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国际符号传达中国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5:59:56
为上海世博会度身创作的《CHA》秀,如何成为走向国际演艺市场的第一台世博演出

用国际符号传达中国文化


日期:2010-07-16 作者:张裕 来源:文汇报                      
    本报记者  张裕
    
    把中国的茶文化搬上世博舞台。这事儿一定下,编导李西宁就想着怎么给这台“世博秀”取名字。就叫《茶》?似乎“太中国”;要么叫《TEA》?又好像太洋气。闲来品茗,茶气氤氲中,一个“亦中亦西”、“不土不洋”的名字突然在她脑子里冒了出来——《CHA》,“茶”的汉语拼音,借用西文字母。此前在海内外杂技舞台奔走多年的李西宁,觉得这个合适,“用国际符号传达中国文化”正是她的编导思路。
    
    《CHA》秀的出品方是上海城市舞蹈公司,也觉得这名字好。这一声叫好的背后是从曲折中悟出的经验。
    
    从2003年开始,“城市舞蹈”相继推出《霸王别姬》、《红楼梦》、《天鹅湖》、《花木兰》和《杨贵妃》等多部作品,虽说都蛮成功,但只有杂技芭蕾《天鹅湖》做成了不打折扣的“文化产业”和“文化出口产品”,个中原因,也就一句话:是不是用国际符号传达了中国文化。
    
    这回为上海世博会度身创作,上海城市舞蹈公司与成都军区战士杂技团和江西省杂技团合作,把经验上升成为理念。果然,《CHA》秀不仅在世博园受到中外游客欢迎,定点演出了200多场,更成了众多世博演出中走向国际市场的“第一台”——8月12日将开赴日本东急文化村果园剧场连演16场,之后再去德国等地演出。
    
“中国版天鹅”为啥能“出口”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老是被人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话,一定对吗?
    
    还是要由实践检验。曾经,“城市舞蹈”努力尝试,要以“非常民族的”舞台艺术打进国际市场。2003年成立伊始,它就制作出品了舞剧《霸王别姬》,上演后国内一片叫好,有圈内专家点评:“……‘楚汉相争’、‘虞姬自刎’等舞段的编排,给人强烈印象,过目难忘。”
    
    然而,当尝试把《霸王别姬》推向国际市场时,遭遇了重重困难。“十面埋伏”、“四面楚歌”、“垓下之战”、“霸王别姬”……熟悉这些故事的中国观众看得荡气回肠,但外国人看来费劲、难找感觉,海外演出商直摇头。“城市舞蹈”也曾带着《霸王别姬》赴日本演了19场,在法国演过1场,但就此再无后续文章。400万元投入,7年间营收500万元,这部舞剧在艺术上是成功的,在国内市场也可算成功,但终究没能成功“出口”。
    
    杂技芭蕾《天鹅湖》的创排紧随在《霸王别姬》之后,而命运大相径庭。俄罗斯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中外观众都熟悉喜爱。编导赵明以它为蓝本,保留柴可夫斯基写的美妙音乐,重新编了故事:黑鹰王将美丽少女变成白天鹅,掳去远方,一位王子历尽艰险,一路走过列国、穿越沙漠,最终来到中国的紫禁城,找到了梦中的白天鹅,爱情战胜巫术,梦圆东方。这类不复杂却动人的童话故事,西方观众毫无理解障碍;而东方杂技与西方芭蕾的融合,让他们喜出望外:四小青蛙舞代替了四小天鹅舞,演员以手掌撑地跳的“芭蕾”,让人瞠目结舌又忍俊不禁;白天鹅踮起脚尖,站在王子手臂、肩膀、头顶上,一次次旋转,优雅而惊险……“用国际符号传达中国文化”的杂技芭蕾《天鹅湖》,迅速成了海外演艺市场的宠儿,2005年至今演出300多场,包括三赴欧洲巡演,到了欧洲大陆40多个国家;700万元投资,已赢得5000多万元营收,据说演出日程可排到2015年。
    
    一冷一热,上海城市舞蹈公司首席运营官李明摸到了门道。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经过一个“由浅而深”、“由简单而复杂”的过程,在目前的阶段,在题材的选择和故事的编写上都要考虑外国观众的接受度;借用“国际符号”其实是找到外国观众在文化和知识背景上与我们想要传达内容的相近点,找到他们的兴趣点,也由此找到我们的着力点,“借力打力”。
    
《CHA》秀想要复制“天鹅”的成功
    
    创排《CHA》秀之始,“城市舞蹈”总裁孙明章已经把目光投向海外市场,想要复制《天鹅湖》的成功。因为原产于中国的茶,早已成了国际饮料,成了不少国家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老外会有兴趣了解中国的茶文化。
    
    这想法,与编导李西宁一拍即合。李西宁深谙海外演出市场,2000年,她就曾应世界著名的太阳马戏团之邀,为其创排了杂技秀《龙狮》,获美国电视最高奖“艾美奖”后,在全球60多个城市巡演3800多场,10年间,《龙狮》是太阳马戏团一棵不倒的“摇钱树”。
    
    然而,真要用“不开口”的杂技来表现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此前未见尝试,难度自不待言。在饮茶的“静”与杂技的“动”之间,李西宁找到了创作的支点,再融入舞蹈和武术,以“欢乐茶山”、“超然茶禅”、“雅致茶器”、“百态茶馆”、“淡然茶境”5个场景串起全剧,而每个场景都在讲述“茶”、释读“茶”、表现“茶”。
    
    她努力让“茶”的符号充盈全剧。茶山上采茶的姑娘,衣服上印着茶叶,既别致又时尚;小和尚向老和尚敬茶,之后把茶水浇向茶树,茶树长出了新枝,表现其生命之顽强;高空节目,与保险扣一起从空中吊下的,改成了古色古香的青瓷茶壶;幕与幕之间,当演员在后头迁景、换道具时,前面灯光墙上的视频仍在娓娓讲述茶文化。
    
    “台圈”是个传统的杂技节目:大大小小几个圆圈叠起,演员飞跃从中穿过。打磨《CHA》秀,李西宁横想竖想这“台圈”怎么表现茶文化,终于灵光乍现:底座改造成“烈焰熊熊”的火炉,圆圈安上“嘴”和“耳朵”仿似茶壶;“火焰”舔着“茶壶”,演员们鱼跃虎扑着钻圈,场面更为惊险。
    
    《CHA》秀从“世博版”改造成“商演版”,演出时间长了一倍,李西宁趁机增加一场“古道茶情”,表现著名的茶马古道。运输茶叶的马帮翻山越岭,以杂技“排椅”展现他们的艰辛——椅子在空中一张接一张相叠,演员在上头似将倾倒,却傲然挺立,恰似茶马古道上运茶人那股子不畏艰险不服输的劲头。
    
    《CHA》秀在世博园里连演2个月,李西宁渐渐有了品茗看戏、边演边改的淡然心境。“百态茶馆”里,有位杂技演员用棍子顶起一个半人高的紫砂壶,又把棍子杵在脸上,周遭围着一群看客,一不小心,紫砂壶摔了下来,沉沉砸向看客,吓得众人赶紧抱住脑袋……待回过神来一看,紫砂壶竟是被拴在棍子上的!后来有一回,李西宁坐在观众席里看到这一段,突然想,如果让紫砂壶摔向观众席,岂不能互动一把?于是下一场,紫砂壶真的“不慎”砸向台下,顿时尖叫四起,很快又欢笑连连。
    
    如此好看又富有浓郁东方艺术韵味的舞台秀,吸引来海外30多批演出商,先与观众一起笑一起感叹,出了剧场就跟“城市舞蹈”谈合作。很快,《CHA》秀就整装待发,从世博园出发走向世界各地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