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咸说历史》黄土地上的白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2:52:55
无论古今中外,盐总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不但与人类的生息繁衍息息相关,它甚至存在于所有的生物体内。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盐的世界将会变成怎样?
可是在古代,这种特殊的商品却并非随处都可以获取得到。那些出产盐的地方人们往往趋之若鹜。因此那些地方就会很容易成为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山西运城地区之所以成为华夏文明的发祥之地,就得益于运城烟波浩淼的大盐湖。
由于盐积累起了巨大的财富,因此它也引来了无数的掠夺者。人类曾经为了盐而发动过无数的战争,这是我们今天难以想象的。生活在中国三峡地区神秘的巴人就是一个为了盐而拼死征战的古代民族。
到了汉代以后,四川的先民发明了通过打井寻找地下盐资源的方法,后来,这种打井技术日臻完善,居然由此而诞生了领先全球的钻井技术,并为后来的石油工业开了一代先河。这就是享誉世界的四川自贡井盐技术。
随着钻井技术的日臻完善,四川自贡地区诞生了无数因盐而发家的大家族,他们几乎个个都腰缠万贯,也演绎了一幕幕惊天动地的大戏。这些慷慨悲歌的故事在战争年代尤为传奇、壮烈。
尽管自贡的盐业经济在中国西部可谓发放光彩,可是它们与扬州比起来马上就会黯然失色。扬州地处黄海之滨,晒煮海盐的条件得天独厚,因此扬州历来是中国重要的盐税收入来源,也是中国古代主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不仅向李白、杜牧这样的大诗人钟情扬州,就连酷爱旅行的乾隆皇帝也对它恋恋不舍。因为它是一座“梦幻之城”。
当然,盐从来就不止于扮演财富的角色,它更实际的作用在于它对于食品的加工,我们先辈的食谱中,往往有着很多独具特色的菜肴,比如腊肉腊鱼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食物,它与我们的生活和历史是那样的密不可分,以至于我们往往忽略它的存在。
本片按照不同种类盐的分布,讲述了山西运城略带苦味的池盐、重庆三峡地区日渐消亡的盐泉、四川自贡的井盐、扬州的海盐和中国其他地方出产的岩盐。从中,观众既可以看到一幅波澜壮阔的盐业历史画卷,也能看到一幕幕荣辱兴衰的人生大戏。
看罢此片,您会对看似普通的盐有一番完全不同的感受。
第一集《黄土地上的白金》
在中国古代,特别是明清时期,山西的晋商曾大放异彩,他们足迹遍及海内外,从事粮食、皮货、茶叶和金融等业务,积累了巨额财富。至今,他们的故事还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但是,有些问题一直是个谜:在北方,为什么只有山西人形成了一个成功的商业群体——晋商?
有学者认为,山西人多地少,很多人只好外出经商谋生,所以他们经商的传统是逼出来的。有学者强调山西有利的地理环境,说这里位居华夏中部,辐射四方,占有地利。还有学者把晋商的成功归结于当地人的勤劳和文教事业的昌盛。其实,这些说法都很难令人信服。人多地少是全国性问题,为什么山西人如此乐于外出经商?处于中原腹地的还有河北、河南等省,为什么历史上没有出现冀商、豫商?山西并非文教事业最发达的省份,勤劳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美德,为何山西商人就能独占鳌头?可见,晋商的起源和发展自有其独特的优势。
那么,这个优势是什么呢?
在生产力水平落后、物资匮乏的古代,贸易的原则主要是互通有无。在古代,能长途贩卖到其他地方的商品,只能是那些地方需要而又无法生产的东西。比如把南方的茶叶贩运到北方,把边疆的马匹贩运到内地,商人们在巨大的地区差价之中才能赚到可观的利润。在这种贸易中,山西似乎没有什么独具特色的商品以供长途贩运。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想到遍布山西各地的优质煤炭。的确,山西的煤炭资源很早就被人们所发现。但是,由于古代工业并不发达,社会对煤炭的需求微乎其微。
但是大自然似乎特别眷顾山西,它不但在黄土地下埋藏了黑色的金子,还特地在山西的西南角上镶嵌了一大块白色的金子,这就是运城出产的池盐。
在古代,中国内陆出产盐的地方非常稀少。整个中原地区,几乎只有运城出产天然的食盐。今天,世界上少数产油国把石油当成战略资源,以此来控制世界的经济命脉。当时,运城的盐更是奇货可居,没有石油人照样可以活下去,但是没有食盐却是万万不行的。
人为什么要吃盐?在古人看来,吃饭、喝水是为了维持生命,但是人为什么非要吃这种白颜色的石头?
到了近代,达尔文的进化论似乎提供了某种解释:今天陆地上的所有动物都来自于海洋。大海造就了生命,也决定了生命的某些形态。所以,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动物体内都含有食盐,也就是氯化钠。动物的血液、汗液和其他体液中,氯化钠的浓度几乎和海水一样。那么,氯化钠在人体中究竟起着怎样的作用?
食盐中的钠离子是神经系统中传递信息的必备物质,肌肉收缩和心脏跳动都与钠离子有关。所以,人体缺盐的话,神经系统就会非常虚弱,人就显得没有劲。同时,研究表明,盐还可以维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和正常的水分分布,维持血液的容量,帮助蛋白质和葡萄糖的吸收。总之,人一旦体内缺盐的话,就会心智大乱,出现严重的生理反应,时间长的话甚至导致死亡。不仅人离不开盐,动物缺了盐也不行。所以,很多动物会主动去寻找盐,比如,牛和羊会经常去舔食阴暗墙角边的硝盐。草原上,马和骆驼会自动去寻找盐碱地。
但是,令学者们非常不解的是,在史前时期,世界很多地方都有人类居住,有的还建立了高度的文明。但是这些古文明所在地很多都远离盐资源,当时落后的交通条件也令他们无法大量地得到盐。但是,这些人并没有因此而全部死亡,有的甚至还建立了强大的国家。在现代,白毛女的故事家喻户晓。这位在深山老林里生活了十多年的女子显然无法吃到盐,但是,她除了头发全部变白、视力不太好之外,体质与常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她还善于奔跑,“不吃盐就没有力气”的说法完全被她否定了。另外,很多食草的大型动物,如牛、马、大象等,它们应该更需要食盐,但是,这些森林里的素食者却无法像人一样,每天获得足够的食盐,那么,它们为何如此强壮?
食盐就是氯化钠,它的作用可能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重要。因为,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感觉有没有劲主要在于神经系统是否活跃,而决定神经系统是否活跃的主要是钾离子,其次才是钠离子。水果和蔬菜中就大量含有钾。人和食草动物能够从植物中大量获得钾,因此他们显得很强壮。当然,食盐中的纳离子也非常重要,缺少它可能导致人毛发变白、视力下降和其他一些并发症。白毛女的症状就非常典型。
那么,氯化钠真的很重要吗?现实生活中某些吃盐很少或者根本就不吃盐的人群,他们并非都是白头发和近视眼。相反,有些人还很健康、很长寿。那些森林中几乎不吃盐的大型食草动物,如马、牛、大象等,它们也很少有白色的毛发,并且视力敏锐、身体强壮。
目前,对于这些问题,医学界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有专家认为:第一,他们在动物的血液里能获得一部分的盐。第二,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平衡可能并不需要太多的盐分,也就是说,今天人们吃的盐过量了。
那么,既然人和动物在食物中可获取维持生理平衡所需的盐分,为什么人类要吃过量的盐?为什么有些食草动物会到处寻找食盐?这也有两方面的解释:第一,人和动物在食物中获取的盐分可能仅仅只够维持身体所需,而一旦由于出汗过多等原因导致身体中盐分大量流失,人和动物就马上需要寻找盐来补充。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人和动物形成了一有机会就吃盐、在身体中储备盐的习惯,就像骆驼一见到水就猛喝水、在身体中储存水一样。第二,由于盐加到食物中之后能够明显改善食物的滋味,刺激人和动物的味觉和食欲,因此在进化过程中,人和动物养成了对盐的嗜好和依赖,就像有些人对毒品产生依赖一样。所以,人类一旦不吃盐就感觉疲惫乏力,很可能是因为他们从心理上和生理上对盐的嗜好和依赖,而并不表明他们的身体每天都需要那么多的盐。
那些长时间不吃盐却依然保持健康的人,他们的故事进一步表明:普通食物中的盐分足够人体所需,每天吃盐可能只是人对盐的嗜好和依赖,并且被一代代遗传至今。
那么,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主动吃盐的呢?
近年来,某些古人类学家通过对人体遗传基因的研究,他们认为,今天遍布世界各地的人类,其祖先都来自东非。这批人生活在离大海不远的森林和草原上。大约十万年前,随着当地人口的激增,其中一些人陆续离开故乡去寻找新的家园。在后来漫长的岁月里,他们的后代逐渐走出非洲,向欧洲和亚洲迁徙。迁往欧洲的一支顺着地中海沿岸进入南欧和西欧,最终向北欧东欧推进。迁往亚洲的一支通过中东到达伊朗,然后再次分支,一支沿着波斯湾和印度洋海岸向东迁徙,到达今天的印度和缅甸,然后进入中国的南方。另一支从伊朗高原出发,顺着中亚进入中国新疆,后来又经过青海进入黄河流域。有意思的是,在这条路上,沿途分布着里海、咸海、巴尔喀什湖、巴里坤湖、青海湖等大大小小的盐湖达一百多个。
人类为什么要顺着海边和盐湖迁徙呢?这可能与盐有关系。当时的人类尚处在“茹毛饮血”的狩猎时代,在大迁徙途中,人类主要靠狩猎来获取食物,并主要在动物的血液中获取盐分。而大型食草动物为了补充盐分,经常出现在海边或盐池附近。这样,人类就很容易在这里捕捉到猎物。另外,当时的人类很可能在无意中发现了盐加入食物之后的美味。
在《中国史前文化分布图》上可以看出,在距今约五千年之前,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的河谷地区已经出现了很多光辉灿烂的史前文明。然而在中国中、东部广袤的大地上,除了海洋,就只有山西运城出产天然的食盐。按照它当时的产量和交通运输条件,远离盐池的其他地方是不可能得到食盐的。那么,那些既远离大海又远离运城盐池的史前文明所在地,当地的人们是不是就不吃盐,或者还没有养成吃盐的习惯呢?这至今也是个谜。
纵观世界其他的几大文明古国,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希腊,这些文明的发祥地几乎都在海边或距离大海不远。为何会如此布局呢?为了方便地获取盐可能是原因之一。然而在中国,人们似乎更愿意聚集在内陆天然盐池的附近。据统计,在运城盐池周围二百公里的范围内,史前文明达300多处。其数量之多堪称奇迹。与大海相比,这里有着自然结晶而成的食盐,更加方便人们采集。
那么,得天独厚的运城盐池是怎样形成的呢?
专家认为,在古老的地质时期,由于地壳运动,运城南北两侧山脉隆起,形成北面的峨嵋岭、南面的中条山,而运城盐池一带则地层下陷,形成一个狭长的陷落地带,盐池就位于这一陷落带的最低处。后来,黄河流域的气候变得高温多雨,导致山洪频繁暴发,大水直泻而下在运城形成一个广袤的湖泊,同时也把湖泊南北两侧山脉的钾、钠、钙、镁化学成分冲入湖里,并在漫长的岁月里积累了丰富盐分。后来,黄河流域气候变得炎热干燥,淡水一点点被蒸发,盐水浓度越来越高,最终形成了运城的盐池。
据记载,在秦汉时期,运城盐池里仍然有大量自然结晶的盐。
据说,盐池里天然结晶的盐玲珑剔透、五光十色,非常好看,那么它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在今天青海的察卡盐湖,我们还能够见到自然结晶的盐??????
一般来说,纯净的盐,其结晶体应该是一个正方体,且无色透明。但是,由于盐湖中含有其他的杂质,这些杂质使盐的结晶体呈现出了不同的颜色。可以想象,当古人把这些色艳绚丽的盐端上餐桌时,他们心中该是一种怎样的愉悦。
传说三皇五帝之一的舜帝看到温暖的南风轻轻吹拂,盐池内五颜六色的盐开始大量结晶时,这位平民出身的部落首领非常愉悦,一边弹奏古琴一边吟唱了一首著名的《南风歌》。他在歌中唱道:南风徐徐的吹来,可以解我们的忧愁。南风及时地到来,可以使我们有一个好收成。
估计至少从那时起,运城盐可以供给到的地方,当地的贵族已经对它产生了特别的嗜好。
运城不但出产盐,而且这里地势平坦开阔,气候温和适宜,加之涑河在此汇入黄河,形成了肥沃的冲积平原,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它地处黄河以东,所以在古代,以今天运城为中心的山西南部地区又被称为“河东”。
从大的地理方位上看,河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十分理想。往西,渡过黄河之后可沿着渭河而上,进入关中平原。往东,可顺黄河而下直达广阔的黄淮平原。优越的地理位置、珍贵的盐资源加上良好的自然条件,河东地区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孕育黄河文明的中心区域。
到了三皇五帝时代,传说黄帝在运城盐池边寻访到一位德才兼备的人物,他的名字叫“风后”,据说指南车就是他发明的。风后死后被安葬在现今的芮城县风陵渡,这个地方就是因风后而得名。传说,黄帝的妻子嫘祖出生于运城夏县的西阴村。她是养蚕的始祖,当地人尊称她为“先蚕娘娘”。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考古学家在西阴村发现了一个与传说中的嫘祖同时期的古文化遗址,遗址中出土了半个蚕茧,考古界为之轰动一时。
这些虽然都是传说,但是它们也从不同的侧面证明,河东地区早在史前时代就已成为华夏先民的主要活动区域之一。
《史记》还记载,黄帝曾经与蚩尤统领的南方部落进行了一场大战,蚩尤的南方部落异常顽强,与黄帝部落进行了一场殊死较量,最终蚩尤战败被杀。对于这场战争的起因,有学者认为是为了争夺运城盐池的控制权。
传说在黄帝之后,尧、舜、禹这三位帝王相继在运城一带建都。夏朝建国之后,由于动乱,他们曾多次迁都,但其都城和活动区域大多在河东地区。夏以后的商、周两朝,他们早期的活动区域也大致在河东以及附近地区,其都城也都在运城迟延可以供给的地区。著名学者苏秉琦先生曾指出,“中国”一词最初是指山西南部河东这个地方。在古汉语中,帝王建都的地方叫“中”,帝王直接控制的地方叫“国”。所以,当时把河东地区称之为“中国”是有道理的。
大约从黄帝时期起,黄河流域就进入了农耕时代。后来,随着生产力和交通运输水平的提高,加上人口的大量繁殖,聚集在运城盐湖附近的人们开始逐渐向周围其它地区扩散。运城的盐作为生活的必需品已经被贩运到中原各地。在自给自足的农耕时代,每一个地方虽然出现了社会的分工,但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一般都可以在当地生产,唯有盐这种特殊的商品只能由其原产地贩运而来。所以,有历史学家认为,人类最初的贸易商品可能就是盐,最初的商人应该就是盐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最早的商人可能就是活跃在运城盐池附近的山西盐商。
传说,那位创作《南风歌》的舜帝年轻时曾经在一个名叫“顿丘”的地方从事商业贩运,顿丘在今天河南北部。那么舜贩卖的是什么商品呢?有学者认为可能性最大的就是盐。传说舜的家乡就在运城南部的历山、也就是今天的中条山上。那么他一定知道家乡的盐是天下独一无二的调味佳品,知道从事盐的长途贩运肯定大受欢迎。舜后来以道德高尚、知人善任被帝尧看中,把统治天下的帝位禅让给舜。如果舜真的贩过盐的话,可以推测,他一定是一位诚实守信、精明强干的盐商。凑巧的是,后来,这些品格几乎都成为晋商赖以成功的制胜法宝。
或许,后人并不把舜帝看成一位真正的盐商。到了商朝末年,一位贩卖鱼盐、名叫胶鬲的商人因为有贤能之才被周朝的开创者周文王看中,被任命为宰相。后来胶鬲又辅佐周武王终成大业。胶鬲是何方人士历史没有记载,但他肯定是一位以贩卖运城盐为主的盐商。后来历朝历代的盐商都奉他为祖师爷,在庙里设牌位祭祀他。应该说,胶鬲为后世的晋商树立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榜样。
不过,晋商也并非人人都像胶鬲那样精明强干。
《战国策》上记载了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春秋时期,一位老先生在旅途中偶然发现,一匹其貌不凡的马拖着沉重的盐车,气喘吁吁地行进在运城以南某个山道之上。驱使它的盐商丝毫不知道这是一匹能日行千里的骏马。老先生大为生气,他马上解开马身上的缰绳,还把自己的衣服披在千里马的身上。马儿顿时非常感动,它长鸣一声,居然声如洪钟,响彻云霄。因为它遇到了大名鼎鼎的伯乐先生。
伯乐遇见运盐的千里马,这成了后代文人津津乐道的典故。故事中的伯乐,应当说历史上真有其人,他是秦穆公时代的动物学家,精通养马。伯乐名叫孙阳,字伯乐。当时,伯乐就是在运城南部的中条山一个叫虞坂的地方遇到千里马的。今天,当我们寻访到虞坂时看到,这里仍然是一条交通要道,作为古代的盐道,当年的青石板还历历可见。
其实,伯乐也无须责怪那位晋商只顾拉车,没有眼光。对于一个盐商来说,有没有千里马并没有太大的关系。盐商只知道,在伯乐所处的那个时代,一个国家要是没有盐,那是关乎国家存亡的大事。
春秋时期,小国林立,各地诸侯相互征伐,彼此兼并。此时,河东地区属于强大的晋国。晋文公后来成为春秋时期的霸主,这与晋国拥有运城的盐池有关。虽然没有历史的明文记载,但是可以想象,对于那些地处内陆、没有盐资源的小国,晋国可能会像今天某些石油大国一样,用盐作为武器来威逼利诱那些依赖它的国家,从中获取政治和经济上的好处。
今天,很少有人会想到,在中国北方的黄土地上,普普通通的食盐居然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这些白色的金子造就了山西,也造就了晋商。但是历史往往是诡异的,在中国南方,同样是这种白色晶体,它却让一个民族陷入无休止的战火之中,上演了一幕慷慨悲壮的历史大戏,并最终消亡在历史烟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