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产业文化,茶文化产业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4:41:47

茶产业文化,茶文化产业化

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理事长范增平先生贵州访茶记

  6月29日-7月5日,应贵州省茶叶协会、西部开发报茶周刊邀请,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理事长人范增平先生来到贵州,先后到都匀、贵定、安顺、贵阳、湄潭产茶县市,对贵州茶产业、茶文化进行考察。注重产业文化、推崇茶艺馆、茶学教育,是范增平从事茶业以来一直所坚持的理念,在贵州茶区行的时间里,他逐一将这些理念进行剖析,他说,贵州非常有条件推动、发展茶文化。

  茶文化是带领茶产业发展的关键
  
  在来贵州之前,范增平先生深入参访大陆18各省市产茶区及台湾的茶园,此次贵州访茶,是他第一次来到贵州。谈到对贵州的初步印象,范增平兴奋地说:“贵州有很多民族特色和良好的自然环境,这对正在大力发展茶产业的贵州来说,可以说是天时地利。”
  
  在都匀中国世博茶植物园内,当他看到在来自全国10大名茶落户园区内长势良好,在详细察看原产地的茶苗后,得知今年将在中国世博茶植物园旁建休闲茶苑,范增平表示赞同:“有这样一个开放式的识茶、展茶的环境下,再融入品茶,就能让市民全面的融入到茶文化的氛围里面。”范增平认为,无论是从生理需求或是精神满足,感官享受或是休闲娱乐,茶已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说,茶文化是带领茶产业发展的关键,由茶文化带动茶产业发展,必然将成为未来茶产业发展趋势。
  
  在贵州期间,范增平先后走访都匀毛尖集团、螺丝壳茶叶基地、贵定贡茶碑、阳宝山遗址、安顺文庙、平坝屯堡、湄潭等地。每到一处,范增平首先对当地的民族民俗文化进行了解。在打造茶文化创意上,他认为,结合不同的地方历史、特色,以茶为载体让人们去了解。

  如:安顺傩戏、贵定贡茶碑、屯堡驿茶,湄潭浙大西迁等,他认为,把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茶叶历史融入到每一种茶叶里去,茶叶有故事才能使茶叶有特性。在湄潭期间,范增平对原民国中央实验茶场遗址和历史特别的关注,当了解到当代茶人刘淦芝在此任首任场长并于1946去台湾开办了中华茶业公司并任首任经理时,他决定回台湾后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寻找一个黔台茶文化的结合点。
  
  “现在茶叶品质的同质化现象提醒我们要跳出茶做茶,其实这就是在做茶叶的文化元素。”在听取范增平“文化创意设计师茶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这一讲座后,贵州省茶协秘书长王亚兰认为,范先生对茶文化创意的认识,就是解读贵州茶产业发展的关键点之一,在知识经济时代,通过把文化融入产品和服务是企业创造财富的最有效方式。

全国茶艺人才 缺口约60万
  
  贵州茶的教学教育、茶艺培训、茶馆发展情况,成为范增平本次贵州行的重点。在贵州省茶文化学校,安顺职业技术学院,范增平受到了该校学生的热烈欢迎,在长达1小时的时间里,范增平兴致勃勃地为该校茶业专业的学生们解析了主题为“茶艺的形成与发展”课程。
  
  “现在的茶学教育不能像过去一样只注重茶叶栽培,而要注重茶叶销售、茶文化方面,职业教育要走现代化路子,也就是就业教育”。关于茶专业方面的人才缺口量,范增平分析到,仅在茶艺师这一项人才需求上,目前全国缺口约60万人左右。

  贵州能有这两个优秀的茶教育平台,对今后茶产业发展人才缺口的填补,定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且希望“茶学教育”进高校,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选修茶叶课程,让茶艺、茶文化在贵州各大高校推广开来。
  
  推崇茶艺馆已有30余年的范增平,对贵州茶馆的发展现状充满了兴趣,来到贵阳熙苑茶馆,得知熙苑茶馆是贵阳市茶馆界的代表之一,他说,茶馆作为茶文化最好的传播平台,要有科学、标准化的管理。同时,茶艺师在茶馆的发展和前途问题,也是范增平最关心注重的一点。“茶馆没有统一、专业的管理,没有一套系统性的教育,就会出现同级不同水平的茶艺师。

  如果茶馆发展得好,有能力开连锁店,茶艺师就有了前途感,人才流失的情况也不会频繁发生,茶馆发展也将上一个台阶。”对于贵州茶馆的发展,范增平建议茶馆的内容创新,冲泡方式的改变是茶馆将来的发展方向,特别是贵州,要加大对少数民族茶俗的挖掘,把少数民族茶艺搬到茶馆。

  而这作为茶馆文化的一种创新,将有利于茶馆经营与影响力。

  范增平简介
  
  海峡两岸知名茶人,现任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创会理事长,台湾明新科技大学专家级教授。

  著有:《台湾茶业发展史》、《台湾茶人采访录》、《生活茶艺馆》、《台湾茶文化论》、《台湾茶业发展史》、《茶文化的传播及社会影响》、《喝杯好茶》、《茶艺学》、《生活茶叶学》、《生活茶艺馆》、《台湾茶人探访录》、《台湾茶艺观》、《中华茶人探访录》(港澳卷)(大陆卷)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