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政策协调 防止“二次探底”(专家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34:39
加强政策协调 防止“二次探底”(专家解读)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分析及下半年展望
《 人民日报 》( 2010年07月13日   23 版)

人民图片
今年上半年,世界经济整体继续缓慢复苏,但是受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不利因素影响,多个国家公布的经济数据迥异,投资者对复苏前景的担忧有所加重,甚至有观点认为世界经济将“二次探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日前更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4.6%,但该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同时警告,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已显著上升,下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显著低于上半年。
为此,本报特邀国内外经济专家一起探讨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之策,展望下半年世界经济走向。
世界经济——
2010年年中有可能是一个峰值拐点,世界经济增长将面临下行调整压力
周宇(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来看,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4.6%,高于2011年的4.3%,而2010年下半年的增长率又低于上半年。也就是说,2010年年中有可能是一个峰值拐点,世界经济增长将面临下行调整压力。这是因为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和宽松的零利率货币政策具有不可持续性。随着这些政策的退出,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有所减缓,并可能出现两种局面:温和下调或二次衰退。进入2011年以后,一些不确定因素有可能明显降低世界经济的增速:第一,在全球层面,受巨额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风险的牵制,多数国家不得不实施退出策略。第二,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有可能拖累欧洲经济的恢复。第三,在美国,接近10%的高失业率有可能抑制个人消费,妨碍其经济回归自主性增长轨道。第四,在新兴市场国家,高通胀风险有可能迫使这些国家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
宿景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现代世界经济绝非各国、各地区经济的简单总和,而是一个整体的动态系统。目前,多数国际经济机构对世界经济形势较为乐观。相比之下,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力度较弱,如果发达国家不能尽早走上复苏轨道,势必会影响整个世界经济的复苏。
法比安·楚勒格(欧洲政策中心首席经济学家):目前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仍然不牢固,是一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金融领域持续不断的危机、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疲软、担心减少消费与投资而导致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许多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和抑制内需等。
伯格斯腾(美国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世界经济在继续复苏,但这种复苏伴随着失衡的危险。目前欧洲正在经历的金融动荡将进一步加剧全球经济的失衡。为了应对债务危机,一些欧洲国家开始削减开支,降低消费。在过去的6个月里欧元兑美元大幅贬值,我所接触的欧洲人士都非常乐意看到欧元贬值以增加欧洲产品的竞争力。这也被视为欧洲走出危机的唯一方式。但其结果是在未来两三年内,欧洲可能累积巨额贸易盈余,把美国的贸易赤字推向新高。全球经济不平衡可能将比从前更严重,从而埋下下一次危机的种子。
美国经济——
很多结构性问题需要克服,如公共财政赤字、依赖贷款刺激消费和外部失衡等
穆萨(美国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美国经济自2009年夏开始复苏,今年第一季度增长强劲。尽管就业市场的表现令人失望,但不足以阻碍美国经济复苏。美国劳动力市场并没有出现经济衰退时期通常出现的生产率降低现象,相反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衰退以来,美国失业人口的主体是教育程度低的劳动力。同时,美国失业大军中长期失业人口比例增长迅速,这与政府延长失业补贴的政策不无关系,但这一政策有助于刺激需求和经济恢复。
周宇:在过去5个季度中,美国经济维持了增长势头,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5%。美国经济的另一利好消息是:长期以来,被视为“定时炸弹”的经常性收支赤字得到了有效控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0年和2011年,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3.3%和2.9%,高于欧元区的1%和1.3%以及日本的2.4%和1.8%。相比之下,美国经济有两大优势:第一,与欧元区和日本相比,美国政府的债务负担较轻,这为美国政府延迟实施财政退出策略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二,与新兴市场国家相比,美国的通货膨胀压力较小,这为美国政府继续维持零利率货币政策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美国经济也面临一些风险。居高不下的失业率、美元兑欧元汇率的升值、股市和房市的低迷会拖累美国经济。
法比安·楚勒格:美国经济仍然存在很多结构性问题需要克服,如公共财政赤字、依赖贷款刺激消费和外部失衡等。这就意味着在不远的将来要做出艰难的政治选择,比如增加税收。但是美国拥有相对年轻的人口与颇具活力的经济,这将使美国很可能在中期内恢复增长。
伯格斯腾:世界经济新的不平衡将对美国经济产生消极影响。美元和美国金融资产受到市场冲击的风险将会加大。一旦欧洲和其他经济体重新被投资者接受,美国经济的不可持续性将更加明显。美国贸易赤字的增加将带来引发贸易保护主义大爆发的危险。
欧洲经济——
退出战略从何时开始实施,取决于经济复苏的总体态势
法比安·楚勒格:眼下欧洲债务危机已经过去了,但是为了避免未来重蹈覆辙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做,关键是要在欧盟层面改善经济治理,在所有欧盟成员国实施雄心勃勃的经济增长战略。欧盟退出战略从何时开始实施,取决于经济复苏的总体态势。受欧盟经济复苏乏力的影响,其不会立即实施退出战略。
宿景祥:目前欧洲各国均将缩减财政支出作为第一要务。缩减财政支出,意味着无力再继续“救市”,事实上已经启动了退出战略。但欧债危机本身还远未结束,而且隐含着新的危机。
周宇:在全球经济体中,欧盟被视为下行风险最大的经济体。欧盟国家退出战略预计将于2011年开始普遍实施,因此2010年下半年欧盟受退出战略的影响将非常有限。与其他发达国家不同,欧盟经济恢复的峰值将出现于2011年,滞后的经济恢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退出策略的负面影响。另外,欧元贬值也可以通过外需的增加对冲退出战略造成的一部分不利因素。
穆萨:债务危机发生以来,一些欧洲国家不得不紧缩财政。美国则对欧洲,特别是德国快速地走向退出战略感到不安,甚至认为这可能引发二次衰退。这都是过度反应。目前,一些欧洲国家己经宣布的紧缩计划,规模并不是很大。德国提出的850亿美元财政紧缩计划是一个四年计划,考虑到欧元贬值、出口增加,德国经济可能以一个合理的速度复苏,这一紧缩幅度对德国经济的影响有限。因此,只要速度和范围没有大到足以引发衰退的程度,就不必过度忧虑欧洲的退出计划。但毫无疑问,退出计划将减慢欧洲的经济增长。
新兴市场国家——
以紧缩性财政政策对付通货膨胀风险,以适度资本流入限制阻止本币过度升值
周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显示,新兴市场国家2010年和2011年的经济增长率将高达6.8%和6.4%,远高于全球增长率。在新兴市场国家中,亚洲的增长率高于整体速度,为9.2% 和8.5%。而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为10.5%和 9.6%。以上数据表明,世界经济形成了中国引领亚洲,亚洲引领新兴市场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引领全球经济的发展格局。
法比安·楚勒格:在我看来,一些新兴国家也存在重大风险,至少在房市和股市上存在泡沫,如果这些泡沫破裂,将会使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减速,并将世界重新带入经济危机。
穆萨:一些新兴经济体,如中国和印度已采取货币政策扼制通货膨胀,不会导致失控。这些措施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经济扩张的步伐,但不会对世界经济的持续复苏构成威胁。新兴经济体还能在多长时间内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部分取决于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的步伐究竟有多缓慢。发达国家陷入“二次衰退”的可能性非常小,只要发达国家保持目前预测的增长速度,甚至略低一些,未来两三年内,新兴经济体作为一个整体将继续保持6%以上的增长速度,引领世界经济的复苏。
周宇:就经济下滑风险而言,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着不同性质的问题。与发达国家高财政赤字和低通胀的特征相比,新兴市场国家具有低财政赤字和高通胀的特征。以上差异决定了二者实施退出策略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发达国家主要侧重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退出,而新兴市场国家主要侧重于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反通货膨胀的高利率政策有可能终结高速增长的进程。尤其对靠出口拉动的亚洲经济体来说,高利率必然引起资本流入的增加和本币汇率的升值,后者又会导致出口的下降。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局面,以紧缩性财政政策对付通货膨胀风险,以适度资本流入限制阻止本币过度升值是这些国家应该优先考虑的对策。
全球合作——
必须寻求在一些长期问题上达成全球性协议,如多哈回合谈判等
周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二十国集团联手实施了大规模财政刺激措施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主要经济体在财政和货币政策方面的合作和协调为世界经济走出衰退提供了有利条件。进入2010年后,由于各国经济恢复程度和面临的问题有所不同,这些差异削弱了全球层面的合作。而这一状况有可能加大世界经济出现“二次探底”的风险。从财政政策的视点来看,如果一部分国家提前实施退出战略,这些国家既可以减少本国财政负担,又可以享用由其他国家财政刺激计划创造的外部需求。但是,如果别的国家也争相效仿,纷纷提前实施退出政策,其结果必然会引起全球需求的萎缩。就货币政策而言,如果一部分国家提前提高利率,那些维持零利率的国家必然会面临资本流出的压力。为了阻止资本流出,这些国家也不得不提高本国的利率。其结果,全球性高利率政策将会对世界经济的恢复产生不利影响。综上所述,加强全球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合作与协调是防止全球经济出现“二次探底”的基本对策。
法比安·楚勒格:对全球而言,最紧迫的问题是金融市场改革。许多改革建议只有在全球所有经济大国得到实施时才会有效。但从长远来看,必须寻求在一些长期问题上达成全球性协议,如多哈回合谈判等。
(本文外国专家部分由本报驻美国记者马小宁、驻比利时记者李永群采访整理)