元的房钱和2元的服务生拿去的钱。
而“我”不知道服务生拿了2元钱。 所以这个2元是我们多出的钱。
也就是25加2等于27元。所以“我们”认为房钱是27元。
而题中用“我们”认为的房钱去加服务生拿去的2元,
显然就是把我们置于观众角度的“我们”的角度思考问题了。
27元本来就包括了服务生拿去的2元,再去加它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这就是题给我们引入了误区,使我们在当局者的“我”和旁观者的“我”身份置换了!
使我们误认为服务生拿走了的两元是多出来的,应该加上才对。
从而干扰本来小学生都可以做出来的题目!http://hi.baidu.com/uxucd 上官泽晖 作品
这样的分析,我们才知道为什么会错,而不是如何求解。
------------------------
把问题扩大来说:http://hi.baidu.com/uxucd 上官泽晖 作品
我曾经无数次当众做过一个实验:证明3=8,或都说可以证明任何两个不同的自然数都可以相等,
也就是我向你借了8元钱或更多,但可以还你3元或别的小于原来借的数。
很多人不相信,可是做到了,起码在几十秒或几分钟内对方发现不了问题何在,只知道不可能。
可是求证的过程对方又是参与的!以至于他困惑于其中!
过程这里不详说,用的无非是思维错误引导罢了。http://hi.baidu.com/uxucd 上官泽晖 作品
引导的好,即成功,引导不好,即失败。
可从《从心理活动窥探:语言、思维、口才、广告等》一文中探究一二。
学会心里探究和引导及误导,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收获N多益处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