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咸说历史》为盐而战的民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6:38:18
第二集《为盐而战的民族》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重庆忠县一个名叫中坝的地方成为中外考古界关注的对象。这里陆续发掘出了一处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址。遗址中出土了数以亿计的陶器。其数量之多堪称奇迹。这些数量庞大的陶器只有两种形态,它们分别被考古人员称为“尖底羊角杯”和“花边寰底罐”。按其外表和产量来看,它们显然不是日常生活用品。那么,它们当年究竟有何用处呢?本集我们探究一个早已消亡、名叫“巴”的古代民族的故事,传说他们在长江边创造了一个人类的“极乐世界”,他们也一直不停地在战斗,他们永远为盐而战。
巴人是一个神秘的民族,他们没有文字,也没有对自己历史的专门记载。因此,这个民族起源和历史一直是个迷。一个比较公认的观点是:大约在夏商时期,巴人已经散居在湖北西部、重庆东部的广大地区。
根据《山海经》等古老文献的记载,在夏朝初期,巴人中的一支曾经生活在一片人间乐土之上,这就是位于今天重庆市巫溪县境内的大宁河两岸。
这里就是大宁河,它的两岸山高谷深,土地贫瘠,对外交通及其闭塞。眼前的一切好像与人间乐土相去甚远。在河边,一处据说流淌了上万年的山泉给出了问题的答案。
在中国,天然盐资源的分布显得异常残酷。绝大部分的盐湖、盐泉都分布在西部的雪域高原和大漠戈壁之中。在中、东部广袤而肥沃的土地上,只有山西运城这一个天然盐池。
在南方,长江中下游平原沃野千里、物产丰富,农业生产条件更加优越,很早就有人类在此定居、繁衍,但是这里几乎没有天然的盐资源。要吃盐必须进入湖北以西、重庆以东的长江三峡地区,那里有天然流淌的盐泉。另外,成都平原和金沙江两岸也有零星的盐泉分布。在所有这些盐泉中,巫溪盐泉的出水量可能是最大的,也是最稳定的。一直以来,它吸引着方圆几百里的人们纷至沓来。所以,控制着盐泉的巴人享受到了盐带来的一切好处。
那么,为什么高山之上会有盐泉奔涌而出呢?
据说,在距今约一年的中生代三叠纪时期,四川盆地属于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变化,盆地周围地势隆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湖泊。在高温干旱的气候之下,湖泊里的淡水不断被蒸发,海水里的盐分大量结晶沉淀,构成了一个含盐的岩石层。在随后的地质时代,这个含盐层被其他物质覆盖。然而在后来的喜马拉亚造山运动中,盆地边缘的地层开始隆起,发生弯曲、倾斜和断裂,使含盐层露出地表。由于雨水的侵蚀,露出地表的盐卤逐渐被融解,并沿岩层中的断裂层形成卤水汇集。距今约4000万年前,造山运动使盆地西部急剧隆起。这样盆地内剩余的积水只好向东流去,将盆地东部的巫山山脉从中间剖开,经低洼地带夺路向东进入江汉平原,最后奔向大海。于是,长江就形成了。在滔滔的长江水强烈侵蚀、下切的作用下,三峡就形成了。而过去存留在山体内的卤水就沿着裂隙地带冒出了地面,形成自然盐泉。所以,三峡地区的盐泉一般都在山麓和峡谷的结合之处。
巫溪盐泉也是如此,它的出水口就是一个因河流下切而暴露出来的岩层裂隙。
可见,盐泉的产生完全是大自然造化之神奇。它必须将多种苛刻的地质、地理条件结合在一起,缺一不可。因此,三峡地区的每一处盐泉都是大自然赐予的宝贝,显得异常珍贵。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盐泉一直是各民族争夺的焦点。可以想象,当巴人控制盐泉时,那些强大的邻居是多么地眼红,争夺盐泉的战争肯定连绵不断。这样,也造就了巴人的勇猛善战。但是后来,巴人还是失去了对巫溪盐泉的控制。
据一部记载上古时期各种传说的古代文献《世本》记载,大约在商代中期,巴人的一支迁徙到今天湖北宜昌长阳县的清江一带,这里也有盐泉。但是这些盐泉被一个母系部落控制着,部落首领是一位美丽的盐水女神。当时巴人有一位非常强壮的首领,被称为廪君。盐水女神对他一往情深,还主动提出与他分享盐泉所带来的财富。但是,这位巴人的首领却乘女神不备将她射杀,一举夺取了清江地区的盐泉。
从此以后,巴人以盐为经济支柱,通过与邻近部落的贸易,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已十分强大。大约在商代晚期,巴人征服了其他几个弱小部落,并迫不及待地向西扩张地盘。
他们越过巫山山脉,重返三峡地区,逐步占领了奉节、云阳、忠县,以及黔中地区的彭水郁山一带。这里都是三峡地区盐泉分布最为集中的地方。巴人在此建立了大型的制盐基地。
在本片开头,我们曾提到重庆忠县中坝遗址里出土的大量陶器。实际上,它们都是为制盐而准备的。
由于三峡大坝的建成,库区水位抬升,目前中坝遗址已被滔滔江水淹没。但是在离中坝遗址不远的地方,现在还能看到一处古代制盐的遗址——涂井。涂井也在一处峡谷之中,井里至今还流淌着盐水。在盐井旁边,有一口大大的盐灶,时至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这里还在用大铁锅熬煮的方式生产食盐。而在巴人所处的商周时期,那时的巴人只能生产青铜器,还没有铁。由于生产青铜器所需的原料来源有限,价格昂贵,所以一般只用它制造武器和祭祀用品,而不可能大规模地用作制盐工具。
这两种陶器的用处是各不相同的。羊角尖底杯里盛着经过浓缩处理的盐水,浓度已经很高了。当时的盐灶可能跟现在很不一样,估计是一个长长的灶台,灶台上面有很多圆洞,每一个圆洞里插一个装满盐水的羊角尖底杯。经过高温熬煮之后,盐就出来了。但是,它在杯子里结晶,与杯子紧紧地板结在一起,很难把它分离出来。怎么办,很简单,把陶土做的杯子敲掉就行了。巴人为什么要生产那么多的陶杯子?就是用量太大。花边寰底罐也一样,既可以用它来直接熬煮盐,也可以用它来储存盐。用的时候敲碎罐子就行了。
那么,为什么这里生产的盐不是一颗颗的,而是这种大盐坨子呢?
这是因为三峡地区的盐泉里面含有很多杂质,其中石膏的成份很多。在当时,巴人既不懂得要去除盐水里的杂质,也不知道如何去除。因此在食盐结晶的时候,盐水中的石膏也一起结晶。另外,像这种大火熬煮的简单工艺,也会将陶器底部的盐熬糊,像锅巴一样。所以,最后出来的食盐就会与板结性很强的石膏紧紧地粘在一起。南方人把这种状态叫做“巴在一起”。今天汉语中的“巴结、锅巴”等词就是这么来的。所以,巴人生产的盐就被西南地区的人们称为“盐巴”。
巴人的“巴”字,据我们推测,很可能也与“盐巴”的“巴”字有关。
用惯了颗粒状的食盐之后,今天的人们可能不会知道,古代这种盐坨子是如何使用的?
在云南和贵州的某些地方,那里的人们至今还保留着一种古老的用盐方式。他们的某些蔬菜是白水煮熟的,不放盐。在吃饭的时候从大块盐巴上面敲下来一小块,放在火上烧红。然后把它放进乘有花椒、生姜、辣椒末和水的小碗里。等盐巴化开之后,大家就用它蘸菜吃。当地人把这个东西叫做“蘸水”。
那么古人也是这样吃盐的吗?让历史学家们去研究吧。
但是,巴人可能没有太多的闲情逸致去研究饮食文化,因为有太多的民族时刻准备夺取他们掌控的盐泉资源。
从今天发掘出来的巴人墓葬中可以看出,这个民族的男人几乎都是战士,就像古希腊时期的斯巴达人一样。由于铜资源相对缺乏等原因,巴人在作战时几乎不穿任何的铠甲,大量使用这种短剑,这与使用长剑的秦国军队不一样,但同古罗马军队很相似。使用短剑作战更加考验一个军人的胆量和作战能力,它要求巴人的战士勇猛地冲入敌阵,在与敌人贴身格斗时发挥短兵器的优势。所以,长期的战争使巴人变得极其勇猛善战。
商代末年,巴人与众多其他民族一起参加了讨伐商纣王的战争。巴人的善战使中原的诸侯们大开眼界。
进入春秋时期后,巴人的势力进一步扩张。他们首先与正在崛起的楚国一起进攻位于河南南阳的申国,灭掉申国后,巴人居然马上进攻楚国,在楚国的首都、今天湖北荆州市附近一举将楚军击败。几十年后,如狼似虎的巴人军队又与楚国和秦国一起,联合进攻庸国。当时庸国地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重庆东部,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几个月以后,庸国灭亡被瓜分,巴人收获最大,他们分得了庸国出产食盐的主要区域——巫溪、巫山和奉节。这里曾经是巴人先祖居住过的地方。
从巫溪到巫山的大宁河是一片典型的峡谷地形,它山势陡峭、风光秀丽。在峡谷两岸的悬崖上,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排排整齐的方孔石洞。这是建于西汉时期、为了运盐的栈道遗址。实际上早在战国时期,巴人就曾经在此开凿栈道。在他们重新夺取巫溪盐泉之前,巫溪出产的食盐只能用两种方式运往外地:一个就是在两岸的崇山峻岭中沿着羊肠小道,靠人力背运。这种方式既危险,效率也极低。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大宁河用小船运输。但是,这里的航运条件却非常不稳定。夏季山洪暴发,河水汹涌澎湃、一泻千里,小船根本不敢航行。冬季降雨稀少,河水水位下降,变成一条险滩重重的溪流,也无法行船。所以,为了保证巫溪出产的食盐大量、及时地外地,国力强盛的巴人就在两岸的悬崖上修造了长长的栈道。水位正常时,巴人在栈道上可以像拉纤一样拉着运盐的木船逆流而上,抵达陕西南部的秦国和湖北西北部的楚国。洪水和枯水季节,巴人可以在栈道上用骡马驮运食盐,既提高了效率,又安全可靠。
从巫溪沿着大宁河顺流而下,可以到达长江边的巫山。后来,巴人有开凿了专门输送盐水的专用栈道,这在世界盐业史上可谓一大奇迹。他们把本地出产的粗大楠竹去除里面的竹节,并一根根地串联起来,成为一条可以无限延伸的管道,巴人把它放置在专门开凿的栈道上,将巫溪的盐水输送到下游的巫山。在这里盐水被敖制成盐巴,然后顺长江而下抵达楚国的腹地江汉平原。
巴人凭借着勇猛和智慧,几乎占据了三峡地区所有的盐资源。众多的制盐基地和日益增长的食盐产量,使他们的势力更加强大,控制的地盘不断扩张。到了春秋后期,巴国已囊括了东到巫山山脉,西至四川宜宾,北接陕西汉中、南抵贵州北部和湖南西北部的广大区域。其疆域之辽阔在当时可谓泱泱大国。过去,人们把四川称为“巴蜀之地”,实际上“巴”就是指当年巴人居住的那些地方。今天这里还留下了很多与巴人有关的地名,如:湖北的巴东、陕西的镇巴、四川的巴中、重庆的巴南,以及著名的大巴山等等。
全盛时期的巴国就像今天中东地区的产油国一样,他们用丰富的盐资源对周边国家发挥着巨大影响。
在巴国的西面,成都平原的地下虽然也有丰富的盐资源,但是,成规模地开采盐卤资源,那是秦汉以后的事情。所以,生活在此的三星堆古人,以及后来的古蜀国,他们虽然创造了高度的文明,但是要想吃盐,还得依赖巴人。
巴国的南面是贵州的崇山峻岭,这里生活着众多的少数民族,当时统称西南夷。后来因“夜郎自大”而成为千古笑谈的古夜郎国就在这里。但是,贵州至今都没有发现盐资源,可以想象,当时的贵州先民只能拿山货与巴人交换盐巴。
从巴国王东,是占据江汉平原的楚国,他们拥有大量的粮食,这正是巴人所需要的东西。有学者就认为,古代说交换东西,很可能就是来自于巴人和楚人的贸易,用楚国的大米换巴人的食盐。
同今天世界上某些只出售原油的产油大国不一样,巴人不但买盐,也出售各种用盐加工的食品。
在宁河峡谷中,距地面近百米高的悬崖缝隙里放置的七具悬棺。在三峡地区人迹罕至的崖壁上,这种悬棺有很多,它是当年巴人贵族死后典型的丧葬方式。近年来,陆续有考古人员登上崖壁,开启了部分悬棺进行现场勘查和研究。据说,这些悬棺之中都发现有用鱼随葬的现象。尽管这些鱼只剩下成粉末状的鱼骨,但是从鱼骨所在位置看,有的把鱼尾衔在死者嘴中,有的把鱼放在死者身上,有的把两条大鱼分别垫在死者两臂之下。
为什么巴人的贵族非要同鱼一起长眠在山崖之上呢?
史书记载,说巴人以鱼盐立国。鱼不仅是巴人的主要食物来源,也是他们一项重要的产业。
三峡地区江河纵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这里的渔业资源都非常丰富,长江里经常可以捕到一米以上的大鱼。不过在当年,位于长江中游江汉平原的楚国,那里的渔业资源更加丰富。但是,由于古人缺少保鲜技术,对鱼的加工和贮藏只能用盐来腌制。而且,经过腌制之后的咸鱼,有一种浓郁的风味,尽管北方人不一定喜欢,但它一直是南方人从小就喜爱的美味佳肴。可是,春秋时期的楚国并不出产盐,他们吃的盐尚且需要从巴人那里高价买入,又怎么可能用它来大量腌制美味的咸鱼呢?而巴人就不一样了,他们用渔网在深水中捕捉大鱼,用鹭鸶在浅水中捕捉小鱼,然后及时地用盐加以腌制、晒干。美味的咸鱼当时就非常受各地贵族们的欢迎,巴人只需要用船顺着长江和其大小支流就可将它们销往各地,从而赚取丰厚的利润。
重庆涪陵著名的榨菜,实际上它也是一种咸菜。涪陵榨菜风味独特、咸香脆口,是世界上三大咸菜之一。虽然它出现在民国初年,但是在三峡这个产盐历史悠久的地方,古人很早就开始腌制蔬菜,久负盛誉的重庆泡菜就是证明。那么古代巴人在腌鱼的时候是否也会顺带着腌制一些蔬菜呢?应该说这是有可能的。
由此看来,在巴人贵族的悬棺里,也有可能随葬一些腌制过的蔬菜,因为它们与咸鱼一样,既是一种美味,也是财富的象征。
进入战国时期以后,巴人的辉煌开始褪色。由于盐带来的巨额财富,这个因盐而兴起的民族变得不思进取。而过去经常与巴人一起四处攻伐的秦国和楚国,在分别经历商鞅和吴起的变法之后,他们再也不愿做巴人的“好邻居、好伙伴”,相反,他们开始对三峡众多的盐泉虎视眈眈。
公元前377年,强盛的楚国开始开始进攻巴国,他们用了将近十六年的时间逐步占领了巴人所有的盐泉,并攻下首都重庆。逼使巴人逃往川北阆中一带。公元前316年,另一个强劲对手秦军越过秦岭,首先灭掉蜀国,后来轻而易举地就将巴国灭亡。
巴、蜀灭亡之后,秦楚两国为争夺三峡地区的盐资源继续开战。他们势均力敌,反复争夺,有些盐泉曾六次易手,战争持续了几十年。最后,楚国以失败告终。
由此可见,在古代的某些时候,这些白色晶体一度是红色的。
从秦国统一天下至今,三峡地区再也没有发生如此惨烈、为了争夺盐资源的战争。一个主要原因是,国家统一之后,中国漫长海岸线上出产的海盐可以大量行销内地。另一个原因是,当时秦国派驻成都平原的太守李冰,想出了一个通过挖井来寻找地下盐资源的方法。李冰因设计、建造都江堰水利工程而闻名于世,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凿井取盐这一创举后来引发了一项非常重要的产业,这项产业又为全人类带来了一场革命,而这场革命不仅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它甚至改变了我们所居住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